欢迎来到AI开发者的频道
我们讲了
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模型
也会带来其他的一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
以及为什么要使用ReRank模型
在RAG领域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AI开发前途无限
上期视频呢
如何为RAG选择Embedding的模型
在RAG应用中呢
除了Embedding模型
还有一个对RAG性能
它就是ReRank模型
最近呢我在测试天池的学习数据时呢
也真正体会到了ReRank模型的重要性
通过使用它
直接将我的分数一下子拉升了一大截
从第四名呢上升到了第一名
那既然这么重要
我就又花时间了
详细了解了一下ReRank模型
今天呢就为你分享一下我学习的内容
下面呢
我就通过以下四个问题的方式呢
来跟你分享一下
第一呢是什么是ReRank模型
第二个呢是为什么我们需要ReRank模型
第三个呢
是它与Embedding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最后呢是如何去选择一款ReRank模型
好的现在我们开始
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ReRank模型
这里呢
我们通过这个QAnything的处理示意图呢
来说明一下
从这个图中
我们可以看到ReRank模型呢
处于第一步RAG检索
与大语言模型生成的中间位置
也就是呢这里的2nd retrieval的模型
它的作用呢
是对第一步RAG检索出来的chunks
也就是文本呢进行重新的排序
重新排序之后的文本呢
再送给大语言模型进行处理
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ReRank模型
那要了解这个问题
我推荐你来阅读
一下这篇博客文章
在这个文章中呢
他详细介绍了
ReRank与Embedding模型的区别
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呢
这里我用chat GBT
翻译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这里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首先这篇文章中介绍呢RAG技术
虽然容易上手
但是呢要做出比较满意的性能
其实一点也不容易
RAG的一个目标呢就是
要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文档
但是呢由于Embedding模型呢
是将一个长文本
压缩为一个定长的向量来表示的
它呢
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信息丢失的问题
所以呢这个检索的召回率
也经常不是很满意
为了提高这个召回率呢
我们可以通过
选择得分最高的多个文本
来喂给大模型来处理
但是这样做呢
第一个问题呢就是当文本太长时呢
大语言模型
难以有效的使用文本中间的信息
另外一个问题呢
就是太长的这种上下文
也会影响大模型
对我们指令的遵从能力
所以呢结论就是
还是要努力提高检索的准确度
这就是为什么
我们要使用ReRank模型的主要原因
通过ReRank模型呢
来对文本进行重新的排序
从而可以找到最相关的文本
这样呢不仅可以提高召回率
还可以让大模型产生更高质量的回答
上面我们了解了为什么需要ReRank模型
那么为什么ReRank模型排序的结果
要比基于Embedding模型排序
的结果要好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呢
ReRank模型与Embedding模型的区别
首先看一下这张图
这时呢
使用Embedding模型进行RAG的一个过程
使用Embedding模型呢
我们会事先将所有的文本呢
使用Embedding模型进行处理
将文本呢压缩为一个向量
在用户进行查询时呢
我们先将用户的问题呢
也转换为一个向量
然后通过对比
用户问题的向量
与事先存储的向量的相似度的
来检索出相似文档
这个检索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可以非常高效的对大量的数据呢
进行检索
但是呢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就是Embedding模型处理时呢
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从而影响检索的准确度
我们再来看一下ReRank模型
ReRank模型呢
是在接受到用户的问题之后
将问题与文本对呢送到模型当中来
直接计算用户问题
与各个文本的相似度
从这个图我们就可以知道
这个计算呢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所以呢
这个检索出来的结果准确度呢
就会更高
相比Embedding的模型检索呢
ReRank模型的检索
它就是一对一的VIP服务了
那上面了解了什么是ReRank模型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该如何选择一款ReRank模型呢
这里呢
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用数据说话
跟上期选的Embedding模型一样
我参考的标准呢
还是Huggingface的下载量
以及实验对比的
结果这个下载量的数据呢
是我上周统计的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
BAAI的两款模型呢
下载量都达到了34万
上期视频中
我们介绍Embedding模型的时候
也知道这个BAAI的这个Embedding模型
下载量也是非常大的
可见这个BAAI呢
另外呢
这边还有几款支持多语言的模型
也可以用在中文任务上
q anything中使用的这个BCE Rerank
这个模型呢
它的下载量有15K
另外呢
这个BAAI的这个layerwise的这个模型
也是我比较关注的
那么这些模型的性能怎么样呢
这里呢
我参考的是q anything网站的结果
从这个结果来看呢
这个BCE ReRank base v1这个模型呢
不仅在中文
还是在中英混合任务上
性能都是最好的
都超过了BAAI的这两款模型
但是我并没有找到
他与这个BAAI
最好的layerwise的模型的对比
结果
另外呢这里还有一个智源提供的
一个基于他们模型的最佳实践
我们可以看一下
他针对多语言任务他推荐使用这两款模型
那如果是中文和英文任务呢
推荐的是这两款模型
如果你追求的是执行效率高的话呢
这里他推荐的是这两款
那如果要追求性能的话呢
他推荐的是这边的两款
在下面呢是它们的一个结果的对比
根据它们的对比呢
从精度上来说的话
这个layerwise的这个模型的精度
是最好的
最近呢我也
在天池的比赛数据上测了一下
这几个模型
在我这个数据上呢
BCE re rank base V1的表现呢是最好的
然后呢是这个BAAI的layerwise的模型
最后呢是这个BCE Rerank large
这个基于gemma建的
这款模型呢
在我用的这个中文数据上
表现并不是很好
所以呢
这里我推荐的顺序呢就是这样的
感兴趣的小伙伴呢可以
在你自己的任务上测测
看看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趋势
最后呢给大家一个问题思考一下
既然ReRank模型效果这么好
那为什么还需要Embedding模型呢
那么什么情况下
可以不使用Embedding模型
直接使用ReRank模型来进行检索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把你的答案告诉我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感谢收看
我们下期再见
分类: Uncategorized
-
ReRank与Embedding模型的区别? 如何选择ReRank模型?
-
EP-155 李厚辰:为什么“新三样”和AI救不了中国经济? _ 比亚迪 _ DeepSeek _ 新质生产力 _ 合肥模式 _ 华为 _ 产能过剩 _ 新能源汽车 _ 习近平 _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明白播客
我是主持人袁莉
我们同时面对两个中国
一个闪闪发光
一个暗淡萧条
在闪闪发光的中国里
中国官方一直在塑造这样一种希望
中国制造的新三样
电动汽车 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
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今年国产大语言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
让很多人重新找回了一种民族
科技和文化的信心
在暗淡萧条的中国里
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欠薪事件频发
失业问题严重 消费疲软 社会保障不足
地方债务危机加重
年轻人因失去希望而不愿结婚生子
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为什么没有变成普通人的好日子
新质生产力到底是经济的转机
还是一种精英幻觉
两个中国为什么同时存在
政府对于高科技中国的倾尽全力
和对暗淡中国的一再忽视
会把中国带向何方
新三样和人工智能
能够把中国经济从萧条中拯救出来吗
这一期
我们邀请李厚臣来聊聊这个话题
李厚臣是播客
翻转电台
和YouTube频道 世界苦茶 的主持人
也是一位时事和经济分析专栏作家
厚臣你好
你好
非常感谢邀请
也很高兴可以再来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现在很多人呢
对中国经济的感受特别分裂
就像我们刚刚开头说的
一边是AI和新三样
这样的一些所谓新质生产力
展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中国形象
另一边呢
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消费疲软
欠薪事件频发
房价大跌
你怎么看这样两个中国的存在
为什么两个中国能够同时存在呢
对我觉得这两个确实不矛盾
它其实就是有点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就像一个人
他如果吃了兴奋剂
他确实可以让身体的某些肌群
变得非常好
可能在某次短跑里面
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但并不代表他整体的身体健康
会非常非常好
实际上比如说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
然后整体的就业率失业率
包括整体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
一个整体性的事件
它背后可能需要像央行的政策
整个货币政策和宏观环境去决定的
但像某一些具体的领域
什么AI
新能源汽车
这些其实在经济里面
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局部的点
那么这种局部的点呢
你就可以通过非常多的方式去刺激的
那其实大家在中国
也经历过各种各样这种东西了
中国的高铁
中国的高速公路
中国的房地产
过去有很多很多领域
突然一下在某种激励
或者某种政策环境之下
突然大爆发
然后这个大爆发之后呢
又出现很大的问题
这次的几个领域
都是相对来讲比较有技术性的领域
所以看上去 似乎
好像跟过去的那种纯粹的重复基建
也不一样
但可能你从最近这些乱象
包括产能过剩来看
好像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有时候我们用健康做比喻
可能就是某些器官掌握了太多的资源
和掌握了太多的营养
或者过于不平衡 导致你的身体状况很糟糕
这可能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吧
这个两个中国的概念
就是我在纽约时报的专栏里面提到的
那在那篇专栏里呢
我引用了
摩根斯坦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邢自强的一个观点
他说最近的技术进步
可能会增强政治制定者
对当前道路的信心
从而增加资源和资本错配的风险
你同意这个预测吗
你能解释一下
资源和资本错配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我很同意这个预测
我甚至认为它都不是一个预测
说它是预测
有点太客气了
这是中国的情况
这还不是中国这两年的情况
我觉得资源和资本错配
基本就是了解中国经济状况的
一个最根本的特征
资源和资本是怎么错配的呢
就像就是假设我爸给我一笔钱
总的来说
我有极大的可能性会把这个钱挥霍掉
或者不是说我爸给吧
很多人都有这个飞来横财的经验
你突然赚一笔飞来横财
你多半会以非常不负责任的方式
给它花掉
其实对于政府也是一样
政府从中央要了一笔飞来横财
那多半会以非常不负责任的方式花掉
一个小业主去开一个自己的店
他就会精打细算
他就更有可能把他的钱都花在刀刃上
所以说资源是怎么会被错配的呢
第一句话
我刚讲的产权不明就会错配
这花钱的人
钱不是自己的
那花起来当然就手非常松
第二个就是激励的完全错误
那比如说为什么企业钱能花在刀刃上
其实企业就是以企业利润
作为一个最根本的激励措施
企业去服务于利润
但如果一个企业不服务于利润
比如政府为什么建高速公路
可以这么建法呢
因为高速公路赚不赚钱他也无所谓
他要的激励
就是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今年的GDP
今年的利税
最后他为了满足这些
为了追逐这样的一些经济激励
这个钱就会花到完全错误的地方去
这个我们过去都看到了
就重复建设
大基建
很有名的什么贵州水司楼
一个城市都是这样
那中国的这种模式
它的产权不太明晰
真正花钱的人
他并不掌握这个东西最后的成果
像大型的国有企业体制
以及中国的激励完全错误
中国真正掌握经济决策权
能够有经济资源投放的
不管是银行还是政府
他并不为一个企业和一个事业
最后的利润负责
而他会为别的一些 政治安全
为各种各样的负责
那这个情况之下
中国本身这个制度
就是一个资本的错配
所以中国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个
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邢自强讲的
并不是说中国之前没有资本错配
现在要走上这个风险
而是中国本来就一直是资本错配
房地产 大基建
现在可能走上去一条次错的道路
就是那个已经走到头了嘛
大家都知道
现在似乎配置到新科技上
看起来
好像大家会觉得还有一点点希望
好像总比修高速路和修高铁有希望
但是 现在非常非常快
就这么几年时间
从所谓的这个供给侧结构改革到现在
不到十年时间
这些领域已经产能过剩到无以复加了
那产能过剩
本身就是已然
资源和资本高度错配的一个结果
只有资源高度错配
才会错配到
中国光伏整体产能
是全世界需求的2.3倍
这个地步
也就说明光伏企业在扩产能的过程中
压根就没考虑过利润
压根就没考虑过市场的问题
那这些钱哪来的呢
当然就是中国各个政府
你有你的光伏企业
我也要有我的光伏企业
每个城市都上马光伏项目
很多都是国有的项目
这玩意就是像吹气球一样起来了
我想有些听众听到这里说
你刚才不是说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吗
为什么中国的这些企业
而且好像看上去还很大的
很自动化很高大上的这些企业
他们会这么盲目的去投资呢
这很大程度上就是错误的激励
比如说政府就会给这些企业
在扩产能的过程中给予激励
像光伏跟新能源汽车都有
一个光伏企业
只要能扩产能
那政府在扩产能的时候
政府就会匹配资金
所以我认为这背后为什么很多企业
包括很多是民营企业
这些民营企业
为什么会不计代价的扩张
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
政府在背后一直在给予激励方式
让他扩展
第二个政府其实也在给他
另外一种激励的诱惑
就是政府能够给予他超出市场规律的
很低息的银行资本
那对于一个企业扩张来讲
能够在一个比较有利的政策周期
拿到大量银行资本
我猜现在中国是没有企业会拒绝的
那这也是他们能够快速扩产能的
一个根本原因
而且
中国其实大家也形成一种被认为的
很良好的竞争方式
就是当我把产能扩起来
我的成本就会摊薄
我成本一旦摊薄这个规模效益
就会有很大的竞争力
这话其实不假
但我觉得
这东西确实是有一个平衡点的
就你的规模
也应该跟市场规模发展相对匹配
但像光伏这样
就已经完全玩透了这个东西
已经其实新能源汽车现在也一样
因为这市场不止你一家这么想
当10家企业都这么想
说 好 我把规模做到足够大
一摊薄就有竞争力
那加到一起
这个产能根本就是个天量
我在专栏里面写过
就是电动汽车的投资有多么过剩
给大家提供一点信息
就2018年中国有近500家电动车企业
到了2024年 大概还剩下70家
就是从500家到70家
你想想就是那么多的投资都到哪去了 是吧
其中有一个奇点汽车
从投资人那里筹集了23亿美元
而这些投资人呢
包括三个省的地方政府
这三个省还在争他们
但是这个奇点这个汽车
存在了8年多的时间
却连一辆车也没有交付
然后2023年就申请破产了
我当时就说
看的我就觉得 这些地方政府疯掉了吗
他们为什么都要去找一个公司
可能就拿着一个PPT
或者是造出了一辆样车
他们就会给他很多很多亿美元的
这种投资
你怎么看呢
这个东西在国内还有个词呢
这个词叫合肥模式
就是合肥作为一个中部城市
突然有一段时间
变成了中国城市治理的一个典型样本
就是合肥投了科大讯飞
合肥投了比亚迪
合肥投了蔚来的车厂
好像合肥的政府基金
透过股权投资的方式
获得了大量未来的回报的权益
会认为 你看 这政府多会理财
既不像其他政府搞这种重复基建
别人还能搞出这个财政的稳定性
所以一下就形成了这个所谓的合肥模式
也成为中国产业政策的样本
当时我就说
就像我刚才说
全中国31个省
这么多个地市
首先能投的项目非常有限
其次
真正有眼光的就是什么专家干什么事
合肥 其实你要看他投的项目
最后是不是都能赚钱 也很难说
他可能碰上3个真的不错的
依托于合肥
其实有军工 科工院校的资源
很可能
合肥是有一定的这种资源和技术禀赋的
如果其他城市盲目复制合肥模式
你既没有这个资源禀赋
也未必有这么多的资金
也未必在长三角的制造业转移的辐射带里面
你这么盲目去复制
绝大部分都无疾而终
当时 突然这个合肥模式火起来
所以大家都会觉得政府靠股权投资
好像能够成为一个新的财政增长点
在这个土地财政之后
现在我觉得现在基本证明了
都瞎了心了
基本就是
我还再说一个事情吧
最近美国的这个媒体里面
有各种各样的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这些报道
就比如说
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评论版写了
他看到了中国的企业
都多么多么的厉害
华为了什么的
就有不少人现在都在写这样企业
就是美国不行了
中国要当老大了
中国要变成这个科技大国了
然后现在又是
再加上美国的这个移民政策
对学生签证这些方面
就使更多更多的人就觉得美国不行了
中国要成为技术强国
比我们厉害了
当然中国的技术的进步肯定是现实 是吧
但是 可能也有很多人会问
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像大家担心的那样
系统性下行
为什么还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
打出那么多成绩
这种局部的突围是怎么发生的
我觉得这里面有个挺有趣的现象
如果我们设想
一个国家的科技行业非常的发达
然后有很多新的科技领域出成果
那可能一个伴生的现象是
这个国家的风险投资行业
应该是挺蓬勃的
但实际上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中国曾经在14年到17年期间
VC和PE行业非常的蓬勃
当时中国也出现了很多新的
新创的企业
像滴滴什么
都是在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那其实美国也是如此
就美国现在的风投行业
又开始变得特别的蓬勃
比如说中国2024年的全国的风投量
是近十年的倒数第二
那其实2023年很差
2023年是近十年的倒数第四
但美国来讲
2024年是近十年的第三高点
所以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你很难想象一个国家
它的风投行业这么萎靡
这些新创企业哪来的呢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数据也很厉害
但是中国整体这个R&D的研发经费非常高
就美国一年
整体企业研发经费是6,000多亿美元
中国也是6,000亿美元
美国六千四
中国六千零七十
要跟GDP比
那中国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还比美国多呢 对吧
对 再算一算这种人工成本
哎对 那那个研发人员可能比他多十倍呢
对
这就这就很有意思了
也就是说OK
那说明只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就是
中国其实没说的科技创新那么多
第二呢就是
中国这个创新模式跟美国完全不一样
中国完全靠大企业内部研发创新
根本不靠VC 投新创企业
中国的研发就是华为
比亚迪或者宁德时代自己去创新
那我觉得我们真的可以看一看华为
华为当然是中国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了
华为也是所谓的
高研发投入的一个典型代表
它每年的研发投入
过去几年都能在20%以上
它的员工一半以上都是从事研发的
看上去很厉害对吧
而且华为也是一个巨型企业
基本上是苹果 加爱立信 加英伟达 加比亚迪
加Open AI 它什么都做
看上去在很多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成果
对吧 现在那个GPU也搞出来了
操作系统鸿蒙也搞出来了
但我对华为的研发和创新
我要问一个特别扎心的问题
就是
华为有没有真的很厉害的研发能力
华为这个企业发展的这个体量
和它这个生态链
AI不可能不重要
华为从2019年就发布了一个叫盘古的AI
但那个时候还不是用Transformer架构
那到今天这么厉害
投这么大的企业
它的AI去哪了呢
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当然这不是华为本身的问题
苹果也做不好AI
不是说厉害的企业就都能做好AI
但是我觉得对华为来讲
在AI方面的失败
不能够去覆盖
它在操作系统等等方面的成功
那我们来看看华为几个领域吧
其实
华为现在很多的看上去的科技研发
有大量是为了国家安全
去重复发明轮子
比如说芯片
那实际上其他国家
我是Open AI
我不需要去生产芯片啊
我就买英伟达芯片就好了
比如说我是
三星或者Google
我不需要去发明安卓
我就用安卓好了
那华为重新发明了很多轮子
芯片得重新发明
操作系统得重新发明
云计算得靠他自己重新发明
那通信是他自己起家的
华为很多领域
实际上都是在国家安全的促进之下
在做重新发明轮子的事情
那么重新发明轮子之外
这些东西对于国家安全来讲
当然非常非常有重要性
但你说华为的其他产品
比如手机吹的非常厉害
最近那个折叠屏平板电脑
吹的非常厉害
但实际上
这些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是一般的
甚至在外国市场上
华为的占有率比小米会差很多
那么也就是说
我一直特别怀疑
超大型企业 六合一 七合一
它的研发能力真的能好到哪里去这个问题
所以说我认为华为这个企业厉不厉害
其实我真的要打个很大的问号
就这些重新发明轮子的问题
有成果 但是这东西跟突破性的创新
其实有挺大的区别
因为这种重新发明轮子
是你针对别人一个既有的技术路径
你自己需要把它做出来
当然做出来本身也是个很大的本事
这个是也不用去埋没它
但我依然认为
华为在AI方面这个很大的困境
我一直不愿意迷信
一个大企业面面俱到
一个企业产业链从上到下做十个事情
然后科技创新能力特别强
这也是我对比亚迪一个很大的疑惑
比亚迪本身也是个纵向整合产业链
从胶水做到螺丝钉
做到电池
做到汽车
什么都做
就对于这种玩法的企业
我一直挺怀疑
他到底在很多地方
他的战略的目标能不能那么明确
能不能真的做好
那他在国家政策之下
做一些跟国家安全相关的事能做好
但他在市场上是不是能做好
我很怀疑
那我要问你一个问题
就比如说包括上次谷歌的前CEO
或者是chairman董事长Eric Schmidt
他也发表了一篇文章
他和人合写了一篇文章
他的意思 其实我觉得是有一些道理
其中有一个提法
就是中国的公司 新技术一旦进来
他在应用上面都做得很好
我15年到18年
每周写一篇关于中国科技的这个专栏
就当时我觉得
美国人对中国科技的
一个最大的一个印象
就说中国就是一个抄
China is a copycat
我当时经常会写
就中国人就很善于做一些
我们所谓的微创新
Micro Innovation
Micro Innovation
中国公司
他们特别想着这个用户的体验
特别要把每一个东西发挥到极致
他可以把你的技术拿来
但是他可以把它应用的更好
那实际上现在我觉得就是到了AI
就比如说Deepseek
其实是一个类似的这样一个模式
比如说中国在AI方面
我们没有发明最初的这种大模型的这些东西
但是这个东西的效率非常高
非常节约算力
那还有别的一些东西
中国的公司都在做
很多很多的AI方面的这种的Applications应用
从习近平开始是吧
从政府企业
每一个我见的企业家我都问他们
你们是不是在用AI
每个人都说在用
然后就是大家都非常有动力去用AI
中国也没有
美国的这么多的这种Regulations
监管方面的这些的
政府也允许你在方面试错的
可能比美国更好 更容忍
那再加上
中国特别特别努力工作的工程师
又便宜又努力
这个情况下
我觉得美国人有这种焦虑
这一点我其实挺能理解的
你怎么看这个
我觉得
不管是从企业和国家角度来讲
料敌从宽肯定不是个坏事
而且另外一面
其实我也特别理解
美国很多企业天天吹中国好
其实从他们自己实务来讲
这也是一种应对国会的办法
对吧
比如英伟达老说 这华为太厉害了
真的 离我们就差一两年
这话言下之意就是说
千万不要搞什么反垄断调查
调查我
这你要对我搞反垄断
这未来中国人超过我们那还了得
Google会天天说
哎呦 这中国太厉害了
言下之意就是说
你们可千万不要动我
如果给美国的企业再加监管
美国科技行业就完蛋了
要被中国超过了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作为中国人的话
对于美国这这些话
尤其企业端的话
也不能照单全收
因为别人说这个话
其实背后也有别人自己在公司运营 拉投资
和这个政策lobby游说方面的一些需求
当然
中国最近在很多领域发展很快
尤其是对美国来讲
产生了国安上的担忧吧
因为如果是个盟友
发展快其实无所谓
但如果是他认为的一个系统性对手
发展这么快
尤其在很多AI领域
这也是个军事很近的
他们的焦虑感还是很强
但是另外一点
因为我以前也在创业环境待过
我又有一点点感觉
这种微创新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不能够解决真正的
尤其是从你跟随性创新到突破性创新
的最后一里路的距离
从这个文化上我觉得是很难的
这个文化其实可以退回去说
那个创新模式的区别
这就有点像跟VC的创新
和大企业内部创新一个很大的区别
一直有一个很经典的
也是时间蛮久的一个关于创新的理论
就是熊彼特那个理论嘛
熊彼特最开始这个说法
就是所有的创新其实都是破坏性创新
我觉得这个是挺有道理的
就是最尖端的 或者
突破性的 是那种破坏性创新
那破坏性创新
是非常难发生在一个大企业内部的
大企业内部
对于一个业务
尤其是华为这样
它其实需要任何创新
跟华为其他业务有横向整合的能力
对吧 比如他老是吹
他的那个鸿蒙的厉害之处
那就是能跟他的其他芯片啊
有很强的整合能力
在一个通信内部有互联的能力
等等等等
那这个情况之下
我觉得确实比较难出现破坏性的创新
再加上其实之前我们在创业的时候
在创业时也就这句话
这句话可以用来某种程度上
描述中国现在这个创新的状态
就是我们把它叫做战术上勤奋
战略上懒惰
这一听就特别的有解释性
你说什么意思
对 就是说中国企业真的很擅长APP优化
做到极致
每三天发一个小版本
每一周发一个大版本
每两个月
这个APP就是改头换面一次
哇 体验好的不得了
但很大程度上
问题就是你把很多的功夫花在这
就比如像比亚迪这些企业
把很多功夫花到工艺的优化上
也产生了很多很有意义的专利
但很有可能会导致你这个企业
在战略上出现问题
这个战略上的问题就是说
你其实正是这样战术上的极端投入
你在忽略整个大环境发生的变化
那最简单
甚至这些企业在忽略整个政治风气的变化
和整个市场总量的变化
他敢投到这个地步
对吧 他当然会有很有很多东西
他的成本确实在非常平缓的下降
但这个成本平缓的下降
根本跟不上
他对于整个市场规模的忽视
所带来的伤害
那么包括也是企业转型
他会忽视
你企业整个路径中需要去做的转型
你也无法去完成
这种大公司并不是中国的专利
他也是柯达 这些发生过无数次了
诺基亚 就这些公司的
都会反复发生这种问题
那这种问题
我们从一个商业生态来讲
它其实就是有很多中小企业
来去做突破
慢慢去颠覆原来在大企业生态完成的
所以当中国现在的这个创新格局
我们刚才讲这个VC的规模
和R&D研发这个悬殊
就说明中国现在形成了
一种超级企业研发规模
这种超级企业研发规模
很大程度之上从产权角度都有可能
它会最后形成那个战术上非常勤奋
战略上懒惰的这个局面
其实会导致真正具有原创性的突破
或者你最后这个国家需要的
包括一会我们聊新质生产力
就是他们想从新质生产力上得到
得到那个玩意儿
在这个环境之下可能就出不来
那我们就着这个话题
来谈一谈
前几天
这个电动汽车业的这几个大佬
互撕吧 这个还是挺大的一个新闻
我关注中国商界这么长时间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 这么直白
这么直白
对对对
这个我还想到3Q大战了什么之类的
马云和刘强东
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是吧
对对对对对
这是几天前呢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当今世界的汽车工业
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
吉利已经决定不再建设
新的汽车生产工厂
或者扩大现有的产能
他还在讲话中说
到今天为止
中国汽车工业的赛场主要在国内
虽然也有一些出口
但占比极低
他还不点名批评有些企业的竞争方式
令人难以启齿
业界普遍认为他是在批评比亚迪了
在那之前几天呢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呢
先是抛出了车圈恒大论
说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经存在
只是尚未爆雷
后来他又痛批
汽车行业中的零公里二手车泛滥的问题
说这种乱象破坏了市场规则
对此 比亚迪公关部门已经出面反驳
说比亚迪经营状况良好
就是关于所谓这个汽车圈恒大的指控
是危言耸听
你怎么看
就是电动车行业多个大佬
主动如此公开的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来批评比亚迪
这说明了电动车行业出了什么问题
就电动车行业
在一季度确实出了特别特别大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事才会闹得这么厉害
这个问题肯定大到事关行业生死存亡
才会这么说
因为电动车一直在打价格战
这个不是新闻了
这是连着打好几年
其实就有电动车开始
他们就在打价格战了
但是最近
电动车这个价格战打的非常厉害
我觉得厉害有一个很直接的原因
就是国家从去年7月开始
所谓消费品以旧换新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份额
给到了电动车以旧换新
就汽车以旧换新
电动车平均给了一到两万的补贴
这个对于一个比如10万左右的车来讲
这根本就是20%打八折
这很大的折扣
那么在这个折扣之下呢
汽车行业就有更大的边际可以来降价
那么今年一季度降价降的非常厉害
降多厉害呢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有些车型
降34% 以前10万 直接砍3万
那这个对于全行业
产生了非常恐怖的影响
影响就是2025年一季度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平均毛利率
从15%掉到9%
15%已经低的很吓人了
特斯拉30-40% 15%毛利啊
毛利 这可不是净利
毛利从15降到9%
而且是较大车企
就是那几个leading top
就在这个价格之下
二三线品牌单车亏损在拉大
如果看未来的财报
未来一季度那可是巨亏
也就是说
这个价格战
说白了
就是会让中国牺牲掉一批车企的地步
这个价格战不止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
其实对于比亚迪本身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
它的存货比2024年一季度暴涨56.28%
存货金额
对 存货金额
24年是987亿
今年一季度是1,543亿
你可见他生产多少汽车来做
在同时情况之下
比亚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降了21%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他其实卖不出去
是国内没有那么多市场
再来买他们这么大库存的车了呀
就市场已经饱和了
相当饱和了
它的周转天数也在增加
其实销售时间也在降低
周转天数从过去20多天
现在已经增到最多要90天了
比亚迪的汽车周转天数
连续5个季度在抬升
其实从这个角度
你也能看到他们为什么这么疯狂
打价格战的一个原因
这个价格战就是很多人的比喻
像恒大嘛
从我的角度来看
像就像在规模疯狂扩张
经销数据有水分
高负债经营模式
现金流在行业见顶之后
会比较快速的萎缩
在这个情况之下
其实对于这些企业来讲
容错率是很低的
就你企业膨胀到这个规模
如果行业见顶的话
你很快现金就会出现问题
因为其实负债率都挺高的
虽然比亚迪的反驳可能也对
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负债率也挺高
但从来没有这么急速的扩产能过
那对于他们来讲
也没有需要这么大幅度的降价过
其实容错率是很低的
所以说整个汽车行业
从今年一季度看起来
其实就是已经有问题了
不管是库存的急速扩张
销量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见底
当然
一季度比亚迪的数据还是非常好的
它的销量比2024年增长是非常非常快的
但增长快
可能掩盖不了它库存量的急速扩张
我觉得一切看着都有点像房地产
就库存急速扩张
经营现金流开始降低
然后这个销售周期拉长
听着就像是房地产在19年 20年的事情
那你觉得
会有像房地产这样子的一个结局吗
我觉得没有那么剧烈
就是房地产的破裂
是国家在控制房地产
房住不炒之后
其实国家在主动去杠杆的情况之下
算是主动刺破泡沫完成的了
但至少现在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
国家还是在不断的往里投钱
不管是信贷资金
还是国家也在投一万两万的
以旧换新的政策
一直在帮着他们去库存嘛
所以我觉得他不会像房地产那么快刺破
而且
这个东西也事关新质生产力的面子
是的 我也觉得是
对对对
房地产在国家那儿肯定是划到落后产的那边去的
这个事估计没那么容易
对如果像比亚迪了什么的
有点什么问题
我觉得政府还是会出手的
肯定救
就万科政府不也救了吗 对吧 而且
对 而且对政府来讲
这不是把它国有化
或者部分国有化的一个好机会吗
对
那我们讨论一下这个出口吧
就是无论是新三样还是AI
在国际贸易中真的有那么如鱼得水吗
那么受欢迎吗
这个势头是可以持续的吗
这个我觉得很难
首先我觉得李书福的话说的也对
就是到今天为止
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赛场还是在国内
就比亚迪看上去
出口量已经挺吓人的了
但2024年比亚迪出口的销量还是不到10%
就应该是9.8之类的吧
就90%以上还是国内销量
所以整体来讲
和他这么大的产能相比
出口量是很小的
那么在出口量里面
现在比亚迪排名较前的几个市场
除了墨西哥之外
都已经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进行了关税的控制
包括欧盟市场
其实比亚迪25年的第一大出口商
是比利时
这个比利时就是欧盟这边已经有了
第三名是巴西
巴西
还是跟中国关系非常非常好的国家
对吧 同属于所谓的全球南方国家
和金砖国家组织
但巴西
甚至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
都进行了非常高额的
反倾销和这个关税的措施
也就是说
中国现在的遭遇的困境是一个
就汽车出口额
占总销售量10%不到的情况之下
这跟日本的汽车工业可是不一样的
那日本的海外销量
比国内的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的情况之下
中国是只到10%的情况之下
就几乎已经遭遇了
其他国家的出口限制了
所以我会觉得国际出口贸易
中国包括光伏
包括这些没有那么如鱼得水
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这个补贴是
可是真的 很多人会说
哎呀 其他国家也会有补贴
美国不也有新能源补贴政策吗
他们这些国家就是双标
就是中国太厉害了 来限制我们
我觉得还真不是
就是其他国家的补贴跟我们的补贴
那可不是一种补贴
我们这个补贴从新能源矿开始
一直补到最后出海呢
从头到尾
没有任何一个环节能放过
就从头补到尾
其他国家一般就是在终端补消费者
最后那一下
其他国家既没这个能力
没这个钱
也没这个立法能力能够补到这个地步
所以说这种东西对其他国家来讲
是不可能不限制的
就是这种倾销
并不是其他国家污蔑中国或怎么样
你这个真的是倾销
而且你这种倾销
被其他国家也研究出来了
其他国家是不可能放任你这样
去占领他国内的这种市场的
当然现在比亚迪
他们海外扩产能扩的也非常厉害
所以很有可能最后能在欧盟卖的车
就是在匈牙利生产的车
能在巴西卖的车就是在巴西生产的车
你是很难从国内的产能
真正在通过倾销的方式卖出去的
对对
而且国内自己也在开始反倾销了
对 其实他们现在不就是互相倾销吗
嗯 是
还有就说中国的官方呢
一直在强调
新三样在出口中的亮眼表现
但是比较少提出来提到的是
这些先进的制造业
只占中国经济产出的一小部分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
尽管新三样出口总额达到3,431亿元
仍然只占所有出口总额的大概5.5%
实际上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的占比下
为什么中国政府或者是中国社会
对所谓的新质生产力
或者什么新三样期待那么高呢
我觉得中国人小时候
包括我小时候吧
一直被教一个概念
叫做这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话其实也不是假话
所以说对于技术领域
关心比其他领域要多
这挺正常
而且我觉得在这里面
核心关注是这个新能源汽车
这个其实有一定道理
因为一直有一个说法
叫这个汽车行业是工业的皇冠
就是汽车行业
是一个技术门类非常齐全
从钢铁的精炼
到整车的生产
到密封技术橡胶技术等等等等
就产业链非常非常长
本身也是牵动好几万个零件
拼成一个车
这产量上上千家企业
上千万的就业
所以说汽车的行业
还真是一个挺特殊的行业
现在全世界
能够从头到尾掌握全产业链的国家
其实也屈指可数
可能就10个左右
那中国现在肯定也是
已经是其中之一了
所以说大家比较关注技术领域
高看它或者高看汽车行业呢
我觉得不是假的
但是我又必须反过来说一句
这个新能源汽车跟传统燃油车比
这个工业皇冠这个属性其实要低
就比如说
一个燃油车
从头到尾拼起来3-4万个零件
特斯拉拼一起1万个零件
因为这个新能源汽车就是要简单一点
它的传动机构等等都比较简单
它还是比较转向电池管理
和软件的那一部分
但不管怎么说
它确实也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
比较完整的领域
我有点不能完全接受这个想法
就是我觉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个说法其实挺粗糙的
就像刚才我们讲了很多了
那怎么这些东西
好像不能形成
对于国家经济的整体推动
那汽车行业说起来就业这么多
那怎么好像中国现在失业率这么高
怎么没有青年失业率得到缓解呢
对吧 还是最开始说那个问题
这是两个中国的问题
OK 这确实能某种上代表
也是实打实的实力
但这个实力
绝对不能等价于中国经济的能力
就科学技术是某种生产力
但我觉得不是第一生产力
要我说
我觉得
还是经济制度可能是第一生产力
哈哈哈
好吧 制度基因
对 制度基因
那过去我们会说
就是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但是这个新三样
尽管在出口领域表现非常亮眼
但是呢 显然还没有能力
把中国经济从疲软中带出来
为什么这几大产业
没能反哺就业呀
收入啊 财政啊
形成经济上的好转
这个其实是我见的每一个投资人
见的每一个企业家
或者我给他们打电话什么的
我都会问他们
我说新三样 新质生产力
能不能带动
把中国经济从疲软中带出来
你觉得他们回答没有一个人例外
所有人回答都说不能
我也说不能
我说为什么不能
这里面有好几点
我先说出口
其实出口现在跟经济的冲突挺大的
尤其跟国家财政的冲突挺大的
就中国过去一段时间
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就是GDP都能涨百分之五点几
然后每年税收跌百分之三点几
当然这最自然的解释是
那个GDP肯定有水分
但是有水分的情况之下
这个税收这个DFI是过去没出现过的
我觉得这里面跟出口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中国是有出口退税的
新能源汽车出口是全额退税的
那出口退税占税收的比重
已经从过去的9%涨到了11%
也就是说你出口领域越亮眼
出口领域占经济比重越高
对国家税收的拖累作用其实越大
也就是说这部分
因为中国政府来促进出口行业
你真的可以说是拿咱们国家的财政
在补贴外国的市场
那就这部分越多
实际上是这样
对 其实国家的财政收入会越糟糕
其实国家的压力挺大的
这是为什么
去年下半年
国家对某些领域的出口退税在缩减
比如光伏
就是光伏从全退到退50%的左右的样子
那么这个东西 第一就是它其实在
对财政形成很严重的拖累了
它其实还在财政形成
另外一个很严重的拖累
就是看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下跌
因为增值税这个玩意是算总价的嘛
比如100个零件每个10块钱
那现在变成100个零件每个8块钱
那他的应税金额就从1,000变成了800
那增值税就随之缩减百分之二十
那我们这个PPI
就每个月以百分之二 三的规模往下跌
这么跌两年之后
那增值税就算规模不变
那应税金额可能就要缩减百分之十几
百分之二十
那增值税又是国内的第一大税务项目
那这个对国内影响多大 对吧
所以说这些领域这么个发展法
首先
对于财政本身就有很大的拖累作用了
那财政对于中国是个多严重的事情
这就不用多说了
第二就是除了新能源汽车以外
其他这些所谓的新三样
都不是产业链非常长
外溢效应非常明显的
光伏满打满算
全国就业人口大概400万左右
就跟过去非常厉害的像房地产
随随便便每一个领域拿出来
不管从建筑业还是基建领域
还是装修领域
还是房产中介
每个领域都有1,000万以上的就业
那房地产更不用说
产业链非常长
有色金属冶炼
水泥 基建 就不用列了
非常非常长
就锂电池和光伏产业链都比较短
新能源相对长一点点
你满打满算算起来
可能新能源连炼钢在一起
3,200万左右的就业
大概是房地产领域加到一起的1/3
所以说总的来说
这些产业链的长度
和这些产业链的外溢效应跟房产和基建是没法比的
也就是说
中国如果不去拉动第三产业和消费
光靠这个解决整体经济问题
它的规模是很不够的
而且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他们这么打价格战
就是大而不富
我们拿光伏举例
中国光伏基本占领全球所有的市场了
但2024年64家上市公司合计利润-297亿元
在2023年
这64家上市公司的利润是1,049亿元
就是说这两年期间利润减了1,347亿元
也就是说
当这些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
一旦销量转移的时候
这个是很大的一个泡沫
就这些上市公司去年裁员
就光上市光伏公司裁了快20多万人
所以说这其实对于经济来讲
在未来根本就是个雷
所以说可见来讲
为什么我不认为它能够解决经济问题
它不止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发展方式是错误的
这种发展方式不管对就业对资本市场
对于企业竞争力
对于财政来讲都是有害的
那我们刚才当然讲的就是
这个规模还不够大
是吧 所以它的拉动效益不那么强
那还有哪一些
就是我们没有太注意到的
这个原因呢
能简单说一下吗
对刚才其实说了很多
第一个就是
这里面很多有财富外溢效应
就是中国的出口退税模式
是有财富外溢的
中国出口退税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
中国不只有出口退税
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出口型的企业
还有税收征收即退的制度
比如说我是比亚迪
我在一个地方有一个厂 我要交增值税
这个增值税交上之后政府就要退给我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
甚至比亚迪不止不交给国家税收
他还从国家这会拿到税收
他的第一步的增值税
已经被地方政府退给他了
在出口的时候
这部分因为他交过了
他不是免征
免征额是不退的
但是征收即退的增值税
是可以二次退的
比如说比亚迪的增值税
说不定变本加厉的回到他自己的身上
这很恐怖
我觉得
比亚迪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
可以分享
比亚迪过去五年从政府拿到的钱
和他过去五年净利润是差不多的
比亚迪过去五年净利润
加在一起是940亿
他从政府拿的现金补贴是860亿
如果没有政府补贴那就几乎没有
这个 其实没怎么赚钱
这公司 就这么恐怖的一个数
所以这种高出口模式
其实是他不仅没有向社会涓滴财富
它一是财富外溢到其他国家的消费者
第二是它从政府的汲取能力非常强
就财政汲取能力不强
它的财政汲取力很强
就是它是吸财政的
所以这种模式其实财富是往它那溢的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我们讲的它不止规模不大
它产业链长度也不够
它也不是像第三产业
服务业
消费业和这个传统的房地产业和基建
它产业链那么长
所以它外溢效应其实不充足
能够靠它的外溢来解决问题
第三个就是这些企业
我想管它叫 错失黄金周期
就按理说当你的销量增长最快
规模扩的最大
的时候
是你为未来的发展积累资金的时候
但这些企业恰恰在这个时期
是在狂打价格战的时候
是在疯狂的把自己的毛利率从15%
降到9%
在他企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周期
这些企业没把钱攒下来
也没有未来继续投入的能力
我们以后应该专门来一期讲一下
就是中国的公司的竞争
为什么最后总是到了打价格战这一步
最后总是这样子
也许就是从打价格战开始
然后到打价格战结束
理解中国
对哈哈哈对
如何从价格战中理解中国商业世界
再一个呢
嗯
你觉得今天的新三样和以前的老三样
也就是服装 家电 家具相比
他们有本质的不同吗
就是政府会说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
是产业优化升级的结果
也就是从劳动密集转向科技密集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就后一句我是同意的
他确实从劳动密集转向技术密集
而且这些领域我们说嘛
随着中国的巨量投入
他在很多工艺上其实都有技术优势
像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它的动能回收技术
其实现在都存在一定的技术优势
这也是国家所谓主导的
什么供给侧结构改革
淘汰落后产能
搞这些新产能的一个结果
所以说
中国确实在这些领域有先发优势
已压住电动汽车已经长达十几年了
产能这么巨大
这些领域确实是科技密集型领域
后半句我认可
前半句我不认可
虽然是科技密集领域
但特别难说它是优化和升级
就比如说老三样虽
然看着差对吧
服装 家电 家具听着无甚优势
但第一它规模大
第二它主要靠私企台商和外企
他充分利用了中国的本土的禀赋
就劳动力优势
而且是以比较合理的方式
参与全球竞争
他对财政没有负担
巨大的贸易逆差
它不容易发生这个贸易争端
外汇储备也有
税收也好拉动就业
从经济来讲
老三样是很健康的
虽然你觉得它不高级
但它很健康
中国能够一带一路
大撒币不都老三样赚回来钱吗
我在节目中也问过很多人
现实中我也问很多人
我也想问一问你
就是你觉得今天的AI发展
主要是在降本增效
还是在真正的提升生产力
这个实际上会不会造成
就是更多普通人的失业
也许他带来的不是什么新机会
而是更少的机会
我觉得这两个都有
就是它对生产力肯定是有帮助的
而且我觉得现在已经有了
你说软件开发角度
AI现在有基于Gitub的
这个软件托管平台的
这个分析
它其实对于各个大企业的软件开发
都起到了作用
就各个企业基于既有人手
软件迭代速度在加快
包括生物科技
就药企研发嘛
现在很多药企早期研发
也是在用AI做介入了
尤其跟蛋白质相关的
这些都是因为药企
那也不是小生意
就是制药企业的
都是超大生意
这些对生产力也是有一定用的
就还有一块
不是直接对于所谓的经济领域的应用
不会提升生产力
但是也是某种国家能力
在军事上的应用规模其实非常非常大
因为军事上因为要处理海量的情报
情报和信息
这个是最适用于AI
最有利于AI的领域
这个除了军事
那就回到国内 就是很糟糕
那我相信在监控领域
肯定也已经很大规模上应用了
所以对于某种不管是好生产力
坏生产力
就他的生产力角度之上
肯定是有很大促进的
这也是肯定是很有用的东西
但是另外一个领域
另外一个领域其实也很显著
就是这个AIT的事业
那个Anthropic
就是Claude那个执行长
他最近不是刚说嘛
他说未来5年
一半入门白领工作岗位消失
失业率至少升20%
这是我特别特别的热心的
就是我特别执着想要明白
AI对中国失业问题
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我又看这个
习近平 4月底还是5月份
做了一个很重要的报告
关于AI的报告
我从头看到尾
没有提一句
AI可能对就业造成的影响
我也去看了这些政府的
各种各样的
就是还有这种的新闻媒体产业的
大家都在吹这个AI
多么给中国带来新的机会
这样的
但我没见到什么真的严肃的讨论
说AI会对中国的就业情况
造成什么样影响
尤其是对年轻人毕业生了这种
因为它最能替代的就是这种的
初级的白领工作
你来说我
这个是我特别激动
一说起来我就很激动的一个话题
对 Anthropic说什么未来5年
听的很远 对吧
我就举个马上已经发生的AI工作
替代数量非常庞大
就是宝洁
宝洁在巴黎的一个消费者峰会之上
宣布要裁7,000个人
裁7,000个非制造业岗位
占宝洁全球非制造业岗位的15%
这比例不低了
宝洁说的很明白
为什么裁呢
要利用数字化和自动化
使公司的职能更扩大
团队更精简
实现更高效组织
这里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当然说的就是AI了
就其实挺明白了
就是翻译过来
宝洁因为有AI了
裁了非制造业员工的15%
我特别好奇都是哪些工种哈哈
我觉得entry level初级职位可能裁一大堆了
对吧 营销
设计等等的
就是宝洁肯定是一个利润不错
规模比较大的公司
你可以想象
在中国利润
或者挣扎在更深层边缘的中小型企业
这种裁员的冲动和这个可能性
只会比宝洁剧烈很多
我们可以拿宝洁当这个Benchmark
就非制造业白领
15%替代一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么你就换算
中国非制造业白领工作数量有多少
就
如果这个带来的是一个15%以上的冲击
我们就算吧
城市劳动者4.7亿
4.7亿城市劳动者算脑力的
我们就现在瞎算
我们就算一半脑力劳动者2.35亿
2.35亿减去8,000万的
这个政府吃财政饭的人
对吧那就是那1.7亿15%
这是多大的量
那就是两三千万人
中国一年毕业生1,200万人
也就是说政府要再创造3倍的就业
把这些人弄进去
而且我们刚才所有的算法
都是以最保守的方式在算
我完全就
是没法想象
我也问这些企业家吧
办公司的人
我碰到一个
每一个人我都问他们
我说你们在用AI吗
他们我在用
我说你为什么要用呢
你要降本增效
利润太低了
太难过了
我说那这些你们肯定要裁员
他说 那当然就是要裁员的
我说这些裁员的人
出去就更找不到工作的
这样
他说 那这个是我们没有办法考虑的
因为我们如果不用AI的话
我们的竞争对手用AI 我们也没有办法
做企业的人的角度来说是这样
但是从政府的角度
政府的功能不就是说 你要去创造就业
你要去想办法让这些人失业的人
能给他搂一下底
我感觉就是像一个政治运动
在这使劲的推动AI
然后完全不管的
这个后果就是有多少人会失业
有多少人会遭罪
好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你觉得我这么说公平吗
这80%公平
那20%是他们
今年确实出了一个新政策
就是新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纳入低保
因为失业救济金
等你失业嘛
就你刚毕业
你就没工作
领不了失业救济金
所以他们想了个办法
就是你找不着可以纳入低保
低保的钱发的比失业救济要少
但是也算是国家给大学找的
多少钱呢
呃 可能很多地方发接近1,000块钱
1,000左右
不同城市标准不一样
但说实话
其实我们诚实的说
就现在对于很多地方
财政能发这个
真是见了鬼了
我也觉得呀
他们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够
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这为什么要远洋捕捞
是因为这地方政府没钱了
都要把自己搞成这种黑社会的
这种样子
对所以我觉得这个挺难落实下去的
你怎么看
中国领导人大力提倡这种新质生产力
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
或者是中国共产党
那么痴迷于这个新质生产力
这和就是历史上
他们非常执着于要造原子弹
要放卫星
有没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呢
我倒觉得这个不是特别相似
我觉得新质生产力
是他们最后孤注一掷
解决经济问题的一个方法
人民日报解读新质生产力的文章就说
这是一种生产力的跃迁
新质生产力
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这背后是
我觉得政府看明白了至少两个问题
就第一中国不可能再靠政府
或者居民大幅度借债
上杠杆的方式来拉动经济了
政府债务非常高
然后在房地产涨价去库存的时候
居民的债务也已经几乎到顶了
就现在这条路堵死了
第二条路就是再靠这个基建的方式走
肯定要走
今年的专项债
39万亿
特别吓人
但是这个方式能够让经济再拉动
也不可能了
因为这个资本产出系数
已经非常非常高了
就是现在中国产出每1%的GDP
需要8% GDP的固定资本投资才拉得动
按现在这个模式
你这么拉的话
那就债务就是很快就已经会失控
所以说当所有这些过去的路径
都走不通的情况之下
中国只有两个方法
要么做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释放市场活力
他们肯定不愿意
他们就走另外一个方法
突然出现一个魔法般的新技术
在这个新技术的加持之下
嘿
政府投资效率可能每增长1%GDP
只需要2% GDP的投入
哎 这魔法般的
变出了一块新的领域
我觉得新质生产力就干这个的
这就是人民日报说的新质生产力是全要素生产率
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我们刚才讲嘛
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从2013到2023年是下跌的
就是代表你其实经济效率是下跌
我们也知道
当然下跌了
你的经济体制这样
就就比如最开始讲资源错配嘛
所以说我们说的最白
中共希望有一个在资源错配情况之下
都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回报的方式
他们想的唯一方法
就是一个高技术的价值
这是我觉得新质生产力是最后赌一把
在不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情况之下
靠技术的加持
填补这个经济效率过低的问题
让体制能够延续下去
嗯 对
那我们问最后一个问题吧
就说你觉得普通人能从新三样
或者是AI的这个热潮里面获得什么
肯定能获得
比较便宜的
新能源汽车应该是能获得的
这企业降价34%
国家补2万
这就很便宜很便宜了
0公里二手车
对 零工两手车也很便宜
这更便宜
对吧 对
但我跟你说
买零工两手车大家要注意
那个东西售后的政策
跟买新车是不一样的
这玩意也挺容易坏的
所以大家谨慎买零公里两手车
但这是开玩笑了
其实说实话我特别不乐观
我不觉得普通人能从里面得到什么
当然
这个汽车全产业链也有3,000多万就业
确实现在很多人
去当什么充电桩的维护师
去修新能源汽车
就有一些工作
但这个在全人口里面九牛一毛了
现在有一种最乐观的估计
包括韩国这个新总统也在承诺
来了AI我们社会能发UBI
就那个universal basic income
很多人在说有了这个东西
我们能够获得发UBI的机会
包括国内很多偏劳工的阶层也在想
但我们俩肯定知道
这个在中国不可能
就是我们习近平同志说过
我们不养懒人
不养懒汉对对对
所以说中国一定是全世界
倒数10个发UBI的国家之一吧
我觉得大家真的不用想
对 中国老百姓要学会吃苦
要准备好过苦日子
这都是最高领导层在说的话
再加上我觉得中国现在这个财政状况
距离真正能从财政上发UBI
那也是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一个事情
你跟大家稍微说一下这个UBI
可能我们刚才只说了我一下
还想不出来这个中文是什么
universal basic income是
就是基础收入
普遍基础收入
就每个月给你发1,000块钱
这不是和给年轻的毕业生发的
最低保障
差不多吗
没有他可能会比1,000多
就university basic income
他还是要覆盖你的基本生活支出的
就比如说你至少房租
饮食支出能给你cover掉
要发1,000其实不够吧
那这个是很多人认为
人类社会未来的一个比较好的样貌
就是因为大型企业攫取大量的利润
再加上自动化和AI也会产生大量利润
那政府可以靠收机器人税或者AI税
财政会非常多
那工资少嘛
那就大家把国民养起来
让大家去过这种共产主义生活
上午劳作
下午打猎
晚上从事批判
大家就这么生活
对 这就是UBI的一个估计了
UBI在瑞士其实已经是
这么说吧
瑞士的财政是够发UBI的
然后瑞士做过一次公投
但是瑞士人民道德素质特别高
然后把这个UBI否掉了
对于很多非常富有的小型国家
我觉得是
他们现在的财政
已经逼近UBI的可能性了
但对于大国
什么日本
德国英国呀
这些本来财政的可执行就很差的国家
其实离这个非常遥远
我觉得现在如果全世界比如新加坡
瑞士 芬兰这些先发上了
其他国家再看吧
但是中国基本不可能
中国基本不可能会普及
你觉得这种好事
落不到中国老百姓头上是吧
捞不到捞不到
捞不到尤其是现在这种政府风格
不用想这个问题 对
疫情期间大家生活那么苦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发现金 是吧
然后中国国内有那么多的经济学家
和这个官员
甚至这种技术官僚 是吧
都提议说
哎呀 给大家发点钱吧
发点钱吧
因为现在其实这个消费不振
和那个时候这么一直一直积累下来的
是有关系的
嗯
但是就是最后搞来搞去就搞了一个
什么电器以旧换新是吧
汽车以旧换新
家电电器汽车以旧换新
那我最后
你给我们大家稍微快速的总结一下
就是这个新三样和AI
能拯救中国经济吗
不能不能
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就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资源和错配之上
这个东西不是这三个领域不好
这三个领域都是特别有发展潜力
从环保的角度
对人类未来其实也挺关键的领域
但就是你这个搞法不对
中国这个搞法就是靠从矿到最后末端
全产业链
能补贴的全补贴的方式
导致整个发展过程中
价格的信号和利润的信号都扭曲了
在价格信号
利润信号都扭曲的情况之下
它既阻碍这些企业出口
因为已经完全不公平了
对其他国家
也阻碍在国内进行健康的竞争
就他完全以价格战的方式来推进
这个推进方式我们刚才讲了
对财政也不好
对这些企业本身利润也不好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也不好
相当于你把一个好好的事情
把它往坏了搞
所以说就是这个新三样看着还不错
但是
就我们这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搞法
导致里边所有的信号扭曲的情况之下
实际上他不止没有解决中国的问题
他甚至在恶化中国的问题
当时我就觉得特逗
就是我之前总结
特有意思
就是我们当时为了搞这些新三样
做这个供给侧结构改革嘛
这供给侧结构改革当时是有些目标的
我们现在回看这些目标
就能看到有多荒唐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第一大目标
叫积极 稳妥 化解产能过剩
哈哈
这个目标就是搞
搞了10年
产能过剩比那会还得厉害
然后里面又一条
是防范 化解 金融风险
又看现在债务风险
对
然后第三
这是2015年末的
第三个叫化解房地产库存
16年开始棚改货币化
到今天这到今年第一季度
房地产库存又是历史新高
还在不断的增加
你就能知道 那想法没问题
就是用技术领域来发展
但是用这种所谓供给侧改革
而不是去需求侧着力的方法
也就是说这些问题
库存多产能过剩
甚至产生金融风险
是内生于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里边的
它像点石成金之手
摸哪个领域
哪个领域就产能过剩
就他只要碰啥
什么东西就会无限增值起来
那我们请每位嘉宾推荐三部书
或者影视作品
你有什么推荐
我有几本书推荐
第一个就是之前节目里
因为他在结尾没有推荐
所以我来帮他推荐
就是他写那个《铁水流:战时中共革命系统的运作》
就是对
唐志学是吧
写这个习仲勋传的这个作者
对他在谈话中提到了
但是他没有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在他看来
他认为比《红太阳怎么升起》更好
因为他认为里面的这个史料更扎实
确实很扎实
而且这本书的视角挺特别的
他其实是在站在夸中共
当时的角度来讲的
但他有很多残酷的东西
但他其实很多视角在讲
这玩意儿到底有多有效
我是觉得这个视角很好
因为《红太阳怎么升起》
更多的在说这玩意儿多残酷
但是他可能就遗漏了里面
他到底有多有效的这一点
所以我觉得
这个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事情
第二本书我特别想推荐
因为这是我这两天在台湾
正在看的一本书
这本书特别有意思
叫《台湾地方政治读本:来自青年世代的提问、实践与反思》
因为我们都知道台湾的立法院打架
什么蓝白绿这些东西
但实际上台湾政治有个很重要的脉络
是这个台湾地方政治
而台湾地方政治
跟台湾公民社会关系非常大
所以说我现在有点感觉
如果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有任何松动
那这个中国地方势力崛起
甚至以不不太健康的方式崛起
那几乎是一定的事情
对吧 中国这个这么大的体制
对 所以说我们现在多了解了解这个
什么地方政治
这些可能对于理解中国未来的政治
也是个蛮有意思的事情
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
其实也是其他国家
但是在响应
跟中国相关
就是一本研究日本的书
不是还是个英文书
叫Failed Democratization in Prewar Japan
就是《日本战前民主的失败》
他就是讲因为日本战
战前民主化的失败是吧
民主化的失败
因为战前不是有大正民主时期吗
大正民主时期最后被军国主义篡夺
之后日本走向这个军事化
里面很多心态的转变
也是蛮有意思的一本书
好谢谢
谢谢厚辰
也谢谢大家收听
我们下期再见 -
EP-150 李老师:翻墙的中学生和公务员在控诉什么?_ Li币、ICU模式与对抗极权的可能 _ 611 _ 牛马 _ 996 _ 北海中学 _ 耻辱名单 _ 内卷 _ 衡水模式 _
大家好 欢迎来到不明白播客 我是主持人袁莉
这一期节目开始之前 我想先说一件事
5月27日 不明白播客将迎来三周年的生日
从2022年5月到现在 我们一起走过了150期节目
三年前 当我第一次录下我的声音时
我说 我们希望给这个混乱困惑的世界增加一丝清晰度
这三年来 我们和最好的学者 作家 社会活动家 记者 商人
以及关心公共生活和资深命运的普通人
一起讨论重大新闻事件 讨论历史来路 也讨论未来的路
当然 生活的复杂性就在于 尽管有如此多对话和解惑
我们却未能如愿朝着理想世界前进
三年来 俄乌战争没有停止
新的贸易战正在摧毁我们原本就脆弱的经济和就业环境
信息管控更严密了
我们越来越难以知道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我们的不明白始终未曾消失 反而在不断增长
给予我们安慰的是那些珍贵的个体讲述
旺盛的生命力和表达欲
三年来 听众朋友也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和安慰
一封封长长的电邮 场场爆满的线下活动
还有每个月的慷慨捐赠都让我们知道
不明白播客链接的是对生活
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热情和渴望行动的一群人
因此 在三周年之际
我们想要征集声音那一头和不明白播客一起成长的你的故事
不明白播客在你的生活中意味着什么
这三年间你的生活如何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是否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
是否达成了什么愿望
抑或是仍然在沮丧中寻找前路
请来信与我们分享
方便的话请注明你生活的国家 城市 性别 年龄和职业
这样会有助于我们和其他听众更好地理解你的故事
谢谢大家
下面是这期节目
身处海外的中国人能够为高墙之内的人们做些什么
李老师 李颖的经历尤其能回答这个问题
从白纸运动开始
当时在意大利刚刚毕业的李老师
把他的推特账号逐渐变成链接高墙内外的一个信息集散中心
那些在抖音 微博这些国内互联网平台上
无法出现或者被消失的内容
经由一个个匿名投稿出现在海外
成为中共无法忽视的巨大威胁
今年李老师发起了两个活动
一个关注中小学超时学习问题
另一个关注职场的超时工作问题
这两个问题并不新鲜
甚至可以说怨声载道却无从下手
他为什么要关注这两个议题
这些行动有用吗
它们和备受争议的Li币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请来了李老师
请他来谈谈这两个行动
以及他为什么认为这样的行动可以赋能中国的公民参与
李老师您好
袁莉姐好
不明白播客的听众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李老师
你能不能先跟大家介绍一下
你为什么想到要做超时学习和超时工作这两个项目
最开始的时候呢
是因为在春节期间的时候
有很多很多的学生向我们投稿
告诉我们说 他们的学校初五就要开学
那希望我们可以为他们发声或者报道一下
这样的投稿逐渐多起来之后
如果一个一个发 或者成那种时间串的来发的话
好像都效果不是很好
而且如果说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话
那我们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去统计和记录这些事情
那当时在团队当中的话就有小伙伴说
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个表格的方式
就像是当年的996.ICU那个项目一样
去公示这些问题的学校
那当时我们觉得这个想法是蛮不错的
那我们就决定去试一下
最开始我们就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
我们也是用这个996.ICU
类似的这样的一个名字
我们叫做611.ICU
611这个数字的意思呢
其实就是早上六点上学
然后晚上十一点放学
这也是后来的很多学生
跟我们去反馈他们学校的情况的时候
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吧
我们其实也是蛮震惊的
就是知道现在的学生已经卷成这个样子了
所以我们就决定说
那我们就用611.ICU这个名字
来命名我们的这个小行动
为什么要关注这两个议题
也是因为我的这个账号
从最开始的话
其实最多的两个人群
就是打工人和学生
就这两个人群
平时是在我的私信箱里
给我投稿的最多的人
当他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之后
那他们就会来告诉我
说你能不能帮我发声
我觉得这个事情
如果真的要去讲的话
我觉得很意外
就是你真的去触碰它
你真的去挑战它的时候 你会发现
它本身并不是一个 不可以打败的事情
相反就是
当我们的人数聚集的足够多的时候
我们是有可能去改变它的
所以我们在后来的时候
提出一个口号
叫你的境遇 掷地有声
就是我们希望
大家可以意识到
自己的权利是可以争取的
是可以被看见的
我们整个社会变革的一个基础
就是我们开始去 争取自己的权利
那我也可以补充一点信息
就是刚刚李老师提到的
这个996.ICU的项目
是2019年 一位中国程序员
在GitHub上发起了开源的项目
以工作996 生病ICU
讽刺互联网行业盛行的 过劳文化
呼吁大家列举实行
996工作制的公司名单
这个项目在当年 得到了非常多的媒体的报道
一些互联网大厂
还屏蔽了这个网站
但总的来说
一直到今天
过劳超时工作
依然是互联网大厂中
很普遍的情况
我也想补充一点
就是这种表格
其实也是从996.ICU之后
开始有一个传统
那包括后来的话
好像很多的这种
类似的事情
是发生在腾讯文档上
然后比如说
一些互联网大厂的人
就集体在一个文档上
去填他们的境遇
或者说是企业黑名单
就是告诉大家
就是有哪些企业
要避雷之类的
然后包括后来
就是很火的
那个星星回家计划
最开始也是
在国内的文档上去进行
就是大家自发的
在这些文档里填
自己失踪的亲人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第一个项目
是把星星回家计划
移植到谷歌的表格上
就是当星星回家计划 它在国内被封禁之后
就很快把它移植到谷歌
就移植到海外
然后我们又在
它原本的基础上
可能又收集了
1000多个数据
然后我们就开始觉得
这是一个可行的路径
我们就做了后边的这两个
你是在2月1号发起的
全国小初高中超时学习举报箱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收到来自全国2581所中学的投稿
你想过会有这么多的投稿吗
他们又是怎么知道
可以来你这里投稿的
投稿的人里面
是家长比较多呢
还是学生比较多
截至目前的话
我们已经是收到了
4000多个学校的投稿
全国大概是有
12000多所高中吧
所以我们其实是收集了
相当一定比例的学校了
所以这其实在我看来的话
它已经代表
非常普遍的一个数据了
这个结果的话
其实想到了
但是也没想到
因为虽然说学生的教育内卷啊
超时学习啊
它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
同时呢 一方面我过去就收到过
很多的这种私信投稿
那另一方面呢
国内也有很多的机构
它也不断的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和统计
比如说有的研究
是针对14万的青少年
做过测试
然后发现31%的都有抑郁症
30%多的有焦虑
然后还有42%的有
睡眠障碍等等问题
关于这个打工人方面的话
就是23年的时候
其实官方的数据就是青年失业率
就已经接近20%了嘛
那所以这方面来说的话
我能够想到
它的数据应该会比较多
因为基数是很大
但是呢
我可能一开始认为
投稿的人不会那么多
因为我觉得可能很多人
他虽然说他有这样的境遇
但是他不太想要表达出来
或者说他基于各种各样的压力
或者问题
显然大家的积极程度
是超出我的这个想象的
而且很明显就是翻墙的人数
是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
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学校
给我们投稿
那就意味着有三分之一的学校
其实学生是会翻墙的
这一点其实是
让我觉得最吃惊的一个事情
有那么多人在翻墙 是吧
对没错
不仅是您
就是他们也非常的吃惊
我们收到很多教育部
教育厅内部的一些人
他们的反馈
就是他们开会的时候
也是非常震撼
有这么多的学校
然后会有学生给我们投稿
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
还有一个问题是
是学生比较多
还是家长比较多
这个投稿的比例上来说的话
肯定是学生比较多的
那学生当然是占一个主力
其实家长也有
但是家长肯定就不多了
我也有收到家长的私信
说他们其实不认同国内的这种
内卷填鸭式的教育
但是他们没得选
因为就是当整个社会都是
这个样子的时候
你可能也是没有办法逃避的
因为也并不是
所有人都有这个条件去上
国际学校或者贵族学校之类的
或者说是下定决心
就是带孩子走线啊之类的
所以对他们来说的话
他们也很反对这样的内卷
但是他们没得选
所以他们也
想要通过投稿的方式来去
贡献一个自己的力量吧
其实就说到家长的话
我这一次去洛杉矶的时候
我是见到了很多的人
他们走线就是为了孩子
他们就是全家
带着孩子一起走线
他们为什么走线
就是因为他们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
在国内受那样的教育 所以宁愿走线到这边来
蛮奇妙的
他们要愿意跟我们来聊
我们是很愿意聊
因为我们一直想做一个选题
就是中国的家长
为了避免孩子
受到这种的教育制度的
一个倾压呀 或者是污染啊
一个是太卷
另一个就是说 从意识形态方面
整天被洗脑
都在做些什么 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可能最极端的就是 带着孩子走线 来美国
如果有听众朋友们听到了
欢迎给我们投稿
你收到的这些投稿里面
披露了哪些
你觉得特别重要的信息
或者是印象特别深刻的信息
我去看了一下 我觉得真的是
都不太敢想象 比如说现在的小孩
他们学生苦到了什么程度
还有就是说
他们的诉求是什么
他们现在的状况的话呢
其实就像是
这个项目的名字一样
611.ICU
这个ICU的意思
其实就是一直611
到你进这个ICU
其实学生的这个状态
就是这个样子
普遍所有的填写表格的人
他们的平均每周的上学时长
是95个小时
然后上下20小时浮动
他们需要住校
他们早上6点就要起床去跑操
就是我们看的那种
衡水的纪录片那样
就是一边抱着书
然后一边跑步
然后呢跑完步
你就要立刻跑到食堂去吃饭
吃完饭
然后赶紧跑回教室里去上课
然后中间的话
可能休息两个小时左右
然后下午的时候继续上课
一直上到晚上10点半
还是10点
然后回到宿舍
很快你洗漱完了
11点才熄灯
你每天就是重复这样的生活
你一个月的话
可能有一天到两天的假期
不是一周 是一个月
他们的情况非常糟糕
很多的学生非常非常的压抑
那我们收到的一个
最触目惊心的数据
是有44%的学校
在2024年出现过
这个学生自杀的情况
所以为什么这个名单
后来我们被称之为耻辱名单
当时我们在讨论的时候
我们有的人会觉得说耻辱
会不会有点激进
或者说有点不合适
但后来就有人说
这个教育模式之下
全国有一半的学校
都有学生在自杀
这难道还不是
我们中国教育的耻辱吗
那后来我们就觉得说
没错 这确实是一个耻辱
对 所以我们最后就把这个名单
叫做耻辱名单
对对
其实西方的NGO
他们也经常用这个
shame就是耻辱
这么一个手段
来迫使一些团体
或者个人改变行为
是挺常见的一个方式
对
衡水模式真的是太可怕了
我应该18年 我去河北一个公司去采访
是一个特别特别小的公司
在一个特别特别小的城市
那家的二女儿 就是在衡水中学上学
他们当时跟我说的
我就完全我都不敢相信
怎么就可能是这样子
就是课间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太可怜太可怜了
对
我不知道她后来考上了什么学校
但是我当时就觉得
天哪
为了考一个大学
要过这么可怕的生活吗
我们也有听过一些人说
衡水模式多么多么的重要
然后它让我的孩子
或者说让我从一个农村里出来的人
从一个家境不好的人
最后考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
然后有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但是其实衡水模式
它所带来的这种创伤
其实是非常非常严重的
这种教育它所产生的那种
心理上的病态
这种偏执
以及各种心理问题
这个东西对于我们这一代
下一代人的这个伤害
是远远要大于
它所谓的分数上的成功
在教育问题上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
非常畸形内卷的环境里
共识其实是很少的
很多人可能会说 真正的问题
可能远比周末双休复杂的多
而且很多家长都很焦虑
觉得我的孩子双休了
别的孩子还在往前冲
你们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
这种声音多吗
你怎么看这样子的声音呢
这样的声音当然是非常多
简体中文圈的一个
真正的政治正确 就是你做什么都没用
对大家来说 你这个双休有什么用
这个真正的问题是共产党
你应该打倒共产党
或者你应该推翻共产党
所有的问题
最后都是你应该去
把共产党给踢下去
但是对我来说的话
就是你在你的能力之内
然后你在你的范围之内
能够做到最好
那就OK
那肯定没有办法说
你一直去空喊口号
而如果说你能够
实际做一些事情
去改变一些微小的事情的话
那可能这些微小的事情
它未来会成为一个
扇动蝴蝶的翅膀
我觉得那个很小的东西
它最后很可能是
撬动整个地球的
那样的一个小小的支点吧
对于家长的那种焦虑
因为我以前也是做老师的嘛
我其实是有非常多
这方面的经验的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呢
我在国内也教过学生
那我在意大利的时候
我也教过学生
那我的一个比较大的触动
是什么 就是中国的学生
他们进了美院之后
第一年他们会非常非常厉害
他们是整个年级里
最优秀的学生
他们画得非常非常好
然后那些意大利的学生
他们就根本就跟不会画画一样
完全就是没有办法
和中国学生比
但是到了大二大三
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你会发现中国学生
他们在大二大三画的画
和他大一时候画的画 几乎一样
而意大利的学生
他们已经开始 有自己的艺术语言
开始去做自己的艺术创作了
为什么呢
不是因为说意大利的学生 他们就有天赋
或者说意大利的学生 他们就刻苦
中国的学生就不学习 或者怎么样
而是说
中国的学生
他们其实是在一个 人为的设限当中
他是被禁锢住的
我们过去所说的 中国教育的成功
它其实是基于 中国本身的评判机制
它和世界上普遍的情况
它是不同的
意大利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的时候
他们是不设限的
他们在不断学习
各种各样的风格
各种各样的创作的方式
然后去思考
自己要怎么创作
但是中国的学生的话
我在当年教高三的学生的时候
我们的校长就跟我们说
你们教孩子的时候
不要让他有自己的想法
就直接给他一张照片
给他一张画
让他一直对着这个画就可以了
然后画半年
让他把这个画给记住
他去考场上去默写这张画就OK
你不要去想
给他什么样的这个思考余地
太可怕了
不要让他有想法
就是为了过考试
这个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
他认为那就是对的
他认为他不思考
他认为他去做一个
别人可以认可的东西
就是OK的
他不敢去做那些
别人不认可的东西
他不敢去跳出那个
已经给他画好的圈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那中国的学生成功吗
我觉得其实也很成功
就我的那些同学
或者说我的学生
他们回国之后
也是进什么地方的美术家协会
然后参加什么全国的美展什么的
就是回到了一个熟悉的框架当中
获得一种熟悉的框架设定好的成功
但是你说这对于我们的艺术史
对于这个国家的艺术
对于这个国家的文化进步
它有意义吗
我觉得其实没有意义
哪怕是对于个人的才华
对吧
也没有意义
其实是一种浪费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学生
他就会陷入一种经验主义当中
就是他只想做自己这个经验当中
可以会做的事情
艺术这个学科
已经是大家概念当中
相对比较自由的一个学科了
可能在其他的学科的话
其他的专业里
可能这种情况都一样的
那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教育追求的是
培养出听话的人
而不是说有创造性的人
哪怕他们一直在强调
就是说你没有创造性
你没有有创新能力
就创新能力
习近平天天提
但是如果说你要有创造性的话
你是一定会有颠覆性的
你是一定会叛逆的
那他们需要这样的人吗
他们其实是不需要的
另一个例子就是
戒网瘾学校
我印象很深的
好像就是
山东临沂的戒网瘾学校的纪录片
就一个孩子本来比较叛逆
然后被关进去
电了一个小时
出来以后就整个人就麻木了
然后就爸爸妈妈
对不起我错了
然后父母激动的抱着孩子
叫他痛哭
觉得孩子终于听话了
终于变好了
但其实呢
真正的恶梦
对于这个家庭才刚刚开始
你的孩子的后半辈子
要永远都有一个心灵的创伤
然后你的家庭当中
后半辈子
永远有这样的一个
受过心灵伤害的这种孩子
而且在他的眼里
你们就是害他的这个人
所以我觉得像这个
衡水模式到底好不好
或者说中国现在的这种教育模式
到底好不好
我们需要去关注的是
孩子本身的一个状况
我们不能说我们要对他好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
或者说我们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
所以他们也应该这样
我觉得不是这个样子
那因为时代是不同的
你在这样的一个
信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
各种东西高速发展的一个时代
然后你要求孩子
再像是以前那样
跟坐监狱一样
就是一个月三十天
二十九天都在学校里关着
然后一直在那不停的做题
我觉得你对于孩子来说
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伤害
我们当然是要关注孩子本身
他们的痛苦
而且给我们投稿的学生
他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痛苦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
我当然理解一些父母
他们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内卷
高考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说不这样的
那将来我们的孩子怎么办
我现在想法其实是
这种特别内卷的
然后做很多道题的
你现在你哪能做得过AI啊
你其实真的是应该重新考虑
要培养孩子其他的一些技能
是吧
尤其以后的这种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技能
可能越来越重要
因为很多东西都可以被机器代替
你再让它只是一个做题的机器
你怎么做得过AI
我当然就说我没有小孩
我就在旁边看着
我就觉得 哎呀
这是有用的吗
而且把孩子搞得那么苦
这两年呢
也陆续有一些大厂
去限制员工加班
比如三月份
大疆强制员工晚上九点下班的消息
登上了热搜
前几天小红书也说要取消996
这和你在投稿里面看到的有冲突吗
没有冲突啊
就是这种新闻能够上热搜
本身就说明这个事情它不对嘛
对吧
你原本一个保障这个工人
基本的八小时工作制的一个新闻
最后居然能够变成全民讨论的话题
所有人都在点赞
我看了一下是强制员工晚上九点下班
九点下班是很晚了好吗
是啊
对啊
这种东西它本身上了热搜
就说明跟我们的这个实际情况
它是一样的
所有人都在超时的工作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
是全社会性的
哪怕你是在体制内
你这个上班时间是八小时
但其实你在下班之后
你还是有无尽的工作
我看了一下你们的数据
对你们这个公司国企有20%呢
你们收到了990份的投稿
对 私企当然是最多了59%
你自己印象最深刻的
你觉得最匪夷所思的一些数据是什么呢
我最匪夷所思的部分
其实是这些填表人他们的经历
有很多完全超乎我们想象的部分了
我们收到了非常多的体制内的
这些人的投稿
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就是那个
克拉玛依统战部的那个投稿了
有一个人
然后他真的非常非常勇敢
这个人
他是先投稿的那个克拉玛依统战部
他们的那个副部长
应该是叫梁武军的一个人
就是说那个人他有存在一些贪污和渎职的情况
然后又说了他们的这个工作当中
有非常严重的超时工作的这样的一个经历
然后有各种待遇上的问题
他的这个投稿发出去之后
当地就赶快做出反应来查
到底是谁在投这个稿
结果没查出来
过了两天又赶紧让梁武军
在他们官网上发了一个文章之类的
去稳定军心
后来他又来跟我们这个反馈
说这个没抓住他
然后他又继续去爆料了一些事情
这个投稿是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
让我感觉当中很多人
他可能进入这个体制内工作
他也并不是完全就是因为
他想要依附体制或者怎么样
他也只是在他人生过程当中
比如说家里安排
或者说是一种人生的选择
就是进去了
那进去之后他觉得他不喜欢
那他又出不去
因为外面 还更糟糕
所以就在这个里面
我们其实收到很多投稿都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甚至还有包括有员工爆料长城汽车
其实为俄罗斯提供军用部件啊之类的
就是牛马的那个投稿
我们收到的非常非常多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甚至有的人说我就是要实名去曝光这个领导
然后我们把他的名字隐掉以后他还不愿意
他们说你为什么要隐掉我的名字
我就是要实名去
这个真的是挺有意思
我真的我太想跟你这些投稿的人来聊一聊了
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很有趣的就是
它其实确实是把大家连接在了一起
然后确实是让大家开始觉得自己有一个发声的可能性
那过去的话
类似的情况
他们是要担着一个很大的风险的
比如说他们要在脉脉上去说的话
其实很快就查到他们是谁
比如说在小红书上也有很多体制内的人每天在吐槽啊
我是某某地的体制内的工作者
然后我们好累
然后下面一群人说啊姐妹我也是
这种情况在国内是比较普遍的
但是我们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吧
或者说是一个新的平台
让大家去说一些在国内没有办法说的事情
嗯
而且你们是把它组织起来了
让大家能够形成一个更大的图景
那种的吐槽就是一个叫random
就是比较随意的
是吧
网友都碰到一起
大家吐槽一下就完了
但是你这个呢
可以给大家一个更大的图景
都是什么样子的公司
什么样的工种
其实是真的是各种各样的制造业的
还有什么什么拼多多 饿了吗
什么都有是吧
我看着医院 甚至运营商 中石油
就感觉全国就是估计不加班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对 对
是 我觉得它就是展现了大家普遍的一个状态嘛
那你从这些投稿里面
你能够体会到的共同的情绪是什么呢
是忍耐 麻木 愤怒
还是有强烈的这种改变的欲望
就是由于信息审查
我们今天在中国的互联网上
实际上很难看到大量的普通中国人的想法
或者是大量中国人普遍的想法
更不用提就是说讨论
从你的那个投稿中
可能不见得就是仅仅限于这两个项目
你觉得普通人对集体行动
对改变生存的环境
他们还抱有这个期望吗
你觉得他们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觉得如果说从表面上来看的话
无论是学生还是这些工人
其实大家是普遍对于喘息的渴望
就是他们希望更多的休息可以喘一口气
但是呢 在深层上的话
我个人的感受是
其实大家所展现出来的是对于尊严和尊重的渴望
大家其实真正希望的是自己可以像一个人一样被对待
就是我是一个工人
我享受八小时的工作日
那我希望的是我有保险
我有五险一金
我是一个有尊严的公民
很多投稿最后所呈现的
在深层给我看到的这个情绪就是这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自嘲自己是牛马
不被当人看
对 没错
嗯
其实学生也是一样
就是其实他们也只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休息的双休日而已
但是他们希望有双休日就已经被认为是在煽动颠覆
或者说是寻衅滋事了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 非常非常不可理喻的事情
所以在这种这种情况之下的话
我觉得普通人对于集体行动或者说对于改变生存环境
我认为他们是抱有非常大的这种期待的
也不仅仅说是光这两个项目吧
其实从抖音或者小红书
我们平时收集的各种舆情上的话
我们也是看到很多人
他们希望去获得一些改变
那当然就是 另一个有一点点悲观的地方是
大家可能是觉得说我自己的生活稍微变好一点就可以
那当然说大部分人这样想也是无可厚非的
更普遍的来说
其实对于大家来说
好像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或者说应该怎么改变
不知道什么方法
难道我们真的要去推翻共产党
或者说我们要去起义
就是前段时间抖音上非常流行的
就是说我们要起 义或者什么
我们要创业
对 他不说起义
他们说创业
对啊
我们是不是要创业
我觉得对于大家来说的话
大家普遍觉得需要改变
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想法
因为就是这么多年来路径依赖已经太严重了
没有人觉得说共产党是可以被推翻
或者这个社会是可以被改变的
对
就这种想象是不存在的
就他们看不到这种可能性吧
这是一个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
对我来说
相比于其他的各个方面而言
重要的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
就是需要让大家有更多的信心
有更多的意识
意识到自己可以不做奴才做公民
当然
这其实是一个蛮漫长的一个过程
在海外能够做什么
这一方面的话
我觉得人们要组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反对派的同盟
那然后去更加的关注国内的人类境遇
然后能够去做到帮他们发声
那另一方面的话
其实就是能够让国内更多的人
可以建立起这样的公民意识
我觉得这是可能是当下两个比较重要的事情
也是我现在转型之后开始去独立做的事情
你们收到了这么多的投稿
是怎么来判断投稿内容的真实性
会不会出现造假或者捣乱的内容
有没有人质疑说你们造假
这样的质疑多吗
这个质疑其实一直都存在
我觉得不相信的人怎么样都不相信
不相信本身就是无力感的一部分
他就是觉得个人没有办法撼动这个集权
那他就认为普通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但是话说回来的话呢
就我们其实在真实性上并没有遇到那么多的阻碍
大家是非常诚恳的填写这些答案了
捣乱的人他也会有
比如说我们最开始的表格里
有人甚至在连载这个黄色小说
甚至还有写我和多伦多方脸的这种色情小说
对非常离谱
同人小说
没错
这些人是在想什么
他们你觉得这是自发的行为
还是一种政府组织
最开始是自发
最开始的时候是这个有些人他可能比较仇恨这件事情
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就是不是他想要的
对互联网上很多这样的人
然后后来的话我们也是受到这个政府的攻击嘛
前几天的时候我是发过一个帖子
就是我们的牛马是收到大量的垃圾投稿
大概一秒钟几个这样子
但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我已经有一个15人左右的一个审核团队
分成AB表的
审核好了之后才会把它发到A表上
捣乱的人其实比较容易分辨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你比如说像有些人
他可能作为政府水军
他想投稿的时候
他是不会投那种以假乱真的内容的
因为如果说他投这个内容被我们发出去
然后大家这个以讹传讹
就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话
那个事情也不是他们想要的
当然我们也没有办法确保说百分之百就没有错误
肯定也是还是会有错误
但是我们认为我们还是在普遍的去呈现一个
当下中国的学生群体和劳动人群的真实的状态
嗯 对
那今年三月新学期开始
国内不少高中开始落实双休制度
不少媒体也在吹风
说要为高中双休点赞
你会觉得这种的变化是超时学习这个项目推动的吗
还是说并不是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这我小的时候吧
就已经有这样的文件了
就是要求要双休
但是我小的时候该补课不还是补课吗
对啊
好像十几年也就这样过来了
什么学生减负也说了很多年
就哪一次兑现过了
我觉得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的吧
611这个作用其实是有一个完整的脉络的
从最开始填写611.ICU的上榜学校开始通知延期开学
再到各地普遍下发文件要求延期开学
再到全国性的这种双休取消晚自习
包括上榜的学校因为引发了舆情
被教育局公开通报
有的这个学校是明确要求学生不要去翻墙填写表格
甚至还有校长直接就在升旗仪式上去说
就是因为我们导致双休什么的
另一方面我觉得 如果不是我们的作用的话反而更好
为什么呢
因为全国各地的这个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下面的这个学校双休
但结果呢
现在很多的地方的学校
他反抗的是省教育厅的命令
他还是在继续上课
或者说他又恢复补课了
这听起来好像是下面的学校在反抗省教育厅
这好像事情就更严重了
那有不少学校就比如说在广西北海中学家长会上
北海中学校长王建刚称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的
这个611ICU超时学习项目是导致春节后
突然全国高中双休的外部因素
他还指责勇于发声的学生是小汉奸
你怎么看这些批评呢
我觉得这其实主要体现的就是这个校长的懦弱
他把他自己的责任推给境外势力
这个王建刚他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他刚到那个学校没几个月就不断的有学生在自杀
然后自杀之后他就轻描淡写的
都是因为这个学生自己的问题和我没有关系
他完全不在乎学生的死活
他只是去关心学校的升学率
那我们就对他进行攻势
那我们就是把他过去的劣迹
我们全部发在网上
都给你发出来
听他们的学生说
这个校长现在已经不敢乱骂人了
那根据你们的网页
这两个项目都是有$Li币支持的
去年12月你和同伴发行$Li币的时候
引发了不少争议
比如有批判者说
你把反共当生意在割韭菜
你有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严重的质疑
现在你有什么想跟我们的听众说的吗
这个事情本身其实对我来说
是蛮灭顶之灾的
那当铺天盖地的舆论过来
即使你什么都没做
你并没有像那些人说的那样
但是所有人都觉得
你不这样做的话
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对于我当时来说的话
确实是打击非常非常大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
实际上这个事情就是让我变得反而更强大了
就是通过这个事情的话
我个人的感悟会多过我想对公众说的话
我对于公众我做的事情已经证明了
那至于什么割韭菜
或者说是赚了多少钱
黑了多少钱
这部分的话呢
就是因为没有做
然后这些账户都在那里
知道我没有做的 肯定是知道我没有做
但是其他的我好像再解释也没有什么用
其实现在我每天的这个工作和过去两三年的话
就是完全不同
就是我需要去学习各种我过去比较抗拒的东西
那同时就是通过这些学习也让我变得更强大
而且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让我最意外的吧
就是其实我们现在变成一个非常强大的一个团队
从过去这个账号只是一个被动的去接受投稿
去反映大家提出的问题
转变成现在就是由我来主动设置议题
然后让共产党来接招
就像是去年11月白纸采访那一期
我说的就是那既然他们这么怕我
那我就要想办法和他们碰一碰
你也知道 我发现其实有一个一直以来
我不太愿意去面对的事情
就是共产党他并不觉得我只是一个博主
我一直都认为我只是一个博主
但共产党他并不这样认为
所以他们始终都是以这种打击反对派的这样的力度去打击我
当我作为一个博主的时候
我其实是有点无法喘息的
我没有办法去抗衡那种压力
但是当我觉得我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反对派呢
我是不是可以尝试做一个反对派呢
那当我成为一个反对派的时候
我其实我发现好像也就这样
好像这些压力我反而都能扛得住
而且如果我扛不住
我后边有一个团队来帮助我一起来扛
我后边有一个社区来帮助我一起来对抗
那就是我的力量就变得更大了
那我们再说一下这两个行动都被称为ICU模式
你会怎么来总结这个模式呢
然后你们以后还会做什么样子的类似的计划
ICU的含义嘛
就像我刚才说的
其实就是你工作到死或者说你学习到死
如果说你不进到ICU
你的命运就不会停止
它也展现了我们当代的中国人普遍的一个状况
就是你小时候你是611
你长大以后是996
你不是在上学的时候崩溃到进ICU
就是工作的时候崩溃到进ICU
所以我觉得ICU这个词其实是蛮有代表性的
那像这两个行动它所呈现出的这种模式的话
它其实是蛮适合中国人体制的
大家都希望以很小的成本去达成一个效果
最好自己不要承担代价
其实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在我们做611的时候
他们会提出说 你是在吃学生的人血馒头之类的
在我看来完全不是这一回事情
过去几年里
然后有非常多的学校
他们发生过学生要求放假的这种抗议
然后这种抗议的结果
往往就是带头的几个学生
要么被退学被开除
或者说被停课
个体的代价承受非常大
然后只能换来可能一个学校多放一天假或者怎么样
那更有甚者的就是可能有些学生
他就用跳楼来给自己的同学换假期
那通过611的这样的一个模式的话
就是我们其实汇总了全国各地的学校
那每一个人他投一个稿
他不需要告诉我们他是谁
他只需要展现他的学校的情况
就是一人投稿
学校放假
你们收到了这么多的投稿
但其实每一份都是孤立的碎片化的
你认为这些碎片化的情绪
有可能继续成一股社会力量吗
就是这种收集个体匿名投稿的方式
在今天的中国意义是什么呢
我觉得这就是当下的一个国情
大家面对这样的一个极权的环境
大家肯定是更希望这种匿名投稿
然后由我来承担绝大部分代价
对吧
那就我个人而言的话
最重要的其实是有两部分了
首先是希望去打破大家普遍存在的那种无力感
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可能做不了什么
大家会觉得说没有希望
就是没有办法改变
那我生来就必须要面对这样的生活
面对这样的工作
但实际上不是的
实际上你的权利是可以去争取的
对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的下一代人而言的话
我希望他们从学生时代就可以意识到
他们是可以争取自己的休息的权利
也是必须争取的
所以他们在学生时代
因为这样争取权利的行为有了这样的启蒙之后
那当他们进入社会
可能十年后二十年后
他们也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那到那个时候的话
我觉得可能我们也会是一个比较有希望的时代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就是我希望展现的不仅仅是给全中国的人看大家的境遇
同时我也希望展现给所有的和我一样的这些异议分子
或者说是那些潜在的反对派们
或者说是一些现在和我一样的博主们去看
我们这些异议人士可能不仅仅只能做一个互联网的博主
去做一做这个茶余饭后的这种娱乐节目
我们一样可以成为反对派
一样可以去影响中国
那一样可以去做一些切实的关注和去改变一些事情
所以我觉得当下的话
整个大的环境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大家普遍存在一种非常无力的感觉
就是好像你什么都改变不了
你只能去听之任之
那我润出来
我一边批评他
我一边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我的一生
或者说哪怕我做一些社会运动
我也是从一个内心深处是一个非常无力感的状态去做这些
但其实不是的
我一直希望能够呈现的是
哪怕是我这样的一个普通人
那我也可以去迸发一些巨大的能量
也可以去做出一些改变
那么比我更有才华的
更有力量的
然后更有声望的人
其实是可以有机会做的更多的
现在这个时代
整个世界越来越乱的时候
可能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
我们可能在接下来应该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疫情到现在已经过了大概五年
我们没有多少个五年继续等下去
我当初还不到三十岁
那我现在都三十二 三十三了
那可能还要过多少年
那最后我要和八九一代的那些人一样吗
就是每年出来讲讲话
纪念一下这个事情
就弄一个什么白纸运动纪念馆之类的
要这样吗
我不希望这样
我并不是说他们怎么样
我只是说我不希望就是
最后我的人生也这个样子
很多时候可能大家会有误解
哎呀 你们出来了
你们在安全的地方
然后你们做这些事情
但其实因为这些事情
其实很多人他没有办法过一个正常的生活
那比如说像我之前工作的地方
被大使馆写信啊
包括像多伦多方脸
他在加拿大那边也是天天有人去找他的住所
或我之前在意大利的时候
也是他们派黑手党上门抓了你
这种生活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回到原本
或者说大家想象当中的
你出来找个班上
正常过一生难道不好吗
你为什么要一直做这个事情
而且因为说他就不会想让你正常的生活
他就是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去惩罚你
但是换一种角度上来说的话
我只需要敲敲键盘
然后他们就需要费出非常大的这种精力
人力 财力 物力去解决一个事情
我肯定是稳赚不赔的
稳赚不赔的
哪怕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破门有人进来把我抓走
我觉得我也是胜利者
因为我已经对他们造成了足够的伤害了
对 他们动用了那么多资源是不是
对啊
我有时候真的觉得非常的莫名其妙
就是为什么这个国家
你只是在网上发发帖子说说话
然后你就会变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你就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我觉得非常的不可理喻
但是你换个角度来想的话
就是不是你害怕他们
而是因为他们害怕你
所以他才会这样做
他们害怕互联网上的一条帖子
害怕一条评论
害怕一个视频
所以说他们去展现的更加的恐怖
好让你不发现他们的恐惧
但实际上真正恐惧的是他们
我也想问一下
就说这种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没有变化
还有这个传播的这种艰难
就比如说我们前面讲到
6年前996 ICU项目的时候
当时还是有很多中国的媒体报道的
对吧
那到今天做的611和牛马
好像基本上就还是靠你的号在传播
你怎么看这样子的一个情况呢
这对我来说
本身是一个比较遗憾的事情
就是你随着国内的这种互联网的
更加极端的这种风景
我们的611
你在国内是一点都搜不到
然后甚至后来我们挂了王建刚以后
王建刚都有一些帖子搜不到了
这当然是一种挑战
但是另一方面的话
我们的影响能做成这么大
其实也就意味着
翻墙的人确实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这也是我的一个观察
就发现好像最近
推特上越来越热闹
大家把这里变得越来越像当年的微博了
什么事都会在上面炒
其实也就意味着
就算你把国内的这种互联网的管制
你做到极致
但是对于大家来说的话
还是需要去找新的出口
所以有些东西的话
他确实是封锁不住的
所以只是在等那个节点
在我看来就是这样
我们请每一位嘉宾推荐三部书
或者影视作品
你有什么推荐
我可能会推荐一套书 世界政党研究名著译丛
叫做《寡头政治铁律》和《政治、政党与压力集团(上、下)》
对于想要去学习一些政治入门的人来说的话
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书籍
然后还有一个是目前我们整个社区
在集体学习的一本书
是它的名字叫做
《中共情报组织与间谍活动》
你们社区在学习集体学习
太有意思了
为什么
对因为随着我们社区的壮大
以及我们最近遭受的攻击比较多
所以我们正在集体学习的
如何去对抗一些反渗透和反侦察
如果说有志成为一名反贼的一个年轻人的话
你可以从这两本书去入手
好太有意思了
当然还有最后一本书了
我们不明白播客出品的那本《不明白》
谢谢
我觉得其实不明白播客一直以来的话
它其实从另外一个不同的角度
呈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
让这些普通人有一个机会
有一个平台去讲述他们的故事
讲述他们的声音
我真的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频道
也希望我们不明白播客越来越好
谢谢李老师
我们自己定义是一个新闻的播客
新闻都是要真实嘛
我特别眼红李老师
你有那么多人给你投稿
管这些学生还是这些超时工作的人
这都是我特别想要抵达的
我又想听他们的故事
也希望他们能来听不明白播客
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听众朋友
还有就是给李老师投稿的这些人
他们能来跟我们讲他们自己的故事
增进大家对中国社会的了解
还有对中国的这种个人境遇的了解
其实个人的这个经历
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
但是它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我一直很苦恼
虽然说说了很多的投稿
也没有办法去把他们做成更细致的节目
因为对他们来说
每个人心里还是恐惧吧
但是我觉得你很恐惧
你现在你不愿意说
但是我觉得也应该有一个方式
把自己的经历
自己的境遇可以记录下来
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再展现出来
我们需要去对抗一些所谓的正确记忆
就是中共一直在强调一种正确的记忆
比如说疫情三年就变成伟大的胜利
但是经历过这三年的人都知道
这三年里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到底失去了多少
我们到底受了多少的伤害
对吧
那所以这一部分的话
它不应该就变成历史课本里短短的一句伟大的胜利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特的
我也有关于我的故事
那袁莉姐又有关于她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的个体这一部分的记忆都是最宝贵的
它其实拼凑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历史的蓝图
对
这个确实也是我的想法
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来讲
我们把这一刻我们的经历记录下来
真的是历史的脚本
我们新闻就是历史的脚本
谢谢
谢谢李老师
也谢谢大家收听
我们下期再见 -
E169 楼市沉闷数月突恶化,到底何时_见底_?还是接受_日本化_的命运_(非问答15分钟) _ 透明茶室 • 每日新闻事件分析 _ 去化周期 _ 新房价格 _ 二手房 _ 一线城市
进入2025年以来
在网上大家就一直在问中国经济好了吗
中国经济没好吗
很多人说谁说中国经济不好
你看一到假期景点人山人海
街上全是人中国经济怎么会不好等等的
那么中国经济好没好
从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就没有好
而且5月份经济数据其实很差
不止我们今天在讲的房地产数据
很多地方的数据都比较糟糕
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
我们今天要讲的房地产
财新昨天的头条文章是
5月各能级城市房价环比下降
国常会提出更大力度
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好
看起来5月份房地产情况又恶化了一点
所以房地产到底怎么了
而且中国一直在问一个问题
中国的经济界和市场在问
房地产什么时候见底
就房地产什么时候跌到底这个问题很重要
房地产跌到底可以在今年之内跌
到底中国整个财政等等的底就见到了
如果要像日本一样跌10年的话
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所以今天我们这期节目也在探讨
中国房地产筑底会在今年
还是会像日本一样10年时间
为什么房地产见底这么重要
大家都知道一下
我可以提供更多的一点数据
第一
房地产在经济权重中确实非常巨大
去年其实房地产已经很不行了
跌了两三年了
去年窄口径房地产
还能够占GDP的
12.94%上一年是13.6
宽口径加上下游房地产
还能占GDP19%
上年是25%
这个东西都是现在什么
新能源汽车不可能实现的
土地出让金在去年还有4.9万亿
能够占地方公共预算的25%
前年是5.8万亿
能够占27%
即便房地产已经跌了好几年了
到现在房地产的体量还是特别巨大的
更不用讲家庭的财富效应
如果房价继续下跌
那么家庭财富效应缩水
导致大家更加的保守难以消费
也都基本是会发生的现象
包括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跟财政的关系
银行与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烂尾楼负资产的社会安全问题等等
所以房地产确实是一个
特别值得关心的经济领域
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只要风吹草动
国家就想出来搞个政策要拉动一下
是因为它实在在中国的体系里面
不管从社会稳定还是到消费还是到财政
还是到整体经济
它都太重要了
Ok那么就是说5月份
房地产到底又怎么了
5月份发生的情况能看出什么样的趋势呢
我们今天要谈的问题大家好
今天是6月17日
还特别查是查今天我们的话题
就是房地产又咋了这么一个问题
那么最近关于房地产的新闻
其实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心
除了财新的文章和国常会的会议之外
就是一线城市广州房地产政策的全面出清
广州在前天发文优化房地产政策
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广东、广州
广州市就是一线城市
一口气把房地产政策几乎出清了
但其实这个新闻有很独崭节特别有意思
第一广州取消限购限售和限价
根本不用等到现在其实早就取消了
很多没有所谓取消的技术性也已经取消了
所以说取消限购限售和限价
根本就不是这次新政策
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这个就不是央行决定的了
这是央行跟银行能决定的
不是广州能决定的
这次广州表明了一个态度
就是我要进一步全面取消
一切房地产限制措施
但实际从政策之上
能取消的它就已经取消了
所以最近对于广州来讲
不会有新的增量政策出台
广州楼市怎么了
其实看数据特别有意思
我先给大家说说广州楼市5月份的数据
广州楼市5月份一手房
网签套数6573套
同比增41%
环比增29%
网签面积75万平米
同比增29%
环比增2% 22%
网签均价36000
同比增10%
环比增44%
环比增4%是什么概念对吧
你想一个月房价涨4%
那就10个月是个涨法
10个月就要涨40%
这不跟16 17年一样吗
你看广州的数据
5月份房地产简直欣欣向荣就对吧
网签套数同比增41%
环比增29%
然后均价同比增10%环比增4%
这么厉害的数据
广州在为什么还要在这个节骨眼
放松房地产政策
其实广州这个数据特别有意思
这个数据在全国各地都会有同样的情况
尤其是一线城市
为什么广州数据这么亮眼
但实际上其实楼市非常的惨淡
这是一个分化的原因
现在广州能够支撑
所有这些数据的
就是核心楼盘
核心豪宅盘
这个核心豪宅盘的支撑作用多明显
就克瑞尔有一个统计
5月份珠江新城天耀新盘
两日成交210套33亿
琶洲的天翼20亿成交量
荔湾的天悦10亿成交量
三个盘合计成交量63亿占多少
就这三个楼盘
仅仅这三个楼盘
建占了全市月度成交额的40%以上
所以全市成交额的40%
都是靠这三个楼盘完成的
这三个豪宅盘
大大的拉高了网签面积
这个套数和均价的原因
因此在整个广州
像荔湾区核心区去化周期只有13个月
但像越秀区区划周期38个月
跟三四线城市没有任何区别
外围的增城南沙新房的均价
不到核核心区的1/3
且还在下跌中
所以说广州现在整个这么数据的美好
包括中国很多其他上海北京的美好
都是靠核心豪宅来完成的
上海也一样
上海5月份总价在3000万以上的
核心豪宅
占了新房成交量
约等于14%
贡献金额能够大于40%
就是上海整个5月份楼市
成交40%以上的成交量
都是3000万元以上的豪宅构成的
所以现在看上去表面数据好像还行
但实际上这些数据的支撑
都是靠核心豪宅
一线城市的核心豪宅的支撑
在一线城市
我们可以用一线城市
庶民房屋的三线化已经出现了
就一线城市非核心区豪宅
不管是区划周期还是价格都是在下跌之中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
广州才着急忙慌的要去公布所谓的新政策
当然我们必须说从23年开始
每次房地产新政都是广州开始的
广州是拉动房地产新政的一个城市
但是去年我们就说过
其实房地产政策已经出清了
广州到现在也不可能
再拿出新的房地产政策了
他所说的限价限购限售
这个都是已经早就
实际上技术上
已经完全取消的事情了
好所以说现在不管是广州、长三角
成渝、珠三角
很多城市也开始释放信号
但其实能做的事情已经比较少了
结合广州的情况和最近国常会的情况来看
我觉得房地产的问题其实挺大的
从2023年开始
房地产领域就一直有一个词
不这个词股市也一直在讲
什么时候触底对吧
怎么叫触底
因为我们一直在寻找房地产底
到底之后要么就是横盘要么就是反弹
至少不会继续下跌
但触底之前就会有一个信号
一般一个市场什么时候触底就是下降
但是降幅在收窄对吧
比如上个月环比降7%
这个月环比降2%
我们就觉得可能要触底了
因此对房地产市场来讲
最不好的信号是什么
最不好的信号就是降幅扩大
这exactly就是5月份在发生的
事情
财新的报道里面
有几个关键的数据分享给大家
5月份70城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
环比降0.22
是2025年以来单月最大降幅
70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降0.50
也是2025年来单月最大的降幅
走势跌幅不管是新房和二手房
整体来讲一线二线三四线全部环底下跌
所以实际上看到广州我们就知道
实际数据会比这个差
为什么呢
是因为这些数据都还是有那种
豪宅盘托底的情况之下完成的
把豪宅盘拿走
其实房价下跌的更厉害
克瑞尔有一个数据
剔除一线城市
5万一平米5万以上
和二线城市
一平米3万以上的高端项目
百城房价均价的环比降幅
会从0.2%扩大到0.6%
所以实际上5月份房价下跌的速度
重新开始加快
量上和价上都在下跌
从量上30个重点城市刚开始70城
现在30城数据就是更小
30城重点城市
5月新房成交面积环比降2%
同比降9%
跌幅也在加大
70城的新房价格环比跌0.2%
同比跌3.5%
也是连续第二个月的下跌
基本上现在能够持平上涨的
就是一线的豪宅销售
二三线刚需盘普降20%左右
就是同比降20%
所以说这里面我觉得还有一个数据
大家未来可以持续关心
我觉得如果要看中国的楼市
最关心的一个数据就是
一线城市二手房的数据
因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房地产存量时代
存量时代在一线城市里面
其实二手房的成交量会在里面非常的主要
上海二手房也不是上海
就所有一线城市
5月份二手房环比降0.7%
降幅扩大0.5%
就4月份二手房价格是降0.2%
到5月份二手房价格已经降0.7%了
我觉得一线城市二手房数据
会是不管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
会是未来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所以5月份体现出来的就是
从2024年开始的
房地产政策动能
基本已经丧失了
跌幅开始重新加大
而且很多国外机构也开始下调
路透社5月调查把全年房价降跌幅的预期
从2.5%下调到了全年
可能要跌4.8%
而且预计销量还要再降5%
包括标普等等都在下调中国房地产的预期
所以从这个数据来看
我觉得我们真的可以基本面对一个现实
每天每个月政府都在喊房地产要触底
房地产跌幅收窄很快就要触底了
触底了吗
我觉得真的很难
那么中国房地产筑底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没有什么惊喜可言
可能真的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因为现在中国确实房地产需求的峰值过了
现在人口就是在负增长
现在年轻人成家的时间也在推迟
而且城镇化水平也已经到顶了
基本见底了
那么在这三个情况下
而且房地产的需的库存还这么多
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
房地产怎么可能爆发出很新的需求
在这么高的库存情况之下能够快速见底
这就是不可能的
而且中国虽然房地产价格跌到这样
但房价依然还是很高
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年轻人买房的负担
还是非常大
三四线城市房价确实降下来了
但去化周期都是36个月
就三年才把库存卖得完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
怎么可能能够短期见底对吧
日本91年之后
房地产筑底的时间持续了持续多长时间
13年时间就日本到2004年
房地产才基本触底
中国的库存比同期的日本更大
城镇化的趋势更加的缓慢
所以说中国可能需要
至少10年时间
来找到房地产的底部
我觉得没有什么惊喜
应该就是一个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说政府经常讲两三年房地产筑底见底
我觉得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如果真的出现这个问题
房地产需要10年见底的话
对于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对中国经济影响还是挺大的
第一就是投资和经济缺口
其实还在持续的增大之中
那么这个增大是需要填补的
固定资产投资前5个月是下降3%点
就是涨3%点多
其中房地产是下跌的
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每下挫10%
经济增速经济增速就要下跌2%左右
所以说标普预测
2025年房地产投资就要跌8%
所以说对于GDP的拖累项
基本就是一个百分点的拖累项
而且拉动消费能力也要持续下降
荣鼎测算房价每跌10%
消费增速再降0.5~0.7个百分点
就是今年消费拖累项
大概0.7个百分点也是肯定的
地方财政和债务风险持续的扩大
养老金与医保体系难以填补
再加上金融体系
就银行资本的侵蚀
大银行的不良房贷比率已经基本5%了
就是房贷其实是银行最核心的
最高质量的资产房贷利率高
房贷的都是中小个体
所以说付款也比较刚性
中小行的中小型银行
不良房贷利率的比例只会更高
所以说比起日本中国也需要花更多的钱
来填入银行等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不管怎么说
如果房地产需要靠10年时间
像日本一样可能才能寻找到
房地产市场的底部
房地产的投资这个价量
还需要跌10年时间的话
其实对于中国经济的打击是很大的
很多现在我们所希望所
实现的这种经济目标
其实都会比较难
之前最近我在不明白不是也做了一期节目
你别去看什么新三样什么AI
这些不解决结构性问题
真正影响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短期来看还是房地产
房地产来讲
总的来说5月份的数据就特别的差
所以说不管之前吹的怎么样有各种政策
那么这个政策的动能基本上到5月
我们也可以说基本就结束了
好今天我要说的比较短
但是数据量比较大
基本要说就是这些
如果哪里说错了你可以来刊物
或者如果你有你的意见
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你可以举手
我们连麦
或者在右下角的对话气泡提供你的意见
我们再看看5月楼市的问题
好看看有没有什么大家的意见
那就有个问题
我认为很实际说在上海有居住需求
是不是可以等个五六年再购入
我觉得居住需求这个事儿是这样的
如果是刚需住房的话
我觉得上海如果是不是很偏远的郊区
下跌幅度会比较有限
56年之后
可能会跌个百分之二3加到一起
甚至跌的更多
但你要想如果你在上海
你如果不买房你就租房的话
这五六年的房租不也是没有积累效应的吗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是在上海
在相对比较中心的城区的话
我觉得如果是刚需住房
我倒觉得不用等个五六年的时间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可能性
要考虑在其中
中国楼市会不会有比日本
或者平缓下跌
更剧烈的情况
就是中国整体政局的动荡
或者中国整体社会秩序的动荡
会不会导致楼市有更大的下跌程度
不能排除可能性
但这个可能性是这个可能性
是一个比较小的可能性
而且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如果发生的话
房价下不下跌财富缩不缩水
其实也不是一个最直接核心的考虑因素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在上海
有刚需住房需求的话
因为刚需这个事我觉得
只要不是在最高点入
好像其实都还好对吧
我倒觉得如果刚需的话
你横竖你也得租房住
所以我觉得到好像等个五六年有点过
好你看这有人在问
就对于那些高位入场
还要每月还贷的人是该割肉卖房
还是继续咬牙还贷
这个东西就是第一我还是那个话
如果你是刚需入房你是刚需住房
你在北京上海
你把它割肉卖了你住哪对吧
这是个问题
所以对于高位入场每个月还贷的人
我觉得有一个事是可以做的
就是用消费贷
如果你能贷得出来的
用消费贷去置换房地产贷款
就是提前还贷
提前还贷现在银行有很多限制
但是你非要还应该是还得了的
因为现在消费贷的利率非常低
有一些行的消费贷
年息到百分之二点几
都能三点几都拿得到对吧
这个比综合来讲比房贷的利率还是要低的
所以说你用消费贷把房贷置换掉
相当于你能够主动
把自己每个月的利息
降个1%的样子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可以做的事情
但你说你的刚需住房你把它卖掉了
卖掉你住我觉得这就是这个问题
刚需住房这个事情你每天都得住对吧
再不是说汽车卖掉去换换地铁对
所以我觉得刚需住房就没有什么可动的了
但确实可以在房贷利率之上做一些操作
就是用商业贷置换房贷
我觉得也不用我来讲
我觉得很多人都在做操作
我认识的人里面都有做操作的
也是大家都看得到的
而且门路一定比我所知道的多得多得多
你看这里有人就对置换房产贷有个说法
说短贷换长贷风险更大
消费贷只有三年后期抽贷怎么办
对你说的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风险
就是消费贷周期比较短可能会抽贷
但也不一定消费贷
现在也有那种个人的经营贷
个人的经营贷就比消费贷的时间会长一点
很多人也是用个人的经营贷去置换房贷
抽贷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风险
但短期利率下降是真的
抽贷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你是相对大行
不是中小城商行抽贷风险相对比较小
中小的城商行可能未来有一定的抽贷风险
如果是国有大行的话
我觉得未来在消费贷上抽贷可能性不大
因为如果国有大行在消费贷上抽贷的话
可是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
对而且这个人数很多
我觉得好像他们也不是一个
特别合理的解决的方案
好
这个问题房价缩水必然会导致消费降级吗
会就是财富效应
你不能正面搞负面没有对吧
我们经常说股市上涨
财富效应拉动居民消费
房价上涨财富效应拉动居民消费
股市下跌房价下跌
到这就会削减居民消费了这是肯定的
房价缩水会导致不管是还贷的压力还等等
在对比情况之下都会上涨
所以房价缩水尤其是中国速度
其实降的挺快的
就是消费降级是肯定的
而且之前也有讲
中国城市居民财富70%是不动产
所以如果房价下跌
就是居民财富里面占70%的最大不累
在不断缩水
你炒过股你就知道了
股市今天哐暴涨10%
你可能明天就要就是大手大脚
花一笔钱给自己换个手机换个电脑啥的
如果今天股市哗跌10%
你今天可能中午吃饭连点菜都不想点
拿咸菜就着饭吃了有财富效应
对于消费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
好你看这有人说把房子卖掉换成存款
利息利息也许可以覆盖房租我觉得不能
首先现在中国马上很快
我估计就要进入零利率时代了
尤其是存款0利率
现在活期利率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就是说你把这房卖掉
活期利率绝对是不可能能够支撑的
你给他存一个定期
其实一年期定期现在的利率已经非常低了
所以这个东西我不知道你是个大豪宅
可能卖掉能换个房租
如果普通房的话
卖掉比如说我们就这么算
比如300万的一个房子
300万的一个房子
如果你把它全部存到银行
年息年息才多少
你放到整个月月息之上
应该在北京上海是不够租房的
说最近上海的豪宅市场反而很火爆
10万以上楼盘出现日光盘
难道豪宅已经到底了
对
最近你看广州豪宅数据也非常好
一线城市豪宅第一
本来一线城市豪宅数量就不是特别大
而且一线城市核心区的地块
无论如何都是这个稀缺资源
其实我觉得一线城市豪宅
跟中国其他房地产市场
可比性不大
就是这么大个国家总有赚钱的人
现在AI行业总赚钱
现在还是有一些赚钱的领域
这些人又在国内生活把豪宅买掉
而且是全国人买的
现在限购都取消了
全国人买这几个一线城市的豪宅
我觉得还是找得到几千人买豪宅的人的
所以我觉得豪宅市场火爆
我觉得跟整体楼市的关系不是特别大
说日本也没有解决通缩问题是不是
即使中国实现民主化
也无法解决这些经济问题
那时候中国的经济彻底完蛋了
没有办法了
通缩问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解决
中国的经济问题是个非常系统的问题
所以中国的经济问题
你很像在问这个人的健康
是不是就没法健康了
我们就要说从哪个方向来看
比如说中国其实能做的事情中国这么说
中国能够释放的制度红利
远大于日本的制度红利
因为日本在通缩之前
就是已经是个民主体制了
中国起码可以搞各种各样的制度改革
可以把国企都卖了私有化
这也是一笔钱对吧
就是中国虽然问题很严重
绝对比日本严重
但中国可以释放的制度红利也比较多
这个制度红利释放完之后
能不能完全解决
才解决通缩的问题
通缩问题我觉得可能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
因为中国如果释放制度潜力的话
能够拉动的投资还是非常明显的
尤其是外资对中国的投资
应该会重新到一个非常高的数量
因为中国不管是国内市场
还是劳动力还是资源禀赋
其实都还是不错
这点上应该会有很多增长
但是我跟你说中国未来就算民主化之后
可能都很难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债的问题
政府债借到这个地步了
这钱是一定得还的
还这钱要还
我估计只能靠变卖国有资产来还
但变卖国有资产
你这玩意也不是说一年就都卖掉了
这其实很难卖的
而且比起国有资产高位的情况
肯定是要折价卖的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
我觉得未来就算中国民主化了
或者二次改开会怎么样了
对新政府来讲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非常棘手
包括不断的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
养老和医保体系的维持
这都是我觉得对于未就算是有所谓的未来
政府也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了
通缩到可能我觉得
可能会因为投资数量加大
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所以中国至少现在
共产党搞法不为现在为未来
至少未来政策红利还是挺大的
如何看待国内电动车行业
国内电动车企能否通过出海解决遇到问题
不能因为连巴西这样的
中国的友邦
都给中国电动车加关税了
才出什么海对吧
现在中国电动车可以看排名
我之前讲过排名前78的市场
只有墨西哥没给中国加关税了
其他国家都给中国加关税了
所以说就在搞法
我觉得电动车出海很难
其他国家又不傻对吧
我就说中国你电动车补贴到这个地步
我凭什么让你来我国我的国家倾销
来打击我国的电动车市场
其实很不公平我为什么要让你来
让你来把你的通缩过剩产能
倾销到我的国家
我当菩萨是为什么对吧
所以我就比较难
这个人说看三年定存大银行2.3左右
对三年定存才2.3的年息
这个比一线城市租售比高就很划算了
我觉得不是租售比是租售比
但那个房子本身它无论如何
它也是一个不动产对吧
不动产不止本身可以通过卖来换钱
它本身还可以通过比如说置换
比通过抵押质押来流动
形成你的一个流动资金了
所以我觉得跟一笔纯粹流动的现金
还是不是特别一样
包括我也觉得年息2.3
能租房吗
我看看你看如果你是个300万的房
在上海
年息2.31年
能够是69000的利息
所以说一个月5700
在上海能不能租房能租
但是我觉得也比较够呛了
5700的价格在上海
但是我不知道现在上海租房价格
好像最近我知道
北京和上海的租房价格
好像降得也蛮快的
说日本当年为什么有很多僵尸企业不倒闭
日本不是市场化为主
日本是市场化为主
但是日本是一个终身雇佣制的国家
所以说很多僵尸企业
有错综复杂的持股结构
是各个大银行持股
这些企业没有那么容易倒闭
就日本商誉还是好的
对所以日本当年确实有很多
僵尸企业没有倒闭
搞个俄罗斯休克疗法
大家抢便宜资产比较难
而且我觉得那种方式的休克疗法
似乎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但我跟你说一句
我回答一下最后那个问题
说日本当年有很多僵尸企业不倒闭
日本不是市场化为主吗
我就要说对日本整个企业
包括他的终身雇佣制
它的很多商业条款
不像一个最经典的市场化国家
但是我必须说
日本这种非市场化
或者没有那么市场化的操作
是得到了这样操作的红利的
就日本这么做是为什么
不是为了壮大国有企业
不是为了理直气壮做大国有企业
是因为日本是一个保守而社会稳定的国家
日本稳定到什么地步
我之前在文章里面写过
日本去年的哪个月我忘了
去年某月一共商票当月商票15万笔
15万笔商票
最后汇兑不了的只有121笔
彻底一分钱都对不出来只有30多笔
这就是日本这种所谓非市场化它的好处
就日本是一个商誉非常高
稳定性非常强的国家
中国也有一定程度的非市场化
中国现在商票汇兑正常吗
企业从其他大企业拿到货款正常吗
雇佣状态正常吗
不正常
别人是有点非市场化
别人非市场化是因为这是个保守国家
为了市场稳定中国也非市场化
你在非市场化情况之下
商誉还差到这个地步对吧
甚至中国这两天
就是日本世博会中国馆建商
中国人会付钱的
也就是说所以没有那种天下乌鸦一般黑
你看日本不也非市场化没有这个东西
这两完全两回事
和二次改开在路上
这个问题很难从这么一个小事里面
就能够看出端倪
至少现在还没有任何迹象
你要说现在没有迹象也有
你看最近不是什么习近平失势
什么团派重新上台要改革
汪洋这种改革派出现
大家看你们信不信了
你看有人说对
有人说你的房子不卖
其实你也能够把它换成钱
他说我上海200万出头
房子租金到手
3300和定存差不多
但是如果你是有一个非刚需房还行
你刚需房你毕竟自己得住对吧
你自己还得出一份房租
这一来一往钱就没有了吗
Ok我们今天就到这
今天我们就看这个楼市
5月5月份其实还有其他的经济数据
其实也挺值得看的
5月份看上去消费数据特别好
但其实也是有结构性因素的
就像楼市的结构性因素一样
主要还是5月份的家电以旧换新等等
增速太快
整体拉动消费数据看上去还不错
现在国内的经济情况包括5月份有黄金周
所以现在国内的经济情况
真的有什么消费数据好
我觉得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所以说现在经济状况
但楼市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就其他数据
这个中央领导们还可以东演示西演示
当他不存在或者换个方法解释
房地产数据如果恶化了的话
是一个很难去解释的数据
也很难去忽略的数据
也很难说我们再等个半年看看情况的数据
因为牵动太大
它的规模它跟财政的关联
它跟金融体系的关联
所以房地产数据是真正会让决策层
感到疼痛的数据
所以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
而且我这里面提出
如果大家未来看中国的楼市
一个可能非常核心的指标
就是一线城市二手房的成交量
和一线城市二手房的价格
这个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指标
好我们继续关注看是中国楼市
能够一两年见底
还是像日本一样
需要走出10年的筑底过程
如果要走出时间的筑底过程
其实中国的变数等等就会比较明显了
好我们今天的透明茶到这里结束
大家就敢相信来分享
相信祝大家一天生活愉快拜拜 -
8年调查230万人,进入全景敞式监狱的中共,“全面从严治党”为何必然让治理和党的生命更脆弱 • 习时代03 _ 审时煮茶
如果问大家一个感受
啊从上台以来
我国的吏治有什么变化
我猜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
我国的反腐非常厉害对吧
不管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都一把抓一把打
那反腐这个问题呢
是最贴近民粹主义政策的问题了
你看现在美国不也
在轰轰烈烈的反腐之中吗
像任何的国家右翼政治上台都会来做反腐
但是我们细节来看
啊中国有一个提法叫全面从严治党
那么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事儿是反腐吗
它里面最大的核心是反腐吗
绝对不是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一下
全面从严治党
到底指的是什么
在2016年啊我们这个系列讲的
就是15 16年发生的事情
啊2016年有一个很重要的文集出版
叫做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摘编
这个论述摘编呢有很多内容
在诸多内容之中
反腐的section
只能排到第八名
啊前面有7个至少说
6个比反腐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可见这几年发生的事情
所谓全面从严治党
反腐在里面只是一件很小的小事
那么如果不是反腐是什么
呢很多人会认为那不是反腐
一定是清除异己的
但如果大家知道大家知道哈
在整个从15年到23年
啊可能有上百万的党员啊被调查
你说清除异己要清除到上百万人的地步吗
这个异己量也太大了
吧所以他其实呢也不是清除异己
所以说我不卖关子
啊全面从严治党指的是什么
呢指的是我党的治理
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就是一个从上到下
成为一个严格的纪律党的过程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全面从严治党
以及为什么这个方法基本上不会成功
嗯嗯嗯拜拜
大家好啊欢迎收看新一期的新时代节目
这个新时代节目是我们衍生出来
到现在为止啊
平均播放量肯定最高的一个节目系列
但这一期会不会有这么受欢迎
我自己嗯挺怀疑的
因为这期讲的事情呢有一点点专门
我们就来讲讲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事情
啊我刚才讲了我党很多人听得很不舒服
应该用贵党啊这个大家不用纠结了
我党贵党我们是中国人看怎么样说都行了
如果你觉得听贵党比较舒服
呢你可以带入这里面其实讲的都是贵党
啊我并没有别的意思
好我们还是回到15 16年啊
全面从严治党
呢跟我们之前讲的一样
这个事情发生重大变化
确实也是从15 16年开始的
15 16年里面最重要的事情呢
其实是十八届六中全会
2016年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如果十八届六中全会有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呢就是全面从严治党
那么之前在15年呢也有诸多的事情
15年是共产党的廉政准则
党纪处分条例的一次大修订
再加上15年中期的政治局
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这都与14 15年这个政治大清洗有关
什么是三严三实
今天的概念太多我觉得大家不用想
三严三实是里面几乎最空洞的一个概念
啊大家不用去关心
那么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
全面从严治党
就推出了两个新的文件
一个是关于新形势下
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都是2016年修的
还包括我们刚才讲的
顺着这一波就出了习近平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摘编
也是2016年的第一版
在2021年进行了修订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我们就可以说啊
2015 16年可以说是
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开端
好我们就来讲讲既然有这个论文摘编
这个论文摘编我刚才讲到了
其实这个反腐啊只排到第八名
我们就来说说前面是什么东西
啊如果不是反腐
前前面几条是什么
呢第一条是一个总编空话我们就不说了
我们就说从第七条到第二条分别是什么
第八条啊叫做零容忍态度惩治反腐不说了
第七条叫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好
很显然这个作风建设比反腐重要
而且在论述过程中呢
腐败只是坏作风的一条
那除了腐败之外
还有什么其他的坏作风
呢啊我们来讲讲坏作风
啊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等问题
所以说这些呢都是各种各样的坏作风
而腐败只是里面的一个坏作风
那么整治坏作风是第七条第六条是什么
呢是从严治吏
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那第六条讲的就是呢
整个全面从严治党
是为了重整党的培训体系
和党的升迁体系
好第五条啊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所以说这条很明显比什么作风啊
从严治理还要重要
就是我开始讲的我党要成为一个纪律党
成为一个特别严格的纪律党
我们一会来讲讲
这个纪律的内涵是什么东西啊好
这是第五条
第四条叫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所以这条呢就是中央的权威
说实话说白了
就是整个事权和决策权
要向党中央集中
而不是各个地方
各个省有自己的一定的自治权利
所谓四个意识呢这个可以指导一下
四个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当时啊推出了一系列的4个概念
分别是4个意识
4个考验和4个危险
其中4个考验和4个危险
因为今天概念比较多
不用都知道
你们就知道4个考验里的第一考验就行了
所以说整个四个意识
就是为了应对4个考验4个考验
呢后面就是扯淡的
只有第一考验是真正享受的
什么是我党的第一大考验
呢长期执政的考验
哈所以这一次啊
就是党制的转变
转向一个纪律党
就是为了让他可以长期执政
这个逻辑我一会来讲
啊所以说第五第四章
就是很重要的
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是全面从严治党所要的东西
那么第三条呢是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
这个钙是钙片的钙就是补钙
这个什么意思
呢意思是说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什么
其实要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思想是这次行动的根基
这次全面从严治党不是要树立一些规范
不是要建立制度
不是要建立奖惩不是要建立新的KPI
这些都有
啊但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
这是我党的一个基本的想法
他们认为啊只要思想统一了
就能够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之上
达成行动啊和策略的统一
啊这是一种浪漫主义
我国经常有这样的浪漫主义
当然这是不切实际的
好
第二第二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全面从严治党
其实是要干嘛呢
党要管党
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
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也就是说在习近平看来
之前啊改革放改革开放的时代
党内政治化色彩太低
大家都追求赚钱追求经济建设
追求经济发展
追求招商引资
太经济化了
不够政治化
这次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抓手
就是要使所有这些东西全面变得政治化
而这我党不能成为一个实用主义的党
而要成为一个高度政治化色彩的党
这个大家都知道后就有很多例子
啊包括党建对吧
包括学习强国
这些呢就是政治化的一个典型
好所以我们就知道了
在从这地方来看
啊反腐在里面
确实只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一个
旁枝末节的事情
啊实际上全面从严治党和15 15年
这次大的运动
要实现的东西
呢原则性的就是要重新强化和强调
党内的政治生活解决什么问题
呢解决他们认为
共产党现在已经形成了信仰缺失
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
靠通过全面的政治化解决信仰缺失的问题
从而可以让所有党员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形成一个自上而下严格的纪律体系
用这个纪律体系来回应长期执政的挑战
我一会告诉大家这个逻辑是什么
好我们就明白了
就是这样的一套纪律体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反腐真的不是大问题
好我们来看看这个纪律体系是什么样的
当时啊时任中纪委的书记还是王岐山
他呢也是这个常委
啊他在2015年提出了4种形态
我们通过这个4种形态就能知道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纪律体系
什么叫四种形态
呢就是讲啊
一共有4种惩罚
或者4个等级的严格低级
党内关系要正常化
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
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好这是最轻微的一级
但你看这最轻微的一级也是充满斗争的
是批评和自我批评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要成为常态
这是第一种心态
第二种形态
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就绝大多数人我一会要讲到那好几百万
都要党内处分和组织的处理
因此确实是要惩罚一大批人的
这是第二形态
第三形态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
作出重大职务调整的
应当是少数
所以说党内的重大处分是第三形态
什么是第四形态呢
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
只能是极极少数
所以说如果是反腐啊就要涉及罪
因为腐败是一个刑法罪名对吧
因此如果只是反腐
呢其实只涉及第四形态
这次要构建一个严密的纪律体系
其实就不是只是反腐
还包括了非常多的日常的事项
甚至一些非常轻微的事项
轻微到只在党内的民主生活之上
大家也要为此啊搞得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这是王岐山提出的4种形态
啊这4种形态非常重要
正是因为有这4个形态
就形成了1个自上到下
无所不包
无所不管的
庞大的纪律体系
在这样的纪律体系之下
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
惩罚的面是极广极广的有多广
呢从15年到23年
已经调查了230万名官员
调查官员数量达到230万
处分了41万人
起诉了20万人
啊你看确实像王岐山说的
所以起诉这20万呢
就是极极少数
已经有20万了
就是那些涉嫌严重违纪立法要立案审查的
那么处分的40万人呢就是第二形态
严重违纪的重处分
重大重大职务调整的有40万人之多
40万和20万面对14亿的全国人口
其实不多
但我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个数字
啊就是所谓的干部队伍里面
算得上干部的最低的一级
可以说是正处级
全国正处级官员有多少人
呢有25~28万人
你就对着正处级的数量来看
起诉了20万
处分了41万
调查了230万是个多么大的规模
所以说你把正处级以上所有人调查一遍
还达不到调查数量的4的
这个大概1/3都达不到
啊是这么一个规模
所以这样的一个高强度的
无所不在的纪律体系
和高压体系
对于整个党的治理
和生活冲击
是非常非常大的
到下面我就来讲讲啊这个冲击
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严重问题
啊我把这个严重问题分成了三层
我们一层一层来讲
首先讲第一层啊第一层是什么问题呢
第一层是明显到连党都知道的问题
党也知道通过这样一次所谓的从严治党
其实是构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的
第一大问题就是躺平和不作为
啊就是因为你管得太严了
嘛我做什么事情都要被查
我凡是积极的行动都可能带来政治风险
那我最理性的抉择是什么
呢就是什么也不干对吧
所以躺平和不作为啊
就是已经成为最巨大的问题
有一个研究就发现
啊就是中纪委
对于国企的审审计
是对国企有非常大影响的
被审计的国企
都会大幅削减投资和研发的支出
相关企业在巡视后的季度里
资本开支平均减少26.7%
研发投入显著下滑
因为有非常多的所谓腐败
都是研发经费超支
所以说既然你要这样查
那你查完之后那我就不研发了
嘛我不我不出钱总不会犯错了
吧所以躺平和不作为呢
是非常非常大的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解决
处理的方法呢荒腔走板
到24年全国采用了各种方法
来处理躺平的官员
其中有一个呢叫做授予蜗牛奖
就是广东湛江省啊
对于一些躺平式干部
授予奖项
因为群众的投诉啊等等
所谓群众投诉你也知道什么原因
啊就党内调查对他们授予一个蜗牛的奖项
就是其实就是公开羞辱这些人了
但这在他们看来
这是一种非常轻微的
治病救人的方法
这个蜗牛奖呢通过暗讽式的激励
让获奖者红脸出汗
提神醒脑
唉你看红脸出汗这个词可不是乱说的
这不就是王岐山说的第一形态
嘛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所以给你一个蜗牛奖
这个刺激你一下
就是让你红脸出汗
但这个是不是就让这个干部能不躺平
呢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
啊好这是第一个
连党自己都知道的问题
啊就是躺平和不作为的干部非常多
第二个问题呢就是形式主义和文山会海
因为你也知道这样大规模的审计
包括监察委和纪委的审计
很多需要靠文书来完成
不仅靠文书完成
现在全国干部都要报告自己的个人生活
报告个人生活啊可谓是事无巨细
比如说现在干部
包括各党级
机关等等等等等等
副处级以上的干部
刚才我们说
正处级是25~23~25万人
副处级就更庞大了
所有副处级以上干部要报告什么
呢每年要报告本人的婚姻情况
本人持有普通护照和因私出国的情况
本人持有港澳通行证
大陆居民来往台湾通行证的情况
本人的子女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通婚的情况
子女与港澳台湾居民通婚的情况
配偶子女移居国外的情况
或虽未移居国外
但连续在国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情况
配偶子女其配偶的就是不包括国外的
包括配偶子女子女及其配偶的从业情况
他是不是担任私营企业的高级职务
啊在外商独资企业等等等等担任什么职务
啊配偶子女被司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而且干部还要公布本人的工资各类奖金
津贴补贴
本人从事讲学、写作、咨询
审稿书画的劳务所得
本人配偶共同生活
子女为所有权人或共有人的房产啊车库
啊非常非常多我就不念完了
实在是太多了
就是每人每年要公布和汇报
自己非常多的生活
这只是私人从一个组织上
肯定有会有更多的事情要汇报
那为了汇报这些事情
呢包括党建活动啊就需要召开大量的会议
大量的文书和文件
这些呢就会让基层形成所谓的文山会海
文山会海就会挤占一个普通人
他平时需要工作的时间对吧
比如说我是会计局的
我平时需要做的审计工作
但很有可能我每周啊甚至有些地方
一半以上的时间
都在应付各种调查检查
这个审计的工作
个人的汇报情况
大量的工作被这边占据
其实没有什么时间
能够再用在正经的工作之上
啊就是文山会海、形式主义
呢就是呃整个纪律体系
啊整个从严治党形成一种文书上的合规性
每个人都在报告之上来
敷衍式的完成这个合规
而不是真正的服从什么纪律
就是这么大的至上而下的
是一定会出这个问题的
好
那么而且在里面
还复兴了一个特别搞笑的制度
啊就是早请示晚汇报
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
早请示晚汇报这个制度
当然它跟今天的内涵不一样
早请示晚汇报制度
是文革期间进行的一个
类似于宗教仪式一样的制度
就是中国我认为是
中国借鉴基督教的一个制度
什么是文革期间的早请示晚汇报
呢就是每天早上啊
要向毛泽东的这个像像毛泽东的画像
去请示一天该怎么生活怎么做事
晚上大家聚在一起
这是个集体活动
晚上大家聚集在一起
要像毛泽东像去汇报这几天做了什么
做的什么样有点有什么问题
啊就纯纯粹粹的一个这个宗教仪式
啊那么在2019年呢我们推出了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这里面就规定了党员有哪些事情需要请示
有哪些事情需要报告
所以我就说他复兴了早请示晚汇报的制度
当然现在的请示报告
都是向这个监察机关请示报告
或者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
而不是宗教仪式一样
像咱们习同志的画像请示报告
已经不是这样的东西
啊啊当然这种请示和报告啊
你千万不要觉得真的有用
他肯定没有任何用处
因为在请示报告条例里面
第六个就是重大敏感事件
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
应急处置情况
是一定要向上报告的
但大家想想2020年
湖北的口味疫情报告了吗
没有报告很多事情都没有报告对吧
所以怎么会有用呢对吧
所以这个文山会啊形式主义
它就纯形式化的
吧遇到真正需要报告的事情
他是不会报告的
啊所以你看这就是
呃第二个
连我党自己都意识到的问题
啊就是形式主义和文山会海
那么第三个问题呢我们就发现
就是瞒报和遮掩
这也是我党自己也意识到的
在这个系统之中一个所谓全面从严治党
当你实施了这样的惩罚
那么官员就有足够的理性的理由
来反对汇报和报告对吧
如果自己做的坏事被发现了
岂不是就要被惩罚吗
他为了避免被惩罚
他有足够的理由来瞒报
啊好
第四呢就出现了很多他们的这个术语
啊管它叫官油子
也就是说一旦有了这个从严治党的规则
就有很多人靠表演忠诚的方式来获得升迁
就是你既然啊把这个事
变成这么这么重要的事情
那就有人会hack这个系统来获得升迁
其中啊我觉得最有名气的人就是李鸿忠
他就是讲那个忠诚的
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中
正也是他提出习核心这个概念
啊李鸿忠在湖北时期所有事情干得一团糟
我们之前讲15年讲过了
当时湖北出现东方之星游轮
巨量死亡事件的时候
李鸿忠就是当时湖北的一把手
他竟然没有受到这个事影响
平步青云
现在升到人大副园长啊就今年的两会
赵乐际因为生病的原因之前缺席了一天
缺席的时候就是李鸿忠递补他
来主持这个会议的
所以李鸿忠就是一个典型的官油子
那这样的人非常非常多
一旦中央喜欢纪律喜欢表忠心
那就有很多党员干部说
那我其他事不用搞了
我就来显示我是一个会表忠心
我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
啊这就形成了一种官油子文化
那么第五呢也有过于严苛的处罚
在党内形成恐怖的效应
所以最近几年啊
有大量的党员干部辞职啊
自杀的情况非常多
因此到2024年
就是中央啊
其实也对这种
呃严格的管党这个事情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松动
习近平主动出来说啊
应该严管和厚爱相结合
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
干事创业
就是既要严管
又要从严治党
啊也要厚爱
啊就是既要又要你看他说严是主基调
但严不是把人管死
使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搞得暮气沉沉
无所作为一潭死水
而是要形成清清风正气的党内政治生态
啊要去给予党员厚爱
当然这样说有用吗
没有用大家也知道
今年全国各地
仿照新疆的再教育模式
建了很多的类似的再教育营
但大家不用担心
啊这不是夸你们的
这个再教育营就是国家监察委
来监察干部的留置营
所以就是你一边说后爱
一边在全国各地建了好多这个留置营
你说干干部能不能怕当然怕了
因为留置营里面是是有6个月的留置权的
可以指定居住
这里面都是有严格的刑讯逼供的
就是如果要让干部不害怕
呃唯一的办法就是司法独立
没有司法独立
你靠什么严管厚爱
这样的话是不可能让人
真正解除这样的恐惧的
好然后最后一个党本身也知道的问题
啊你看党知道的问题就这么多了
整个从严治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因为整个王岐山所设置的
4个形式
实在管的太多了
就是整个监察委和中纪委
根本没有这么多的人手可以来处理
所以到2023年根据国家媒体报告
啊就是整个监察委和中纪委
有10万件以上未决案件的积压
就整个这个体系里面
积压的案件量
已经特别特别庞大了
就很多干部在被调查之后
非常长的时间不能够得到结果
也没有一个结论
其实对本人的生活会产生很重大的影响的
好这是以上6点
啊就是包括案件太多
无法处理
过于严苛造成恐怖的效应
形成这个骇客系统的官油子
为了避免自己被这个惩罚瞒报
和遮掩更多形式主义
文山会海
大量干部躺平和不作为
这些是严从严治党
之下连我党自己
其实都感受到的问题
那么在这个之下我们就能够勾勒出一个
从严治党的根本边界
啊其实我们也能看得出来
跟过去党内的治理模式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在过去的时代呢也会有反腐
也会有这个纪律
但是跟现在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说过去从来没有把这么
严格的纪律常态化不止常态化
现在像党建工作还在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向基层蔓延的过程之中
过去呢也没有要建立一个
自上而下的绝对体系
去冲击地方的自治
现在极大地冲击了地方的自治
把很多地方的事权和权力都上升到中央
这也是以前没有做的
第三个当然过去也没有搞过领袖崇拜
啊现在开始打破集体这个领导制度
来走向单一领袖崇拜
过去呢我们也从来没有说过
刀刃向内这么恐怖的话
啊就是你前面说刀刃向内
后面说严管加厚爱
我觉得其实是很难让人心里舒服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现在的从严治党
它绝对不是一个力度的问题
就是过去不够严格
现在非常严格
它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构建了一个纪律党
就是过去我们这个党派
还不是一个那样的一个纪律党的体制
那么在15 10年之后
它逐逐渐渐变成了一个全面的纪律党
好我们接着说这样的一个纪律模式
它想解决什么问题
以及为什么这个问题
绝对不可能靠这个方式解决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层问题了
第二层问题呢
当然就是这个我党贵党
他们没有意没有意识到的
好
为什么要这么做
刚才啊我们讲四个意识就有4个挑战
其中4个挑战呢第一大挑战是什么
呢是长期执政对吧
所以说我党要解决通过从严治党啊
解决的问题是长期执政
这里面呢确实是有一个逻辑的
啊就是按这个总书记的话说
啊说要靠这个党的自我革命
来抵抗历史周期律
你看其他国家一个共和制的政府
啊它是会衰败的
共和制政府的衰败靠什么来抵挡
这个历史周期律的
规律性的选举
人员的替换
领导非终身制对吧
我们是靠整个体系的更新换代
来抵抗所谓的历史周期律的
那我党他又不接受多党执政
不接受这个政党轮替
甚至现在的最高领导人都不接受任期制
那在这个情况之下怎么能够逃避
这个历史固定的衰败
呢唉那就要靠自我的革新了
所以说才能会提出这种
特别强烈而恐怖的信号
啊就是刀刃向内
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这么残酷这么恐怖
所以说我们既不依靠政党轮替
也不依靠任期制
也不依靠社会监督
也不用依靠分享权力
我们靠自己更新自己都能够实现这个东西
这就是整个这套从严治党
根本要解决的问题和逻辑
它既有强烈的对内清洗的信号
又有对外说我们这个系统
我们不用靠任何监督
你们不用拿媒体监督
我也不用拿民主党派监督我我们自己
就会去听取公众的意见
啊是有这么一个逻辑
啊所以说它既强调更新
但是又堵住要靠你去监督他的一切路径
好我们来讲这个东西为什么不行
啊过去中国的整个行政管理模式啊
其实还是地方经济自治对吧
怎么什么是改革开放
从财政的包税制到地方
在财政上一定的权力
从全国各地建立经济特区
到经济特区
所体现出的管理模式
向其他地方覆盖
其实所谓改革开放里面有个非常大的主线
就是地方自治权嘛对吧
虽然地方自治权在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
在税制上在财权上有很大的阻碍
但是经济权力之上地方
其实确实是有比较大的自治权的
那么这是过去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行政的一个根本逻辑
但这个逻辑呢在很多方面挑战
到了长期执政在哪些方面呢
就是地方的这个经济的自治啊
起码产生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呢就是地方开始刷经济指标
有大量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包括各地建了什么产业园区
啊没有车的高速公路
啊呃没有就是根本没有
办法盈利的高铁路段
啊这些都形成了
为了各地有自主权之后刷经济指标
造成这个浪费和重复建设
啊也让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好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呢当然就是贪腐对吧
当然会有贪腐你地方有经济主权
就有寻租有寻租空间就有贪腐
嘿但请注意啊贪腐的问题是什么
就是一般国家贪腐的问题是不公平对吧
但在我国贪腐
其实我觉得是有另外一个问题的
贪腐的问题呢那既然一个官贪了
贪了之后就会形成利益链条
就会形成利益集团
那么这样的功利
就促使这个官员
与能够与他形成贪腐的人
结成利益集团
而不是对党忠诚
所以我认为在我国啊贪腐
尤其是大贪大腐的根本问题
并不是贪腐本身
而是贪腐形成基于贪污
和利益寻租的
产业和利益集团
而不是向党忠诚
啊所以这是个问题
啊第二个问题贪腐
确实也是过去这个经济主权地方
和经济自治权的问题
那第三个问题呢就是和谐的问题
就是胡锦涛为什么提出和谐社会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地方拥有经济自治权
确实也导致我国的财富分配非常的不均
就是财富分配不均
贫富拉大过程中社会的矛盾也在增加
那么所所有这三个事情
包括重复建设
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包括整个呃分配体制出现问题
整个财富积累过程中矛盾逐渐增大
也为这个执政带给了很大的这个困境
啊然后贪腐形成的地方利益集团
而不是中央利益
也对中央进行了挑战
所以这三个问题呢
都对所谓的长期执政
构成了挑战
那么这样的一次啊
从严治党需要怎么解决呢
啊如何自我革命呢有以下几点
啊第一点呢就是这个精神的革命
这我就不说了
因为我这个人境界比较低
我根本不认为什么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有用
现在即便是搞这么多年
还有没有谁去认可马克思主义
我觉得也非常悬好这这个我就不说了
我们说几个实招
啊那从严治党几个实招
第一个呢就是它确实在削弱地方的自治权
要促使他们向中央的目标看齐
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
就是这个
呃从一般的债券
转向地方政府的这个特殊债对吧
就特殊债就是地方政府没有事权只能花钱
整个事权都是上收到
财政部和这个发改委的
嘛这是特殊债的这个制度
那么除了这个之外
呢也要用纪律去强化地方人员
让他们去响应和关注人民的需要
去反映社会的情况
所以但我说的这个不是实然的情况
是我党在做从严治党的时候
认为应然的情况
所以地方政府没有决策权
但是通过纪律让他们成为一个忠实的
真实的
能够搜集地方信息
解决响应地方问题
服从中央指挥的这么一个末端
也就是说在这个情况之下
要让地方成为执行层
而中央成为思考和决策的机制地方
你就不用想了
我们靠这个呢打破地方过去的路径依赖
在经济发展上和利益格局上的路径依赖
让他们严格的执行中央的决策
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方法
那么这个情况下你会发现
啊如果这套真的成了
他他们靠这套竟然形成了自我革新
其实有两个前提假设
第一个健全假设呢
就是中央的决策非常英明
因此看齐中央就比地方自治有更好的效果
这是第一点
啊第二点
透过这么严格的纪律
确实促使地方
真实地反映了社会情况
和真实的响应了社会的需要
啊如果这两个实现呢
所谓的这个啊这个从严治党
啊导致党的自我革新就实现了
我们就最简单的来说
这中央的决策是不是特英明呢
大家想一想这个一夜之间关闭教培的事情
啊那地方是不是真实的一个反应
和响应问题
呢你就想想啊
这个2020年新冠疫情
是怎么掩盖和爆发的
啊最终不止不止引起了中国的问题
甚至对全世界输出了一档
特别大的这个病乱
啊所以说
嗯我觉得这个成功的
两个前提假设啊
嗯其实还挺难的
好我来分析分析啊为什么很难
我核心分析第二点
就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
绝对对于地方的行为模式是一个坏的影响
而不是一个好的影响
你可以想象啊这里面的逻辑呢
就是地方服从纪律
然后这个入脑入心入魂之后呢
来遵守啊这个党的移民决策
但是问题来了
这个入脑入心入魂啊
你只能看到你写报告表忠心
他是不是真入脑入心入魂了
你是不知道的
你能够知道是啥
呢你能知道的就是他是不是服从纪律对吧
你要求他学习精神
他学没学
他写没写报告
你要求他搞党建
他的次数够不够
你要求他自我批评他批评自己没
对不对
你要求他做汇报
他有没有严格汇报自己的生活
你就是能从行为上检验的只有这些
至于他的脑心魂是什么样
你是不知道的
所以说呢整个从严治党
和这套纪律体系变成了什么呢
变成了一个表演型的政治
当然这个表演政治就是官方说的
就是我党都意识到的问题形式主义
就是它只从形式上来满足这个要求
但是形式主义
对于这么一套纪律体系
不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基本上是个不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且在这里面我要指出了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啊你会发现整个这一套
在形式主义之上它靠什么完成呢它
靠文书体系来完成
他靠非常多的心得
学习体会
报告等等的东西来完成
因此需要写大量个人的报告
需要写大量组织的报告
那么甚至我之前也说过一次特逗
不是中央要去整治文山会海吗
我就我当时就说啊
这个整治文山会海
只会增加另一个会
就是增加一个
我们如何整治
文山会海的会会多
另外一个文就是每个人学习完
整治文山会海和形式主义之后
再写一个我对于怎么解决形式主义
和文山会海心得的文
它只是会层垒的叠加
更多新的会议
和新的文件而已
那么所有的这些报告
所有的这些东西
啊重新让中国回到了一个文书治理的社会
就像是秦汉时期一样
完全靠文书治理的一个社会
而这个东西呢
会给执政带来一个
非常非常大的问题
啊这个问题首先说过去啊
在秦制和秦汉制度之下
靠很多文书体制
架空了整个官僚系统
跟社会真实面的关系
但今天的社会之下呢
跟这个秦汉时期
还有一个不一样的一点
啊就秦汉时期没有技术手段
而今天有比如说大家知道
公务员的电脑上
是有监控软件的
你是不可以在电脑上摸鱼啊
炒股啊玩游戏的
你的这些操作都会被后台看到
你在电脑之上呢就只能扎扎实实的工作
对吧
包括手机的监控也有
包括学习强国也一样
啊你每天需要去刷各种各样的积分
当然啊我必须告诉大家
学习强国在2024年的2月4号
中央推通报了一个党内的形式主义
在形式主义里面就点名提到了
学习强国刷分
这个东西是形式主义的一环
所以说这是2024年2月的事情
啊学习强国的高峰已经过去了
现在学习强国肯定没有以前那么荒唐
没有以前那么荒谬了
但不管怎么说整个学习强国电脑监控
手机监控体制
秦汉可没有这样的东西
啊这就形成了福柯所讲的全景敞视监狱
那么全景敞视监狱呢
我觉得对这个党员
是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
规范化的内在的
这个东西呢其实就是因为整个纪律体系啊
已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了
所以说整个党员他自己会内化这套体系
而不只是纪律本身
内化这套体系之后呢
就会形成长期的自我检查
那长期的自我审查
几乎会必然的导向这个躺平
和这个不作为的设点
啊所以说我们会发现
整个这套体系
和刚才的假设
二完全相反
假设二认为呢
整个这套纪纪律
会促使官员真实地反映社会问题
和响应社会问题
这是一个关键对吧
但是我会发现根本不会就是纪律啊
从根本之上
促使了官员文化的彻底改变
那过去在改革开放体系之下
官员是实用主义的对吧
也就是说我招商引资
甚至我重复建设也行
但是我得把钱花出去
我得确实把这个 Gdp砸出来
我得确实变成那个高铁变成那个高速公路
变成一个产业园区
就是还是相对比较实用主义的在执政
但是一旦形成表演政治
啊形成这么一套纪律体系和忠诚体系之下
他就可以完全用人浮于事
为了政治安全安心完成表演
在这个情况下问题是什么呢问题
啊就是整个执政和真实情况高度脱节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
最有印象的这个事情
就是2022年的防疫
2022年的防疫
啊各地每天的数字和各地真实的感染水平
可以说是越往后啊
可以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就是各地实际的加码程度
和中央所要求的管制方针
也可以说是完全脱节
但是反映在文书之上
呢他们绝绝对对都是合法合规的
是完全符合中央的精神和中央的条件的
也是按照中央的汇报方式在进行的
但在实际执行中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了
所以它就会形成整个官员体系
其实在文书之上完全合规
但是与真实情况呢逐渐脱节
这个呢就与改革开放体系内
相对比较实事求是的氛围
就形成了很大的差异
所以说如果改开之后
有一点稍微较好啊
就是这个实事求是
只要附着在经济绩效合法性之上
他还真算是有一点点实事求是
我们先不管这个经济结构健不健康
啊至少从经济上从这个全国的总资产增加
GDP增加之上
它还算是有一定的实事求是
但如果你抛开这一点开始搞这个纪律
开始搞这个忠诚体系
啊它离实事求是就会非常非常的遥远
所以这个方法的思路中间
有一个逻辑上切断的环节
本来它的层层递进
是重新让党完全的政治化
然后就可以解决信仰缺失的问题
然后才有一套纪律
就可以让他们做到啊为人民服务
来去真实地反映问题
来响应人们的需求
本来政治化是通达纪律的手段
但我们刚才讲
啊因为你只能去衡量人们服从政治的行为
他最后呢政治化才变成了核心
尤其是有一个问题
我觉得让政治化极其的严重
啊就是大家也能明白
我刚才讲到整个这个纪委体系
和监察委体系的资源是有限的
所以说它一定会变成双标
什么叫双标
呢你要说纪律问题
全国各地哪个省没有纪律问题
啊但是纪检体系只能有限地投入到
一些非常重点的省上
比如说因为令计划
山西省以及山西省的煤炭
跟陕西的榆林地区
和内蒙古鄂尔多斯鄂尔多斯
这个煤炭三角界地区的整治
比如说因为薄熙来的问题啊整治
他过去跟周永康薄熙来
都是都是辽宁出来的
嘛整治辽宁官场
那么习近平自己的这个
浙江和福建地区呢在这个过程中
即便有类似的纪律问题
也不会遭到审查
所以说因为这样的双标的存在
也会进一步的强化
党员们认为这根本就是政治化
嘛所以说整个纪律里面
其实没有太说忠诚问题
但为什么忠诚这么重要呢就会发现
因为大家都在纪律上不可能完全实现的
但谁会被惩罚
谁不会被惩罚
呢这个双标完全跟派系和忠诚相关
所以这个东西会进一步掏空
这件事情能够从政治化走向纪律的核心
因为大家会发现这个政治化走向的
不是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服从了纪律
而是你有没有派系等等的问题
这才成为里面一个关键
啊所以这是这这些东西的存在
呢每个党员都知道
这个里面实质和核心是什么
他就更难通过政治化导向
它可以真实地反映问题等等的
那么还有一种东西
啊就是你看这里面很多纪律
是你不能做什么
比如说八项规定对吧
就是你的生活作风等等有很多要求
但这里面有很多纪律
就是你必须做什么
国家有一些运动
但每每到这种运动之上
这些运动的表演都与真实严重脱节
一地鸡毛
刚才我们讲的防疫
就是这个动态清零已经说到了
这个不用讲了
另外一个就近几年啊非常大的例子
就是精准扶贫
就是我们国家为了在2019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行了所谓的精准扶贫的行动
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精准扶贫
这个事有多荒唐
啊这个很多媒体有报道
我现在能记得是端传媒之前
就有一篇关于这个
精准扶贫下乡干部的报道
如果你搜的话
应该还能搜出很多别的报道
在这个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啊
是要求很多干部
去住到农村的家里面
手把手教他们扶贫的
你且不用说这些干部本身
有没有教他们扶贫的能力
仅仅是这个管理方式就足够荒唐
还有更荒唐的荒唐
到当时啊
因为本地缺乏很多
具有沟通能力
和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干部
我们会想什么干部比较高
呢最后啊他们把心思
打到了当地的小学老师
甚至让小学和中学停课
让这些老师下放到农村里面去做扶贫干部
就是整个这个事情
是因为李克强最后发现了一个困境
说教师的战场在课堂之上
才遏制了这个
让小学中学老师
去当扶贫干部的这股风潮
所以当时扶贫干部吃住都在农村家
农民家一对一帮扶
手把手精准扶贫这个事情
可以说是像动态清零一样荒唐
可以可见整个纪律体系
一旦到一个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这种运动式的治理啊就会非常荒唐
而且我相信这个精准扶贫和动态清零
绝对不是我们能想到的例子
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你应该都能够找到
这就是你能感觉到里面有两点是
我希望大家在这部分
可以感觉到的第一点
这是一种表演这是一种表演政治
而不是一个真正做事的实事求是的政治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
所有这种表演的结果
是与真实和真相
高强度的脱节
就比如精准扶贫
与真正的农村建设和治理完全脱节
动态清零和真正如何遏制
这个疫情高度的脱节
所以这就是整个体系会出现的问题
啊当然还有更可怕的
就是一旦一个事情和一个体系
脱离纪律体系
获得某种豁免权
它会变得多荒唐
就是你可以想象
在全面从严治党
这么严格的情况之下
从其实从2020年
就开始了这个远洋捕捞
就是因为公检法体系
尤其是公安体系
在整个从严治党之中
是有某种安全感和豁免权的
所以这套体系可以荒唐到什么程度
啊所以你看从严治党
真的能够树立一个好的纪律吗
其实是不能的就在从严治党之后
我们还发生了这么多恐怖的事情
啊所以党的想法我们讲第二层就党的想法
为了解决长期执政的问题
解决过去在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时期的路径依赖
我们让啊让地方在纪律之下
做好基层的工作
让他们服从中央的英明决策实际
对于整个地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改变
它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
啊建立在比较纯粹的绩效合法性
和经济体系之上的实事求是
反而让基层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去做各种的政治表演
去做各种的形式主义
啊去做各种的运动式的治理
反而离真实性会越来越远
好
跟真实性越来越远之后
我们推进到这个问题的第三层了
我们来看
我们就会想它离真实越来越远
会有什么伤害
呢我们来讲讲这个伤害其实非常非常大
一个国家的行政治理
是很容易跟真实性脱节的
就是因为行政体系自己有一套内在的逻辑
这个内在逻辑只要没有整个社会的
足够的信息输入就会脱节
比如说2024年即便在美国选举之中
很多人对民主党的批评就认为
民主党太执着于整个体系内部
一个比如说基于高校啊
NGO啊学历比较高的人群
构成了一套体系
而对于美国的工薪阶层就缺乏了关怀
所以他们的各种政策
与现实生活是高度脱节的对吧
就算是一个公民社会非常发达的国家
都可能导致这样的问题
那么一般来讲
啊在一个社会如何让行政系统
不与地方事实脱节
呢一般呢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地方自治
我们不要让地方去执行
一个遥远的中央决策
让地方依据本地的情况自己来制定方针
这个东西总比较容易
呃跟地方的事实来应对
吧这是第一点啊就是地方自治
第二点呢就是选票的保证对吧
因为每个人一人一票
嘛如果你罔顾事实跟事实脱节你就下台
呗我们选个新的人上来
所以一般来讲
啊我们让行政不要与事实脱节
就是靠地方自治和这个选票的保证
那么依靠纪律啊
我们能不能解决跟事事实脱节
呢在第二层里面我们已经论证了
不仅不能
它只会让行政体系跟地方越来越脱节
跟真实的情况越来越脱节
那么脱节会怎么样
呢脱节会形成一个非常严重的东西
啊我管它叫治理赤字
就是一个政府
我们为什么要政府外政府
是要提供公共服务的
政府是有很多公共职能的
如果你与真实情况脱节
你就有治理的赤字
你就没有满足你的治理过程
我给大家举几个治理赤字的典型例子
第一点
就是我们讲到了一旦对于国企进行审计
基本就是剥夺国企的能力
所以国企的失能和国企治理困境
是长期存在的
你看2024年有一个经济指标
听上去挺好对吧
2024年民营企业
占据整个GDP的比重在上升
而且2024年末
2025年初所谓的杭州六小龙啊
Ai啊机器人啊
都是民营企业出的技术成果
而不是国有企业
很多人说你看中国的民营企业真厉害
但我跟你说
不是中国的民营企业真厉害
是中国的国企这两年非常非常差
国企有多差
呢我给大家一个数据
啊在国进民退的情况之下
2024年全国规上
工业利润整体是下降的
2024年工业规上
工业利润整体下降3.3%
其中私企增长0.5%
国企下跌4.6%
所以国企远低于私企
远远跑出全国平均状态
这不是一年
噢2023年也一样
23年规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3%
私企增长2%
国企直接跌3.4%
所以其实国企你别看获得金融的资源
啊地方的采购啊政治的支持
啊其实国企特别特别差
就是地方的国企治理是一团糟
这个当然有国企本身体制的问题
也有也与我们讲的从严治党之后
国企大规模的躺平和不作为
是有很大的关联的
你看我国是一个国企如此重要的一个国家
那么从严治党甚至对于国企本身
都构成了损害
所以说为什么24年感觉民企很活跃
其实就是国企那边
被管到一潭死水的一个情况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治理赤字
这个治理赤字呢
就会导致国企治理
出现很大的困境
那么第二个呢其实也会产生另外一种
也叫治理超载
啊治理超载就是说呢
国家中央啊
有一个非常英明的治理决策
但地方根本就不可能
有足够的治理资源可以来应对它
因为文山会海、啊形式主义
大量的东西都被占用了
那我来说几个东西啊
就是我国现在的地方政府
根本无法完成国家的KPI了
其中第一个就是GDP
对你们也看到了二三年规上工业利润下降
2.324年下跌下跌
3.324年
其实我国的税收啊
也下跌百分之三点几
你很难想象
在这个数据之下
GDP是增长5%的
那就只能去辛苦统计局的同志们了对吧
所以说实际上现在啊
对于GDP这样的一个指标
我们国家已经处在治理超载的一个情况
是没有足够的资源
可以去完成GDP指标的
除了这除了这个之外能源转型
啊你们老听啊
中国其实每年这个这个
不管是光伏啊风能啊
新装机容量又暴涨了啊这是真的
但是这些都是装机容量很难并网发电
我国在这么高装机容量情况之下
24年完成的新能源发电的指标是落后的
我国没有完成既定的24年
新能源转换的发电指标
就是在这个情况之下都没有完成
就这个角度没有完成
其实我自己也挺惊讶的
这也是一个治理超载的情况
包括教育双减
教育双减是国家这么强调的一个问题
啊但你看在现在反内卷之前
整个教育双减的情况
不管是其实在暗处
整个教培行业依然在发展依然存在
以及整整个学校体系
对于学生的压榨越来越强
双减真的执行到了吗
其实并没有啊包括基建的精准化
房地产的平稳落地
地方债的自我消化
医疗系统的更新
这些都是很大国家特别关心的领域
但基本没有一个领域是能够好好执行的
所以地方的治理超载
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啊好这是第二个治理的赤字
第三个治理赤字很多我只举三点
啊第三个治理赤字我想到的就是
在整个从严治党的过程中
因为这么多人被调查
这么多人不管被双规啊被起诉、啊被处分
啊被调职
啊其实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大家知道啊
地方治理其实是需要
不管是在能力和人脉之上
啊就我们从社会学角度来讲
是一个结构动对吧
比如说我是这个信访局的
我是信访局老干部
我干信访干30年了
这个市的30年有点太长了
20年吧这个市的各个局口方方面面
我门清人都认识东西都行
都知道但是因为一个纪律事件
比如说我被开掉了
啊换了一个小孩上来
他刚刚工作5年
说白了开掉的不是一个人
开掉的是20年的经验
是20年的工作方法
对吧
在整个这样有上百万人被调查
接近60万人被处分的情况之下
实际上处分的不是60万人
而是几乎60万个经验
和60万个积累下的工作方法
这些东西是很难传承的
那整个这个东西呢
也会构成一个巨大的治理赤字
就在人力资源和整个企业政府能量上的
一个巨大赤字
就是没有政府用这种方法
是不会损害政府内部的能量的
那么这些呢都是这个治理赤字的情况
现在呢我觉得还有一个治理赤字
被这个放大的风险就是AI
现在各个政府啊
开始非常疯狂的使用disc
我们知道因为从严治党本身啊
这套纪律化的政治表演
已经让政府和现实出现脱节了
如果地方政府
还大量使用AI
我们也知道现在这个 Ai
尤其你使用这个
幻觉率极高的depict
它所产出的方法和内容
也是与现实高度脱节的
如果地方用AI行政
大量的使用AI
所输出的方法
来执行地方政治的话
那在已然治理赤字的情况之下
又会被AI继续把这个窟窿变得更大
啊这个治理制度放大之后
我觉得也是一个国家能力的倒退
也是很多国家占政策
包括我们刚才讲的地方债的问题
房地产落地的问题等等等等
烂尾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
当然啊在这个情况之下很多问题都回潮了
比如说我们要求这个党员内部啊
要在这个纪律纪律条件之下
要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对吧
我们知道这个烂尾了
在2024年末全国的公务员大加薪
加薪还不是加
从2025年开始啊
是倒回头加了2024年6月到年底
到7月到年底
整个半年的薪水
都有大规模的这个奖金的补发
所以这个就是一个
你可以看最后这个治理赤字到什么情况
呢治理赤字
到从严治党
都无法执行的步步骤
这个过苦日子啊是从严治党里面
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它基于这个作风相关对吧
这个过苦日子为人民这个牺牲的作风
它又与整个激励体系相关
就是整个激励体系
是跟收入的惩罚高度相关的
就在这个情况之下
连从严治党里面的苦日子
其实都很难执行的了
啊更不用说什么专项债的事权下放到地方
啊政府出现的各种问题
都有这个回潮和回退
其实整个这一套啊
让我想起来特别特别像什么
呢特别像苏联的勃列日涅夫的时期
勃列日涅夫在苏联的之后的
各个领导人之中
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导人
当然你不要去看什么
中国b站上对柏林的什么勋中啊
各种各样对他这个揶揄
啊如果我们从政治学的角度
呢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跟我们现在情况很像
第一他在苏联的执政时间非常长
他掌权了有18年之久
啊第二勃列日涅夫时期
也是苏联从集体领导转向个人崇拜
因为他自己嘛时间如此之长
转向个人崇拜
从各地的这个自治转向这个权力集中
立志大规模的衰败的一个周期
而勃列日涅夫时期这种吏治衰败
权力集中
最后对整个体系治理造成的问题
其实因为他是82年下台的
嘛为整个苏联之后的路径
埋下了深重的种子和障碍
所以这套从156年开始出现了
从全面从严治党
以及全面从严治党
与苏联柏林证明时期
高度相似的权力集中
吏治腐败等等等等的问题
包括我们刚才分析到第三层啊
所产生的这个所谓的治理赤字
会不会对未来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说你真的不要看
好像开年中国经济很好
现在股票涨上3400点
又是AI又是机器人
如果关心比较基础的经济指标
其实很多基础的经济指标
都特别特别的糟糕
特别特别的差不管是进口出口
居民消费
呃 Cpippi都特别特别的糟糕
所以这些糟糕的情况能不能高速的扭转
既与中国的市场和韧性有关
其实也与我们这么一个
几乎是全能国家政府的治理有关
而政府的治理有各种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或者一个战略性的大失败
就是这次全面从严治党所带来的问题
这是15 16年
我们讲习近平如何重塑中国
那么重塑中国的其中一个部分
就是对于官吏制度
在他和王岐山的共同设计之下
这么一套纪律体系
对于中国的一个彻底的一个打击
这个我觉得对未来的影响真的是非常大的
而且如果真的变成了像苏东一样的事件
那又是一个在未来啊
让人们去研究的一个不竭的源泉
所以我觉得不管你是现在我知道
听我这个节目的
很多也是政府的公务员
或者你家里面有谁在当公务员
你也可以带着这个视角去观察
就是整个从严治党
之后所形成的这些问题
有哪些是可以缓解的
比如形式主义是不是可以缓解的
是不是不做学习强国之后就会好一些
还是有很多问题是很难缓解的
以及他如何从根本上
改变了这个工作文化
和改变了这个执政的能力
我觉得都是特别重要的问题
啊好那么这期我要讲的就是这些
那我还是推荐这个系列
这是这个系列的第三期节目
这个系列的第一期节目
是这个对15年的一个综述
第二期节目
是从这个15 16年的春晚来看
中国当时的军队体系改革
我们第三期节目就是来看
全面从严治党
整个这个系列会从方方面面的
把第一期节目里面提到的
15 16年各种各样的改变
包括709的大抓捕
啊包括NGO的覆灭
啊公民社会的彻底衰败啊都会分期来讲
让我们明白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
过上今天这样生活的
我猜想也能让我们对未来
不敢说有一个预测的能力
吧也会有更多的感觉
比如说我们国家会不会因为AI
有更好的治理能力啊我已经告诉你了
绝对不会
他们越用AI
这个就是整个治理体系
跟真实差距会越来越大
好那除了这个节目之外
其实我还有非常非常多
各种不同的play list
甚至除了YouTube之外
我有这个书籍一年记事
其实一年记事里面讲的很多内容
就是我写了一个一本
关于2022年
上海封城
到白纸革命期间的书籍啊
里面有大量的内容
是关于行政系统和中国治理逻辑的
在这个修正的里面就有下载的链接
大家可以下载随便看
还有好多好多什么和和破开的啊
牛赛特啊等等的内容都是免费的
大家可以去看
那我一个人可以提供这么多内容
呢跟过去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朋友们
是分不开的
非常感谢大家过去一直以来
每个月小额度的打赏
我的整个这个平台
包括这个人做这些事情
都是在大家的支持下开展的
所以如果你也希望支持我的创作
能够让我把索尼做得更好
也非常感谢和欢迎你来来在培初阳上
对我进行打赏
丰俭由人每个月几十块钱就行了
好那我们下一期习时代节目再见
大家感恩相信也感恩分享你的相信
拜拜 -
8000年前的轉基因事件,竟然把牽牛花變成了地瓜?為什麼不能像馬鈴薯做主食?番薯_紅薯的瘋狂真相【老肉雜談】#生物 #植物 #冷知識 #轉基因 #食物
Hello, everyone. I’m Rock.
Today, let’s talk about a kind of plant with very special meaning.
It’s a sweet potato.
Also known as sweet potato, sweet potato or potato
Different places have different names.
But they must know each other, right?
So sweet potato looks like a very common kind of food.
Why is it special?
Because its genome is a little unusual.
It is said that it is known in the world
The first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
Moreover, it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It’s not the work of human genetic engineering.
But from an unknown event.
After genetic analysis
It may have to be at least 8,000 years ago.
It’s ridiculous.
That’s why it’s a very special plant.
We’ll talk about that in detail later.
The English name of sweet potato is sweet potato.
Sweet potato
And look at how many Chinese names it has.
Like sweet potatoes, sweet potatoes and so on
Also with potatoes, potatoes, Dutch potatoes
The names of these potatoes are a bit like
So it gives people an illusion.
Is it close to potatoes?
Actually, it’s not.
First of all, although both of them were dug out of the earth,
But a potato is a tuber.
And sweet potato is a kind of root tuber.
They are different in nature.
Besides, the b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potatoes has been mentioned before.
It belongs to the same family as eggplant and tomato
Solanum from → Solanaceae
Then, although sweet potatoes are also eggplant order,
But it belongs to the sweet potato genus of Convolvulaceae.
It’s not the same subject, so it’s not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Although the genus sweet potato is called “sweet potato”
But in fact, most of the species in the genus
It’s not a “potato”.
But what?
It’s a bit of an accident. Morning glory.
That is, trumpet flowers, which are very common in the wild.
It is said that there are about 600 species of sweet potato.
Most of them are similar to morning glory.
This may be unexpected to a lot of people, right?
And then it’s in this pile of “wild flowers.”
It is surprising that there is a kind of sweet potato with thick roots.
And become a wonderful work of delicious food.
That’s quite different.
So in the end, where did morning glory become a sweet potato?
The place of origin of this sweet potato is the same as the potato.
Also in America.
So who is the wild ancestor of sweet potato?
Let’s move on.
The scientific name of sweet potato is batata.
The word comes from the aborigines of the Caribbean.
It’s called the Taino.
The Taino people call their sweet potato variety batata
And then an audience may have noticed.
Say the word batata
Why does it sound like potato?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is such an origin.
Because when Columbus first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There are too many things I haven’t seen before.
Spaniards are confused, aren’t they?
So when you see potatoes,
The name batata of sweet potato is also quoted.
Name the potato patata.
Later, English became potato.
Here’s what happened.
So it is certain that sweet potato originated in America.
But who are their ancestors?
This problem has plagued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for a long time.
It is said that the genome of modern sweet potato is hexaploid.
Scientists infer that it is a cross between two ancestors.
One is diploid.
One is tetraploid.
One of the diploid ancestors is a kind of
Morning glory of Ipomoea trifida
Distributed around the Caribbean
The roots of these plants are very fine
It is said that it is as thick as a pencil
Has no edible value at all.
Its relationship with sweet potato has actually been confirmed a long time ago.
But what’s the problem?
That is, the tetraploid ancestors of sweet potato have never been found.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s been looking for it for almost 100 years.
And finally, the year before last, ah.
That’s 2022.
A team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published a study
Said he found it in Ecuador.
It’s a morning glory growing in weeds.
The flowers are white and purple.
The root is also very thin and can’t be eaten like that.
So according to genetic analysis,
It may be what scientists have been looking for.
Tetraploid ancestors of sweet potato
The researchers named it
Equatorial Petunia (Ipomoea aequatoriensis)
It is said that it crossed with “Big Star Petunia”.
It was only later that hexaploid sweet potato was produced.
They are the wild ancestors of sweet potato.
All right, the ancestors of the sweet potato found it.
But it’s still weird.
You can tell by comparing potatoes.
It is said that the tubers of potatoes are so big.
Although it is also cultivated by human beings.
But the ancestors of potatoes had tubers of their own, right?
It’s just that it’s small and toxic.
There is always some.
But the sweet potato side is very weird.
Because the roots of the two kinds of morning glory of its ancestors are very thin.
No root tuber.
How come the root tuber suddenly thickens after the cross?
There’s a question.
So, about this,
The answer lies in the genome of sweet potato.
Said there was a study in 2015.
The scientists studied 291 sweet potato varieties.
Genet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se varieties of South America and North America
Both in Asia and Africa.
Basically represent all the mainstream sweet potato varieties in the world.
And then the results of genetic analysis
There’s a discovery that’s very unusual.
Say that all 291 kinds of sweet potatoes
All have a DNA sequence that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weet potato.
Even this DNA doesn’t come from plants.
Where does it come from?
From a kind of bacteria.
It’s called Agrobacterium.
This kind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s all too familiar to scientists.
Because it’s a tool for improving plants in the laboratory.
Specifically, what can it do?
It can be transferred through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Inject a piece of DNA into plant cells.
Just like some viruses.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s very good at this
Like in the lab.
You can mix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with some kind of plant cell.
Let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ransfer a small piece of DNA into plant cells.
Then induce these plant cells to replicate and grow.
You can get a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
In a nutshell, that’s it.
What is the effect of DNA transferr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he effect is right at the root.
It is said that it will cause the roots of plants to swell and grow nodules.
So scientists think that the root of sweet potato
It’s probably caused by transgenic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t’s just that this wave of operation is not in the laboratory.
It happens naturally in the wild.
And it’s presumed to be 8,000 years ago.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Native Americans.
After be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Morning glory with a root.
It was only then that they began to cultivate them for food.
Finally, sweet potato was cultivated.
In other words, sweet potato is equivalent to a kind of
Natural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It’s so magical.
In addition to explaining the origin of sweet potato, this discovery
There may be an additional impact.
Is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Because for now, ah,
Although there is no evidence yet.
It is said that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food
What’s the extra harm?
But there is a general public concern.
That is, after all, the time for transgenic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short.
Who know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What happens in a few decades, right?
There are some arguments that take time to verify.
So it just so happens that sweet potato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I’ve been eat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enes?
You are also welcome to leave a message for discussion.
Sweet potato, as the offspring of morning glory, will certainly blossom.
And it is also a trumpet flower.
But many friends may not have seen it.
Because they need to meet some conditions to bloom.
Generally speaking, the temperature is between 20 and 30 ℃.
At the same time, the daily sunshine time is less than 11 hours.
It’s easy to bloom.
So basically, only the tropics can meet this.
Like the one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where they came from.
It can bloom normally.
In the temperate zone, the sunshine in summer is too long.
So sweet potatoes usually don’t blossom.
So since sweet potatoes can blossom
Of course, it will bear fruit, and there will be seeds.
The fruit of sweet potato is green
The shape of a small ball
Finally, some small black seeds are produced.
But it’s the same as the “potato” I said before.
Sweet potato can not be self-pollinated.
Can only produce “hybrid” offspring.
So human breed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 lot of sweet potato varieties have been produced.
It is said that there are about 7000 known species.
More than potatoes.
And generally speaking, sweet potatoes are not planted with seeds.
Because it can’t guarantee genetic stability.
You can only use “clone” like potatoes.
But potatoes are planted with “seed potatoes”.
That is, cut the tuber and plant it.
Then the sweet potato is different.
It is planted with sweet potato vines.
It’s about 20 centimeters long.
With a few leaves on it.
Bury it obliquely into the earth.
This is how the leaves are exposed.
Sweet potato is also considered to be
As the Columbus Exchange went to the world
But there’s one place that’s special.
The South Pacific Islands.
Judging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available,
It’s possible that Polynesians in the South Pacific
Sailed to South America hundreds of years before Columbus
Take the sweet potato back and plant it.
And it has become the main food crop on many islands.
There seems to be evidence of this in their language.
For example, the Maori sweet potato is also called kumara.
It just so happens that the indigenous language along the coast of Peru is also called cumara.
It obviously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it, right?
That’s why the South Island people can give birth to so many people.
There may also be the credit of sweet potato.
Like the famous Easter Island.
The Rapa Nui on the island
The main food crop is sweet potato.
In other words, if they don’t have sweet potatoes to fill their stomachs,
Maybe we won’t have the time to build stone statues.
It’s no exaggeration at all.
It’s all caused by sweet potatoes.
So, in addition to the South Pacific islands,
The rest of the world
It was all spread by Europeans after Columbus.
It is said that the Europeans brought sweet potatoes back to Europe first.
The result was very popular.
After all, it’s really sweet and delicious, isn’t it?
So it soon became the food of the upper class.
Rich people want to taste this exotic flavor.
Potatoes were originally called “devil plants”.
It’s not popular at all. that’s so different.
Later, Europeans entered the era of great navigation.
Spread sweet potatoes and other crop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now the place where sweet potatoes are used as the main food rations
Actually, it’s not a lot.
Now, in terms of world sweet potato production,
It can produce about 100 million tons a year.
Among them, China accounts for about 55%.
The rest are basically some African countries.
Such as Malawi and Tanzania
A poor area like Angola
That is to say,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Sweet potato is more of a non-staple food.
Will not be a staple food.
So it’s a little weird.
Because if it depends on the planting efficiency,
Of all the crops
Sweet potato is actually very top-notch.
For example,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as arranged
It is said that per hectare of farmland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heat produced every day.
Sweet potato can produce 70,000 kilocalories per day.
Rank first among all crops
Good seed and high yield
In other words, it is actually the most cost-effective to use it to provide energy.
So why on earth are sweet potatoes?
Failed to become the staple food of modern society?
This is the topic of how to eat sweet potatoes.
Well, if you eat too many sweet potatoes,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everyone knows.
Just love to fart.
What’s the reason?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re is an enzyme in sweet potato.
This enzyme causes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o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carbon dioxide.
Then some people say that it is because sweet potatoes contain a lot of cellulose.
The fiber ferments in the intestine to produce gas.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peristalsis, so it’s easy to fart.
These are two common expressions.
And then there is also some research.
It is speculated that another substance produced the gas.
It’s mannitol.
Mannitol is a sugar alcohol that is difficult to digest.
The content of sweet potato is high.
If you eat too much, it is easy to appear.
Symptoms such as flatulence and heartburn
Anyway, sweet potatoes are delicious.
But it is too inappropriate to eat as a staple food.
In the poor period, sweet potatoes used to be the staple foo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 about it.
Whenever there is rice or wheat at home
No one eats sweet potatoes all at once, right?
It’s really hard to eat too much.
There are obviously two categories in terms of the species of sweet potatoes.
Some sweet potatoes are orange-yellow in meat.
It’s more sticky when it’s cooked.
So these varieties are because they contain a large number of
That’s why β-carotene is orange-yellow.
It tastes sweeter, too.
Like our favorite baked sweet potato.
Steamed sweet potato, fried sweet potato and so on.
Those are all better in this way
Everyone loves sweet food
But if you eat it as a staple food
If it is too sweet, it will not suit the taste
After all, people still have a need for salt when eating.
You have to eat salty food
So sweet potatoes that used to be the staple food
Including sweet potatoes now grown in poor areas of Africa
They usually go in the other direction
The color is white
Variety with drier and more flyer meat
These are not sweet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serving as a staple food and eating salty dishes
here’s the thing
So if you eat it as a non-staple food
There are too many ways to eat sweet potatoes
But personally,
Roasted sweet potatoes definitely belong to YYDS
Bake it until golden yellow, shiny and shiny
Think about it, it’s delicious, righ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first way to eat
And then in addition to roasting sweet potatoes,
Sweet potatoes can also be made into fried sweet potato balls
Sweet potato soup, sweet potato porridge and the like
These are also common
In addition, especially Shandong cuisine
There are two ways to eat that are particularly recommended
They are silk sweet potatoes and glazed sweet potatoes
These two cut the sweet potatoes into slices and fried them thoroughly first
Then wrap it in stir-fried syrup
But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t is that the shredded sweet potatoes are served hot
When you eat, you will pull out silk
You need to dip it in cold water before eating it
Glazed sweet potatoes must be dried one by one after they are out of the pot
Wait until the sugar has solidified before loading
They don’t stick to each other and make it easier to eat
If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I recommend everyone to try it
In addition to the roots of sweet potatoes,
In fact, sweet potato vines can also be eaten
Of course, ordinary melon vines are basically fed to livestock
People don’t usually eat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specially cultivated sweet potato vines
The tender leaves at the end can be eaten as vegetables
The name of the dish is usually called sweet potato leaves
You can eat it stir-fried or boiled
It’s like eating water spinach
Maybe many viewers have eaten it
And what should I add here?
The common water spinach is also called water spinach
It’s also sweet potato
They are very close relatives to sweet potatoes and morning glory
Many people may not know this
As morning glory people,
It is said that some sweet potato varieties have become ornamental plants
Generally, the main focus is on appreciating leaves
Occasionally, I watch morning glory
Although these ornamental sweet potatoes also have root roots
But they are usually small and bitter
It’s not delicious at all
It has no edible value at all and can only be viewed as a viewing
In addition, finally, there is a kind of sweet potato that everyone is familiar with
It’s the purple-fleshy kind
Maybe some viewers will think it’s purple potatoes
is not
It can only be called purple sweet potato
It’s a variety of sweet potatoes
As for real purple potatoes, they are another species
Exclusive for returning members, come for an exclusive issue -
70几年换30多任总理,军方与王室如何左右总理生死…?的泰国…政死灰复燃?君主权利失控,他信势力的崛起,黄衫军与红衫军对决,泰国新一代与王室和军方的对抗
最近几年,在军人政府的治理下
泰国已经有几百人
因为“冒犯君主罪”被判刑
刑期最长的达到43年
而犯罪事实
只不过是在网上
传播了几段批评王室的视频
最新的一个案例
是年轻的国会议员拉恰诺
因为在推特上批评国王拉玛十世
被判刑六年
现在被保释了,而且还要上诉
但是如果上诉被驳回
不仅会面临牢狱之灾
而且还会被剥夺议员资格
事实上
泰国政府越来越频繁地
引用“冒犯君主罪”这种“古董”罪名
早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批评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
泰国民间对君主立宪制的反抗
越来越激烈
以要求王室改革为竞选纲领的远进党
在2023年的大选中能够获胜
成为第一大党
也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那么在英国、日本
这些同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虽然也有
关于君主制是否仍然适合国情的讨论
但远没有泰国来的激烈
那么泰国的君主制有什么不同
军政府为什么要全力维护王室权威
今天咱们就讲讲泰国政坛
最近这一百多年的政治斗争史
包括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的转变
军队政变的传统
他信政治势力的崛起
以及王室与军方的政治联盟
希望能给您呈现一个泰国政坛演变的全貌
欢迎来到郭里有范,我是郭里
曼谷王朝从1782年开始已经传了十代
在它建政的这250多年里
正好是全世界从旧制度
往现代国家过渡的时期
比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清朝的戊戌变法
当然了戊戌变法在强度和烈度上
和另外的几个比稍微差了点
曼谷王朝从1782年开始
但就是这么个意思
王位已经传了10代
绝大多数国家的这种过渡
都得经过流血和战争
法国光断头台上就砍了16,000多人
日本新、旧势力之间的戊辰之战
也是相当惨烈
有个电影叫《浪客剑心》
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
大家如果喜欢看动作片的
值得看看
非常精彩
可泰国跟这些国家都不一样
它是以不流血的方式
就从绝对君主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
那你说泰国的国王怎么觉悟就那么高
高风亮节玩裸退?
不爱江山爱美人?
也都不是
他也是被逼的
泰国的改革
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页
当时西边的缅甸已经是英国殖民地
以前的宗主国大清朝
也是在鸦片战争里被胖揍一顿
那么1855年
英国驻香港总督
就逼拉玛四世国王签了个《英暹条约》
泰国不光是丢了关税和司法主权
而且还得允许英国军舰开进内河
这种情况下
就随时都有被殖民的风险
跟咸丰皇帝都割地赔款了
还做天朝上国梦不一样
泰国王室
立刻就认识到了
西方文明的强势和先进
于是主动靠拢
往欧洲派留学生
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
那么国内呢
也是努力摆脱封建糟粕的束缚
最典型的
就是这个匍匐跪拜礼
被拉玛五世明令禁止
都要改成鞠躬握手礼
跟西方接轨
他要是泉下有知
看见匍匐跪拜又死灰复燃
估计得气活了
除此之外
王室做的更重要的两项改革就是
第一创建新式军队
第二重建官僚体系
这两个措施
就把过去很多
一直被权贵把持的政治权利
逐渐下沉到中小贵族和平民阶层手里
那么到了1929年经济大萧条前后
泰国国内已经有了大批从西方
回国的知识精英
他们很多都在政府
官僚体系和军队的中下层
见识过西方的文明和先进
他们当然希望
把泰国也改造成一个现代国家
但是迟迟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为什么呢
咱们看看当时的环境
泰国的西边是英国殖民地
东边是法国殖民地
就泰国夹在中间
虽然也割让过几块土地
但甭管怎么着
夹着尾巴做人吧
毕竟还是一个独立国家
这在中南半岛上是独一份
不容易了
也不能对王室要求更高了
终于等到经济困难这个机会
就趁机把经济危机的鍋
甩到国王专制头上
1932年 一部分中下层的文官和武官
发动了一场叫宪政革命的军事政变
结果是拉玛七世同意君主立宪
保住了王位
改革派呢
在临时宪法里
也承认国王神圣不可侵犯
是佛教的守护者
是武装部队的统帅
当然这是名义上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
改革这件事
就像射箭一样
当王室在1855年张弓搭箭
中下层的进步和开放
就迅速超过了权贵阶层
到了改革后期
原来推动改革的王室
反而成了扯后腿的保守势力
但幸运的是
泰国的改革毕竟是自上而下发起的
所以王室以开明姿态接受了宪政
这也就让泰国的改革
成了少见的没有流血的政治改革
接下来
咱们说说泰国军事政变的传统
从君主立宪到现在这九十多年里
泰国的军事政变已经发生了20多次
平均4年多就来一次
我觉得这种频率应该算是世界第一了
如果你知道
还有哪个国家也发生过这么多政变
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
那么回到1932年
其实改革派内部
也不是铁板一块
政变前有一个宏大愿望
说咱们一块推翻专制
建立民主
但是当拉玛七世真交权以后
下一步怎么脚踏实地的
把这个目标实现
就产生分歧了
平民为主的文人官僚
是希望一步到位
组建一个完全西式的民主政府
但是有一部分
参与革命的中小贵族
他们担心太过激进的改革
可能会危及自身利益
于是呢又主动往王室靠拢
这部分人就被称作保皇派
那么斗争的结果当然还是要人有人
要钱有钱的
保皇派压过平民派
而且还指定了一个侯爵叫玛奴巴公
当了泰国的首任总理
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还有一股势力
也就是改革派内部的军官阶层
对玛奴巴公的专制和倒退就很不满
于是呢
他们就发动了一场小规模政变
把玛奴巴公驱逐到了马来西亚
政变领导人帕凤将军就继任了总理
虽然说
这次政变算是挽救了革命
挽救了党
怎么表扬都不为过
但是它也成了一个坏的榜样
给后来九十多年里的频繁的军事政变
起了个头
接下来咱们说说泰国在二战中的角色
和拉玛八世的神秘死亡
銮披汶
在1938年从帕凤手里接任军政府总理
一直到1944年
整个二战期间
他都是大权独揽
而且把泰国是带进了轴心国阵营
是日本在亚洲唯一的一个盟友
他不光是在战略上给日本在
东南亚的活动做策应
而且还出兵侵略周边的国家
攻城掠地
也算有点收获
但是二战之后
咱们在战败国名单里却没发现泰国
要说这事
还真得感谢泰国国王
当时是拉玛八世
他一直住在欧洲
正是由于他这种边缘地位
没有参与到泰国政府跟法西斯国家
这个军事外交关系里
眼看轴心国要战败了
拉玛八世
就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发表一份声明
说銮披汶与轴心国签署的一切协议
均属无效
同盟国这边呢
也就承认了这个声明
感觉好像有点儿戏
其实背后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銮披汶政府这边
虽然亲日的
但是有很多泰国精英阶层
在西方尤其是美国
积极组织各种反纳粹的运动
同时呢
秘密领导泰国国内的反日活动
给盟军在东南亚战场的情报工作
提供过不少帮助
第二泰国
跟德国日本不一样
他自己对这个世界
其实是没有任何威胁的
如果非要把它划到轴心国阵营
搞各种制裁
那么唯一的后果
就是让普通的泰国民众受罪
除了制造痛苦
没有别的实际意义
所以泰国也就被宽大处理了
1945年底拉玛八世
继位7年之后
带着他弟弟普密蓬第一次回到泰国
半年之后的一天早上
被人发现头部中弹
死在寝室里
官方说法是擦枪走火
除此之外
还有各种他杀的版本
反正是流言满天飞
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
拉玛八世没有子嗣
他的弟弟普密蓬继位
也就是拉玛九世到
2016年去世
一共在位70年
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三长的国王
仅次于法国的路易十四
和英国的伊丽莎白二世
拉玛九世死后被尊为普密蓬大帝
是泰国历史上第八位
因为生前的丰功伟绩
在死后获得大帝称号的国王
因为普密蓬的地位太重要了
咱们把他的背景再介绍一下
普密蓬是出生在美国
出生的时候
他的父亲宋卡亲王正在哈佛读书
一岁的时候回到泰国
不到2岁父亲就去世了
于是跟着母亲就搬到瑞士
七岁之前
他也只是王室众多王子中呢
很普通的一个
1935年
他的叔叔拉玛七世在英国治病的时候
突然宣布退位
但由于没儿子
普密蓬的哥哥就继位了
也就是拉玛八世
普密蓬就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
他们兄弟的人生轨迹
在这个时候彻底改变
拉玛八世死的不明不白
让普密蓬感到很恐惧
他就以要完成学业为理由又回到欧洲
后来普密蓬回忆当年跟军政府的关系
他说每当我试图张开嘴巴
提供一些建议的时候
他们总说我不了解这个国家
于是我就闭嘴了
接下来咱们看看
泰国国王是怎么又重新掌握权力的
国王在泰国的政治地位
是从1957年才开始发生变化
当时的国防部长沙立发动政变
推翻了第二次执政的銮披汶
为什么是第二次执政呢
因为在1944年二战形势发生逆转
跟日本站一边的銮披汶
就在多方压力下下台了
新上来的是文人政府
就咱们前面提到的在二战期间
秘密反日暗地里给盟军帮忙的那批人
这些人呢
搞运动可以
治理国家
实在不行
一朝权在手
便把令来行
既腐败又内斗
那么在1947年就又被军队推翻
銮披汶先是在政府里当国防部长
后来又重新当上了总理
当时的銮披汶政府
面对二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
努力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
每年
都能从美国拿到大量的经济援助
在国内扶持大米、橡胶这些产业出口
经济发展其实不错
年均GDP增长能将近5%
虽然也有很多问题吧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
也算是一个合格的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
发动军事政变
就需要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
那么1957年的佛历2,500年大典
正好给了沙立这个机会
本来这个佛历大典
是应该由国王主持
但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根弦
銮披汶自己代替国王主持这次典礼
于是呢
国防部长沙立就以对国王不敬为借口
推翻了銮披汶政府
銮披汶逃往日本
都说做戏做全套
那沙立指责銮披汶对国王不敬
那彰显正义性最好的方式
就是表现自己对国王的尊重
于是呢提出一个口号
叫民族、宗教、国王,三位一体
简单说就是国王就是一切
政变之后
拉玛九世
立刻任命沙立为武装部队总司令
这就相当于肯定了政变的合法性
沙立也意识到
越是突出国王的神圣地位
就越有利于军政府统治国民
于是呢一不做
二不休
把最能体现国王权威的匍匐跪拜礼
又重新启用
而且还带头下跪行礼
普密蓬当然是欢迎沙立这种姿态了
于是双方就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
这段时期
拉玛九世
虽然是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活动空间
但他明白
相对于军政府
自己仍然是弱势的一方
所以
他只是最低限度的参与泰国政治
把大部分精力和大量的资金
都投入到惠民项目里
帮助中下层和偏远地区的农民
改善生活
咱们举几个简单例子
比如在50年代
他个人就出资350万泰铢
帮助研制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
60年代到贫困山区考察以后
成立基金会
因地制宜帮山民种植经济作物
前后有几十万人因此而摆脱贫困
大大小小资助过的项目有3,000多项
为了表彰拉玛九世的一生
对农业做出的贡献
2006年 联合国
把全球第一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人类发展终身成就奖
就颁发给了普密蓬
咱们看一方面呢
是军政府的刻意宣传
一方面
是普密蓬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的行善
他的形象
就迅速蹿升
经过几十年
拉玛九世的声望在1992年达到顶峰
这一年泰国又政变了
准确一点说
应该是1991年
军队推翻了民选政府
当时老百姓是举双手赞成的
为什么呢
那届政府除了贪污腐败以外
干啥啥不行
政变军队承诺1992年举行大选
没想到大选结果出来
军队推选的领导人苏钦达
没能获得足够选票支持
但是军队呢
还要强行把他任命为总理
泰国老百姓就不答应了
爆发大规模游行
苏钦达命令军队武力镇压
造成平民伤亡
不满情绪就迅速蔓延到全国
更可怕的是
反对派这边的背后
有军队另外一股势力的支持
所以冲突眼看就要升级成内战了
普密蓬这个时候
在王宫
召集苏钦达和反对派领导人查隆
而且要求电视直播
于是几千万泰国民众
就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
苏钦达和查隆两个人匍匐在国王脚下
聆听教诲
随后苏钦达辞职下台
不知道为什么
反正我看这段资料的时候
总感觉就跟写好剧本拍电影一样
不管怎么说吧
从此之后
拉玛九世在泰国人心目中
那就成了国家真正的保护神
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选政府
都得臣服于国王的威严
每一届新总理上任
第一件事就是进宫爬行参拜国王
声望这种东西啊
他是不保险的
哪一天一个不经意的丑闻
可能就让声望跌到谷底
所以如果真想稳固这种超然地位
就得需要受到法律保护
咱们做个对比
在普密蓬继位之前
泰国的君主立宪
跟英国日本没什么区别
国王都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已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利
唯一能做的
就是在政府决议上签字“同意”
如果哪天敢签“不同意”
那就违宪
可能会面临被赶下台的风险
到普密蓬在位后期
泰国宪法除了继续确认
国王是国家元首
宗教领袖和军队统帅以外
还有两条特别规定
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指控国王
法院的判决也是以国王的名义作出
二,当遇到宪法条款不适用时
以国王意见为裁定依据
这两个条款就意味着
国王不仅高于普通法
还高于宪法
在21世纪现代社会
全世界能有这种地位的
不知道泰国国王是不是独一份
接下来出场的是他信集团
自从二战以后
到2,000年以前
因为有普密蓬这个大boss坐镇
虽然军政府和民选政府
在政治上互相倾轧
但是在发展泰国经济上
这个目标是一致的
那么作为亚洲四小虎之一
泰国的经济
也飞速发展
由此也就催生了两个新的阶层
一是新兴资产阶级
二是城市中产阶级
那么随着财富积累
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度也越来越高
我们都知道
泰国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源头
经济受到重创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大幅降低
当时的泰国首富他信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
组建了泰爱泰党
从此开始横扫泰国政坛
在我看来
2,000年以后的泰国
他信
是跟国王普密蓬同等重要的一个角色
咱把他的背景简要介绍一下
他信是1949年出生
是第四代华裔
中文叫丘达新
1973年警校毕业以后
加入到内政部警察局
后来公派赴美留学
获得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
他在1983年还在警察局任职的时候
就开始投资通信业
后来建立了泰国最大的电信企业之一
Shin Corp
经济危机以后
泰国亟需一个懂经济的领导人
带领国家从泥潭中走出来
当时已经是泰国首富的他信
简直就是不二人选
2001年大选
泰爱泰党获得500个席位里边的248个
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他信当仁不让出任总理
大家可能能感觉到
以商人身份从政的领导人
有时候啊
经常有那种公司CEO的风格
就比如说川普
行事作风
跟老牌政客拜登就完全不一样
他信呢跟川普就有点像
简单直接
说一不二
效率优先
上台之后
他信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
那么最先照顾到的
就是贫困的农村地区
给农民发放贷款
实施一村一品
还有一项
就是
推动覆盖全体农民的30泰铢医保计划
咱们有必要把这几项农村的政策
详细说说
因为这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
影响非常大
可以说这几项改革
正好解决了农民贫困的痛点
因为经年累月的贫困
其实不少农民
都累积了大量的债务
政府发放贷款
可以帮助农民还债
而且还有若干年的免息期
农民负担立刻就减轻了
那至于一村一品
就是每个村子根据自身条件
找到一项产业
可以是经济作物
可以是手工业
或者是别的
什么都行
总之就是政府帮农民开拓赚钱途径
30泰铢医保就更重要了
很多农村家庭
都是因为一场大病
高额的治疗费用
让一个家庭啊
由富转贫
新医保就是不管什么病
付一个30泰铢的挂号费
后续所有的治疗费用由医保承担
一下子就解决了
造成农民贫困的最大的根源性问题
这些措施可以说
大幅度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经济脆弱性
农村贫困率在他信执政的前两年
就从19%下降到了12%
除了农村问题
那么在经济产业政策上呢
支持实体经济
减少对曾经引爆金融危机的金融
和房地产的依赖
同时呢
鼓励国有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
缓解外国金融机构对泰国经济的渗透
在行政上
精简政府机构
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军费开支
降低军队的话语权
这一整套政策
把泰国经济就迅速稳定下来
2002到2006年
泰国的GDP增长大概在4.6%到7.1%之间
并且在2003年
提前4年
就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43亿美元的贷款
2005年 他信任期届满
成为泰国历史上
第一位完成任期的民选总理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
拉玛九世70年的统治里
换了30位总理
是铁打的国王
流水的总理
他信的连任竞选没有遇到任何对手
泰爱泰党获得了375个席位
席位占比达到75%
我想这在任何一个有选票的国家
都是一个恐怖的支持率
泰爱泰党在泰国历史上
也是第一次以一个单独政党组阁
他信的个人声望达到顶峰
甚至他到农村考察的时候
就有农民喊出“他信万岁”
然而泰国
终究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民主国家
它只能有一个万岁
就是泰王,身为臣子的他信
功高震主
熟悉历史的听众
肯定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说到这啊
好像变成捕风捉影的阴谋论了
但这不符合
咱们作为一个严肃频道的宗旨
等听完后面的故事
我相信你可能也会认可
这根本就不是阴谋
而是“阳谋”
趁他信在联合国开会的机会
军队发生政变
解散政府
他信被迫流亡国外
至于他信的罪名和
政变的过程其实并不重要
自从1992年
拉玛九世将军政府
压制在泰国的政治版图之外以后
军队再次
以政变的方式回到舞台中心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疑问
即使有国王的背书
军队难道就不忌惮一个合法政府
75%的支持率吗
其实这与泰爱泰党的选票来源有关系
咱们前面讲了
他信的经济政策里
中下层和农民的获利最多
是泰爱泰党的铁杆支持者
也就是说
他信所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
和农民结成了政治联盟
新兴资产阶级
为农民提供政策和物质优惠
农民呢回馈选票
但他信不是魔术师
没办法凭空创造出资源
当他把有限的资源往下层倾斜的时候
就必然会以损害另外一部分的利益
为代价,这部分人就是城市中产阶级
无论是提高所得税还是精简政府机构
他们都是受伤害最大的那群人
中产阶级虽然也不支持军政府
但他们更反对他信
于是呢以守卫泰王为口号
身穿代表王室颜色的黄色服饰上街
组织反他信游行
这就是黄衫军
那么他信流亡国外以后
仍然能够遥控指挥国内政坛
在军队退出政府,重新举行选举的时候
他信势力仍然能够获得压倒性优势
他信的妹夫和妹妹
就先后出任泰国总理
黄衫军上街游行的同时
一部分他信的铁杆支持者
也从农村地区往曼谷汇集
他们身穿红色
就被称作红衫军
从2006年到2014年这几年里
泰国政坛的主旋律
就是他信派和反他信派的斗争
每当亲他信的势力上台
那黄衫军就会上街
而一旦反他信的政党上台
红衫军都会有行
直到他信的妹妹英拉
被宪法法院裁定滥用职权
被迫从总理职位上辞职后
潜逃出国
军政府再次上台
红衫军
和黄衫军的行动才告一段落
至此他信兄妹一起流亡海外
最后咱们讲讲军人集团与泰王的关系
军人集团
是在2014年推翻英拉后再次上台
政变领袖巴育
并没有像他几十年前那些前辈们一样
建立一个独裁的军政府
而是把各个势力
都笼络到了议会里头
甚至包括他信派
那么这样
泰国的政坛就短暂稳定下来了
从拉玛九世的角度看
这也是他最想要的结果
为什么呢
咱们来解释一下前面提到的
他信下台是不是阴谋论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后
普密蓬年事已高
也经常爆出他生病的新闻
接班人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按理说
他只有一个儿子玛哈.哇集拉隆功
顺利接班是不成问题
但是这位王储
是个花花公子
风评极差
既没有展现出才能
也没有积累出威望
这些问题如果在英国或者日本
都不是大问题
因为他们的君主都只是摆设而已
但偏偏因为拉玛九世个人能力太强
用几十年的时间
生生把一个吉祥物国王
做成了掌握实权的君主
这种情况下
一个国王掌握权力
如果能力和威望都很差
那是很危险的事情
尤其是经历过
拉玛八世不明不白的擦枪走火
和自己年轻时面对强势
的銮披汶时的屈辱
所以
他要避免让新国王面对无论是声望
还是能力
都太过突出的总理
必须在自己退位前拿掉他信
以上呢是推翻他信的动机
那么从操作性而言
泰国政坛还有一个重要人物
就是枢密院议长炳.廷素拉暖
名字太拗口
咱们就管他叫炳将军吧
炳将军呢
是上将军衔
是除了泰王的元帅之外最高级别军衔
他在80年代当过8年的军政府总理
辞职后呢
被拉玛九世任命为泰王枢密院议长
也就是王室顾问团团长
他一生没结婚没孩子
几十年对泰王忠心耿耿
有多忠心呢
就2006年在军官学校训话的时候
他说“你们要效忠王室
而不是政府”
拉玛九世去世后
拉玛十世继位前
炳将军担任泰国的摄政
也就是代理国王
其实自从80年代后期
炳将军一直是军方背后
实际上的一号人物
泰王也是通过他来控制军队
这也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
1992年电视直播怎么看都像演戏的原因
这个背后早就勾兑好了
的操作
既给了军队停止武力镇压的台阶
也提高了国王声望
还安抚了民众情绪
一举多得
从1992年到2006年
军队再也没有发生政变
貌似是退出了泰国政治版图
也是因为是炳将军
替国王把军队捏的死死的
当他信获得75%的支持率
在民间声望如日中天
甚至开始染指军队人事安排的时候
军队就动手了
人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
国王怂恿军队发动政变的证据
但是人人都明白
如果国王和炳将军反对
政变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包括2014年
推翻他信妹妹英拉政府的时候
也是一样
难道军方把控政府
就不会威胁到国王的权威吗
至少从拉玛十世继位后的这些年看
确实没有
因为军人政府的权利来自于国王
而非人民
所以维护拉玛十世的利益
就是维护军方的利益
就像我们开头讲的“冒犯君主罪”
虽然这个罪名在泰国一直存在
但是民选政府执政的时候
基本就是个摆设
不会轻易使用
但是拉玛十世继位以后
军人执政这几年
已经有数百人因为这个罪名被判刑
可见王室与军方这个政治同盟
还是很稳固的
同时呢这么多的冒犯君主罪
也表明
泰国民间对国王的感情
已经不像拉玛九世的时候
是从内而外的尊敬
尤其是拉玛十世在新冠期间
撇下7,000万国民
带着十几个姬妾
到德国躲避疫情的时候
人民的不满情绪瞬间爆发
在互联网时代长起来的泰国新一代
在线上、线下开始以各种方式反抗
与红衫军、黄衫军那一代明显不同
他们更崇尚个性和自由
追求人权和平等
他们对父辈们在政治和精神上的保守
持批判态度
面对封建王权、官僚腐败
以及阶级固化导致的贫富差距
愿意放手一搏
泰国新一代
选择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橘色
作为自己的代表色
这表明
延续很多年的
红衫军与黄衫军的人民内部矛盾
已经转移
成为泰国新一代
与上层统治精英之间的矛盾
2023年大选以军方为背景
的政党惨败
受到年轻人支持
以驱逐军方势力
改革君主制度为纲领的远进党
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党魁皮塔获得领衔组阁资格
但遗憾的是
皮塔因为违反泰国总理候选人
不得拥有传媒产业股份
的法律被剥夺总理候选人资格
最终还是由第二大党
亲他信的为泰党候选人塞塔
当选新一届总理
最精彩的是
在为泰党组阁的当天
流亡多年的他信回到泰国获得特赦
将在服刑一年后重获新生
他信流亡十几年后回国
不禁让人充满想象
在拉玛九世和炳将军已经去世
拉玛十世又始终没有建立起权威
的当下
能够在国外遥控泰国政治十几年
的他信
毫无疑问是泰国政治资源最丰富
也最有声望的人
在他回国
并获得特赦的谈判和政治交易中
他到底做出了哪些承诺
在将来
会成为年轻一代与王室之间的缓冲带
还是会在某个时点
与年轻一代产生化学反应
成为改革君主制的催化剂
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
如果你对政治、经济、历史
等相关话题感兴趣
欢迎订阅郭里有范
我会持续更新有意思的内容
感谢观看 -
50架以軍戰機齊射德黑蘭!導彈擊中…號航母打擊…部制空權!伊朗擊落首架以戰機!烏軍突襲坦波夫兵工廠,克裏米納俄軍蜂擁投降!美以或聯手空襲伊朗!
伊朗施展缓兵之计
只为拥核
哈梅内伊拒绝“无条件投降”
称伊朗绝不屈服
美以或联手
空袭伊朗
福特号航母打击群
下周赶赴中东
俄罗斯警告美国
不要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
50架以军战机
齐射德黑兰
伊朗丢失西部制空权
导弹反击能力再度被削弱
伊朗击落首架以军战机
且得到以方证实
乌军突袭坦波夫兵工厂
克里米纳俄军蜂拥投降
精彩信息
马上开始
伊朗的求和
真的有人信吗?
为什么还有人在评论区说
伊朗是真心的!
就火力君而言
伊朗通过沙特、阿联酋
卡塔尔、阿曼等国
向特朗普喊话
要求美国制止以色列空袭
甚至卑微的提出
只要停止空袭
伊朗就愿意坐到谈判桌前,永不拥核!
但火力君更愿意相信
这是缓兵之计
伊朗是在用时间换空间
来忽悠美国与国际社会
希望保住深藏地下的福尔多铀浓缩厂而已
因为这里储存着481公斤
纯度60%的浓缩铀
而这种浓度的铀提炼
伊朗去年就已经达到
如今谁也不知道
伊朗是否已经能提炼
武器级所需的浓缩铀
但从16号开始
至今美、以、伊三方展现的态度看
火力君甚至怀疑
伊朗已经用最快的速度
制造了一两枚“初级”原子弹!
先不要急着反驳
请您先来听听火力君的见解
看看是不是空穴来风!
首先,特朗普16日的发言
让火力君心里埋下“伊朗拥核”的怀疑种子
即他在在真实社交上的发帖称
“伊朗早就该签署我让他们签署的协议”
并要求“所有的人马上撤离德黑兰!
”
德黑兰会发生什么?
为什么要撤离?
如果仅是以色列军方通报的
轰炸德黑兰第3区、电视台大楼等
根本不足以让“所有人撤离”
更为蹊跷的是
特朗普话音刚落
俄罗斯就立刻通知
或者说是命令德黑兰的俄罗斯公民
立刻离开以色列、离开伊朗
并开始了紧急撤侨行动……
俄罗斯又知道了什么?
此外,大家也都知道
特朗普提前一天离开了G7峰会
根据福克斯报导
特朗普要求
当他从加拿大返回白宫时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所有人员
必须提前进入战情室
召开紧急战情会议
特朗普为什么
要提前离开G7峰会返回美国?
其原话是:“我必须回去,非常重要
我必须尽快回去
我希望我能留下到明天
但他们都明白
这是一件大事,非常大”
这个情况
火力君百分百肯定是突发的!
或许大家不知道
特朗普在参加G7峰会上飞机前
还对记者说:“双方如今都很痛苦
他们应该立即谈判
以免为时过晚
美国绝不会介入双方的战争”
那是什么大事?
会让特朗普提前离开呢?
要知道
以伊大战虽让美国重视
让特朗普头大
但以色列毕竟占据上风
特朗普根本不差“这一天时间”
提前返回华盛顿
如此,火力君通过特朗普的表述
大胆推测一下
有没有一种可能
是以色列和伊朗
其中一方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到了美国必须出手的时候?
而且据半岛电视台18日的报导
特朗普从G7峰会返回后告诉记者
他相信伊朗“非常接近”制造核武器
再联想到美国超31架加油机
尼米兹和卡尔文森号双航母赶赴波斯湾
哦不!
现在应该是三航母了
福特号下周也要来
以及美国空军发布了两个加密的紧急代码
分别长 246 个字符和290个字符
这总让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因为这种编码
通常用于核指挥或关键行动
通过高频全球通信系统发送
有人说这是美国在故弄玄虚?
但火力君认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而且特朗普17日还连续发文
呼吁伊朗 “无条件投降”
并称他 “暂时 ”不想杀死伊朗最高领袖
但就在6月18日
哈梅内伊忽然通过国家媒体宣布
伊朗不会接受特朗普的投降呼吁
称伊朗不会屈服
同时警告美国
如果卷入冲突
那伊朗将对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伊朗电视台也指出
“今晚会有一个让世界
在未来数世纪难忘的‘惊喜’”
嗯~
是什么让伊朗觉得自己
能给以色列带来“令世界难忘”的打击?
仅凭伊朗如今不断被削弱的导弹和无人机
肯定是无法做到的
但巧合的是
同一时间
伊朗国营媒体IRNA通讯社
无预警的在X平台
发布了一段17秒的影片
其画面是一枚核弹的近镜
一只手重覆轻抚着核弹
旁边写着“也许”(maybe)字样
其威胁意味十足
而该视频也被新闻周刊等媒体解读为
伊朗在核武问题上的模糊威胁与警告
再加上以色列此前表示
将不惜代价消灭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等信息
火力君在用排除法排除后
有理由怀疑伊朗很可能
已经拥有了一两枚核弹
而随着哈梅内伊被针对的消息传出
伊朗内部是不是有一部分人
准备用手中的核弹
与以色列同归于尽
而且据路透社援引5名消息人士的说法
报导称
伊朗多名军事与安全顾问
在以色列空袭中丧生后
让哈梅内伊核心圈出现重大缺口
同时也让“战略误判”的风险
随之升高!
据悉,这5名熟悉哈梅内伊
决策过程的消息人士中
有3人参与过和哈梅内伊的重要会议
另外2人则与经常与会的官员关系密切
其中1名消息人士说
伊朗在国防与内部稳定议题上
出现了“极度危险”的误判风险
因此,若火力君推测为真
这无疑增加了核战的风险
当然,以上只是火力君个人的推测
或许伊朗并没有核武
更何况伊朗也知道投掷核弹的结果
必然会使其从地图上抹去
想来也不愿意如此!
不过在上述愈发紧张的时局
以及以色列的软磨硬泡下
美国对伊朗开战
火力君认为
这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了!
其一
一位匿名美国官员对ABC记者表示:
美国的政策已发生了重大转变
准备直接参加对伊空战
调动多架空中加油机就是为了跨空域作战
其二,即便特朗普说他“不想卷入其中”
但从他认为
“如果允许伊朗获得核武器
它将使用核武器”的表态看
哈梅内伊如果不“无条件投降”
美国将被迫参与一些战斗
如帮助以色列摧毁伊朗核计划等
其三,以色列第12频道也报导称
估计美国将很快加入以色列的行列
包括对福尔多核设施进行打击
同时,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此前警告称
哈梅内伊将遭遇萨达姆一样的命运
这不明着暗示
以军将很快有所行动吗!
而且在6月18日时
卡茨还在社交媒体上毫不掩饰的表示
伊朗现政权即将崩溃
他说:“一场龙卷风正席卷德黑兰
权力的象征遭到轰炸和摧毁”
其四,目前美国
正借着保护美军资产的理由
向中东地区增兵
但规模有些大,都能灭一些小国家了!
如继尼米兹和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
与英国威尔士亲王号
航母打击群在中东汇合后
战争研究所18日称
美国将于下周
将福特号航母打击群部署到地中海东部
又或是在超31多架加油机的保障下
目前已有多支F-22、F-35和F-16中队
从卡塔尔阿尔乌贝德空军基地
转移到了一个未指明的地点集结
加上美国总统的末日专机E-4B
降落在了华盛顿附近
上一次此类行动
是在2001年9月11日之后
据悉,这架飞机能够承受核爆炸
旨在在全球紧急情况下指挥美军
其行动通常标志着最高级别的军事准备
此外,虽然没有看到
B-2、B-52被调动的信息
让美以联手空袭伊朗
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它们都是能投掷GBU-57钻地弹的战机
如B-2战机
理论上只需2架
连续投掷4枚GBU-57
就足以确保福尔多核设施被完全摧毁
更何况以色列空军
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
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的地面建筑
以及外围的防空阵地遭到了轰炸
因此,若火力君推测正确
未来24-48小时
美国在中东基地的战略资产
可能会频繁调动或转移
用最快的速度搭建一条空战桥梁
只等B-2和B-52抵达
就会立即动手摧毁伊朗福尔多地下核系统
或是哈梅内伊的命运出现变化
有意思的是
深陷战争泥潭的俄罗斯
这个时候居然跳出来警告美国
不要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
6月18日
俄外交部发布声明
警告美国
不要向以色列提供直接军事援助
哪怕是考虑一下,也不行
其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18日称
美国直接提供军事援助
将“彻底破坏中东地区局势的稳定”
警告美国不要向以色列提供此类援助
因为以色列对核设施的袭击
已使该地区“距离灾难只有一步之遥”
此前,特朗普在白宫表示
普京提出担任调解人解决中东冲突
但他建议普京首先解决俄乌战争
如今,俄罗斯直接发出警告
称美军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
可能会严重破坏中东局势
但火力君认为
这更象是想保住
“其在中东的最后一根手指”
另外
以色列想要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设施
就必须要用到美国的轰炸机
投下GBU-57巨型钻地弹
那么在俄罗斯的警告下
大家认为特朗普会下令援助以色列
轰炸伊朗核设施吗?
前线方向
在哈梅内伊声称:绝不会投降后
以色列超50架战机呼啸而至
对包括德黑兰在内的伊朗各大地区
发起了大规模的空袭
据Nexta新闻报导
以色列空军
率先对伊朗国防部所在的区域展开打击
包括国防部的所属大楼和各个工业区
都遭到猛烈冲击
并传出了剧烈爆炸声
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次空袭中
以军动用了钻地炸弹
现场画面显示
伊朗国防部一带已经燃起大火
之后,以色列空军
还袭击了德黑兰市的执法司令部总部
卡茨部长随后表示
已将其完全摧毁
伊朗方面则尚未作出回应
详细的战损正在确认中
与此同时
以军还向伊朗的军事基地
和武器工厂发起持续猛攻
据战争研究所报导
以军空袭了阿尔布尔兹省的
沙希德·苏丹尼生产基地
据悉这里是伊斯兰革命卫队的
导弹储存和生产基地
储存着大量沙哈卜-3、恰姆
法塔赫等弹道导弹
同样遭到打击的
还有位于克尔曼沙省的
伊斯兰革命卫队地面部队
第 29 纳比·阿克兰作战师
和德黑兰东部的帕尔钦军事综合体
这里也是伊朗用于研发
和制造爆炸材料和先进弹药的基地
再者,此轮空袭
以色列摧毁了试图发动袭击的伊朗战机
有点像乌克兰的“蛛网行动”
据6月17日拍摄的商用卫星图像显示
以色列空袭
摧毁了1架位于呼罗珊拉扎维省
马什哈德的阿尔特什空军
第14战术空军基地
的伊朗KC-707空中加油机
18日又在克尔曼沙赫的
阿尔特什空军第15战术空军基地
摧毁了8架伊朗AH-1攻击直升机
对此,以色列国防军表示
伊朗打算使用这些直升机
攻击在伊朗领空飞行的以色列空军战机
此外,伊朗的能源设施
也在这两天成为以军新的打击目标
如德黑兰东南部的沙赫尔雷伊油厂
就在昨夜再次遇袭
在市中心都能看到巨大的火球升起
用卡茨部长的话说
就是以军将继续在任何需要的地方
打击伊朗现政权的统治
对于以色列的袭击
伊朗毫无办法
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挨炸
究其原因
是制空权已被以色列夺取
以色列国防军报告称
以色列对伊朗西部的袭击
已迫使伊朗军队
从伊朗西部撤退到伊朗中部
据其发布的信息显示
以色列空军发现了多辆重型卡车
正运载防空系统
从伊朗西部向德黑兰集结
不过已被以色列空军摧毁
但伊朗这样的行动
意味着伊朗已经放弃了
该国西部领土的防空
不再进行反抗
而是集中全力保护首都德黑兰
目前
伊朗正试图从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
发射导弹打击以色列
但伊斯法罕距离以色列领土约1600公里
直接让一些射程较短的伊朗导弹
变得毫无用处
如射程1400公里的
哈吉卡西姆导弹和法塔赫导弹
以及射程1450公里的海巴尔·谢坎导弹等
而能打到以色列的导弹
伊朗仅剩射程1700公里的埃马德导弹
射程1950公里的加德尔导弹
以及射程2000公里的泥石-1导弹
其中埃马德和加德尔导弹
还使用的是液体燃料
这种燃料非常不稳定且难以运输
这意味着伊朗的导弹反击能力再度被削弱
伊朗方面
则宣布继续实施“真诺行动3”
的第11和12波攻击
向以色列发射包括
“法塔赫-1”“泥石”导弹在内的多枚导弹
事后伊斯兰革命卫队新闻处网站
发布声明表示:
伊朗革命卫队成功突破了以色列的防空系统
并完全掌控了以色列的空域
不过以色列媒体
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而且伊朗这次发射的导弹数量
降低至了20枚
此前,以色列宣布
已经摧毁伊朗50%的导弹发射器
和35%-45%的弹道导弹储存
这6天来
伊朗反击能力越来越弱
其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
从100枚降至20枚
有时更是只有5、6枚
再打下去
伊朗恐怕只剩下嘴炮了
当然,战果还是有的
伊朗击落了自“崛起雄狮”行动以来
第一架经以色列证实的飞机
据战争研究所报导
伊朗防空部队在伊斯法罕上空
击落一架“赫尔墨斯900”
大型攻击无人机
伊朗对外展示了可信证据
以色列国防军随后也证实了该消息:
称“在行动中
一枚地对空导弹击落一架空军无人机”
这是以色列空军损失的第一架飞机
不过以方强调
“不用担心信息泄露”
称这是“夺取空中优势”行动
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相比之下
伊朗其他一些“战果”
就经不住推敲了
首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布通告称
其发射导弹
打击了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
位于特拉维夫的总部
但从互联网上的相关图片来看
这明显又是一张AI图
甚至连摩萨德的英文名称
“MOSSAD”都没有拼对
少写了一个S
更别说摩萨德
在以色列国内不会用英文标识自己的名称
而是用希伯来文
此外,互联网上还在传播
“伊朗击落F-35”的照片及讯息
内容声称在以色列空袭伊朗期间
伊朗成功击落2 架F-35 战机
且活捉一名女飞行员
并公布飞机残骸照片
但经查证
击落以色列战机的消息出自伊朗媒体的报导
且后续被以色列官方驳斥为
“毫无事实依据的假消息”
目前依据已有的信息显示
并不足以辨别是否真有F-35遭击落
但可以确认
网络上流传2 张
声称是“F-35 战机残骸”的照片
都不是真实影像
而是通过AI合成的
在飞机构造、比例尺大小等细节上
皆与现实状况不同
其中发布的“击落F35”视频
网络大神也找到了出处
其来自YouTube
印尼语频道Matamiliterngapak
发布于2025年5月18日
内容为“军事模拟SU-57对战防空系统”
而被俘的女飞行员
已被证实系智利女飞行员菲格罗亚
图片拍摄为2021年
至于最新塔斯尼姆通讯社发文称
“再次击落了以色列F35”
但截止目前
这条新闻只是“口头击落”
并未提供任何视觉证据
而且这个新闻已从热搜上消失了
伊朗打舆论战
火力君是理解的
但麻烦用点心吧
火力君看到那张“50米长的F35”
实在绷不住了
还以为美国什么时候搞了个
“超级F35母舰”呢!
6月17日凌晨
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
发动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造成至少14人死亡,114人受伤
成为近一年以来对该市最致命的攻击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驻乌克兰人权监察团表示
此次袭击涉及175架无人机和14枚导弹
袭击范围覆盖基辅七个行政区的30多个地点
也就在这个时候
泽连斯基在G7峰会期间
呼吁国际社会
对俄罗斯采取更强硬的制裁措施
但特朗普未就新增制裁发表明确立场
并提前离开峰会回到华盛顿
报导称
美国原计划向乌克兰提供的
1万枚反无人机弹药
已被转移至中东
这引发了乌克兰方面对防空能力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
在俄军空袭过后
62个外国外交使团的代表
来到基辅被袭击的九层公寓
参观俄军的“杰作”
乌军随后展开报复打击
俄境内多处目标受损
据开源情报报导
6月18日夜间
乌军向莫斯科数百公里外的
坦波夫发射了无人机群
此役,乌军的目标
是当地的一家火药兵工厂
乌军无人机在与俄军防空系统
展开激烈交货后
成功突破封锁
径直撞向了工厂
紧接着就引发连续的巨响
现场画面显示
坦波夫火药厂的上空已经冒起了蘑菇云
俄方则声称
在坦波夫地区拦截了全部的51架无人机
但是有的残骸坠入工厂
造成火灾
他们还表示随后就扑灭了大火
声称没有造成实际损失
并强调这对莫斯科地区毫无影响
据悉
坦波夫离莫斯科中心仅400多公里
距郊区的直线距离则更近
这也让它在此前多次遭受乌军的打击
实际上仅仅在6月11日
乌克兰才刚刚空袭了
坦波夫的科托夫斯克火药厂
导致至少两大车间起火爆炸
该厂还是俄罗斯最大的轻武器制造商
长期为俄军提供便携式手枪
而作为俄罗斯重要的工业中心
坦波夫还是拥有铁路与河港的交通枢纽
特别是和莫斯科的关系紧密
所以对此地的攻击
无疑会对莫斯科释放强烈的信号
并破坏他们的交通线
与此同时
乌军还在昨夜空袭了布良斯克
报导称
当地的克莱特尼扬斯基区
发生了一起巨大的爆炸
现在还不确定乌军攻击了什么样的军事设施
可能是俄方的一个前沿基地
和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一样
布良斯克经常遭到乌军的突袭
并不时有游击武装直接攻入此地
之前乌军还在布良斯克的森林区建立了据点
在俄罗斯境内阻击俄军的攻势
此外,乌克兰还派出苏-27
向别尔哥罗德州的一个俄军据点
投掷了3枚制导炸弹
紧接着
俄军的建筑群就发生连续的爆炸
俄军的一个步兵集结点
就这样在空袭中被击毁
前线方向
昨天战斗相对平缓
战斗主要是一场大型机械化攻势
据战争研究所报导
6月17日开始
俄军突然在顿涅茨克各地发动突袭
如在西维尔斯克方向
俄军动用摩托车群
对乌军第114旅阵地发动进攻
但在乌军FPV无人机的阻击下
俄军偷袭失败
道路上也布满了摩托车的残骸
与此同时
在科斯佳特尼夫卡方向
俄军的加强连级机械化攻击
也已失败告终
乌军摧毁了俄军15件重型设备
和8辆机动车辆
此外,在乌军前几天刚收复的
亚布洛尼夫卡一带
俄军也再次发动进攻
派出30辆摩托车,外加23辆重型设备
其中包括坦克和MT-LB装甲车
乌军则动用无人机
和海马斯火箭弹进行阻击
战斗从早晨打响
在经过近3个小时的激烈交火后
乌克兰成功打退了俄军的攻势
击毁了15辆坦克装甲车
以及全部的摩托车
俄方尚未作出回应
详细的战况有待进一步确认
不过俄军在苏梅的进攻确实在减弱
克里米纳方向
在比洛霍里夫卡西部
俄军再次进入了格里霍里夫卡
甚至进一步推进至瑟列布里扬卡
去年他们也曾打到过这里
但最终不得不撤退
或许这又是一次打卡行动
最近俄军经常派出突击队
到处升旗拍照,宣布胜利然后撤退
有报导称
克里米纳俄罗斯部队正“成批”投降
据乌克兰部队表示
这波自愿投降的人数之多
是整场战争中未曾见过的
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
大家认为伊朗会拥核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火力君,下期再见! -
3個驚心動魄的瞬間!鄧小平是怎樣搞掉華國鋒的?【文昭思緒飛揚420期】
放飛頭腦 思緒飛揚
朋友們好
在上個世紀80年代 有一句話
在中國大陸可以說是盡人皆知
叫做「你辦事 我放心 」
這是毛澤東在去世之前
寫的一張紙條
留給他欽定的繼承人華國鋒
也正是這張紙條
讓華國鋒成了繼毛之後
中共名正言順的一把手
但是毛的欽定接班人
為什麼又在短短的四年之後
就被鄧小平取代了呢
從1976年10月文革結束
到1980年9月份
華國鋒辭去國務院總理職務
由趙紫陽接替
他事實上失去了權力
前後還不到四年
鄧小平是如何從谷底走到了巔峰
而華國鋒又是如何從巔峰
跌落到了谷底呢
1977年、1978年和1979年
分別發生了三次重要的轉折
這三個重要的歷史瞬間 一念之差
歷史就會走向不一樣的未來
今天就讓我們來仔細聊一聊
這三個瞬間背後的故事
1976年3月8日
隨著呼嘯而來的轟鳴
一顆巨大的隕石火球
在中國吉林市的上空炸開了
炸出的碎片散落在了
500平方公里的城市和鄉鎮
其中有三個大的碎片
超過了100公斤重
被命名為吉林1號、吉林2號和吉林3號
這顆巨大的隕石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上空爆炸
卻沒有傷到一個人 傷到一頭牲畜
可以說是奇蹟
這個大新聞
讓媒體連續報導了好多天
消息傳到中南海
毛澤東卻被嚇壞了
他聽完機要女祕書
孟錦雲念完了新聞
默不作聲了半天
然後對孟錦雲沉重的拋下了一句話
天搖地動 天上掉下大石頭
那是要死人嘞
《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
趙雲死的時候
都掉過石頭 折過旗桿
讀書少的孟錦雲暗自稀奇
偉大的革命家
和唯物主義導師毛主席
怎麼突然封建迷信起來了呢
但是心裡生疑 嘴上卻不敢問
天降隕石的6個月之後
毛澤東的預感成真
他在中南海202號病房死去
他在去世之前 緊急做了一件事
就是把他認為
要推翻自己文革路線的鄧小平
給關了起來
但是毛澤東留有餘地
並沒有把鄧小平關進監獄
而是撤銷他一切職務之後
把他軟禁在了北京的家裡
這是鄧小平一生中
「三起三落」當中的第三次「落 」
也是他人生的最谷底
但是轉機正在醞釀中
驚雷就要炸響
1976年9月9日凌晨
毛澤東剛嚥氣
他最親密的機要女秘書張玉鳳
在病榻前哀嚎
主席啊 你老人家走了
我怎麼辦呢
江青在一邊親切的拍著她的肩膀說
小張 別怕 以後我來罩著你
張秘書聞言立刻停止了哀嚎
破涕為笑 很恭順的說
好的 江青同志
緊接著就聽到江青吩咐
從現在起主席的臥房和休息室
除你之外 誰也不許進去
你把留下來的所有文件都整理好
清點好 然後交給我
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
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 渾身冰涼
因為汪東興既是警衛幹部出身
又是毛的貼身親信
他經常擋江青的駕
阻止江青來糾纏毛澤東
江青也為此記恨上了他
認為在自己和毛的關係疏遠過程中
汪東興這個壞小子
起到了挑撥的作用
隨著毛澤東晚年健康的惡化
江青和汪東興之間的關係
也變得更為惡劣
江青懷疑汪東興
要利用自己是毛親信的地位
與她爭奪未來的領導權
汪東興深知江青對他的敵意
也深知 一旦江青拿到了權力
他不僅官職不保
很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
於是汪東興就很自覺的站在了
華國鋒和葉劍英這一邊
1976年10月6日
毛澤東死後二十多天
在華國鋒的批准下
汪東興指揮中央警衛團
在中南海懷仁堂
逮捕了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
以及毛澤東的侄子毛遠新
這起事件在黨史當中
被稱之為粉碎四人幫
又被稱之為懷仁堂政變
政變當晚 政治局全票通過
華國鋒成為了中央軍委主席
從而正式接過了
中共的全部最高權力
華國鋒立刻打出了「兩個凡事」的大旗
就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
我們都堅決擁護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們都始終不渝的遵循
而當時正處在被軟禁狀態下
靜觀時局變化的鄧小平
終於盼來了
他人生逆轉的第一個瞬間
新主登基
面對著文革留下的一堆爛攤子
又搞了宮廷政變 人心惶惶
正是「主少國疑」的關頭
那這種時候
新朝廷第一缺的是什麼呢
就是能夠穩定住局勢的人才
鄧小平在1976年的
「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運動中
被打倒之前
他是代替周恩來
主持國務院工作的副總理
鄧小平認為
現在自己鹹魚翻身的時機到了
新主肯定在抓緊時間
籌建新的領導班子
時機稍縱即逝
鄧小平選擇了主動表明心跡
剛剛全面接班的華國鋒
立刻收到了鄧小平的一封信
內容很激情澎湃
鄧小平讚揚比自己小17歲的華國鋒
是天選的無產階級領袖
自己的敬仰之情
如滔滔江水 綿延不絕
最後還情不自禁地
高呼了三聲「華主席萬歲 」
但華國鋒沒有立刻回復
幾個月之後
鄧小平又給華國鋒寫了第二封信
言辭懇切的表明
自己只要能在華主席身邊做一個小弟
打打下手 用敬仰的目光
看著華主席就心滿意足了
可華國鋒依舊沉默著
為什麼呢
因為他是以忠實貫徹毛澤東的遺志
來樹立自己在黨內權威的
毛澤東在去世之前
剛把鄧小平一擼到底
自己又打出了「兩個凡事」的旗幟
怎麼能剛一上台 就把被毛劃入
「永不敘用」名單的鄧小平
重新啟用呢
這不是違背了老人家的遺願嗎
但是華國鋒也沒有明確拒絕
因為鄧小平確實是一個辦事的人才
是自己急需的人
華國鋒因此處於左右為難之間
在這樣一個緊要關頭
華國鋒一念的偏差
就決定了鄧小平的人生結局
也許從此就game over了
在這個過程中
一個關鍵人物的出手相助至關重要
他就是葉劍英
葉劍英是逮捕四人幫聯盟當中的
重要一員 他軍中的威望
使他對華國鋒有著重大影響力
葉劍英挺鄧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
在1976年10月6日
中南海懷仁堂之變的第二天
政治局會議上
葉劍英就直言不諱的提出
鄧小平被打倒
就是四人幫炮製的冤案
既然四人幫現在已經伏法了
就應該給小平同志平反
讓他出來恢復工作了
當所有人把目光
投向華國鋒的時候
華國鋒的表達是慢慢來
不說行 也不說不行
在那之後的歷次政治局會議上
葉劍英都要推薦鄧小平
又不斷的強調當前工作的困難
非小平同志復出不可
突破發生在1977年3月的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這是逮捕四人幫 華國鋒掌權之後
第一次為挽救經濟而召開的中央會議
葉劍英和他聯合的
其他中共高層裡的務實派
終於在這次會議上取得了優勢
鄧小平復出的提議
終於獲得了接納
儘管會議還是維持著
華國鋒兩個凡事的旗幟
但為鄧小平的復出鋪平了道路
1977年7月
中共召開了第十屆三中全會
鄧小平終於正式復出
度過了他與華國鋒因緣的
第一個生死瞬間
鄧小平的復出頭銜包括了一大堆
有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
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務
軍委副主席這個職務
就是葉劍英提名鄧小平 拼死保舉的
葉劍英勸說華國鋒
一定要放手用人 用人不疑
有這樣的魄力
才能夠扭轉艱難的時局
這個理由打動了華國鋒
鄧小平拿到了一堆實權職務之後
就不再是生死
完全捏在別人手上的小卒了
從而有了博弈的本錢
於是他緊接著開展了下一步行動
1978年5月
中共中央黨校內部刊物上
登出了一篇石破天驚的文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篇文章是由鄧小平的支持者
胡耀邦親自審定的
三天內中國的所有重要官媒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解放軍日報》、《新華社》
一個不落的全體轉載
在全國引發了轟動
文章表面上討論的是真理標準
但實際針對的就是
華國鋒接班的尚方寶劍
「兩個凡是」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
我們都堅決擁護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文章背後的意思就是
既然實踐已經證明
毛主席的一些指揮是錯的
那麼「兩個凡是」那肯定也是錯的
但是缺乏文宣鬥爭經驗的
華國鋒和汪東興
此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直到幾天之後
鄧小平站出來發言
表示要撥亂反正
要實事求是的對待毛澤東思想
這個講話又得到了
葉劍英和李先念等人支持之後
華國鋒才回過神來
發現矛頭是對準自己的
趕緊組織寫手寫文章反擊
但是已經晚了
這時全中國的學術界、輿論界、媒體界
都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討論
到底什麼是真理標準
以鄧小平、胡耀邦為首的中共元老
形成了「求是派」
以華國鋒和汪東興為首
則形成了「凡是派」
兩派針鋒相對
但是 輿論聲浪一股腦的 支持「求是派」
與此同時 北京民間的西單民主牆運動
開始萌芽
民間風氣也有利於「求是派」
華國鋒在這一波輿論之戰中
徹底輸了
而鄧小平則是贏得了
知識分子的廣泛支持
他順理成章的開始著手
平反冤假錯案
讓胡耀邦出任中央組織部部長
專門處理文革時期的冤案
包括為淒慘死去的劉少奇
彭德懷平反
為著名作家老舍平反
以及為50多萬名右派知識分子平反
這個舉動更是為鄧小平
贏得了廣泛的人心
一些人甚至把他看成了
周公一樣的人物
在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的心中
此時已經沒有了華國鋒的容身之處
同時鄧小平也在中共元老當中
找到了一個最好的幫手 陳雲
陳雲早在1931年的
中共第六屆四中全會上
就當選了中央委員
他在延安時代
一直負責黨的組織工作
因此 在中共高層幹部裡面
有廣泛的人脈
1949年中共建政之初
中央領導人的排名為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
朱德、陳雲、林彪和鄧小平
可以看到陳雲的排名
僅在四巨頭毛、劉、周、朱之後
卻在林彪和鄧小平之前
陳雲很少直接出面參與政治鬥爭
所以儘管他的政治地位很高
卻能在毛澤東時代得以身免
同時也成為了
中共元老當中的隱身大佬
從真理標準的討論這個大突襲
打了華國鋒一個盲區
讓他不知所措
到陳雲復出 與鄧小平緊密聯盟
鄧小平的崛起之路
終於度過了第二個
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
從輿論上和組織上架空了華國鋒
華國鋒一開始被打懵了
然後他的軟弱和遲疑的性格
就顯露出來
在裹挾起來的輿論面前
他步步退卻
從而開始喪失主動
這一波變化發生在1978年12月的
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
陳雲在這次會上
成為了中紀委的第一書記
這次會議讓華國鋒的「兩個凡事」被推翻
奠定了改革開放的思路
鄧小平大獲全勝
有了陳雲這位大佬的相助
在文革期間被打倒的中共元老們
只要還在世的
他們的復位加速了
而在文革期間
被火速提拔上來的那些新貴官員們
則被一一清掃出局
華國鋒失去了側翼的支持
但是到這一步
鄧小平還沒有著急
把華國鋒給拉下來
在1979年 他又走出了第三步棋
1979年2月17日凌晨
集結在雲南和廣西的
中共解放軍炮兵群
開始對越南北部
比鄰中國的地區
發動了地毯式的炮擊
越南的重要城鎮
比如老街、芒街、諒山、孟康和高平
原本脆弱的城防
受到了炮火的重大打擊
幾乎全線癱瘓
炮擊停止後不久
大約6萬名中共解放軍
在26個缺口 越過邊界殺進越南
整個戰線長達1200公里
中共解放軍呈扇形深入越南
大約20公里的區域
在不到兩天時間裡
佔領了11個越南的邊境市鎮
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
讓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
中共官方的說辭是
中越戰爭是自衛反擊戰
同時是為了支援柬埔寨人民
反對越南侵略擴張的正義鬥爭
是為了打擊越南的反動氣焰
牽制越南的侵略行動
爭取我國邊境的和平穩定
但問題是越南軍隊打的是柬埔寨
當時對中國的邊境沒有任何想法
這場中越戰爭
就是鄧小平一手主導的
他說蘇聯是大霸 越南是小霸
必須要急於懲罰
所以中國就出兵了
其實鄧小平還有一個
沒說出口的理由
就是要為與美國交好 表達誠意
鄧小平在1979年1月28日至2月上旬
剛剛以國務院副總理
和政協主席的身份
訪問了美國與日本
他和卡特總統與日本首相
都握手言歡
中越戰爭是在2月17號打響的
差不多是鄧小平一回國
就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軍事行動
打越南是為了與蘇聯集團明確割席
向美國和西方世界獻上投名狀
但是問題來了
請問誰來擔任戰爭的實際總指揮呢
軍委主席華國鋒從來沒有帶過兵
軍委副主席葉劍英
雖然位列十大元帥
但是他是搞情報出身
並沒有實戰經驗
所以在當時的中央軍委副主席當中
只有鄧小平在內戰期間
與劉伯承搭檔過
有實際指揮戰役的經驗
被稱為「劉鄧」
於是順理成章的
軍權就落到了中央軍委副主席
兼總參謀長的鄧小平身上
多說一句 這場仗其實打得很糟糕
雖然開始中共解放軍
趁著越南主要兵力
都在柬埔寨的時機
成功佔領了越南的11個邊境城鎮
但是越南北部的地方部隊和民兵
立刻組織起來了10萬人的反擊兵力
在短短幾天內
中共官兵就傷亡了2萬餘人
而且國際社會
對中共解放軍的印象也相當不好
根據海外媒體的戰地報導
解放軍所造成的
越南邊民的無辜傷亡也非常大
這場戰爭招來了國際社會
多數國家的譴責
就在聯合國安理會開會
準備要阻止戰爭繼續的時候
中共突然宣布撤軍了
於是這場戰爭莫名其妙的開始
又在11天之後 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
讓幾萬中國軍人喪生
又讓中共在國際社會
多了一份好戰的名聲
也讓越南從此對中國
懷有長期的敵意
唯一的受益人就是鄧小平
在戰爭之後
他辭去了總參謀長的職務
表示自己並不眷戀軍權
但是他把自己的舊部
中越戰爭的前線指揮官之一 楊得志
推上了總參謀長的位置
從此鄧小平牢牢地握住了軍權
經過中越戰爭
鄧小平終於完成了
他崛起逆襲之路的第三個
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
名正言順地抽掉了華國鋒的
最後一根支柱
也是最關鍵的一根 軍權
鄧小平既有宣傳出來的戰勝之名
又被美國和日本視為
可以合作的中共領導人
又拿到了軍權 又有行政權力
又有中共元老和知識分子的廣泛支持
那剩下就只是見機而作的問題
華國鋒是用一根手指都可以推倒的了
由於國際和國內環境的轉變
華國鋒的知識和經驗
明顯已經不適應再擔任
國務院總理的要求了
既然鄧小平已經接管了中美外交
也接管了經濟工作
於是在1980年9月份
華國鋒順理成章的辭去了
國務院總理之職
1980年1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進一步認為
他所提出的「兩個凡是」觀點
是完全錯誤的
標誌著華國鋒的權力基礎
被徹底打垮
收官時刻也終於到來了
1981年6月
華國鋒在中共中央第十一屆六中全會上
辭去了中共中央主席
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
在1982年召開的中共十二大上
華國鋒只保留了
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
連政治局都沒有進
從此徹底下野
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華國鋒是一個不攻於心計
又沒有強烈權力慾的人
下台之後的他
一直不謀求集結勢力反撲
在華國鋒中南海歲月的最後兩年中
陳雲代表鄧小平的意思
多次勸他讓賢
也確實對華國鋒的選擇
起到了一定作用
看到大勢已去的華國鋒
對權力鬥爭心灰意冷
既然你們願意幹就去幹唄
他就選擇了淡然退出
鄧小平也一直避免出現文革末期
高層圖窮匕首現那種動盪
一看華國鋒沒有野心
也就任他自生自滅了
華國鋒雖然在中共十二大上
退出了權力中樞的中央政治局
但是作為安慰獎
他擔任中央委員會委員
一直到中共的十五大
最後於2008年去世
而鄧小平則是如願以償
在中共第十一屆六中全會上
正式接任了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從此以後他緊握兵符
一直到六四以後交給江澤民
鄧小平的逆襲之路
是一場延續了近四年之久的政變
儘管有幾個驚心動魄的瞬間
但是最終實現了軟性政變
鄧小平自己經歷了三起三落
不想高層再流血
給中共帶來顛覆性的危險
華國鋒呢恰好又是一個
鬥爭欲不強的人 他也可以退讓
正因為這兩個人的因緣際會
是他們倆對上了
換個別人還不行
從而使得這場政變
就成了共產黨歷史上
少有的不流血的
又沒人進監獄的政變
那麼好 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
謝謝大家
如果您覺得今天的話題
或者咱們這個頻道有意思的話
就請訂個閱 關個注
下回更新不迷路
散會
最後剪輯師小謝拍了個案
主席這個位置
老實人怎麼能坐得住呢 -
230年前,他就看透了天朝的幻象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马卡尔尼使团访华
1792年9月26日
英国政府正式任命乔治·马卡尔尼(亦译马戛尔尼)为正使
乔治·斯当东为副使
以庆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为名
由朴次茅斯港出使中国
这个使团由三艘船组成
分别是皇家海军64门火炮的狮子号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1200吨三桅帆船印度斯坦号
以及两桅杆船杰克号
这是西欧国家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
使团随员有天文数学家、艺术家、医生等80余人
水手700多名
携带礼品近六百件,包括:
大型天体运行仪一件——包括太阳系运转的模型
地球仪、空气真空泵、力学巧益架、聚光大火镜、战舰模型、毛瑟枪、连珠枪
照明灯具、花瓶、毛毯、绘画作品等
这些礼物全部找厂商订制,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总价值超过一万五千英镑
风和日丽的这一天
三艘大船
满载着英国人的热情与希望
浩浩荡荡的向着东方出发了
虽然早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
欧洲人就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国家
唐宋元的对外商贸也让中国商品得以远渡重洋
但直到蒙古人入侵欧洲
西方才对中国有了真实而具体的感受
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是最早的中国文化崇拜者之一
他认为中国与欧洲代表了世界的两极
“欧洲人擅长思考,中国人则善于观察
正好互相取长补短
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他评价中国人:
“有谁能想到
地球上存在这样一个民族
比我们更加具有道德修养
自从我们认识中国人后就发现
在实践哲学这方面
我们实在是自惭形秽”
法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热爱更胜德国人
伏尔泰甚至将中国视为人类社会最完美的范本
“世界上最优美、最古老、最广袤、人口最多
治理最好的国家”
“当中国已经是文明大国时
我们还只是一小撮森林里流浪的野人……”
不光知识分子
普通人也热衷模仿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艺术审美
喝茶、使用丝绸、瓷器……汉风刮得全欧洲东倒西歪
得益于中国热
到1692年
专营中欧贸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盈利超过1亿法镑
但欧洲人并不知道
他们对东方大国的认知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想象
比如《赵氏孤儿》被改编成戏剧《中国孤儿》后轰动欧洲
但其中的内容已经完全“欧化”
一个原本忠君大义的故事被异化成了人性冲突、大我与小我的冲突以及文化冲突
在《中国孤儿》中
表露出的高贵、高尚、难以企及的中国精神
让欧洲人如痴如狂
然而
这种美好的滤镜随着世界与中国的深入交流而逐渐破碎
马卡尔尼访华使团在1792年9月26日自朴次茅斯港出发
终于在1793年6月19日抵达中国广州
将近一年的惊涛骇浪并没有扑灭英国人的热情
由于“中国热”在欧洲的盛行
全英国都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
使团成员们兴奋又忐忑的期待着这次东方之行
能够为英国带来经济与精神的双重滋养
大清国的乾隆皇帝对第一个英国“朝贡”团也非常重视
他对海外异邦倾慕天朝上国并前来贺寿十分欣慰
两次下旨,要求隆重体面的接待该团
以示天朝怀柔之恩
然而
英国人的理想与热情很快就被浇灭了
使团一行所见到的一切均于富庶、繁荣和文明毫无关系
首先冲击他们的是无处不在的贫穷
英国人惊讶发现
他们吃过的剩饭会被船夫索走并视为美食享用
“在荷兰
就算是最穷的乞丐都会从医院里接受一份干净的食物”
一些中国人还把供给英国人但被他们扔掉的死猪、死鸡抢夺一空
“死鸡甚至并不会当时就吃
而是洗干净腌上
大约要等到年节时才吃”
“可怜的、饥饿的中国人
喜欢吃各种动物肉
甚至腐坏的也吃”
上流社会的官员虽然吃喝不愁
但贫穷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印记
那些带着使团成员游览西湖的清国官员
“只对湖里的鲤鱼和准备好的食物感兴趣
对景色和植物兴趣缺缺
无意为花草停下脚步”
不仅吃不饱
为英国人拉船的纤夫甚至衣不蔽体
后来总督长麟看到半裸的纤夫后感到十分羞愧
马上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套新衣服
使团成员们发现
陆地上的居民住在泥土堆成的茅草屋里
大都很破烂,肮脏程度也让人吃惊
人们的生活用具简陋
很多人家里只有一口锅、几只碗和一只水缸
吃饭时因为没有桌椅
一家人只能围着吃饭
除了物质上的贫穷
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也让英国人困惑
“中国人非常迷信
不断通过占卜和祭祀来感知命运、保佑平安”
“人们格外嗜好赌博
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人聚在一起玩牌或者掷色子”
他们这样形容在北京居住时的感受
“北京的大街上,到了傍晚
难得看见有人行走,到处都是猪和狗
居民们干完了白天的活
此时正各自回家吃饭
同时按照皇帝的习惯,日落就睡觉”
“同一时间的伦敦
从海德公园到麦尔区人群层层叠叠
几乎阻断了道路”
总而言之
马卡尔尼使团成员们对中国之行首先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人们吃苦耐劳,总在尽心的劳作
工作高效且有质量
大多数人生活贫穷,饮食粗劣
衣衫不整,居住简陋
家庭内部讲究伦理、重孝道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充满爱
但清国人普遍愚昧且精神空虚
1793年9月14日早晨,中国历八月初十
天才刚蒙蒙亮
马卡尔尼与使团的主要成员们就在中国官员的带领下
在步行了很长的距离后
走进一座巨大的帐篷中
这座帐篷位于距离北京二百多公里外的热河
马卡尔尼知道这里是清国皇帝的行宫
事实上,从广州到热河
这一路走的并不轻松
使团和清国官员之间爆发了数次争执
首先是乾隆对马卡尔尼自称钦差感到不满
亲自下旨,认为马卡尔尼应该称“贡使”
使团到达天津后乘船进入北京
虽然马卡尔尼的船上被插上了巨大的“英吉唎贡使 ”的旗子
但他最终决定不再节外生枝
最大的争执来自怎么对皇帝行礼
中方认为应该行三拜九叩之礼
马卡尔尼则认为
乾隆皇帝与乔治三世应该享有同等的待遇
他最多只能按照欧洲宫廷礼仪行单膝下跪礼
乾隆帝极为不悦
认为英国来使妄自尊大
应该给予制裁
于是负责接待使团的和珅马上假装腿部受伤
想让马卡尔尼先去拜访他
马卡尔尼以旅途劳顿为由推脱
派出了副使斯当东去探望
接着,中方降低了使团的伙食标准
马卡尔尼仍旧不妥协
双方都对对方的回应感到十分奇怪
英国人觉得,我们是外国人
你们不应该用你们内部的礼仪来要求我们
中国人则觉得你都到我们这里来归服王化了
为什么不跪拜?
最后还是马卡尔尼妥协了
他提出了一个对等要求
即在他向乾隆行跪拜礼时
清国的同等级官员也要向乔治三世的画像行跪拜礼
以示双方的友好与平等
但清国马上拒绝了这一要求
跪拜礼本身就是一种秩序原则
是君臣之礼
一起磕头不就成了对当今天子独一无二至高无上地位的挑战?
长期的僵局后
双方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马卡尔尼只需行单膝下跪礼但免去吻手礼
乾隆帝则在简陋的帐篷中“不正式、不隆重”的接见使团
在乾隆帝心中
英使团一系列对他权威的挑战
已经让他对这次会面兴趣缺缺
正式会面开始后
马卡尔尼代表英王陛下赠送了国礼
英国人本来认为这些精心挑选的礼物会得到赞叹与欣赏
没想到中国方面却认为天球仪、地球仪没有特色
送来的玻璃挂灯和圆明园中的没什么区别
钟表也不像传说中那般“奇巧”
乾隆帝看到礼物后
认为英国人之前是在夸大其词
“所称奇异之物,只觉视等平常耳”
宴会后
乾隆帝亲自赋诗一首记录此事:
博都雅昔修职贡,英吉利今效荩诚
竖亥横章输近步,祖功宗德逮遥瀛
视如常却心嘉笃,不贵异听物诩精
怀远薄来而厚往,衷深保泰以持盈
9月26日,使团自热河返回北京
马卡尔尼希望能马上与和珅就拓展商务、交换使节展开谈判
但和珅只是让他把要求写成文字呈上来
马卡尔尼便以英王陛下的名义呈送了一份照会
主要内容是希望能够多口通商、自由定居与传教、
获得一个小岛(舟山或海南)作为商站
停泊船只、装卸货物
降低关税、允许英国商船按照中国所定税率切实上税
不另外征收其他费用等
然而
马卡尔尼等来的却是乾隆皇帝的敕书和一些礼物
含有逐客之意
敕书中的措辞充满了天朝上国对下的不屑口吻
在另一份单独给英王的敕书中
乾隆驳回了马卡尔尼的全部请求
这就是著名的《乾隆帝致英吉利国王书》
乾隆嘉许了英国“倾心向化”
遣使前来的恭顺之诚
但无法满足英方派代表来北京居住的请求
理由是“与天朝礼制不合”
并进一步傲慢的声称——
“我很赞赏你虽然远在重洋
却倾心归顺天朝
还派了使者、准备了礼物来祝我万寿
这些都已经表达了你们的忠心”
“我天朝管辖的地方那么大
朕思考的是如何励精图治
至于奇珍异宝之类的东西
并不看得很重
不过你派人大老远的送来了
那我也就让有关部门收下
其实我大清德泽四方,威震海内
来给我上贡的人多了去了
什么好东西也不缺
对你们国家的东西也没什么特别需求”
“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
永矢恭顺
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
希望乔治三世你能好好领会我的意思
对我天朝要更加的诚心归附
发誓永远对我恭顺
这样天朝的恩泽就能施予你们国家
大家才能一起共享太平的天下
最终
这次耗费了英国人78522英镑的东方之旅
以彻底失败告终
有个野史,说是花剌子模有个风俗
凡是给国王带来好消息的使者会提到提升
带来坏消息的则会被处死
后来蒙古人派来了使者
花剌子模的国王就依照风俗把他给杀了……
一连几次后终于惹怒成吉思汗
最终被灭国
虽然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
但这个野史却是“文化冲突”的极致体现
清国与马卡尔尼、与英国的冲突
绝对不是乾隆皇帝个人的傲慢或者无知
而是一种深层文明心态和制度结构的冲突
清国闭关锁团
严格控制外来消息和书籍
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既无知也没有兴趣
他们并不知道英国已经发生了工业革命、光荣革命
不关心也不在乎新大陆、新航线的发现
在中国文化中,夷夏观念已深入骨髓
所有“外国”都是蛮夷和藩属
在这个层面上朝鲜和英吉利并无区别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
清国从来没有发展出平等概念
因此也就不可能有“对等主权”或者“平等外交”的想法
按照今天的网络流行语就是
要不你跪着
要不我跪着,反正不能都站着
两方对“礼物”的南辕北辙也非常有趣
英国人挑选的礼物无一不想显示他们的进步、开放与富强
希望借此展示自己的实力
他们甚至带来了不少科学家希望能与清国科学家进行交流
以免落了下风
清国人却觉得,什么天体仪?
航海仪器?
奇技淫巧罢了,能够治理天下吗?
举个实例更能说明问题
当时马卡尔尼使团带来了装有弹簧减震装置的四轮马车献给乾隆帝
据英国人观察
当时中国人使用的两轮马车转向不灵活
非常笨拙
而英国产的四轮马车轻便灵活、宽敞舒适
英国人甚至都开始幻想他们生产的马车占据了全部的中国市场
没想到中国人却对哈特切蒂(Hatchet)生产的漂亮马车嗤之以鼻
为什么呢?
因为皇帝的座位竟然在驾车人的后面
这与礼不合
最终
英国使团带来的所有礼物都被标记为“洋人贡品”扔在库房里
它们从未被加以利用
上面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就这样永远的荒废在了角落里
英国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马卡尔尼的随员安德逊这样说:
“我们整个的故事只有三句话:
进入北京时像乞丐
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
离开时则像小偷”
尽管天朝上国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
但马卡尔尼和随团成员们还是对大清国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们发现中国皇帝的权威之大
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与乾隆帝宴饮时,现场不但无人说话
连声音都不可以发出
使团从北京至热河的路上
路面平坦、禁止普通人通行
马卡尔尼打听后才得知
政府竟然动员了二万多名兵丁为皇帝提前修整道路
他感叹
世界上大概不会有第二个国家的皇帝能拥有这样的权力与尊荣
不仅如此
皇帝的富有和奢侈也让英国人惊叹不已
皇家花园富丽堂皇
桌椅板凳等物品极尽华美
英国人也清楚的看到了大清体制的弊病
1,不重视科学发展
尤其在化学、医学和武器装备三个方面
马卡尔尼向接待他的官员长麟讲述英国在工业、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甚至英国当时已经可以操作复杂精妙的眼科手术
但这些都不足以打动清国官员
他们对此表现出的冷漠让人不能理解
马卡尔尼在观看了清国的军队演习后
发现其装备落后
“士兵服装臃肿,不利于行动”
“中国军队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令人敬畏
军队纪律松弛
优势仅仅体现在数量上
这完全不能弥补军事战术和勇气的缺失”
马卡尔尼向大臣福康安提出
希望可以展示英国的新式火器
打算借此让清国对英国产生进一步接触的兴趣
不想福康安毫不在意“看亦可
不看亦可
火器操法也没什么稀罕”
2,体制弊病极大
马卡尔尼与成员们发现
中国官员可以毫无理由的虐待百姓
而百姓则逆来顺受
清国这种只对上负责的体制
存在着极大隐患
比如腐败问题
英国人发现,沿途接待他们的官员
毫不掩饰的借机贪腐
皇帝恩赐给使团的钱财、物事被层层克扣
3,弃婴现象让英国人惊骇莫名
英国人并不理解弃婴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将其解读为清国人害怕孩子未来会受苦、受穷
因此才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法
并因此得到结论
大清国最大的隐患是贫穷
4,普通人因为君主专制而变得缺乏活力
“他们天性安静、顺从、胆小
但社会现状和实施的法律
把他们变得冷漠、无情,甚至残忍”
马卡尔尼与使团成员在中国停留五个多月
共同感受到了这样一个现实:
“清国人知识浅陋,官吏贪污
人民困苦
武备废弛,一切虚有其表”
“清国人想凌驾于各国之上
奈何目光如豆
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
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
他们正在变为半野蛮人”
马卡尔尼最后总结说:“清国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
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
“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
轻轻一抵就可将其推倒在地”
几乎所有使团成员都表达了一种悲观的预测
“如果两国始终无法在平等基础上交流
未来冲突恐难避免”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几十年后
英国人两次用枪炮强行打开贸易
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相反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结局
今天香港中环的士丹顿街以及昔日的士丹顿湾都以一个英国人的名字命名
他叫斯当东(俗称士丹顿)
也是当年马卡尔尼访华使团中的一员
当年他只有十二岁
斯当东,1781年出生在英格兰
父亲是外交官乔治·斯当东
马卡尔尼使团副使
小斯当东是个神童
自小精通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语言
因为这个特殊才能
他不但在1793年跟随父亲一起出使中国
还得以直接与乾隆皇帝对话
乾隆非常喜欢他
特意赏赐了随身的荷包
宴会时还让斯当东与厢位里的女眷会面
也许有某种特殊的缘分
此后斯当东与中国几乎“纠缠”了一生
1798年
他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代理处任职
1816年,嘉庆21年
斯当东以“阿美士德使团”第一副使的身份觐见中国皇帝
这是英国派到中国来的第二个使团
这一次,三拜九叩的争执再起
中方对磕头问题坚决不让步
最终使团因为不愿跪拜而被清廷驱逐出京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位对中国异常熟悉和了解
并且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中国通”最后竟成了一个对华鹰派
1840年
英国下议院开会讨论是否对华用兵
当正反两派旗鼓相当时
斯当东发表了主战演说
他一再强调中国对于国际法的蔑视以及对英国人态度的严苛
认为必须以诉诸武力的方式才能维护英国的商业利益
斯当东态度的转变似乎并不是一个孤例
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现象
许多因为倾慕东方文化的来华者最后都变成了鹰派
从二百年前的斯当东、赫德爵士一直到今天的博明
原本的文化使者最后都成了咄咄逼人的“激进分子”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们?
是什么让理想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甚至帝国主义者?
他们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路程?
今天
士丹顿街依然接踵摩肩、人潮汹涌
又有多少人知道
这个街名纪念的是一个目睹了文明错位
最后却转身投下战争赞成票的见证者?
230年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
让人惊骇万分的是
马卡尔尼的观察与预言竟然毫不过时
230年了
是时间凝固了还是我们凝固了?
这一波又一波循环往复的历史为什么总在重演?
到底谁能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