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帮内蒙古的资源部
做一个无人机的磁探
哎就有机会接触到无人机了
我一看国内
你知道06年150多家无人机公司
给我惊着了哎
但是呢通过做这两台样机
你对无人系统的体会比较深
在08年我交付了以后
从09年
我们注册了一个归国留学生的企业
那个时候就开始干无人系统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说十二五
就是10年到15年
我全身心进入空中水面
水下的无人系统
无人技术
第二个五就是十三五
十三五就从15年到2020年
好那这5年内就做各种application哦
我做了大概八九个uppercation
都是全世界第一次
全成功了
就开始跟你的客户群体
开始做各种物理试验
所以那个时候我认为15年到20年
是到处都有星星点点状的无人应用
开始好
当年我说的是从2020到2025会全面开花
然后2025以后是无人时代
这就这样发生的
而且是我决然没想到
俄乌战争的爆发
把这个无人系统的应用用
到了极致
而且提前了
你是说在战争中使用无人机
都到了小无人机人手榴弹了
就这么土的
但是应用的非常有效
我就讲未来
因为很简单
尤其是做无人系统
你是把人类的感官
眼睛鼻子耳朵和大脑远程投送好
那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
首先是你的动力
动力呢你就需要你的能源
能源的储能密度要高
电池技术的发展
对啊密度要高
再有一个呢
你的通讯的带宽要大
还有通讯的距离要远
所以你现在有了信念
对吧然后精确定位导航
那就是把人类投送到全世界
各个远程
和复杂敏感的恶劣的环境里面
你都能够作业
所以不管是资源勘探
还是国土防卫
还是环境监测
这都是人类需求的
对
所以现在其实我们做硅谷的科技报道
其实也看到了
今年像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包括无人机送货这些
其实很简单的概念啊
对对对
有很多人在做了
其实这些概念呢
非常简单
他只是说
今天的工业技术的性价比到达了
您觉得这些技术现在开始慢慢爆发
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技术驱动的
这个技术是什么呢
电池
电池就是电池
嗯电池是是key
你想不管是电动车也好
任何无人系统
燃油的你永远有危险性
电池的这个密度
能量密度越高
体积重量比例就越好
这是肯定的
那电池最安全嘛
你想我当年干潜艇救生的时候
我在04年
那个时候英国有一个电池叫斑马电池
是高温电池
那用我们做水下潜艇嘛
不是那个军用的潜艇
是救生的潜艇
微型载人的潜艇
当时都不敢用锂电池
因为锂电池当时的风险爆炸性还在
那你要载人都不敢用
所以呢那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事了
就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电池
因为你的电池的储能的密度高了以后
相当于我的续航能力就大了
我的duration就时间长了
而且电池又是很干净的
你想你要是用燃油
你用燃油水下就用不了
它需要空气
你不管是用煤油还是汽油
他必须要有空气循环
就没选择
嗯
对我看现在很多
包括EVOTL垂直起落机的这种发展
他们也是说觉得很多投资人进入到
也是看到整个电池技术
包括电池密度啊
整个电池他在储能啊
他的大经济嘛
对对对对对
大方向的提升
对啊飞有的人叫飞行汽车嘛
飞行汽车
是啊
我我跟好多朋友这个领域都很熟
但是呢这个呢
就是看你一个社会的
会不会发生更多的低空的collision
然后regulation啊
这还有很多很多跟监管打交道的地方
对对对说这个话说了有十年了
德国的飞行汽车公司我也知道
我老家成都的
成都奥飞也在做
小米也在做
好多人都在做
是过去的四五年
但10年前的时候人少
都在提这个概念
那实际上这个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的
难度是没有
就是怎么样的
它的性价比
可操作性
可运作性
还有每一个社会的管制是什么
啊您刚刚有提到俄乌战争
他其实是无人机带火
这个行业的一个触发点他是有大量的采购还是怎么样
没有就是俄乌战争
他已经证明了
无人系统的性价比太大了
你想想看
我用自杀式无人机装上战斗布
装50公斤
100公斤TNT
这个特别容易实现
一架飞机有多少钱
对不对我还可以用旧飞机改
你以为导弹多少钱
我个铺天盖地风云的无人机来
你打的过来吗
你的防空导弹受不了啊
这就是我很担心的
就是我们的技术
会不会被反向利用到了
伤害人
因为现在这样他战争的成本就变低了
对啊就杀伤力变高了吗
对那肯定的
毫无疑问的
无人系统
远程作战
以后都不需要人面对面了吗
这就跟当年美军打阿富汗
打塔利班一样的
坐在五甲大楼里面打塔利班
因为你卫星通讯了嘛
对吧你远程接管操作
这都是可能的
但人类的悲哀就在
人类是肯定没有未来的
人类没有任何未来
科技的进步它是个双刃剑
一个是过度的资源消耗
资源是用亿年做单位才有可能形成的
不管稀有金属
贵重金属
任何材料是越用越少
你要让它重新地球的变迁
重新产生好
那需要多少亿年才有可能
所以除非我们回到刀耕火种
所以科技的进步
说减轻了人的所有的劳动代价
增加的效率和增加了生活的舒适度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
破坏的环境
消耗的资源
尤其是这个世界
哎呀我怎么说呢
大量的流氓集团
对吧这个世界为什么有战乱
全政客们的dirty business
好那这些人类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科学进步
来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让大家生活的更和平相处
一定要走向战争
互相掠夺
互相杀戮
这是反向文明啊
这是退步呀
所以那天在复旦跟他们交流
两个教授
张立奋和王升远
底下有观众在那调侃
他们都说自己对未来的看法
两个教授都说他们是悲观主义的
你觉得未来悲观吗
我是绝望的
我什么悲观的
人类根本就没有未来
而且这个科学技术的过度进步
是加速他的灭亡
所以我是不看好人类的
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面
我就说微观
我很乐观
宏观不是悲观是绝望
拍完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纪录片
对整个战争的看法会有改变吗
我不是改变的
是加重啊
是加重
就是更深的痛啊
因为你看了一个一个真实的家庭
一个一个真实的亲情
的绝望和长久的等待
一个一个孩子
80年没有父亲
一个母亲
自己的儿子去哪了
不知道就这种痛会更深
也就是说我拍完理事本文
对人类的未来其实更绝望
但只是我们够不到人
人类可能还有几万年没问题
人类在探索
外太空的技术也发展的很快
你外太空如果说是为我所用
那还好但是如果说我们说移民
天方夜谭
移什么民呢
你移到一个不同环境的星球
你人类也就变异了
你可能还是个生命的延续
但未必还叫人
对
然后您现在其实同时在做很多事情
白天做科技
晚上做电影
然后还有几部电影
是正在制作的过程中
对啊我现在新的电影
都马上已经在做后期了呀
6我们是5月31号杀青的呀
10月份定剪的
现在一个多月
是我们的法国作曲和音效
正在做新设计和音乐了
预计可能
目标看这个月底有没有
可能能完吧
但最晚春节前要完工
OK电影的片名叫下一个台风
英文不叫
英文叫after台风
也就是李玉导演
我们俩在前年国庆萌发第一个点的
所以四个女演员
你们可能熟悉的
张子枫,李心洁肯定认识
马来西亚的
会讲福建话
姚晨还有一个张伟丽
拳击冠军
在这个电影里不是拳击
演一个渔家女
哇太惊艳了
我们都没想到
张伟丽演得真棒
哈哈哈
所以我其实很好奇
您是怎么管理精力
同时去做这么多事情的
对呀我我是比较擅长
嗯就是多线程
我意思说我是多核嘛
哈哈哈多核
我我喜欢同时做两三件
甚至三四件事
如果是开走了科技的项目呢
可能三四个
电影的项目
两三个不能超过两三个
你跟那个驾驭的吗
这边正在制作一个
另外一个正在开发剧本
同时因为电影它有一个好处
它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不需要这么多人
你比如说
你在故事的创作和剧本的开发过程中
可能就三两个人
你只是到了筹备阶段
可能进入要做分镜
要做美术效果
你要做production设计了哈
那个时候可能二三十个人
真正到开机的时候
你原则上不超过两个月啊
这一百几十号人
因为我比较喜欢文艺类型的电影
我更多是
喜欢这种情感类型
人性类型
社会的反思
时代的特点
你喜欢这样的电影
我不太喜欢纯视觉的东西
那是个辅助性的东西
您觉得在您的这个人生中
有遇到过比较难过去的坎吗
他会是什么
我最大的坎就是跟我女儿的沟通啊
哈哈哈哈
我就我一直跟跟朋友们讲
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治我
就我女儿经常不搭理我
气死我哈哈哈哈
她现在多大了
二十八九了都
嗯
她的生活嘛
我们可以理解
这种当爹的嘛
不就这样嘛
老想拍女儿的马屁
哈哈哈对吧
所以其实也是女儿奴啊
这个肯定没办法
做父亲的肯定都这样
所以呢
其实像我们都进入倒计时的年代了
都有自知之明了
能活多久
也就说把眼前的今后一二十年了
还有哪些感兴趣的事情别落下
尽可能去实践呗
至于你做成做不成
不重要
因为我一直和年轻人分享的是
什么叫成功
只要你有想法就去尝试了
这就成功了
至于你做成做不成
那不重要
那是别人的标准
你的标准是
哎我有一个心愿
我去尝试了
享受这个过程
要的就是这个呀
我们年轻的朋友
我们喜欢做什么就去尝试
有什么关系
你看我做电影
我遭遇了多少不同的朋友
有学电子工程的
有学力学的
有学建筑的
还有学汽车自动化
都来做电影了
您怎么评价
招人的时候
大家是真的热爱电影这个事情
我很少招人
我们都是撞进来的
你比如说我们过去团队里面也有很多
年轻人就是啊
方老师
我就想做电影
你给我个机会我就来呗
做做做哎
有人就留下来
做做做有人又跑了
那有啥关系呢
嗯你今天他喜欢
他就会留下来
他不喜欢
他可能就去探索其他他更喜欢的事情
对
他也可能在我们这边你给他一些机会
他积累了一些经验
哎他在这个地方
他觉得他一跳槽以后
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都鼓励大家的呀
特别都鼓励大家
我是特别喜欢看到年轻人成长
而且看到他们成长过程中
你还助了一把力
哎你特别开心
当老师不有这个概念吗
是是对不对
对我觉得非常的触动
然后也学到很多
没有我经常跟大家讲
我就我们要经常自嘲吗
我们这帮人就是很性情
其实很性情就是二货
不去计算那么多
因为算不了的
那也没意思
就一切以你的感受为尺度为标准
你感觉好
但只是说你做每一件事
当你要决定去做一件事的时候
是非常感性
我经常说
我一辈子做重大决定都是感情用事
因为我是人
所以做什么决定呢
就我高兴
我想做这就足够了
但是你去做的时候要讲究职业训练
很理性的去把一件件事做好
就一直就这个思维
所以我才讲我以前经常讲感性为人
理性做事
所以在硅谷这个地方有这么多我们的
尤其是国内来的各种留学生这么多
我们是看着硅谷这个地方
就是中国大陆来的工程师
科技人员规模越来越大
我记得在80年代的时候基本
都是台湾香港的华裔在这
现在大陆群体越来越大
这也挺好
所以那我们大陆的国产的电影
在湾区华人群体里面哎
有好多人关注
挺好
非常关注
就是当时里斯本丸在中国上映的时候
因为我的朋友圈
已经是刷屏式的推荐了
就是口碑非常好
我当时特别想看
然后我我还特意搜了一下美国的影院
我发现没有一家在上映的
所以这次特别好
就有一个机会
您能来旧金山来做这个公映
是
这个其实是按照那个奥斯卡的要求的
他要求你约你去报名最佳纪录片
他就要求你在美国要公映7天
就是你要有公映场
那既然来都来了
湾区又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那就放给大家看呗
我当时看那个里斯本丸的时候
我那天特别想念我的家人
当然了就是我看那个就觉得啊
亲情真的不
这是不可阻挡的
对对对
所以你看我在国内
我去好几个大学
好多个大学去路演的时候
主持人经常问我
你给我们观众还有什么要说的
我就说今天晚上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
说你想念他们爱他们
嗯
好的那谢谢方导
嗯好
谢谢方导
太精彩了
谢谢方导
哎呀回到硅谷不就回家吗
这我说硅谷是我的第二故乡嘛
欢迎常来
好好好
谢谢好谢谢
祝你们的节目越来越红火
感谢感谢
另外听到我们这期播客
但是还没有看这部纪录片的朋友
我真的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现在在b站上已经可以付费观看了
非常的震撼我相
信大家看完以后再来听我们的播客
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要对方导说的话
也可以在我们的评论区写留言
最近我收到很多
非常优秀的小伙伴们的简历
也看到很多给我们投递简历的小伙伴
真的是对我们的节目如数家珍
了如指掌
非常抱歉
就没有在邮件中一一回复大家
如果你还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
可能是我们的回复正在进行中
也有可能是跟我们期待的方向
有一些小小的错位
大家千万不要怀疑自己
2024年马上要结束了
大家对硅谷101有什么样的好奇
或者有任何问题想问我本人的
都可以在本期节目的评论区留言
告诉我们
也可以发邮件到Podcast@sv101.net
来联系我们
我们会选择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还有一些好玩与有趣的问题
在年终节目中
跟大家集中的交流与解答
非常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与陪伴
那如果还没有关注我们播客的听众
可以通过苹果播客小宇宙
喜马拉雅
蜻蜓FM荔枝FM
网易云音乐
QQ音乐还有Spotify来关注我们
也可以在YouTube上搜索硅谷101播客
来关注到我们
也欢迎大家给我们写评论写留言
我是泓君
感谢大家的收听
作者: admin
-
E175_专访导演方励_人类没有未来(4)
-
E175_专访导演方励_人类没有未来(3)
他这个做的呢
就增加了一些特效
一些视觉效果的东西
他把它讲述成一个完整的
但是呢没有结论的东西
就是把大家听到的各种东西拼在一起
包括后来几年
找到过的一些碎片的残骸
拼在一起
我看过但是其实我真正最大的动力
不是拍电影
我想去找马航
对其实我的疑问也是在这里
就是我当时看那个里斯本丸
最开始您是跟韩寒一起
在拍这个后会无期的时候
听到了
就是在东极岛听到这附近有一艘沉船
当时这个沉船他是官方去找
找了多久没找着
官方没找过
就是香港民间的
一个考古队和一个潜水队
去找过 05年
对对对没找到
嗯所以反正70多年没有任何人找到
对然后您开始10天是没有结果
后面您改变了一个方案
觉得对这个坐标定位可能不准
对然后很快找到了
对
但找到了你还得证明他是
哦这个很难
如果你飞机只是残骸的话
就对比马航的这个事情
如果飞机只是残骸的话
你会更早找到马航370的残骸
这个难度比我找里斯本丸大的多得多
起码10倍以
上难在哪
水太深了
在海里
4,000多米
4,000多米米
里斯本丸是30米
30多米啊
嗯 30多米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的声纳的分辨率
你可以在水面就实现了
你这个就不可能呢
因为声纳的传播
在海水里面的速度是平均每秒1,500米
无数个
就跟你一个手电筒
或者一个激光
密集的激光
不就激光扫描了吗
对吧多点声
那是一样的
我大量的声波
密集的声波
传到4千米的海底好
那就意味着它的分辨率一塌糊涂
就是你在水面不可能找到
马航370 可能性就是因为你4千米的
你的波束角是多大
当你的波束角
你比如说我
你是一度的波束角
你可能到了这几千米就变成100米了
100米迈就是一个角一个point的
一个飞机都出不来
就就分辨一塌糊涂
马航370的寻找
在水面做任何工作是直接找不到的
没有这样的分辨率
那不可能
这是所以要从海底找
必须贴近海底
但他又有矛盾
贴近海底以后
你怎么运动
贴近海底以后
你的定位导航怎么办
你有实时通讯吗
海水里面的通讯
唯一有效的就是压力波
就叫做声波
而声波的带宽太窄了
在4千米这样的量程上面
你能拿到10K
20K到头
你不可能有image
你只有一个point
当你没有image
你怎么知道那是马航370呢
但你说我可以原位把它存起来
回来再试回放
你知道这是什么工作量的
你想4公里以下的海底
你要贴着精细的去寻找你
怎么定位导航啊
这个味道太大了
不是你不可能啊
你卫星有个屁用啊
他现在有一个大概的位置的方位吗
还是说都是猜测
英国这个通讯卫星有一个记录
是每一个波音飞机它自动发这个信号
但它没有射线交叉
它是单轨道
就是你我在这说话
你旁边听到我
但你听到我
可以在那可以在那可以在那
距离是一样的呀
嗯哈哈
对吧你看你的那个写字台
这跟我的距离和我站在那边
站在那边
站在反向是一样的
所以它就是没有交叉出来
它就是一个一维的一个轨迹
所以这个轨迹就可以从南印度洋
澳洲一直画到哈萨克斯坦
你上哪找去
半个地区
还是还是海底
对还是海底
现在你是猜是
后来大家比较确认是在印度洋
是因为后来在马来加斯加这一带
非洲的群岛找到一些飘来的碎片
好的
确认是马航370坠海的时候破碎了
那你相信在印度洋
但在印度洋这个圆弧划过去
你可能计算飞机的油量
从马来西亚离开以后
这个油料剩的多少
大概能飞到哪一个位置
然后再贴近他卫星这个轨迹的附近
是这样去靠
这就算是你最大的能力了
但是呢你现在关键就即便这样
这种误差都是几百公里以上的
好看这么深的水你咋找
所以我真正最想干的不是拍电影
我是用拍电影召集资源
我最想干的是寻找
您在做一件充满挑战
而且挑战极大的事情
对啊对啊
也就说我可能就是想登那个
珠穆朗玛峰嘛
对吧对
但是我也可能死都登不上去
那有啥关键我一直在努力啊
我很好奇的是
在做这些挑战极大的事情的时候
他其实是需要巨大的社会资源
来支持的
比如说找人找钱
找人跟找钱的过程中
一定会对资本有所承诺
就是
至少就是资本方向是想有所承诺的
您怎么去管理风险
所以我就跟他谈的是
我上次跟好几个朋友
第一次我们开一个
就是一群头脑风暴的一群朋友们
我说
我们把这个电影取的名字叫the last effort
最后的尝试
最后的努力
也就是说我找不到马航
我给大家拍个纪录片呢
我能不能用拍纪录片的成本
同时再增加一点钱去找马航
是这个概念
要不然你没有一个由头
我没有东西可以deliver好
如果说我要拍纪录片呢
我至少有一个product deliver
那我能讲清楚
但是我在拍这个纪录片的过程
是让我真正最大动力
是真正把它找到好
所以他就倒过来了
真正的你在筹集资源的时候
或者聚集人气的时候
是用拍一个关于马航失踪的纪录片
对吧纪录电影
那同时你真正的目的是想找到他
这就是说你可能找到马航370了哈
那纪录片就变得不重要了
对吧这件事变得很重要呵
但是如果找不到呢
那个纪录片里面的最重要
你要deliver啊
对你对资本要有承诺
但这也没有那么大
又不是好莱坞的大制作
这种电影对吧
你可能就在
我们一般会想起来
可能一两千万美元到头了
知道吧不会那么贵
嗯对
为什么想要找到马航的残骸
就是您觉得
您心里最底层的一个驱动力是什么
就刺激啊
就喜欢好玩
就是别人找不到就刺激了
嗯哎
所有登山的人说有一个山
处女峰没人登上过
这就发了疯
拼死也要干的呀
哎这人活在人间干嘛的呀
这个实在太有意思了
不这个人
人是一个精神动物
对吧再这样问我啥
我没目的
我就是觉得好玩
就觉得刺激
你们说找不到
我就觉得刺激
你们都能找
我就不去了
一定是这样
我觉得
应该会有很多做这种海洋探索的人
很愿意一起去干这个事情
因为我已经
我至少已经联络了一二十号人了
我都知道
但是我需要在决策层面有几个partner
先是在我们做research
然后做执行
做servey这些工作人员有的是
关键我需要几个核心的partner
现在我正在决策的partner是指什么
能一起找钱
能一起扛压力
能一起策划这个电影方案
就是得把这个事做成了的人
对啊一起做成事
那我最想找的就是James Cameron对吧
他感兴趣吗
我正在跟他联络呢
嗯我是想邀请他来跟我们一起
partner啊
嗯
你就想好几个嗨人嘛
可是马斯克他
他感兴趣天上的事
还不感兴趣深海的事
我要找帮感兴趣深海的人一起干
之前就是
我看到有一些记者采访您的时候
就是有提到您在拍里斯本丸的时候
没钱的时候
您也是把自己的房子都卖了
然后去拍这个片子
对这很正常啊
嗯因为我们在疫情19年之前
我们的technology的公司的profitable的
所以我一直有支撑嘛
还有呢
这个疫情期间欠我钱的人都还不了
反正我在国内
现在还有两个电影公司
欠我4,000多万的
比利时这个无人机公司
欠我1,500万欧元
还不了啊
对不对但我不能因为他们还不了
我不活了呀
所以我还得把什么东西砸锅卖铁
能变现的都把它变了
现金流会是压力吗这是在
当然的是压力
对而且我不止一部电影呢
嗯
我还有个《下一个台风》两个电影在手里
这cash flow肯定是一个issue啊
对但不光是现金流的压力
是在疫情期间
你根本行动都没法行动
全被lock down了嘛
所以你根本就不可能再有profit
制造现金流
还有呢欠你钱的这些朋友们
谁都还不起你
所以就把你弄在那
那怎么办呢
手里还有什么可以变卖的
全卖这特别简单
后来大家问你怎么敢把房子卖了
房子有啥关系
房子住哪不能住啊
借住呗租呗
有啥关系啊
房子钞票都是最便宜的资源啊
最难得的资源
是你的idea和生命和心血啊
对这比钱贵重多了
你就说你想做这件事情
因为所有的资源你拿来干嘛
资源是用来消耗的
消耗它为什么
为pleasure啊
这个逻辑
虽然说赔钱
我说我怎么会赔钱呢
我已经把钱转换成电影
pleasure的asset
对不叫电影
这不是电影吗
我没赔钱呢
我只是把钱转换成更有
意思的asset
我看见之前您在一起的一个演讲
然后您讲白天干科技
晚上干电影
你大概是从什么时候
进入到电影行业的
为什么会进入到电影行业
嗯 2,000年 2,000年
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
我从小就看电影长大
对电影呢
是蛮喜欢
并没有想过一定要去做电影
而且呢你小的时候
从12岁到20岁那八年都在文学里长大的
也蛮喜欢
呃就是蛮喜欢文学作品的
文革期间嘛
那也是你逃避现实的一个虚拟世界
再一个呢
我从小受父亲
受我爷爷他们影响
都喜欢拍照
喜欢摄影
所以我在当年十几岁当工人的时候
我有自己的暗房
就特别喜欢构图
喜欢image
只不过呢
是still picture
不是流动的motion picture
当然
后来是阴差阳错认识的王超导演
他原来是个作家
他也没做过电影
我也没做过电影
就阴差阳错这么认识了
那就说想第一个他的处女作跟我讲讲
他写了本小说叫安阳婴儿嘛
他想把他拍成电影
我们俩聊了
这我也花不了多少钱
干呗就是玩票
我一开始2,000年跟王超就是玩票
我就是帮他一个忙
但我也好奇这电影咋拍的
第一部拍的是什么
安阳婴儿啊
嗯还获好多奖
但是呢而且我这个猪脑袋
都不知道中国有电影局
所以第一个我都开机两三个礼拜了
有人朋友问我说
老方你那个电影有拍摄许可证吗
我说啊拍电影还有许可证
我拍照片怎么不要许可证呢
我买个胶卷不就拍了吗
又从小喜欢
拍照嘛所以我认为
拍电影不就是买点胶片就去拍呗
谁没想那么复杂
结果
所以安阳婴儿就变成地下电影了
因为没有拍摄许可
那就是因为后期去了戛纳
去了“导演双周”
然后跑了很多电影节
来过旧金山
也去过芝加哥
去过纽约
去过很多地方
那个时候完完全全就是好奇
就纯粹好玩
因为我第一次
我们后期在国内做不了了嘛
因为没有许可证
就得把胶片弄出去
以后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做了后期
因为我们拍的是用的16毫米
要把它放大成为35毫米
还要做后期去阿姆斯特丹做的
因为王超他们这几个朋友英文都超烂
我英文好点可不懂电影呢
人家王超还专门给我买本字典
就是汉英词典
我还以为是电影英语专用的
没有
你得汉英语
他们会讲中文呢
啊我得对应英文是什么呀
对吧
因为我跟人家片场
就是做后期制作的公司交流
我得会说呀
我英文能交流
但是我不懂术语啊
所以就一个二货
真的是一个
完全一张白纸来瞎撞进来的
拿了字典看哦
这个叫动效
尤其当时他们跟我讲这个法文foley(拟音)啊
这个foley到底是什么呀
哎呀左理解右理解
是个法文的名字
一个人发明的
叫动效foley
我一直不知道foley是什么
哈哈哈我就我就讲
其实真的挺二的
但是我觉得人就有挺有意思的
任何一个新的行业
只要你喜欢
挡不住的
你花一段时间
你就变成比较专业了嘛
对吧所以
我一直跟所有的天下年轻朋友都讲
创业不是你要达到某一个目的
创业是说你有一个挡不住的心愿
你想自己把它玩开
这叫创业
说你说人家都赚钱
你就创业去赚个钱
你最后成功不了
因为你扛不了太久
因为只有你把你的兴趣爱好
把玩耍变成一个可以循环的
有现金流的model
这叫创业
我天天能玩
还能养活自己
还能越玩越开心
那就挺好
我觉得我特别佩服您的一点是
其实不管您是做海洋物理学家
还是做电影
在我看来
你基本上都把事给做成了
因为我这一辈子只做喜欢的事
我这50年我只做喜欢的事
不喜欢的事
那这个我要和你的听众们分享了
我们想想看
我们来到人间只有三万来天
只有一次活在世界上的机会
叫生命的机会
什么东西最昂贵的财富
生命呢生命是怎么构成的
就是时间和情绪构成的结果
你拿它去赚钱值得吗
因为钱拿来还是蛮开心的
所以我跟所有年轻朋友的建议都是
一定是在自己所喜爱的范畴内
去寻找一个你慢慢能够成长和驾驭的
最后实现一点现金流
这现金流不用高
多一点这个局做的越来越大
少一点他一直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知道我四川人吗
四川人有一个特点
我们爱打麻将
说钱多打大麻将
钱少打小麻将
你钱多打100块钱的底
我钱少打5毛钱的底
我还是麻将呀
我还是快乐呀
所以我就说他经常我们讲
在创业的时候
因为我去过很多创业的现场嘛
就是跟年轻人对话
我就说一定要想好你为什么要创业
如果你说我想赚钱
废话谁不想赚钱
对吧哈哈
你的knowhow
你的specialty是什么
你有什么unique的地方
你说我就是比别人聪明
我说你牛
你说我比人家不要命
你们工作8小时
我每天可以工作18个小时
那也牛
对而且我就胆大
不怕风险
这也是一个你自己的specialty啊
你有更多的自己巧妙的idea创意
那更不用说了
就说一定要想清楚
就说你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这个要不然的话就太亏了
管理一下自己的生命投资吧
那比钱值钱多了
你花50个亿也买不回来一天的
对这个我非常非常认同哈哈哈
这是真实
这是我一直认同
是是
所以为什么
你看我过去这三四十年吧
尤其创业以后的这30多年
我很少拿钱来算账
就是钱是用来挥霍的
一有钱就挥霍
没有钱撅着屁股挣呗
怎么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的
我没有第一桶金
嗯我睡了一年地板
我开始创业的时候
什么破铜烂铁都卖
我都卖呀
我得筹集
因为你想做的很多事情
他需要有个周期
有个cycle
你需要培育嘛
要培育市场
培养你的第一的产品
但这个周期里面
你就做贸易
我做了一年的贸易
这贸易是逮着什么能卖什么
能卖什么
我连二手推土机
二手的什么沥青搅拌机都卖过
一台没卖掉
还卖过废铜废钢吗
一吨也没卖掉过
因为我最喜欢的还是科学仪器嘛
我最喜欢还是地球物理仪器装备
和海洋探测的
这个因为我喜欢物理探测
但我又喜欢机动平台
所以我过去这十几年
基本上都是
我在10年给自己定了一个八字方针
我说未来20年我做什么
我就说了八个字
无人远程遥测遥感
这就是我过去这14年在干的
而且我当年预测的是一模一样发生的
预测的什么
我在10年
我跟他说未来20年我怎么布局
我们喜欢用五年计划
中国是十二五吗
因为我是在06、08年 -
E175_专访导演方励_人类没有未来(2)
fryquency 是听觉的
还有所以我们最后的决定就是
画面所有容易假的就让它假透
干脆你上来就知道人是不动的
人还不能做精致
精致又吸引你注意力去了
干脆你就是把画面做糙
越假越好
所以观众就不关心了嘛
上来他就是个概念
他也不够血腥了
那血不会流了嘛
只是一个示意
好只是给观众一个参考
但是呢这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
像军舰像飞机
你仍然让它动
它就蛮好看嘛
因为他没有表演啊
这就是我们最后总结出来的conclusion
就是把视觉冲击力的
停留在没有生命力的环境上面
凡是有生命的这些人
我们让他静止
让观众知道这是假人
他就不去关心细节了
然后你就在听故事了
所以用了这个概念
哎呀我怎么说呢
这个这个就完全要讲起来
我有时跟他们讲
我说盖了一个豪华的五星级的写字楼
结果拆得七零八落
拆了一层
一个非常朴素的普通房子
也不跳戏了
这算不算也是一种
从豪华慢慢的归于极简风
他其实是一对的
对我经常就跟我们穿衣服
是一个抽象的总结
穿的笔挺的对不对
笔挺的西装礼服
但他不适合这个环境啊
后来我跟他们开玩笑讲还不光这样
我们决定用人不动定格
其实就是把做成三维的人浪费
扁平化定格
但是呢他的风格是一个版画的风格
油画的风格
版画的风格好
那我们还得让他跟我们的特效match
原来特效做的很精致的呀
军舰都做的很精致的
那就还得做旧
之前的特效
包括建模的那部分
还是可以保存下来的对不对
我只是把表面做糙啊
嗯我就跟他们开玩笑
有人不太懂得跟我说哎
你怎么炫技炫成个五毛特效
我说你知不知道这是我没有要追求的
就是你上面已经是一个牛仔衣完
下面穿个笔挺的西装裤对吗
哈哈
他不match
所以我就得
你看我们那个海面
海水的运动都可以增加了很多笔触
就是铅笔的这些痕迹
天上的云做的很精致的
都把它破掉
就是刻意的让他跟风格换向手绘
但他也能动
所以所以
这个是一个属于自己的combination嘛
这是试错的结果
怎么样effective怎么做呗
对您
在不停地推翻之前的这个决定的时候
您的特效团队会抓狂吗
他们全是执行团队
那没办法
我们改了多少次
还好是个台湾团队
反正也吵不了架
都在高雄台北
哈哈又是疫情期间
但中间也有很不容易
对遇到很大困难
就他们的员工少了一半还多
因为疫情期间没有工作了嘛
对吧大家都养家糊口出去打工去了
这个公司叫“兔将”
蛮好的蛮有情怀的
这些负责人
最后啊这生产力不够了呀
很多人都走掉了就说疫情期间什么都停顿了嘛
所以当抓狂是肯定的
翻了好多种烧饼
改过去改过来
那怎么办呢
谁也不知道
对我也是第一次做导演
还有这种视觉效果的
人为生成的视觉效果
其实是慢慢的你试错
而你慢慢慢慢找到方向了
就最后你彻底解决了一个问题
就一开始你的思路未必是那么清晰
有些东西你不去试
你真不知道
所以你想象力里面
哎我就是历史还原嘛
但你没想到
场景还原好办
人太难还原了
因为人都是个性的
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所以你还原他
你怎么还原呢
关键你照片有参考呀
照片多生动啊
真实的你现在用一个演员
用一个数字
怎么用一个动画的怎么做
就是不能一一对好
您有没有想过
比如说把它做成一个
基于一部分历史事实的真人改编电影
因为这样他会让更多的人知道
那是商业目的啊
嗯里斯本丸沉没
这是一个非虚构的剧情片
他是有故事的
他就是按照剧情片的节奏和视觉效果
和声音和音乐
视听语言嘛
按照这个要求来做的
但是你说我去编一个虚构故事
我还有motivation吗
那我做任何都可以
其实我在四年前
就写了一个2万多字的大纲
但我没有motivation
没有冲动
我一直做电影
一定是我自己特别exciting
有这个欲望
才能驱使我
你光给我钱
我干不了
因为我的命比钱值钱
所以呢我就说这是两个category的事情
因为这是真实的
你很难得抢
救到了客观的被淹没了
82年的历史
你也抢救到了
在这个历史下面
一个一个生命的个体
和他们的家庭亲情爱情友谊的故事
这真实的故事
我为什么要把真的做假呢
所以一开始您的动机
它就是一个纪录片
我就是要把这一部分的历史
影像给保留下来
呃还不光是说这个简单的概念
因为纪录片
这是个笼统的话题
纪录片分很多种
第一你有电视纪录片
然后你有大银幕的纪录电影
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
它就是一个故事片
它不外乎是真实故事还是虚构故事
还有一个真实故事改编
不就这几类吗
里斯本丸沉没
如果我们来定义
它就是一个
也是一个feature film
但是documentary feature film
或者叫documentary drama好
那你的虚构的这些故事片叫fiction film
是人写出来的
你是用真实的历史
和真实的人讲了一个故事
但这是最难的嘛
因为它的逻辑性
它不是你事先预设的
你是根据你收集到了
采集到了什么样的素材
然后再来看你怎么样能够搭建讲述词
一个观众能坐得住的故事
这个是更chanllenging
因为你不能乱编了
因为我本来也是做电影的时候
最喜欢做的工作就是编剧
那编故事相对有有没有难度
有难度
但是比真实的东西能搭出去故事
要容易多了呀
我想拐弯就拐弯
想低低一点
想慢慢一点
想快快一点
多增加一场戏
就增加一场戏
很容易的
但是你真实的剧情编
难度肯定是最大了
因为他缺东西就缺东西
讲不顺就讲不顺
所以他非常掐人
所以我们剪了整整两年时间
才把这个剪顺了
我看资料说您只用了20%的素材
然后还有80%是没有用到的
对啊是一个非常大的采访工作量
是为什么量很大呢
其实严格讲起来
我不是interview
我是一个visit和一个talk
或者visit and chat叫访谈
因为采访通常都有目的
我没有目的
我走入每一个家庭
我只是知道他们都是被遗忘的一群
经历过战争
经历过伤痛
经历过战争下面的各种命运
唏嘘和悲欢离合
所以呢我就是来听故事的
就是我打动这些家庭
是因为我找到了沉船
当我把沉船的声纳的image
放在大家面前的时候
尤其是这828个家庭
那特别震撼
因为这80多年来
这828个家庭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在哪里
结果你替他们找到了
所以当你这个关系变得很近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不是说在回答你的问题
是在向你倾诉了
因为他们被遗忘了80年
没有人关心过他们
当你扛着机器
几个中国人闯入这些英国人的家庭
这些是被遗忘了80年的家庭
亲人不见了
当我们来告诉他们
我们在做一个documentary
要把你们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你想这个欲望是说什么
而且呢这个数据的
它就非常像我们做传统电影的
去现实生活中的采风
采风我就是没有精确的目标
我只是说这一个方向
这一片民风
这一片地理环境
我想到这里面去感受去听去采 能看得到什么惊喜
就这概念
所以我在访问每一个家庭的时候
我就是倾听
所以素材量最大
我不是提一个问题
人家回答呀
他一直人家在倾诉
我都记录
然后你再看怎么样能够提炼浓缩
然后把它搭成一个故事
对
您觉得在那80%没有被用到的素材里面
能不能跟大家讲一个
没有在大银幕上呈现
但是非常触动你的故事
其实我连视觉效果
连CG特效都做完了的
我给大家讲
比如说我讲一个故事
船在沉没的一刹那发生了什么
那一刹那
之所以我把这个故事放弃了
就是在船沉的那一刹那发生了两件事
一个是200多个炮兵
因为3号舱的楼梯断裂
逃不出来了
好这些人是唱着歌沉到海底的
那就是生命中间的绝唱
那是非常触动人
非常震撼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
我是在Jack Hughison的录音
就敲密电码的那无线电报员
他留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录音
哦我听到这个说当时泪流满面
他已经在海里挣扎的时候
突然船舱里响起嘹亮的歌声
船沉下去
好所以他当时用的是
这是一群要去见造物主发出来的绝唱
太震撼了
这也是那个moment发生的事
还有一件事
这个我是全部
我采访的这一家人
这个军人叫Billingham
是皇家炮兵的一个士官
他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叫Harry Mace
这个Harry Mace
是卡在了3号舱顶层的舷窗里面
我从Andrew Salmon的回忆录里面也看到
他画的图
有三个英军战俘卡在舷窗那个洞里面
进退不得
因为脑袋挤过去了
肩膀挤出来了
然后盆骨过不去
也退不回去了
好所以呢
这个Billingham一直陪着Harry Mace
船马上沉没的那一瞬间
他就在身边
当这个船沉过了海面了以后
他看着Harry Mace沉下去
他吸了一口气
一猛子扎下去
握着他的手
也就是在水下生死告别的
哇这个太惨烈了
这个我采访他的儿子和两个女儿
他们说自己父亲一辈子都在讲Harry Mace
就最后那个moment
这是我一直非常舍不得拿掉的
但我为什么拿掉了
因为你在那一刻你怎么选择的
观众的情绪
你两个事情呢
所以只能给观众因
因为这两个的震撼力太大了
嗯就你有两个高峰
他并列了
你怎么收呢
这个船什么时候能沉下去啊
你仔细想
两个都是动态的
沉到海面以下
我不能闲两次呀
你不觉得怪怪的吗
你你想啊
这边有一个人沉下去了
这边船又来一次
又沉一次
那肯定不对啦
所以在做这个电影中
做减法对你来说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吗
呃不
其实做减法是一个很开心的事情
对一般我们开始都做加法
一般我们加法用我们的经验
做一个两个小时以内的电影
110分钟和105分钟是最好的
但这种题他可以做两个小时
不能到两个半小时
所以一般
比如说我们做一个虚构的故事
就传统的故事篇
通常我们很快就能到达
一上来就七八个小时
十来个小时
把所有的素材拼起来
但是可以非常快的到达三四个小时
到3个小时难度不大
难度是从你比如说你想减到105分钟
到120分钟的时候
尤其到110多分钟时候
你最难了
就最后那几分钟太难了
所以我们面临的时候
其实我们到两半小时的时候
就开始挠头了
因为我要压到两个小时吗
现在无论如何还是两小时零二分钟
对吧我就是从两个半小时
到两小时零二分钟
挠头挠了有大半年
因为你这个也舍不得
那个也舍不得
你怎么办
而且觉得细节点都非常好
非常震撼
他就是这么说
Editing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我特别懂
我的播客每周都在做这个事情
肯定嘛而且对他
可能过去我们的经验是什么呢
就当你把故事讲圆了
你已经觉得视觉讲述都很平滑了
都很舒服了
那就是超时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减掉1分钟2分钟
故事还成立
这就加分了
这个时候短就是好
就是你不影响你整体故事的时候
你能把故事讲圆
没有bug你还能短两分钟哦
那就是加分
是很不容易
对你也做Editing嘛
对而且我其实在做播客
以前我是做杂志记者的
然后就是会去写
采很多的人会去写一个故事
所以我特别懂
你讲做一个虚构故事
跟一个非虚构故事
他们太不一样了
你要把非虚构故事写的精彩
那个太难了
就是前面真的是不停的做加法
然后增加这个采访量跟采访信息
对最后我就觉得写一个开头
你要把这个开头写得很精彩
都非常难
这个因为你非虚构
故事是不是你所能选择
你采到什么就是什么
而且必须尊重事实
就是你所有的部分都是
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那你说的太对了
所以那你好
你完全明白这个道理
因为虚构的故事
你有你的逻辑
你完全按照你的逻辑在讲述
你怎么样都是合乎逻辑的
这个非虚构的剧情
真的是你就得看你的运气
对吧你抓到了什么
那你有没有能力让观众不懈怠
不掉链子
不中断然后呢
还合乎逻辑
这挺challenging的
所以我们的editing干两年
嗯然后您下一步是要做寻找马航MH30
对马航是其中的一个特别想做的
这样在搭建队伍
因为最重要的是说
我在寻找马来西亚的partner
没有马来西亚你做不了的
当然我是两重目的嘛
一个是想真正是想去搜索马航的残骸
你知道吧
这是你手里
会喜欢过瘾
手痒但是呢
他跟你的白天干科学的那一部分
科学是相当的
但你不可能有把握的
但我知道有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可以尝试
但未必能成功
所以你上哪里去找钱呢
对吧这个未必能成功的
风险太大了
所以我们就换了一个思路说哎
我们拍一个纪录电影
讲这一群人的紧密的最后努力
就是我找不到也是一个电影的
对吧就是我们各种尝试
各种角度去look into the archive
对吧所以呢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我正在搭队伍
其实我借这个
里斯本丸沉没的
推广的时候我是借
这个机会呼吁一下
看这个全世界社会上
有多少人有积极性
我们可以一起来搭帮的
不是我一个人想干
我是喊一嗓子
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partner
我们大家一起组个队嘛
来解这个世界之谜嘛
是我觉得应该
美国是有很多的这种纪录片的采购方
比如说大的电视台
或者像Netflix
他们还是很愿意去通过
我跟Discovery聊过
你跟Discovery聊过
但是你的方案是什么
我现在不是说首先是找钱
首先是找人
你现在太懂了
对你现在首先要搭建合理的团队
而且
这个团队必须是一个international团队
不可能只能中国团队
中国这边主要的优势是有大量的家属
对吧passenger的家属就是人们的
情感的思念的痛的悲欢离合的
这些人文故事
中国是比较多
因为Passenger里面大量是中国人嘛
对吧那你他有马来西亚人印尼人
美国人澳洲人
这个呢
我觉得还不足以支撑做这个电影
所以你一定要有国际团队
你得进入马来西亚的story后面吧
那不管是飞行员的故事
还是军方的故事
还是航空管制的故事
还有技术性的细节
还有澳洲海军卷入所有的搜索的
都得知道
所以我就是一个在街上喊一嗓子
我现在不是说我一个人想
我一个人做不了
我只是在街上喊一嗓子
看能够有多少人愿意一起走
但现在有几个人
可能会大家走到一起的
但还不够
那国际还不够
您看过Netflix拍的
消失的马航的那部纪录片吗
看过
对你觉得会有什么不一样
不是不一样
关键我得真去找啊
他其实是讲了一个故事
来去解开这个谜
但是他也没有真的有结论呢
是的
也都是根据各种
不管英国的卫星的轨迹
和当初都是公众知道的东西
你把它串在一起呢
包括这个飞行员家里
他自己做到身边的也行
包括他的航路图
我们都听说过的 -
E175_专访导演方励_人类没有未来(1)
嗨大家好
欢迎收听硅谷101
我是泓君
我们今天的嘉宾
是中国知名的导演与制片人方励
他是一位地球物理学者
和海洋技术专家
做了几十年无人机与水下机器人
他与硅谷的缘分
甚至早于互联网的崛起
但同时他也痴迷于艺术制作
拍摄了十多部非常文艺的电影
比如《苹果》、《观音山》
《后会无期》、《万物生长》、《乘风破浪》
这些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品
2024年9月
方励担任制片人
并执导的《里斯本丸沉没》在中国上映
里斯本丸是一艘船的名字
是二战期间
一艘运满了英国战俘的日本船只
沉船地点在中国舟山东极岛附近
这部纪录片
就是在寻找里斯本丸的沉船真相
如今方导已经是71岁了
依然在白天干科学
晚上干电影
这种对生活和工作
都充满了热爱与乐观的状态中
最近呢方励导演在旧金山
做了一些《里斯本丸沉没》的试映会
我们非常荣幸趁着这个时机
邀请到了方导本人
来跟我们聊一聊
他创作这部作品的心路历程
以及他是如何看待今天大火的AI
硅谷与战争
哈喽方励老师您好啊
大家好硅谷的朋友大家好
特别高兴来到我们硅谷101
这个播客节目
然后呢硅谷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这住了很多年
这一片天
这一片地
这一片人都非常熟悉
特别高兴有机会和我们的主持人
跟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分享一些信息
谢谢方老师
我想了解一下
最早您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机缘下
来到硅谷的
1985年的时候
我为一个美国的上市企业
在中国去工作
过来访问
那时候第一次来美国
跑了20多个州
因为分公司多嘛
最后跑了一圈
从美国南部
中部东部
一直到西海岸
最后留在硅谷待了两个礼拜
哎发现这个地方天气也好
人文环境也不错
那个时候Fry’s Electronics很小一个店面
1985年都已经很surprise
自己可以攒电脑了
那个时候91年年底把工作辞了
自己创业
那就跑中国来回跑
跑了20多年
所以过去这十来年
基本上待在北京比较多了
因为我又做电影又做科技嘛
科技呢我更多是做
我从14年前开始
10年以后就做无人系统
无人系统在天上飞的
那是我跟我的比利时合作伙伴
单桨的无人直升机
做勘探做遥测遥感
然后能干水面的无人艇
就水面机器人
这些机器都是您自己造的
就是可以造无人机造这个
对啊我自己设计啊
因为我的兴趣爱好啊
现在在这边我们做underwater robots嘛
Underwater
原来这个公司在San Leandro
以前我是他们代理商
后来把它收购了
收购了呢
就开始自己设计制造
但现在我把production搬到国内去了
美国这边就留sales office
support office
基本上这个概念
所以呢硅谷这个地方太熟悉了
我在90年代跟UC Berkeley做
还有Lawrence Berkeley实验室都合作
那做油气勘探的井中电磁成像
做电磁系统
那跟Stanford合作
那个时候跟地球物理系
做过他们岩石物理实验室的五年顾问
那个做digital rock都是做
油气勘探的
深部地壳探测
那个时候做的比较多一点
然后我们是看着变化的
您从80年代到90年代在硅谷的时候
因为当时互联网还没有起来
完全没有对
当时硅谷是一个什么样的样子
你知道硅谷当时也很热闹
那当年主要是电脑嘛
原来的惠普在这
然后苹果在这
苹果以前八几年的
都名字都改成Macintosh
然后最后又改回来了嘛
还有Sun Workstation Sun Electronics Sun工作站
那是都在这
但做各种仪器的比较多
各种科技仪器制造工业
对
对研究和制造
那个时候软体的还没有那么时尚
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嘛
那是有了互联网了
以后的变化就非常大
从尤其硅谷最火爆的时候
完全泡沫 98、99
两千年但是看清清楚楚的
您看到的整个00年
互联网泡沫破灭的这段历史
在对比到过去两三年
其实是一个AI的热潮年
它可能又是硅谷的一个小的
大家都非常疯狂的一个热门行业
对我们来讲
AI就是个很好的工具
没有什么神秘的
就是因为你的计算速度快了嘛
存储量大了
功耗低了
既然叫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它是Artificial的
它就不是original innovative的东西
它一定是把别人所有做过的东西
都放在你的ARCHIVE里面
DATABASE里面
非常快速的交叉调用交叉组合
所以呢对于我们大家来讲
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对您觉得这一轮的生成式
AI跟你之前提到的这一类的AI
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不就是其实就是速度快了
你交叉的速度快了
其实就很简单
就是相当于你有1亿个眼睛同时在看
就出来各式各样的东西
他就把人类做过的所有的东西
都非常快速的存储起来
但是最要命的问题
未来呢人不创造了
都AI去了
人都没有intelligence了
你现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依赖的全部都是
100%的是前人做过的工作
你把它借鉴过来了
对吧但是如果久而久之
我们只是用AI彼此去产生各种怪胎
就跟我们说当年克隆一样的道理嘛
我们人也可以克隆
最后人全变怪胎了
就人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就失去了
假如说我们人都过度的依赖AI
人的创造力没了
特别恐怖
还会对小孩子
小孩子education
怎么办大家都AI
还有原始的创造力吗
所以这个看大家怎么是工具用人
还是人用工具嘛
太对了
前两天我在参加那个金鸡奖那个论坛
我也是听众和嘉宾嘛
我看他们在台上就讲的AI就特别热闹
有一哥们直接讲的是以后用AI
演员都失业了
我说你说啥呀
当然后来演员朋友们都给我鼓掌
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
各种各样的情绪呢
他的魅力就来自于他独特的个性
好以后我们都用AI生成假人去表演
那你不是糊弄观众吗
那就是你全部都是模仿的
仿造的和畸形的
没有个人生命力的
当然你可以出来各式
各样的幻觉和奇葩的幻象
但是人的艺术感和生命力去哪里了呢
对
还有我觉得其实不管是电影还是播客
我觉得最打动人的东西就是人
他那种真情实感
有路这个东西是AI很难去取代的
就当年我说的无人餐厅
我来吃什么呀
我就是来看人的呀
我喜欢看人的不同表情
跟waiter可以交流
但无人餐厅
家里也无人厨房
人还有意义吗
活在人间
活在人间体验什么呢
好那在科技里面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都过度的依赖工具
制造出来的
当然你制造出来就跟你画画一样
一个画家如果说你的所有的照片
画也好
自己的原创的东西都变成了复制了
还有魅力吗
还有艺术可言吗
还有吸引力吗
都成了简单的复制和借用的设计了
嗯
那您实际做电影的过程中
如果我们把AI当成一个工具来看哦
那就非常对
您觉得他对您的电影哪些
哪些环节会很简单
我就去我刚做了这《里斯本丸沉没》
对不对我要做digital modeling
对吧首先我要做海洋
海水有波浪
有波高有波周期
有流这海洋的模型怎么建立呢
今天风是几级
能达到几级
海况好
这些模型在ocean graphic这个community的里面
早就是现成的
可惜这些CG公司
特效公司
computer graphic公司
他不懂啊
你让他从头再去建模
哦那费好大的劲
但是你把这些科技的
比如说海洋学的这些模型拿来
他又不能直接用
因为他的算法
他的
数学模型这些做电影都看不懂了
好的如果说以后我们把AI用上
我说特简单
还有呢你比如说
那我最近在考虑的另外一个纪录电影
我在考虑空战
那空战我们见过的空战多了
不管是前人做过的motion picture
还是实际的documentary
都有各式各样的俯冲俯仰
翻滚的各种姿态
如果你现在的AI
如果你的数据库里已经有这些东西
那就好简单
就避免重复工作
我觉得AI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特别大的优势
就是不走弯路
然后不走老路
借用别人最优秀的
不要再从头
你以为你自己有一个创业
其实人家早就做过了
几十年前就做过了
过去你检索的很难嘛
你要知道你有一个idea
这些idea被多少人用过了
你不知道
你要慢慢去检索
那由于这个AI的产业越来越大
那数据库规模越来越大
分类也越来越多
人家早就替你检索完了
什么叫做检索
您指的应该不只是Google搜索这个啊
不我们讲的讲的是底层的
底层的就是你AI你生成的
不管你是哪一个分类
哪一个category的AI的功能
你的intelligence从哪里来的呢
它不是说你的computer smart
而是说你的数据库里有五花八门
前人做过的各种model
你可以快速调取出来
所谓的检索
它是底层的
快速无限度的分支的check out
嗯前提是你这个行业有一个基础的
行业的数据库必须有啊
那你现在光AI只是个概念的
name嘛 如果说以前没有AI
我们就最高速度的自动化的检索
自动化的verification和check out
大量的
你只是说现在你的运算速度到了
这种惊人的
不可想象的速度
好那你呢
变得非常聪明的
你可以预设
可以假设model
然后你各种criteria
他就非常快的替你完成了
就跟一个快速的机器人打倒一样了
对在里斯本丸的这个特效制作环节
我注意到这个特效
他其实是人不动景动就是
你当时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种特效制作
其实这个弯路走的很长
走了整整一年多的试错
我们试了
电影产业工业界能够用到的技术
我们用完了
我用的到最高的时候
相当于把人的二战时期
这些战俘的照片
我们用一群艺术家做雕塑
做成三维立体的
人嘛我做的非常像
就是每一个人还做过雕塑
对啊
做了雕塑
九个人呢
哦九个人
九个人
就是我主要要讲故事的九个人
或者在船上
他们的功能是你的focus的九个人
而且还要看他照片的清晰度
哈哈你只有照片清晰度比较高
或者是平面看得很清楚
这些雕塑家们才能有想象力
从二维延伸到三维
哇做的好漂亮
泥塑泥数
做完以后
我们用光学扫描
这不就建模了吗
就一个数字的人就出来了
只不过他是静态的
对他是静态的人
好静态的人怎么让他动起来
你用motion capture
那motion capture就是
在你人的所有的动点的关节和起始点
达标打一个 marker比如说肩膀
胳膊甚至嘴角眉毛
就贴标啊
打小标以后你人一表演
真人表演
然后你的optical track
你的motion的track就全部记录下来了
好你把这个你的motion的所有的trajectory
把它记录下来
跟你的静态的3D的model一合
这人不就动起来了吗
这不就是个数字的人了吗
哦有意思
这就是过去好莱坞用过的
有几个大制作
像那个猿族崛起就是这样做的
猩猩嘛人演的嘛
人全部换皮了吗
这个换的皮
就是你光学扫描出来的东西
但他那个是CG的
就我们做的概念
当时就是想完全用电影产业最高的
工业化的技术
然后把人复活
因为我们试过真人表演
哇太夸张了
为什么夸张
怎么个夸张法
你拿一个人来表演
你的注意力就到人身上去了
其实我们走了很长时间
最后才把你的思路理清楚了
我们是让观众更重要的是视觉
还是听觉
这是倒过来的
你选了听觉
当然呢
因为你想历史录音和两个老兵的讲述
因为这是口述历史
不是靠你表演台词演出来的历史
理解就是
你想更加尊重这个历史的还原度
跟准确性
对啊我们自己也是
因为在试错的过程中
怎么发现都跳戏
进不去好
进不去的原因
你到底在听这几个老人讲故事
还是历史录音上的口述历史
还是在看人表演
人一动就是表演
对吧performing嘛好
人一动你是眼球是跟着人在走
还是耳朵在听故事
全部contradictory哦
打架打得好厉害
最后猜想
其实我们
你看我们电影里面哈
这个所谓的动画特效
全部是三维建模呢
你知道我花了将近2,000万呢
所以这个三维建模是最贵的一部分
当然嗯
最花时间
你看天上的云也得建模
它要动嘛
海水海面波浪全都要建模
军舰轮船大炮飞机轰炸机全部要建模
连岛都得建模
关键是每一个人
一个船上2,000多人
这个船上所有人都得建模
要不然他动不起来啊
对吧当三维建模以后
当时我们都觉得
因为当时经费都有我自己的经费嘛
当时就是一个很强烈的愿望
是说不顾一切
把这个电影
做到我们力所能及的视觉效果
或者是视听效果最好嘛
结果人脑袋进水
这真是脑子进水
花这么多钱
结果最后发现全是浪费
为什么是浪费
你没有用那一版吗
不是我都有啊
嗯
都有好
一开始我们全是三维建模的人
动起来了
最后我们就把它做成
第一个阶段是真人表演
这失败然后呢
用数字的人在运动
这个也失败
我讲的是真人运动
而不是靠
你说的是那个
就是在真人上捕捉动作的这种运动
对啊对
这也失败
他们失败是因为他们的表现力太强
他不是你
就你作为一个观众
你看不进去啊
他抢戏了呀
嗯就你的人一动起来
他全抢戏了
他就跟历史的叙述那部分
有一个非常强烈的重要的历史
丢掉吗嗯
你的注意力去看他的表演去了
你还期待他们俩对话
能对话吗
对话成虚构故
事了不是纪录电影了
就这个是打架打的最厉害的地方
然后呢到最后我们又回到
干脆我们就做Animation
纯做动画就用三转二的方式
因为动画的传统是每秒12帧
对吧传统的动画手绘
每秒钟12帧
微小差别
让他动起来
这动画的原理
好那现在做数字动画
那一般我们说做三维动感的动画
把它渲染成二维
那就是平面像卡通一样的
这个做出来也做的很精致
但是完全又完蛋
为什么
还是注意力的问题啊
你再想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
在哪里呢
因为你是一个记录长片
你是一个非虚构的剧情片
好
你希望你的镜头的运动是有冲击力的
尤其像这些战俘冲出来枪战
然后突围
这些都是很紧张的画面
你的镜头要有电影语言的描绘
和运动感
冲击力从哪里来呢
你这些人是每秒12帧的呀
人是卡通一样的
很幼稚很可笑的在运动
可是这边在讲述故事
是很激烈的
我们用电影画面的时候
他应该是每秒24帧
这边卡通是每秒12帧
这两个打架了呀
人这么缓慢的像卡通一样在运动
这边我还希望我的镜头是有冲击力的
在运镜这两个又打架
真的是最后我们真的是走投无路
我说越做越糟糕
真的是越做越糟糕
越做越豪华
越做越垃圾
所以豪华的并不是适合这个电影
好那我们就做了一个试验
我说都不如干脆用版画
用油画可能用这效果图都比这个好
相当于你把画面作为一个历史参考的视觉
你把它推到后面去
不要到前面来
好那你其实你还是在看大的环境
以及在听故事
你看我们有多少口述历史的历史录音
那么多历史录音
还有两个老人的讲述
好那这都叫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是Audio -
E174_当巨头们失去了创新力_聊聊如何做一双好鞋(4)
我得到了非常非常大的锻炼
但是也很煎熬
非常煎熬
因为这么多工作压力很大
第二你老看着那些鞋子
真的看到人都快吐
嗯而且他没有什么变化
没有什么新意
没有变化
我在里面三年
我只独立开发过三个全新的品类
就在后面来讲啊
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我跳到了Vans之后
发现每个月每一季都有新款
就是他们不停的在试新的东西
不停的在试新的形体
不停的在试新的材料
不停的在试新的碰撞
所以这个就我觉得耳目一新
虽然你说技术嘛
硫化型哪来什么技术
没有技术可言
那他们的新在哪里呢
我不知道你们那个上新的速度
SKU的翻新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他一个季上新的速度
我打销量
基本上等于我过去一年的开发
人家是用这种数量来跟你玩淘汰的
因为你开
发这么多
不一定代表你能卖出去这么多
对不对所以呢
我一个季
我出去的salesman sample最多一个季
我一个月以内
我赶那个季的salesman meeting销售会议
我赶了1,600多双
全部不一样的
1,600多个SKU
我在玛莎三年
都不知道有没有做那么多
但是你一个1,600多双出去
你后来收获回来的订单
给到我们自己的订单
当然不敢说全部吧
80%的SKU中单的SKU都有
也只不过是200多个
所以他的淘汰率是很高的
因为他有经销商
销售这一块嘛
他们会选是吧
他们会选
他们就拿去经销商大会上面
让各地的各个连锁啊
各买手来选
选到最后1,600的SKU
到我们手上的大货订单只有200多
那是12.5%
13%左右的生存率
所以这种创新速度
你就会觉得
这个牌子的兴起是有道理的
而且那时候大家也有钱好说白了
对就是创新的点
我觉得一个是在于你是
你是真的爱这个行业
你特别喜欢给玩滑板的人做鞋
我能不能这么理解
就是你很想
就是给大家穿上好的产品
作为一个Vans的前雇员来讲
我是不会踩滑板的
我甚至不能在滑板上站立
站稳了都不行
我当时在里面接触的都是板仔
没有一个不是
所以他们很奇怪
为什么你能来做滑板鞋
是啊你连他们滑板都不会滑的人
嗯你怎么知道这双鞋好还是不好
对啊你怎么解释你自己
他们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
你先去把滑板学会
对面就有个篮球场
你去学我学了
摔了几次以后
他们觉得这样要求
可能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所以他们就不要求了
嗯
那你觉得
你作为一个这个品类里面
你不擅长的人
但是你还是愿意给他们做
而且听上去工作强度也非常大
那你的乐趣啊
Vans的工作强度也有
但是闲的时候也闲
跟玛莎不可比
玛莎是100的话
他最多只能算60
为啥他不是每天都要翻新SKU吗
是开发季的时候是
但是我不需要跟生产
生产我看一下就行
哦就是你看的环节不一样
就是没有那么多
对代工厂会看的更严谨
但是在玛莎的话
我没有这种志愿团队
我们是one man army
我们办公室11个人
做了1,300万双鞋
而且我不是最大的
我男鞋一年出货量100多万双而已
女鞋是400多万双
也是一个人
这也挺血汗工厂的
一个人管三家还是四家工厂
我算一下
他主力厂有全家
至尊金旅
四家主力厂
400多万双鞋子
全是他一个人
他很厉害
那个才是老行尊
我100多万双算是小了
他后来做啥去了
他还在玛莎吗
还是说他也去的别的品牌
这个不太清楚
因为最后他好像发生一些事
没有在鞋这个行业了
但是在Vans的话
Vans的工作强度
我只是负责开发
所以工作强度还好
但是每一个人他真的是热爱这个行业
他喜欢
而且是每时每刻都有新的设计来碰撞
来脑力激荡
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
那时候是相对比较纯粹的
嗯那个时候是不是也是公司业
绩比较好的时候
那当然那当然对
我们是上升齐荡时
对就是一个正循环
业绩也好
你做什么东西能够卖出去
然后给你的反馈会更好
然后你能更加的投入在这个上面
我不知道现在就是Vans
或者是风格会怎么样
因为我感觉
可能这个牌子也没有那么火了
或者他就也不再上升期了
下跌的很厉害
因为他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了
是的是的
所以这个东西
行业里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你的体感
嘛你在里面干的舒不舒服
有一部分可能并不一定是你的能力啊
或者是只不过你刚好在这个风口上
你会觉得做什么都很顺
然后你会觉得成就感很强
可以这么说
当时就很多联名啊
当时大家都不免有些飘飘然
就觉得我们好像站在世界之巅啊
我们这边子
说出去还蛮就蛮有虚荣感的
大家都来找你说哎
你那个联名款
有没有样品什么不要的啊
给我顺一双什么的
嗯那后来呢
后来我走的时候已经
因为我后来就去开发那双拉链鞋嘛
就跳到别的平台去
那
那时候也是因为一些公司内部的原因
后来整个团队都换了
新上来的管理团队
也没有像以前相处的那么开心
所以我就离开了
所以跑到另外一个更有挑战的人
因为他给我的offer就是
其实钱差不多
但是你要搞的
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就是那双拉链鞋啊
业界从来没有人想过
一双鞋还能这样结构
我面试的时候都是签保密协议的
就是今天面试的内容
你看到的什么东西都不能说出去
我说哇面试都要签保密协议
他说对我说哇
这什么东西
难道是穿了能飞的
那我就很有兴趣
然后面试完了一看
我想这鞋子怎么做啊
你当时是看好还是不看好
还是你只是蒙了
我觉得非常的有趣
我没有看好不看好
因为我只是单纯的
从一个技术人员的角度去看
我就觉得哇
这东西你要是能做出来
且不论他能卖不能卖
那绝对是我个人能力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要是把他啃下来就好了
哇这个好玩
因为我评价一件事情的第一个宗旨
就是他好不好玩
这个应该很好玩
所以当时给我一起拍档的
我一个老大哥
我的同事
也是一个有鞋业
非常资深的经验的一个师兄
他自己也不懂怎么做
所以基本上是我们两个人
经常坐在办公室
加班那样
讨论出来的
这个东西应该怎么玩
这个部位他应该怎么做
到处打电话摇人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
经常打电话找以前的技师啊
那些材供应商啊
就问哎我要求的这个需求
能不能在你的材料上实现
或者是在你们的角度
模具的角度应该怎么实现
很多个这样的不眠之夜
我觉得这个经验非常非常好玩
对我问这个的原因就是我在想
这鞋这个东西
是个非常非常古老的一个商品
和你的穿着的配饰物件
就是你还能怎么创新
你创新了以后这个市场怎么接受
因为我觉得你这故事
是一个很典型的就
是研发的人员觉得产品很好
我很骄傲
我很自豪
但市场其实没有接受
那最后他对
对对对我听回来的哈
或者是我看到的
有一句名言
就是不要跟你自己的产品谈恋爱
这也是我看过很多所谓的潮牌
或者是独立设计师的牌子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
或者反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当我去接触这些设计师的时候
这些创始人的时候
他们都觉得我的鞋子就很好啊
或者问我东西都很好
为什么大家就是不买账呢
你看他是这么玩的
多好啊怎么怎么样
那一刻你就知道
这个人
已经在跟他的自己的产品谈恋爱了
他走入了一个信息茧房
他看不见外面
也听不到外面对他的反响
他已经被蒙蔽了
他就只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面
所以
他只能指望他的同类会来买他的东西
就是那些人在他眼里
识货的那些人能看到他的闪光点
来买他而这个概率其实是不高的
因为我不是一个marketing的专业人员
我不知道这样说有没有错
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一种傲慢吧
一定要别人来适应你的产品
而不是说你的产品是符合了某一类
或者是某
可以这么说
在某一种程度上
有设计师特有的
那种艺术家性格在里面
就我东西就是这样啊
我要把它设计出来
这就是我
像现在很多国潮
引申一下
现在国潮就一身黑
就觉得很潮
因为为什么山本耀司也是这么做的
最安全而且已经被验证过了
对可是你不是山本耀司啊
你的一身黑
只能反映你对色彩的盲目跟偷懒
你想不到别的配色只好一身黑
最安全的
不会犯错的
嗯你们跟设计师是啥关系啊
我可能没有太天敌吧
哈哈哈
就是你们就相爱相杀那种
是这样的吗
对相爱相杀
对这四个字形容的非常好
我很喜欢我的设计师
我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天才
可是我骂起来也是不留情面
你觉得
现在大家还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设计师
不如这么问吧
就是在我们眼里
什么样的设计师是个完美的设计师
他当然是既懂技术又有审美
那是最好的呀
就是你作为一个开发人员
我最怕的什么
就是那种只有审美只有设计
但完全不懂技术的
对而且我们作为专业人员
跟他讲他也不听的
他说我就要这个
没了这个就不是我了
我的这个设计就不成立了
最怕的就是这种
对他的衣狗大于一切
到时候把它放到市场上去
接受检验的时候
发现哎
原来这个配色只有我喜欢呀
原来大众都不喜欢
为什么呢
啊原来我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
这个颜色用在这块
好看是好看
可是它很快就会磨损
像板仔的话
外腰小脚趾那个位置一定有块橡胶片
所有的板鞋都会有的
那是因为板仔他会用脚外跟去勾板
这个勾板
对整个鞋面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所以Vans它没有那块就很容易会磨破
这也是Vans一个很有名的Signature
是它的特征
你会看到很多Vans的板鞋
它是从脚小拇指
那个位置开始破洞的
因为他那个部位是要勾板的
很多板鞋呢
就会在那边打一块橡胶片来保护他
我们管那块叫GOT
然后Vans是刻意不做吗
对Vans就刻意不做
这是一个品牌标识
对这就是他
一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想到
因为在66年开创这个的时候
他没有想到
所以他就一直延续这个特色
这也是面子的一个特色
但后面那些像stray啊
像sota啊
DC Shoe啊那些小的品牌
然后像HUF那些
都很多都会加
这也是一个特征吧
你不能说这个是好还是不好
因为他肯定减损了这个实用性
换来了美观
因为那块东西说实话很难做的好看
他索性就不要了
就是打个补丁呗
差不多差不多
你可以这么理解
就打一块橡胶的补丁
作为时尚来讲
很多人不喜欢
因为那块就凹凹凸凸的
因为下面还有那个布嘛
就不好看
但板仔觉得这个非常实用
所以你要看你针对哪个人群嘛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专业滑板鞋的牌子
这块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这会保护你的鞋子
但你只是作为时尚属性的
那些
像满双鞋都是印满了那些什么图案的
小太阳花
什么那些图案的哆啦a梦的
你就不能加
因为这样就不好看了
那就是
其实还是他的定位是偏向专业选手的
还是偏向大众休闲的
没错
而且在这方面也可以搞些创新什么的
但我觉得现在没有一个品牌
或者我看到大部分的品牌
都已经很乏力了
就是已经玩到没东西可玩了
也不知道该玩啥了
其实就是这个行业的技术上
已经到了一个平台期了
材料是无止境的
但是你在工艺上无论你再怎么追求
就是这样
对你怎么追求流程的简化
精益管理怎么怎么样
那个
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更改的空间
因为你这些现代工业流程的这些
属于是一个管理学范畴的
说实话已经经典到无可再经典了
所以为什么鞋厂那么多倒闭呢
就是已经
他已经没有办法再降本增效了
他只能看订单
订单不行
他也降不下来
也增不起来
他就只能倒闭了
嗯对
这就是我的最后的问题
非常感谢Justin
今天
能够给我们分享了很多行业的内幕
故事啊
非常精彩
我们也感受到
你对这个行业真的是非常热爱
不客气不客气
非常感谢你邀请我
不管是作为消费者还是从业者
我们还是希望
品牌能够找回重新创新的动力
整个行业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我们作为消费者
可以买到好看又好穿的鞋子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
感谢大家的收听
中国的听众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QQ音乐蜻蜓FM和荔枝FM来关注我们
海外的听众
可以通过苹果播客和Spotify
或者在YouTube上面搜索硅谷101播客
来关注我们
谢谢大家
我们下次见 -
E174_当巨头们失去了创新力_聊聊如何做一双好鞋(3)
对对英雄不常有啊
当初上海的那位老板
他这样试错了以后
他自己也觉得为什么我当初会选这个
为什么会这样搞成这样
对我离开以后
听说他还开了很多次问责会
因为这批库存压在那
虽然对他来讲这钱不算什么钱
可是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
以上就是前半部分的讨论
接下来是我跟Justin的另一段对话
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音质稍差的那一次
所以Justin
其实我很好奇
就是像耐克和阿迪这样的大品牌
他们是怎么挑选和分配代工商
和产线的呢
他应该是例如说他最精英的
最高端的几条分线哈
那他可能会集中指定在两家厂做
像宝成以前中山三乡的宝成
他里面我听说就有两条线
是专门做他指定几个鞋款的
他之前的合作厂是宝成嘛最大的
台湾的代工是吗
对对他在中山三乡
三乡当年就靠他一家
基本上就那是九几年了
那甚至那时候我还没走上社会
我还在念书的时候
我们以前小时候啊
就初中啊
高中的时候去买球鞋都去他那边买
因为那边的老鼠货最多就
是尾货啊
跟单啊QC啊那些不良品什么的
就在他工厂对面那条街上啊
我们买球鞋都去那买
他们那种鞋能卖出来吗
那工厂一般不都是可以啊
因为在鞋业里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或者是已经成文的
我不知道
就是你只要打掉的那些鞋
像QC你一批鞋出来
例如说1万双
你打掉了100双
200双这些鞋品牌方是不会付钱的
不付钱的东西
鞋厂默认就还是鞋厂的资产
但是如果它上面也带logo
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流出
这个品牌难道不会管一管吗
就看你品牌追究不追究
因为一般来讲品牌是默认这一个的
因为你他也不想因为200双鞋子
跟鞋厂搞坏关系嘛
你不让鞋厂卖
莆田照样在卖
那有差吗
没有吗对
所以那时候我们经常去买这些老鼠货
能买到当时刚刚在香港上市
那边就已经有卖了
可以做到同步
所以我们也是看到他最潮流
最实心的那些款
就是在中山做的
后来我进入这行以后
听说就是像我刚才说的
有两家工厂是他们的主力部队
也是精锐部队
他们的开发运营生产什么的
都是工厂里面配备最好的
最牛的那一群或团队
就是给他做这些鞋子
像AJ的联名款啊
像NBA的那些
真的要实战的那些球鞋啊
那些什么
都是在那边做的
我不知道是对不对啊
我只是这么听说
但是这个规律嘛
很多工厂很多集团都会有
像兴昂会有
丰泰会有
对丰泰
福建兴昂大岭山还
有宝元、宝成在中山以前
后来搬到白石都有几条精英
就专门的几条线
是做这些比较小批量的
要求比较高的线
嗯
然后还有一个更下沉一点的
就是大众的
这种可能一双鞋几百块啊
对对对那就是普通大货了
就在普通流水线上面做
那个就龙蛇混杂了
啊就是有人说可能是专卖店
官网买到了鞋
怎么还有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
那你也可能不知道哪个厂啊
对对对对对
基本上都是人工制品嘛
他不是机器制品
不是CNC机床弄出来的
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的
对还有一个点是
我发现大家最近不怎么炒鞋了
尤其是疫情之后
因为我觉得疫情之前
大家还是会疯狂追求一些特定的款
什么联名的呀
配色的呀
我现在很少听到有人加价买鞋
感觉我不知道是它的量供应的起来呢
还是大家就是不在乎这个事情了
关于炒鞋这个事
我之前16、17年吧
应该是“毒”就开始红起来了对不对
现在叫得物嘛
那时候叫毒
现在叫得物
那会叫毒
对对对
那时候我在Vans开发办公室工作
我们那次发生了一起泄密事件
就是Supreme跟跟Vans的联名
他是在我的打版室搞的
那天我在出差
那回来以后
我老板电话从香港打过来
就疯狂骂我
我说干嘛干嘛骂我
他说
你自己上Instagram看一下发生什么事
我说我现在在车上
然后他给我发截图
就是一个不知道谁跑进我们的样品室
我就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样品室是门没锁
就把正在开发的Supreme样鞋
跟Vans联名的样鞋拍起来发到Instagram
那个帖子在两小时以内点赞超过5万
大家都在疯狂问这是跟谁家的联名
那会他在意这个事情
流量密码
很在意 16、17年时候
流量密码非常在意
而且那双鞋子而且是极端的限量版
那是第一款
我记得是第一款Supreme联名
那最后这个事情有结论吗
谁干的或者影响到你们
最后呢没有查到是谁
那对你们最后就是生产有影响吗
还是说也变相的给你们做了个营销
我不知道营销有没有关系
反正我给人发了一个月工资
哈哈哈就是哈哈哈
这无妄之灾
你付出了一些代价
但是这个鞋没准卖的好了
我不知道
因为它本来限量就只有全球200双
嗯全球哦
我们只做200双
而且这个是不上大限的
就是不上工厂的大限
他只在样品式的小件里面做
那多少钱一双官价
几百美金而已
但你不可能几百美金买的到嘛
然后面加个0差不多
对
我觉得那会还是有挺多这种新闻的
什么耐克跟Dior的什么联名
一两万一双
美金呢是美金呢
在Sneakerhead还是kickers上面
炒到是13,000多美金一双
有成交吗
这个还是说有价无市
应该是有价无市
那可能也是人为拖出来的
因为很明显在疫情之后或者在疫情中
大家就已经不太看这个风潮
因为大家都第一就失业了
在家哪来那么多钱对不对
第二就是鞋厂也很多时候开不了工
也交不了货
这个很实际
就是鞋厂被管制要封厂啊什么的
他交不了货
啊对
疫情的时候不是有新闻说
莆田开不了工
好的地方买不了鞋啊
对对对没错
这是真的
这不是开玩笑
相城区那边什么核酸啊
验出来一个全县一封啊
全国发不了货
哈哈那是真的
我觉得从心理上来讲
很多人在疫情过后
他就觉得
我为什么要为这么虚幻的东西
去付出那么多
他很多人会有这种很实在的切身影响
就是家里发生什么变故
或者身边人发生什么变故
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我觉得也有这个影响
对所以大家就综合外因内因一起
但又觉得炒这个邪
真的是很虚幻的一样东西
嗯你有炒过吗
因为我自己在这个行业内的原因
我没有炒过
因为我了解他的本质
他可能有更好的设计
他可能看上去更好看
但仅此而已
就我买鞋也不是光看功能
我也注重视觉
我也会要求这双鞋子
它要长在我的审美点上
我也要看它颜色
有的联名
我觉得这个东西根本不好看啊
为什么你要搞这个
你要花那么多钱来买一双这么丑的鞋
你喜欢哦
OK那随你
但我不会买
而且在这行你看过太多这种新东西
这种花哨东西
所以我们天生就有一定的免疫力
嗯那你就自己就觉得
现在有哪个牌子
你觉得哈
不管是从产品还是从设计上
你觉得做的比较好的吗
我现在在服务的一个品牌叫Straye
就是流浪那个英文
我觉得他的设计因为
我认识他设计师
他的设计是非常好的
很特别配色非常好看
外形非常有辨识度
就是你上街
你不会说你穿板鞋来来去去
大众来讲哈
不是我们或者专门的板仔
他们有自己认定的牌
像HUF啊
像Vans啊
或者是DC Shoes啊那些
或者Sota这些很小众很小众的板鞋
他们会注意
但如果大众
作为一个休闲穿着的一个属性的话
大家都会只会穿Vans
对大不了匡威对不对
板鞋来讲
但是Straye这个穿出来当休闲配搭的话
大家一眼看哎这双鞋很远
就觉得这不是Vans
这个你从哪买的
这双鞋子很好看
所以我会推这个牌子
我觉得他现在已经没有运动属性了
他一开始的时候做一个街头滑板小牌
小众板鞋牌子
那现在他已经完全没有这个了
他只是好看
我如果在放弃舒适度的情况下
因为他这双鞋子其实穿起来不好穿
但是好看
那如果假设现在让你给你的好朋友
或者你的家人
你会建议他们买什么样的鞋
你觉得就是够了
就是
其实你没有必要追求极致的个性啊
或者是极致的运动
你觉得在这个方面做平衡的品牌有吗
如果放弃审美的话
我会推荐斯凯奇
啊对我也忘记说一个很重要的牌子
就是斯凯奇
他也是在耐克敲下棺材钉的一员
就是他把成本跟功能结合的非常完美
但是没有审美
确实有点像足力健
但是它的童鞋和有一些健步鞋
我觉得至少我看还是很多人穿的
是因为
它真的是既不贵
性价比也高
功能也很好
所以在这一点上
我是非常推荐斯凯奇的
因为同样的鞋子
耐克就比他贵1/3
所以你要说谁敲下了耐克的棺材钉
里面一定有斯凯奇一份
嗯这个是全球的感知吗
这是全球的感知
对攻城掠地
斯凯奇真的是攻城掠地
就是昂跑
跑Hoka去抢那些1,000块以上单价的
对不对那斯凯奇就专注500-800
对基本上
他策略就是把店开在阿迪和耐克边上
对啊就你们那群吃不起Nike的
来我店里吃啊
你觉得我的不好看
那你有钱你去那边吃
对大家互不冲突
还都帮对家做好顾客筛选
像我丈母娘也我们也买斯凯奇给他
因为老人家推他的脚步
也有骨骼的问题啊
或者足部健康的问题
那斯凯奇真的是做的非常非常好
又轻
你觉得他最好的点在哪
就是轻便
斯凯奇以前的全球开发中心就在东莞
哦在一条小路上面
但他是个美国牌子吧
对啊以前哪个美国牌子
不在东莞有开发中心
你没有在东莞有开发中心
你都不算全球品牌好吧
好的
而且他在绿洲的园区里面
像以前Vans在广宏的园区里面
他在绿洲一片地全是他的
就绿洲
他的主力场就把这个园区给了他
里面全是斯凯奇的人
他们的开发我也接触过
他们自己内部也说这双鞋土老
但是好穿
而且我看他们的配色是辣眼睛
从我入行的时候就开始辣
一直辣到现在
但是他真的是舒服
我自己也穿过
但他不耐穿那是真的
他的大底啊什么的并不耐穿
就是感觉也是发泡的底吧
对因为它轻嘛
你轻的话你只能选择EVA
PU的重你只能选择EVA
大不了上面套一个耐磨的PVC
或者硬PU的壳
那个外骨骼
但是它主力还是EVA
那那一定是不耐磨的
很快就会磨损
但是它你穿着舒服
你自然就很依赖这种感觉
那它磨损完了以后
worn out以后你就再去买一双
那就完成了一个闭环嘛
它就用舒适合脚这个来捕获消费者
因为虽然我们20多30岁的时候
不理解这群叔叔阿姨们
质疑他们
到最后我们理解他们
到了现在我们成为了他们
就这个原因
他们现在捕获的
是我们这群到了年纪的消费者
也消费力也够
其实就是鞋
其实不止大学生的三四百
它还是比那个还是贵的
如果正价买啊
咱不说打折的话
对对对它贵一倍嘛
但是我觉得它这样做的话
那会非常精准的瞄准着我们这些人
对审美的放弃
而对功能的追求
因为到我们这个年纪
或多或少脚都不行了对吧
从你们鞋业来说
制鞋的这个专业来说
有没有鄙视链
那当然有啊
金字塔顶层是什么样的
那当然是手工皮鞋
都不用问的
就是还是那个老派的那种高定
对对量身剪裁
手工开皮
手工裁手工缝
所有东西都是用一双手来的
就英国north Hampton北安普顿那群鞋匠
再往下呢
女装高跟鞋
类似于Jimmy Choo啊
或者是啊
不那个基本上
可以跟手工皮鞋站在同一线上面
但是手工皮鞋还是往下看
它是Jimmy Choo
还是可以鄙视像Steve Madden啊
Sam Edelman啊
或者Neutralizer这些叫流水线这些
往下的就是
如果只讲技术来讲哈
那就是运动鞋
其实
运动鞋跟我刚才提到的这些时装鞋履
像Zara这些也是半斤八两
我做Nike其实技术也是还是有的
技术甚至不比女鞋的差
运动鞋往下就是板鞋咯
做Vans这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
所以我也算是高开低走哈哈
那你自己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
就是你为什么会从最高端的
比如说你说你在英国也其实工作过
然后最后选择了一个比较大众的品类
我觉得有点像
也不能说审美降级
只是审美发生了变化
我开始做鞋不是因为他
当然谋生是一个方面了
第二就是支持我在里面做这么久
前几天才跟朋友讲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做鞋
做些这行
overwork underpay
我们总结了一下
过度工作
钱给的不够
但是为什么我还一直支持
就是我还记得我在玛莎的时候
走到南京西路四楼
我不知道你对玛莎百货熟不熟悉
以前南京
南京西路
我我知道
对他四楼是男装部嘛
我们那时候还在中国有业务的时候
我走上去对朋友说
这一块全部都是我开发的
那一刻的自豪感
哦是吗
你们当时要做那么多开发的量
因为玛莎的鞋挺多的
对男鞋部分全部是我
你看到的每一双男鞋都
是我就包括皮鞋到运动鞋到拖鞋
每一双男鞋皮鞋运动鞋全部都是我
家居拖不是家居的那种有毛毛的那个
那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那个拖鞋就男女童
都是他另外一个同事
那只要是男鞋
从皮鞋到凉鞋到运动鞋
到防水鞋到雨鞋
什么都是我
所有的品类
你来决定哪一季上哪一些
是吗然后去组织生产
基本上是这样的
就是先是设计师
有很多设计师嘛
他设计不同的鞋子
然后设计师画好图交给我
我就负责把他们的设计
他们的idea变成实物
但你的idea能不能落实
能不能落地
就是你的天马行空的构想能不能落地
当然在马上没有天马行空了哈哈哈
玛莎就是大众款
老款他们的特色突出一个老
还有人把这个当特色了
有公开的
玛莎当时CEO
就公开说
你要是年轻
你要是不老于45周岁
你不要走进我们的店
你不是我们的客人
他公开说这句啊
筛选了一下
对他在Townhall meeting的时候这么说的
就是员工大会的时候
我们全场愕然
怎么还有这么说不要新增客群的吗
对啊我说你那群人再怎么花钱
他们能花多少年
你不看后来的
你看你先走远了
当时我就觉得
那他的理由是啥呢
因为他的路线就是这样
他的路线就是要对senior
对retirement
就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士的这个市场
他们只关注这个市场
后面证明了这是他的死路
真的是不归路
做到最后
他最赚钱的只能靠他的食品来挣
钱其他所有的业务单元一塌糊涂
鞋跟衣服是重灾区
所以这个证明了
当时我就说
你不看那些还没有来的
你看那些已经出门的
这什么逻辑
所以当时就我在里面工作了3年
就后来觉得哇
这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无趣
英文叫做i didn’t sign up for this
我来不是干这个的
虽然我在里面
得到了非常非常好的锻炼啊
那定位
一个人管控一个这么大的部门
做这么多的SKU
而且工作是事无巨细
全部下沉到第一线
就跑工厂
跑供应商
什么都是我一双鞋
从接到图纸到他装上鞋盒上传之前
都是我在负责 -
E174_当巨头们失去了创新力_聊聊如何做一双好鞋(2)
让它有很好的增长
对对现在是更多元化
从12年之前
大家是没有多元化这个概念的
大家都是所谓多元化
只在一个类别里面多元化
就是时装鞋
时装的WOMEN’s formal casual
MEN’s formal casual
就是统治地位的还是皮鞋
所谓的多元化只是在这个类目里面
很多的牌子做很多的设计
但不是类目的多元化
然后到现在
也还只是一个类目的多元化
这个转变来得非常生硬
就突然时装鞋给抛弃掉
大家都穿运动鞋
然后到现在开始类目
我觉得这个是一个转折
大家一定会逐渐逐渐转换到更舒适
更居家的那个鞋子上去
我觉得这个还是挺颠覆我们从数据的
财报上看出来的认知的
因为一是整个大盘都在涨
二是
其实那些小众的鞋类的品牌的财报
都挺好的
包括lulu啊昂跑啊这种
lulu自己也做鞋
他也开始做这个品类
所以我们会直接的认为说
这个市场会很好
但是你们从业者体感并不好
我们从业者体感非常差
鞋厂到现在已经是真的
鞋不是一个夕阳行业
但鞋厂绝对是一个夕阳行业
那你为什么还能坚持扛下去
就现在就是看谁的过冬能力比较强了
第一是我还有一两个品牌客人攒
在手上我可以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二来就是
我也真的是比较
可以说是热爱这个行业
热爱我从事的这个产品
我喜欢做鞋子
喜欢看好看的东西
看一些这样设计
然后自己把它变成实物
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所以还没有考虑转行的原因
也大概是这样吧
那你自己现在觉得有哪个牌子
你自己看好的
觉得从产品啊
还有设计上做的比较好的吗
不管是不是运动鞋
运动鞋肯定是昂跑
因为它的外观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国潮你看看像安踏这国产品牌
其实它也有偶尔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
不是经常
这设计师水平还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新锐的设计师虽然他们很强
但是还需要磨练一下
我觉得在实战里面磨练一下
板鞋的话
现在是小众市场的天下
大家出了很多这种小众品牌
然后老的也焕发青春
然后大家纷纷在上
板鞋是越来越作为
其实也不算越来越作为
因为虽然说滑板现在很多人在滑
但是其实真正买滑板鞋
卖的好的也没几家
大家更多是把它作为一个时尚的配饰
因为方便轻松
可以随便穿
而且不心疼
价格不会高
很少了
大家就在不停的就你走过商场的时候
看见一些专卖店
已经丧失了走进去看的那种冲动
因为以前我逛商场是很喜欢逛鞋店
因为职业原因
我很喜欢逛这个鞋店
偶尔甚至是可以说不时了
还能发现一些
我觉得哎
这款鞋子蛮不错
挺好看的
但现在是
看来看去都是同几款
这些款式我10年前就已经见过了
包括Redwing
我最喜欢的工装鞋
还有Wolverine
它那个1000 Mile多少年
你可以说它经典款
可是多少年都还是那款
我10年前买的那双1000 Mile
跟现在买的1000 Mile没有分别
那我没必要再去看啊
我要我那双穿坏了
我直接下单再买一双就是了
对吧但是我不会再走进你店里面了
Redwing也是
因为之前讲创新嘛
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
他在鞋狗这个书里也提到
他其实最早并不是自己研发运动鞋
而是创立了这个蓝带体育公司
代理日本的鬼冢虎的鞋
但是因为双方这个经营理念不合
而且鬼冢要求收购蓝带公司51%的股权
不然他们就要收回代理
就逼迫菲尔奈特
只能自己重新做一个品牌
也就是后来的耐克
然后研发自己的运动鞋
不然他就要死掉了
现在
感觉很多牌子并没有被逼到这种绝境
就是还是可以吃老本的
对对他这个故事就很经典嘛
大家都知道
那他就算在行业外啊
也是流传甚久的一个传奇
人都是给逼出来的
是的要么就是真的爱这个鞋
我非常想做一双大家喜欢的鞋
我对产品上有极致的需求
老一辈耐克人真的是这样
我认识他们以前的楦头师傅
他们的lab master就是在楦头
是管楦头
那个老人家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做楦头
他就只去研究这个楦头
应该怎么做才能鞋子穿的更舒服
他在Nike
他的工号好像是前十位
还是前几十位的
元老到不得了的那种
就是有一些匠人精神在的
对他说我这辈子都在楦头房
就给他们改楦
就是研究这个楦
楦头大概有个一千几百块
都经他的手
我那时候刚入行没多久
我说我何德何能
一个小菜鸟能跟跟这种大佬攀上关系
还有同桌吃饭啊
能吹一辈子吧
就老一辈的耐克人都是这样
但后面我接触的其他品牌
包括耐克啊
他们都开始满嘴的
听不懂的行业黑话了
KPI多少啊
ROI多少啊
这款鞋子出去以后呢
你的怎么什么费用
breakdown是多少
就大家开始都说这些
就没有人开始在说哎
这款鞋子我们要把它做的怎么样
才能人家客人穿上去更舒服
很少这些东西只在工厂听到了啊
他们内部员工甚至都不讲
嗯就是产品的创新跟销售
跟最后到终端客户的体验完全脱节了
各干各的
那些公司的开发
我更倾向于认为他们是像一个质检员
一个中转设计师
美国那边把东西拿过来了对不对
他们只是核对你工厂做出来这个东西
配色有没有配错
图案有没有做错
车线有没有跑
对啊有什么瑕疵
如此而已
然后放在桌上大家看一下啊
没什么事
跟草图基本吻合哈
季总就这样
路径依赖嘛
我觉得设计师如果在这个深度
去进行革新的话
对所有的设计师都是一个考验
没有几个设计师能在这种情况下
能做出领导业界
像当年的airpad啊或者
是air Jordan等这种层级的
这种意义的革新只能小打小闹
搞个联名款就搞个什么设计
对吧而且是小打小闹的所谓创新
就无非在哪个地方加个小部件
就说啊这个创新呢
还有这个物料
吹到天花龙凤
用四句话来介绍一个四个字的材料
就只能用这些gimmick来吸引眼球
其实背后隐藏的就是
我觉得这个行业无论从代工也好
品牌也好
我们都走到一个瓶颈
耐克现在不是换回了老将CEO吗
之前那个是太看重电商
因为电商的话很快
你不需要去视角
你只需要不停的换颜色就可以了
你觉得电商是冲击吗
其他品牌我不知道
Vans绝对是这样
在中国疫情那两年
他自己下场去卖电商
把经销商都快搞死了
所以现在经销商不买他的货了
他自己下场在抖音在天猫开旗舰店
卖的还比经销商还便宜
但他同时也压经销商要买他的鞋子
原价就6折
买他的鞋子他下场卖5折
那谁当这个傻子对吧
整个运动鞋市场都在不好过
这个运动鞋我们包括了硫化
包括了板鞋篮球鞋足球鞋跑鞋
所有的品牌其实都在挣扎
唯一看见笑的
可能也就是最新锐那两家
可是谁知道他们能新多久
能红多久
因为当年也不是没人这么红过对不对
这种东西潮流都是很健忘的
但是我觉得无论从创新也好
无论从热度来讲也好
你丢掉了创新
而且只甘于
或者是只愿意于
去赚这些换皮的钱的话
那这家公司离死也就不远了我觉得
嗯你的从业生涯里
你有没有觉得哪一双
或者是哪一个
你自己觉得比较骄傲的作品
甚至是有可能是触发创新的机会的
有这样的吗
有当年就ACBC嘛
一个意大利的牌子
是一个什么样的鞋
你觉得它创新的点在哪里
它当时真的是颠覆性的
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它是颠覆性的
他就把鞋面跟鞋底分开来
刚才我们说就是鞋面跟鞋底的结合
是靠胶水跟中底吗
它取消了中底
直接把这个捏合的媒介
由胶水变成了拉链
也就是说
一双鞋子它的面部是可以随意换的
你只要一双鞋底的话
你随时就可以把鞋面给拆下来
再装上一副新的鞋面
那就变成另一双鞋了
嗯
听上有点像乐高的那种拼插的办法
对对对他在美国其实是有先行者的
但那个做的非常丑
因为他的拉链很大块
是那种塑料的
大尺的那种拉链就做的很丑
他们叫它鲨鱼
就是随时像个张开口的鲨鱼一样
牙大到那个地步
很形象
但是我们是用很小的衣服
用那种尼龙拉链
就比较隐形一点是吧
很隐形对
隐形很多
对而且加了防泼水的衬布那个涂层
所以它是防泼水的
当然不是防水了
但你泼一杯水
你的脚可以不湿
这双鞋在我们做的时候
是非常非常革命性的
因为除了那个鲨鱼的那双
也没有引起什么水花以外
这双更美观
而且功能更革命性
因为它美观
它就一定是革命性
为什么因为
你的拉链越细
它对它的性能要求就越高
所以当初我接到这个offer的时候
真的非常有挑战感
你花了多久去做这双鞋
一年
那最后效果如何呢
我们做出的鞋子我们很骄傲
就我跟我另外一个同事
我们两个人就把他搞出来了
用了一年的时间
就像自己亲生孩子一样
但是他卖的不好
他卖的不好
为啥
消费者是对这个产品或者品牌没认知
还是对这个概念他就不买单
其实对这个概念大多数人非常好奇的
而且那个价格在运营方来讲
他们设定的价格在当时2017年的时候
也不是不可承受
也没有天价
大家对这个一开始在上海开店的时候
他很多人去排队试穿的
你没有见过吗
但是这个试穿就彻底毁掉了这双鞋子
因为它的设计本身有一个很大的bug
它就是非常窄
它不适合亚洲人的脚型
哦那为什么
这个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解决这问题
你们不是在我们
我们提出过
我这这个鞋子太窄了
这个楦太窄了
亚洲人就会穿不了
然后设计师说不行
如果把它改宽的话
这双鞋就不好看
设计师是哪人
意大利人
哦对
所以意大利人的血型
跟亚洲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
不一样
亚洲人的生理脚型是前掌宽脚背高
但意大利人欧洲人的脚型是比较瘦长窄脚背也不高
他当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但我们看出来
我们说这要改
那设计师说不改
这就是典型
一个设计师的EGO
战胜了专业意见的典型案例
我不认为这双鞋子运营方有任何错误
或者是我们开发有任何错误
只知道一开始就做成这样子是不行的
那就是产品本身的bug
对如果他的试穿脚感
如果他能fit大部分人的脚
我估计一开始卖爆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1,000多块钱买三双鞋子
等于是哈
因为你两套大底再加三个面部嘛
很多人是觉得可以承受的
你买回去过新鲜也好
但是没有发生这件事
因为你买这3双鞋子回去
你根本穿不进
那有什么意义
他第一枪不响的话
后面就没他什么事了
那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重启
你觉得他还有机会吗
没有了已经没有了
中国的消费者尤其健忘
因为选择太多了
淘宝天猫上
每天都有新的所谓国潮品牌涌入
价格也不贵
价格也不贵
对其实他的当初定价也不贵
但是他后来做成这样子
真的是没有人想到
因为到20年的时候
他还试图挣扎了一下
哼
他又找了另外一家运营方去给他运营
嗯但还是失败
但还是失败了
对完全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我看了它
您全部重新设计
包括启用了新的大底
这一款鞋子的试错成本
大概在几百万人民币左右
这里开模具
付工厂的费用
试版的费用
大货的费用
人工的费用
加起来大几百万
化一下就没了
所以在很多大公司的分线里面
他的division啊
每个不同的品牌division下面
你如果要拿出那么多的钱
那么多的时间去做一款
有可能不要说出道即巅峰
他还没出道就夭折的
这种事业的话
你想想有哪几个办公室有这样的魄力
搞不好我整条team都得解散
大家都没饭吃
所以作为老大就
哎还
算了算了
今年还是得过且过吧
就很多人会有这种心态
对我觉得你讲这个例子挺生动的
就能说明一款鞋的创新到真正的
真的很难很难
对真的
咱就不说成爆款了
他能自己养活自己
他都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没错没错
不要说爆
能自己养活自己都已经很不错了
当时
我觉得上海那边也是这么指望他的
我不指望你能给我赚大钱
你不要亏
但问题是一出来就亏了
我听说的是第一批大货卖了两年呢
一批大货是多少双
我记得是6万吧好像
2万副大底
3万多副面部销的好像不到1/10
根本卖不动
你已经做错了
你这个鞋子的大小已经做错了
你再怎么推人家也穿不进啊
也不会卖啊
你衣服大了还可以改小
鞋小了没法改大
大一号的话它够宽就过长
因为鞋子是个立体的东西
所以为什么说做鞋
是站在所有时尚行业里面的
比试链的最高端
开鞋厂的做鞋子的
看不起其他一切做衣服鞋袜的人
哦就是那种高定的时装屋
也不一定有做鞋的
这个工艺的裁缝
跟鞋匠比
鞋匠当然可以傲视裁缝
因为鞋子的部件是最多的
而且他要掌握的足部的结构
也是比你上身什么的要更复杂
你无非就是几个关节位嘛
脚有多少关节
但是鞋你怎么把一个楦头做到真的完全符合人体工学
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更加不要说现代做鞋业
现在做鞋业牵涉的不光是你手工缝线
你的手工剪裁有多精细
这个已经不成问题了
鞋子牵涉到是一个很多学科
多工种的一个现代化流水线
我做鞋子我要懂材料
我要懂模具
我甚至要懂物理化学
像那个拉链鞋
它整个鞋子最关键的部分不是大底
不是面部
它是它的拉链
这个拉链对我们来讲
完全好像是希腊文一样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要去学拉链
做鞋子这么久了
拉链多平常的一件事对不对
但是在这双鞋子里面
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拉链
它是整个鞋子唯一的部件
就它跟衣服上的拉链要求是不一样的
完全不一样
完全不一样
衣服呢就是拉起来就好了
但这双拉链
它负担的不光是一个闭合功能
它还有一个负责冲击的功能
走路的时候
那个冲击力
平常是由很多个部位来分担的
但在这双鞋上只靠拉链这一块
所以这个拉链要怎么做
他要负担多大的冲力
他的目理参数必须是多少
这个测试完全没有标准的
我们是自己摸出来的
天天跑拉链厂
跟拉链厂老板说啊
你要怎么泡
你要怎么做这个拉链
你要确保他的闭合能力有多少
抗拉力有多少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
做鞋子要去研究拉链
嗯但是这个过程还是很有趣的
突破了一些
非常有趣
但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的故事
哪怕你最后失败了你这还是觉得我在做一个新的
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对因为花的不是我的钱吧
哈哈哈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是其实每个大公司
如果你做产品创新
你就是要承担这样的风险
因为你的收益是巨大的
没有错了
理论上是这样了
但是面对如此不确定的世界
还有经济形势
谁还敢说这句话
那就考验领导团队的魄力了 -
E174_当巨头们失去了创新力_聊聊如何做一双好鞋(1)
大家好欢迎收听硅谷101
我是硅谷101的播客监制杜秀
今天我们要讨论运动鞋
那作为一个差生文具多的消费者
我的鞋柜里
现在基本上都是各种运动鞋了
而且从社交媒体的穿搭种草贴来看
也确实大家都在走休闲运动风
像昂跑啊
Hoka还有萨洛蒙
这些新兴鞋类的品牌的财报都非常好
这个市场看起来非常繁荣
但是制造这些运动鞋的工厂们
其实日子不是很好过
今天的嘉宾Justin
就是一位在广州
做鞋类供应链的专家
他在各种体量和品类的鞋厂都工作过
我前后跟Justin因为这个选题
交流过三四次
首先的感受是
他这样真正做实业的人
和我们从财报上看数据
对这个行业的体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很多代工厂的生存空间
正在不断被压缩
因为有的工厂大部分
甚至是90%的订单
都来自于单一或者几个大的品牌
一旦这些品牌的库存出现积压
或者销售下滑
这些工厂受到的冲击就是最直接的
还有
现在很多原材料啊人力成本都在上涨
有些工厂几乎是零利润的
在阶段
就是为了维持一下工厂的基本运转
能给工人发出来工资
从产品本身来说
运动鞋现在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皮鞋
成为很多人日常消费主力穿着的鞋款
但是这个品类
其实很久都没有出现过
特别突破性的创新了
就比如大家比较知道的
耐克最出名的air气垫技术
其实是1978年诞生的
他们
后来根据这个air技术出过很多鞋款
基本上都是以气垫为基础的
大家知道的“踩屎感”的这个鞋
也就是采用了阿迪达斯的
Boost的中底技术
其实是2015年推出的
那到现在也差不多十年了
很多市面上比较流行
或者卖的比较好的鞋
其实他们的创新都是比较渐进式的
有很多对经典款的一些复刻
还有改换一些材料啊
配色等等
这期节目呢
是我跟Justin其中两次比较长的录音
剪辑制作的
前半部分我们的视角比较宏观
聊了一些
在运动鞋这个品类的创新的关键点
它的难点和卡点在哪里
国内运动鞋制造业
现在的运营状况和困境是什么
后半部分
我们聊了一些
他作为多年的从业者的一些个人经历
比如他们如何花了七八位数
做了一款失败的鞋
他本人其实不炒鞋
但却因为一个爆款亏了钱
以及他在玛莎还有Vans
还有各种独立厂牌做鞋的故事
那有一点遗憾的是
有一次录音的时候
Justin那边的收音设备出现了一些问题
导致音质跟我们平时听到的
有一些偏差
我们考虑了一下
还是在节目的后半段
保留了这些很精彩
很有细节的内容
希望听众们多多包涵这次的音质
下面就请收听本期的节目
欢迎Justin
哎大家好
Justin能不能先请你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啊
可以我先是在美资零售业
我开始工作啊
进入社会就是在美资的零售业
做前台的店铺运营
后来转到
幕后做采购
然后在08年时候
因为转换工作呀
现在流行叫转换赛道原因
就进入了鞋业界
一开始也是做幕后的采购
但后面就慢慢的
因为对这行的喜爱
对鞋子这个产品的喜爱
我就转到了相对台前做开发
还有呃大货生产
一直做到今天
嗯从你的角度看
你觉得最近这个行业
有什么比较大的变化
或者趋势吗
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街头风潮
以及延伸的运动鞋风潮
无论是疫情前还是疫情后
因为在12年之前
都是时装鞋
女装鞋或者是男装皮鞋
相对比较formal的鞋子
比较正规的鞋子
正装的鞋子来一统天下的
那时候运动鞋基本上是非常局限的
就是只有运动场景一个应用对不对
但是到了12年以后
随着街头风潮的流行
大家都一股脑的去穿起了板鞋
穿起了运动鞋
而且把运动鞋作为主力鞋
而且这个潮流已经发生
并且不可逆了
就是没有人再会把女鞋或者时装鞋
男鞋casual的那些鞋子
再作为一个主力鞋种去穿了
你们专业人士去评价一款鞋的创新
标准是哪些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哈
就是从我们做这行的
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
我们觉得一款鞋子
它的产品力首先体现在它的功能上面
这个功能呢
又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材料来实现
就是通过材料的创新
当初很早的时候
推出Ortholite这种泡棉的时候
也是很创新的
Ortholite到现在还能作为一个卖点
没有人能泡棉能像我一样又抗菌
又耐踩怎么怎么样
但其实我个人觉得
那是到现在当然已经是名然众然矣了
对吧对
所有人都能做
台湾做得比较好
比较便宜
但是当时还是蛮创新的
那因为有了这些材料的创新
那我们你像电车一样
你如果换了个充电电池的话
那你车子马上重量什么的都减下去了
那你可以把它设计的更实用更美观
就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看第一个
首先是你的功能
那你的材物料有没有创新啊
这个布料真的很屌哎
这个布从来没有见过
一个鞋底可以做出四种密度啊
那这个真的很厉害对不对
那除了布料创新以外
就是结构上的创新
结构上你能把这个鞋子结构
从普通的粘合做到别的
像插拔哈或者组合
我我随口乱说
但是这些如果能做到
也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力的体现
如果你只是换配色
那真的就没有什么了
嗯你提到这个结构创新
就是现在主流的这些运动鞋
是什么样的结构的模式
主流的运动鞋除了板鞋
板鞋是一个大类
叫做硫化鞋
硫化鞋没有什么创新
它也没有什么技术
很早五几年的时候吧
那段时间美军除了皮靴以外
他都是穿着硫化鞋
哦就是匡威的那种边的那个
对他就是穿着匡威
他就是穿着匡威
硫化鞋就是一双鞋子
用生的橡胶把它裹上
然后在一个高温高压的硫化炉里面
把橡胶给煮熟变硬
这就叫硫化
我们叫加硫
第二种呢
就是主流的运动鞋
篮球鞋这些就是你看到的
安踏啊李宁啊
耐克阿迪达斯的这些我们叫冷粘
它就是用胶水把大底跟
中底跟面部粘在一块的
这种叫冷粘型
但是占90%运动鞋的主流
所以现在除了这两个
其他的不算是有什么能大的突破的点
对吗
没有没有
OK
就是从七几年以后到现在都是固化的
没有
嗯那现在
如果还要在你们这个品类做创新
你觉得难度在哪里啊
主要还是物料
因为结构有了
其他一些结构也还是有
但是他们始终不能
在他们发明以后
一直到现在少说也有30年了
最年轻那个也30岁了
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为什么呢
还是有些先天性的缺陷
包括它的使用寿命啊
穿着舒适度啊
包括它的设计自由度
都是不及冷粘型的
因为你想想你用粘的
你可以千变万化
你把无数不同的东西粘在一块
对不对
一个底可以配无数的鞋面
硫化也是硫化
只要那个鞋面千变万化
到最后那个围条一裹也是可以的
他只不过粘合剂
粘合媒介的不一样而已嘛
所以这个结构上是没有办法创新的
只能在物料上创新
嗯那我们接下来可以聊一聊
就是你帮各个品牌业界比较熟知的
关于工艺的部分
一双普通的运动鞋
它大概的原料成本
或者是它所有各项成本的占比
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一般来讲哈
如果是皮鞋大众款来讲
面料会占到30%-40%
然后底部还有需要用的
模具部分的配饰
例如说后跟的那个支撑啊
如果中底又
有两层模具
弄成的中底啊
那可能也要占到30%
这两个是互换的
有时候面料甚至不及模具贵
剩下的就是辅料
还有LOP 就是labor overhead
还有profit就是人工管销成本
就是代工厂的一些运营
对代工厂的运营成本
还有代工厂的利润也占到30%
所以加起来100%
所以代工厂利润这一块
它是可以算出来的吗
就是你在卖鞋之前
就已经能知道这个利润是多少
是算好的
甚至在报价阶段
作为品牌方
我们要求代工厂上交他们的成本
核算的时候
他有一项就是他的LOP
就是你的人工管销成本
还有profit是多少
你的profit是多少
都要写在上面
当然这个profit是他写的啦
对吧
我们也不可能真的去核算他的profit
因为他如果要偷偷的赚钱
有一万种方法可以骗过我们
如果你工厂是很有名的那厂
跟丰泰宝成那些
裕成那些
清禄那些
没有人会跟他去argue你
这个10%的profit太高了
我要减
他可能根本不鸟你
那如果是耐克这种大厂
我相信他议价能力是很强的
因为大家都愿意接他单
很强对
但他也蛮公道的了
就是你写上10%到8%,8到10的样子
他不会砍你这块
因为他也知道你要是砍的太厉害的话
你从别的地方挣钱
他损失的是他
羊毛出在羊身上
嗯
如果我们现在假设一双最普通的鞋
单价是500
他大概你们的这个profit会写多少
500块钱的鞋子
我们的profit可能只有10块,如果作为工厂来讲
只有10块
500块钱的鞋子只有10块
零售价500块钱的鞋子我算一下有个70
对差不多
因为我们出厂的话大概也就100块钱
哇这个行业好绝呀
哦鞋厂的利润很薄
这是这是公认的呀
卸实趴的profit还只是margin
它其实并不算
那profit他不是很尽力
他其实只是毛利
你还要包掉其他的
像房租水电这些
他摊在overhead里面嘛
摊在管销成本里面
但所谓的profit早就吃它
是很早很早的事情了
现在成交上来大概是5%-6%吧
我估计越大的单就越低
例如说我给你5万双的单跟5,000双的单
它的profit不是个量级的
我们仅仅是比餐饮好一点而已
我觉得
哦好的好的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新的知识了
如果你们加上所有的这些水电
工厂原料的这些成本
出厂价给到品牌方
就品牌方从你们这把所有的刨去
他要花多少钱
500块钱他要花多少钱买这双鞋呢
一般来讲我们是FOB
例如说这双鞋子
一双Vans
我们最便宜的时候啊
一双黑白配色的old school
就是你在Vans店里面看见
永远都缺款缺码的那双
我们报给他是7块多
7块8美金
大概不到50块钱
人民币 51还是52吧
换成人民币好像是
我也忘了
大致上是7美金左右的样子
6都有因为我们每个月都有单嘛
如果每个月的单大的话
他们专门跟我们谈
就例如说
上个月这一款的鞋子是40万双
这一个月我们暴增到80万
你给我便宜点
那如果是这样
会不会说这个鞋它本身就是贵
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1,000块钱的鞋了
那你最后的利润会高一点呢
OK鞋厂报给他
就是FOB哦
我们负责把他拉到你指定的货贷商
那个仓库
就完事了
你就给我这个FOB,7块
我举例来讲
7块5吧一双7块5的时候
我们收到7块5就算了
然后你卖多少钱那是你的事
我只收7块5
我作为鞋厂来讲对
因为你货物的实际成本那是有限的
你甚至可以把它算出来
你只要接触过报价部
或者是只要在里面混过两个月
你就知道这鞋子完全不值钱
为什么会卖那么贵
因为人家要店面要成本
人工要成本
对吧还有广告也要成本
他的tv commercial电视广告
还有所有的市场营销费用
赞助的比赛
赞助的明星
全部都要费用
这些费用到头来都摊在售价里面
这就很正常嘛
所以他们赚的钱当然比我们要多的多
但是也不见得多很多
嗯就是中间流通的环节
可能就把这些钱都发出去了
最终消费者为了整个流程付了钱
实际上那个鞋本身如果纯原料来说
它并没有多少钱
对对对因为消费者付的
例如说500块钱的鞋子
他起码里面的300块钱
是付给了各个环节的供应商
所以一个消费者养起了好多家公司
那这种衣架是指在国内这样
还是欧美会好一点
就是是国内太卷了吗
呃我觉得是
那大家都知道这么卷
能不能一起
不要自己卷自己
然后把这个价格稍微的提一提
包括你们什么供应商啊
能不能自己说
我们这个10%的利润真的做不下去了
尤其现在环境不好
那我们都提一提
我们提到12%
有这可能吗
不会中国人不会
中国人只会环境不好
我再压压
就是卷自己哈哈哈
就卷自己
对哦也卷死同行
先把同行卷死
就看谁熬得下来
所以近年来
很多一两条线的小鞋厂
都已经脱离了市场
为什么就是熬不下去呗
就是没有资金链
他的抗压能力不足
就out of the game
但是其他的也不见得能好到哪里去
我知道很多工厂也是0利润接单
就这个p啊
LOP的p
其实实际上现在已经打到0了
它只是把管销跟人工挣出来
它已经足够了
老板来讲
他不赚钱
但厂房房租不要亏
人工不要亏
水电也不要亏
自己不挣钱
就是自己银行账户不挣钱
无所谓工人能有饭吃
工厂还能开下去
他就吃好本
无所谓他还能熬个一两年
然后期望就是接下来一两年
环境会好起来
如果大家都愿意卷到海外去
是不是因为海外的购买力还是好一些
可能对他们来说
花500块钱买一双鞋
和我们的年轻人花500块钱买双鞋
是不一样的
体感不一样的
对因为你500块钱
还有汇率嘛
主要就是汇率作怪
500块钱换成那边是70块钱
那那边麦当劳现在20块钱最低时薪了
虽然这么算有点理想主义
就像在一个没有摩擦力的世界里
物理教科书一样
你干 3个小时就可以买双鞋对不对
但在国内很多大学生
他还是对价格有很高的敏感度的
他们的心理承受价位最高是300
我听一些做所谓国潮的运营说
他们针对的目标客群300人已经封顶了
过了300他们就不考虑我们牌子了
他觉得花了300我就去买耐克
打折的耐克阿迪
所以如果耐克阿迪也加入战场
去疯狂打折的话
那国潮就没得混
所以大家陷入了一个
我觉得有一点像死亡螺旋的地步
就是自己卷自己卷的很厉害
然后整个行业也卷的很厉害
就歌喉式的价格战
对但是最近因为疫情之后啊
大家对运动鞋
还有运动服饰整个的需求是起来的
这个市场也是增长的
那你们体感上
并没有觉得这个市场在变好吗
为什么大家还是觉得这么厉害
如果这个蛋糕变大的话
按照理来说是大家都能多分一些的呀
没错因为从疫情逐渐开始中断开始
大家全球都开始居家办公
以后大家就不用再穿那么束缚人性的
牛仔裤啊什么的
正装什么之类都不穿
对对对对对
现在变成smart casual都没人穿了
好吧就商务便装
以前是衬衫牛仔裤
都没有人穿牛仔裤了
对李维斯连续两年财报告急
就是大家都不穿牛仔裤了
大家都可以穿更宽松的
更oversize的
所以运动鞋一开始的时候还能居家
他们叫Sport Chic
运动风潮啊
运动奢华之类的
高街什么的
到现在更离谱了
居家了都
什么大拖鞋啊那个半跟拖鞋 mule那些鞋子都已经红起来了
就大家只会更舒适更松弛
运动鞋都觉得太紧了太端着了
所以整个运动鞋市场都是在恶化当中
在我的体感看来
所以你是觉得这个大盘大了
但并没有帮助运动鞋这个品类 -
E173_一个对硅谷教育不满的老师_做了一所自己的学校(4)
比如说他的时间管理呀
积极的正向力怎么去培养啊
比如对于容易这个生气的状况
我们要怎么处理呀
不同的情绪怎么去认知啊
怎么去进行疏导啊
这些我觉得就是应该更小的
加入到这些小孩子的课程当中
最终我们更多其实要去怎么样
在这种瞬息万变的
不断变化
且永无止境的
这场社会的革命性风暴
的这种革新当中
不断保持一
个平静的心
这个其实很重要
这个其实很多成年
现在也在重新去补这个课
你刚刚在讲
你那些带着小朋友
去做的一些实践的时候
其实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成年人
我来听这些东西我也觉得很有收获
我至少在逛超市的时候
我就没有想过
这个超市有哪些可以提高的部分
或者说我没有去认真的
系统性地梳理过我的价值观
我觉得这个事情
是非常适合妈妈跟小朋友一起来做的
它是一个既好玩也很有利于每一个人
他不是小朋友或者学生或者成人
就每一个人
更多的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
找到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
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的比如说现在
我们因为小孩子的这种观察
有下一个阶段
比如说我们昨天刚刚结束的field trip
我们是参观了好几个弯曲的游乐场
然后我们发现
其实是很少有那种
可以让残疾儿童更容易的秋千
所以说呢
孩子们在去做整个游乐场的参观之后
也去找出游乐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及他们认为应该怎么去改变
那我就特别欣慰的是
有一个小孩就讲到
这些轮椅的孩子
就只能被人抱着上秋千
而不能直接自己就上去像其他人一样
那么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他们就开始有了设计稿
那艺术老师就要开始教他们
怎么样通过这种平面设计的方式
怎么去体现你的想法
然后这些孩子们就要去设计
有利于残疾人和正常小朋友一起的
这样的一种
秋千的模式
我觉得这些都是发现问题的
非常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就是看到他们这些发现问题
这种能力越来越强之后
我就就觉得这个世界会变好
一定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不是因为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很强
这些方面我都非常统一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在这件事情上
投入的精力过多
如何去保证他们的
我假设如果一个学生
他对数学或者物理感兴趣
他的专业的基础性知识
他的时间是够的
或者是扎实的
当然是go和扎实的呀
因为为什么
因为这个就是我们正常的课程
每天的课程
那么因为他自己的学的速度
和他自己的这个进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他是完全可以
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节奏来的
我们甚至是
所以你是觉得他是不矛盾的
当然不矛盾
要做选择跟取舍的
不是每一门课
都要学到一个非常好的程度
不是每一门课都要学到很好的程度
就像我们现在这个小孩子
我觉得他可能在到2年之后
可能就可以进入到AP体系了
因为本身我们是有一个在线高中的
我们的高中
是可以提供足够多的AP课程的
那么现在的落地的小学初中的话
我们是允许这些孩子足够快的去走的
只要他在某一门课程
我们是鼓励偏科
就你们是鼓励偏科
对的喜欢扬长
是的可以避短
但是不鼓励平均
不鼓励平均对
因为我们认为独特性和特色
以及你的所有的自信
来自于是你的特长
但是我们大部分的教育都在不断
谁天天没事就喜欢补自个的短呢
哈哈哈对吧
越补越不自信
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把这个短
补成你最长的部分
你之所以短是你不感兴趣
那么天天就在这种不感兴趣上较劲
对吧比如我有学生不喜欢英文
喜欢数学
妈妈其实数学就觉得跟着走就行了
反正已经够好了
这天天就补英文
补英文然后我那天跟孩子的沟通
孩子就说
i hate it
你越补越hate
就不行的
就是很多时候家长的对兴趣的调整
包括弱项的调整
其实我觉得这个功利性不能太大
对
就是你一定是先让这个弱势他不讨厌
弱势他觉得这个东西还挺强
当你觉得不讨厌
当你建立一定的自信的时候
你也走
可能把它变成不是弱的这一块了
但你一定不能就天天强调哎
我们这块不行
我们得好好补
哎呀我们这个不行
就越强调越不行
所以说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讲的话
我个人觉得扬长避短绝对不能平均
对所谓那种overall都能发展很好的
他一定是因为长够足够长
短的慢慢的有了自信
才能最后找到一个自己的特色
而且我觉得这样有特色的孩子
反而更容易去fit in
不管是名校的申请
还是未来的这个社会
其实你并不喜欢找那种万金油的
似的人
就是哪都还可以
对吧哪也不太好用
对我这种其实不行
企业招人他们也是希望扬长的
是的
最后一个问题
其实我是刚刚在你举很
多例子的时候就一直想问的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课程设置
跟想到这些idea的
我觉得
这个就是在一个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吧
因为我已经做教育
接触这些孩子有20多个年头了
从中国到美国
那么有看到了这么多的这个事情
同时我大量的volunteer的时间
之前在公校里私校里
同时又和这么多的高中生接触
然后看到不同的这种案例
所以你每次看到好的案例
你都会写下来
就是会去想
要怎么样把它设计到你的课程里面
啊我当时没有想到课程
我当时就在想到
这个事情我要怎么去解决
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
嗯
也都是很善于解决问题
哈哈哈谢谢
很多时候大家会说什么是一个好老师
好老师就是我看一个孩子
我就可以立刻看出来他的优势是什么
他的强势是什么
他的问题在哪里
非常之尖锐
所以我经常跟家长开会
讲的时候
我会跟他们讲
我说我接下来要说实话了
你o不OK
哈哈
对家长说你说吧
因为我们在美国天天听到都是OK
it’s fine you’re good
听不到真正的feedback
我说那好
我接下来说实话
原因1234我会去这样讲
所以大量的这种问题和家长的沟通
我观察到
我发现了这些问题
是我一直想自己解决的问题
所以最早其实我是把college counseling
或者是这种咨询
我是下放到的更小
但是后来我发现
这种更小其实还是不够
所以说在后来我就把
频率增加
后来增加之后发现还是不够
所以后来我们就开始做整个的
沉浸式的
暑假的夏令营
我就带着学生一起去不同的地方
啊我们想去年去的是台湾
然后我们明年去日本
那么在这过程中
我会仔仔细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他的每一个方向
我会有非常详细的document给我自己对
就是其实你做惯了这件事情
所以你基本上看到一个学生
你有非常成体系的观察维度
然后呢很快的给出反馈
对对对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
我就觉得我们要去做这件事
那么这些当其实只是一些雏形
所以说我就把这个雏形
当时也是疫情期间
有这样的一个lab的机会
我们有8个孩子在一起
我们就开始做雏形的这种试验
嗯就home school对吧
对当时是是在我们的office里边
8个小孩
就相当于一个learning pot的这种形式
结果这个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小孩
是完全不说话的
非常的自闭
到后来
他能够站到台上去做整个的presentation
是惊呆了的
丹丹他妈妈高兴坏了
所以最后就去到正常的学校了
觉得现在正常了
我可以回到正常的学校去了
对就是这些
其实是我能看到他的这种巨大的改变
所以说呢
后来我们就想把这个事情能扩大化
其实后来
我是加入了更多的专业的力量
比如说我请到了Bullis Charter的founder Wenny
然后
我请到了其他的top学校的这些校长
还有我请
到的非常资深的 curriculum设计的
专业的有经验的
二三十年的
三四十年的
这些人组成了一个建校团队
才把我的这些idea得以落地化
所以我觉得这个我不能完全take credit
更多是那些具有经验的
做学校的这些人
他们采用了我的一些比较新颖的想法
和观点并帮他落地下来
这个是我们现在的一个整体的team
的功劳
我觉得嗯
做一所小学应该不赚钱吧
亏钱哈哈哈
对
所以教育
真的是一个还蛮要理想的一件事情
是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理想是一定要去做的
因为这件事情
能够给我带来最大的成就感和快乐
所以这件事情是我特别特别
特别passionate的事情
你现在有多少学生
我现在有12个
不是我说
包括你接触过的学生
我估计已经有快10万个
因为最早的时候我们是大班的规模
对然后呢
现在就是小班的规模
嗯就从夏令营那些都算起的话
对对对对对
所以我觉得这个老了
对满头白发
哈哈哈也没有
你在讲教育的时候
你会非常的
大家可能今天在听我们的播客
看不到刘君老师
就是他在讲教育的时候
真的是非常的两眼放光
然后神采飞扬
就是你沉浸在一件
你非常有passion的事情里面的
那种绽放出来的美丽
我坐在你的对面
这种感受非常明显
对对对我觉得这个就是找到了passion
就是每次我看到这些孩子
每次我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我就觉得特别特别的passion所
以说很多人说我是工作狂
我一点也不觉得
大家都说啊
你好辛苦
我真的不觉得
所以
我经常跟我的学生就传递这样的想法
我说我每次要去上班的时候
我就特别excited
特别兴奋
因为这是我要做的事情
而且我也希望他们不要去
过那种周一到周五
我得忍着
对吧快周一了
哎呀我得自己打打鸡血才能去上班
然后快到周五了啊
happy weekend
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是痛苦的
就你真正你找到你自己的热爱的话
就包括我
每年其实就度一次假
这次假就是带着学生一起出去
那我觉得是特别特别兴奋的一件事情
嗯好的谢谢
哎不客气
好很高兴来我们播客啊
谢谢谢谢
好的那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节目
如果大家对加入我们感兴趣
记得在我们播客的shownotes中
找到我们的招聘链接
给我们发申请
那中国的听众可以通过小宇宙
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QQ音乐蜻蜓FM荔枝FM来关注我们
海外的听众
可以通过
苹果播客和Spotify来关注我们
当然如果大家习惯用YouTube的话
也可以在YouTube上搜索硅谷101播客
来关注我们
如果大家对教育有什么自己的思考
也欢迎大家跟我们写留言写评论
感谢大家的收听 -
E173_一个对硅谷教育不满的老师_做了一所自己的学校(3)
的一个特别大的反应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高中生
有一些呢
就会用AI做科研
就会发现做的更好
因为现在找科研的内容更容易了
更加的能让他深入的往下来去走
我也看到另外一学生
直接就是复制粘贴
然后下面那一段话
就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的
那个话都粘过来
我就会给他comment
他说你这个是让我删掉吗
对就是这个
其实是比较大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在去年开始
我们的大学申请的文书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用anti的反查GPT啊
我们就看谁用AI写的
其实一开始还查一查
后来我们都懒得查了
因为一看就能知道
其实这个模式很明显了
呃是用AI写的
它会有一种
特别的表述吗
就是反正我现在也是蛮容易看到
我们的稿子
包括比如说我们内部的人
教给我的作品
是不是有AI的痕迹的
啊非常明显
对尤其是
我们是专门看这些学生的文书的
AI写的会怎么样
首先呢
他会和你本身的写作风格差异很大
哈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
现在就要求孩子们去提交一个
你之前打过分的作业交过来
哈哈哈啊
为了对比是不是AI帮你写的
一看就能知道
嗯对
那么第二个就是
之前打过分的作业
也有可能以后也有可能都是AI写
是的但目前是用这种方式去勘察
以后就可能会用别的其他方法
嗯对
然后另外一个呢
你可以看到
他的AI的写作是structure很强
就是它的结构感很强
比较空洞哈哈
结构感很强
他应该不是一个劣势吧
但是我觉得是个劣势
他就是不太像人
说的就是
但是这个可能也会在慢慢在提高的
会更好一些
但目前来讲
就他像一个议论文
他不像是一个你更加有情感的
这样的一个
对对对对
然后即便是那些学生用它来做情感
你也会发现
他反反复复的去说一些这种空洞
无味的空洞的话
有时候也不是无味吧
就是你感觉他这个
比如说我有一学生给我发了一篇文章
就讲人生的
我看完之后我说哇
说的非常好
全都是鸡汤
我说一大罐鸡汤
但是我觉得你到底发生什么事
有这些鸡汤的产生
后来我就给他回复
我说这鸡汤
非常之美味
但是我想知道这鸡呢
哈哈哈对
原汁原味的鸡在哪
就是没有内容
没有视力
对所以我们要现在
其实是希望孩子们
能够通过这个东西做出来
而且就是另外就是相似性
就是AI出来的文章的相似性
是非常非常的大的
所以你会发现
比如一个学生
去写到一个自己的动物死掉了
他连最后quote出来的名人名言
和深刻理解都是相似的
这个其实也是一个特点
所以说这种独特性为最为重要的一个
申请的这种文书当中
我们就还是其实不太建议这件事
就是不要用AI工具
你可以用AI工具
去完善你的写作的语言
或者帮你查这些用词
但是一定不是一个创作性的一个过程
对还没有到那个份上哈
但是未来不好说
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
很多高校是增加了视频文书的需求
视频文书啊
就是要真人自己在视频前面录
然后自己要讲一段自己的故事
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
以后也都可以造的
就现在啊
是的他他其实数据人什么的
哈哈哈对啊
而且视频文书就大家
其实考验的最重要的还是文案能力
我觉得可能还有一点就是表现能力
表现能力就是storytelling
就是讲故事的能力
对那么这个讲故事能力
其实说白了还是一种创意
还是一种创造力
还是一种软实力
还是一种自我展示的能力
对吧这为什么
有的人他一说话
你觉得哇
这个人有意思
我好喜欢他说了
什么他可能一样的话
换一个人可能说的就觉得嗯
我不太喜欢
没有意思
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差别性
所以我觉得就是这个软实力
在未来的小孩子的人生道路上
事业上等等方面
我觉得影响会更加之重要
因为有了AI
嗯那你会觉得因为有了AI
会让大家受到的教育
拿到的资源更加不均衡
教育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嘛
就好的更好
普通的更普通
这是一定的事情
那么所谓的好的更好
普通的更普通
就是存在他有没有资源
比如说我们现在
在整个的这个致力于教育公平性当中
我们还说到奥
给一些贫困地区的小孩子一些电脑啊
让他们有一些机会接触网络呀
就还存在这样的一个智力的过程当中
那我们在给非洲学校捐赠的时候
又捐赠书本啊
捐赠桌椅呀
那这些书本
也都不是特别说是与时俱进的书本了
因为当你成为书
其实就成为历史了
那么在这个时候
他们连这些东西都在缺乏的过程中
就更别说AI了
所以AI
会加剧
整个世界的教育方向的两极分化
那么同时
对于同样能够接触到AI的这些学生们
也会进行两极分化
就是我刚才提到的
一部分会更加的聪明
有了深度思考力
能汲取更多的知识
他的学习更有效
另外一部分就是他更懒于思考
他更不需要去思考
他更能够直接获得答案
所以从这个两极分化来讲的话
我觉得我们的家长其实是要保持一
种警惕的
因为那天其实我在做的调查的当中
我也让一些家长去沟通
我说谁会让AI去给自己写邮件
大家都举手
谁会让AI给自己孩子写作业
大家就没有人举手
但我竟然有一个爸爸在举手
那么大部分的家长
目前其实还是持一个谨慎之态度
就说哎我还是要让我的孩子
去学会这种判断力
思考力我认为这是好的
因为他们的未来
真的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而这种价值观
能不能帮助他们走的更远
这个其实很重要
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就是价值观
这个我要再多说一句
就是我们在学校
其实是有value的课程的
就是价值观课程
价值观
嗯对
比如说
我们会帮助孩子找到你的value是什么
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
这个事情是不是和我的value是一致的
我们也会让他把日常中
生活的一些事情
去归入到不同的价值观当中
去帮他们进行一个判断
哪些是符合我价值观的
哪些是不符合我价值观的
这些其实我认为也是非常非常重要
因为在未来
就比如说要AI这个事情
我要不要cheat
我要不要作假
对不对我要不要直接拿来
那么这个不是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也不是他的自控力
更多是他的价值观是不是稳定
而价值观也是在k到5的时候去形成的
哦非常有意思
对我下次要让你看一看
我们那个价值观的
那个curriculum的课程
很可爱我们是从k就开始价值观的输出的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你可以举一个例子吗
你刚刚提到了比如说AI作假这个事情
就是你们可能会问
他们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情
还是怎么样
怎么样去训练他们的价值观呢
在小的时候
其实你还到不了AI要做假
对我是在想这个对小学生来说太早了
我说的这个AI作假
是因为
我看到很多的高中生会有AI作假
这个时候你再跟他去讲哦
不要作假
不要作假
或者是
我们一直以来希望孩子不要去做错事
坏事是我们认为要用规则去规避他
要有自控力对不对
比如说你不要打游戏了
或者是你我说了两小时
你不要再打3个小时
或者你能不能不要说谎话瞒着我
这些都是我们的要求
我们用规则
甚至是法律来去让他不要做这件事
但其实在早期的k到5的阶段
我们是可以用价值观去形成的
怎么让他形成价值观
就是比如说诚实
integrity是你的价值观的话
你要去判断出来什么是这个价值观
什么不是这个价值观
所以当孩子做错了一件事的时候
或者是说了一句话的时候
我们会给几个场景让他告诉我们
这个是against了你的哪个价值观
不符合什么价值观
或者是符合什么价值观
他进行这样的这种练习之后呢
他后面就会知道自己判断的这个行为
是符合我的价值观
还是不符合我的价值观
那么
这个如果在早期进行不断的重复的话
孩子会有具有很强的价值观
后面他就不会去做这件事情
因为这个就不再需要自控力了
你永远不要去挑战人类的自控力
对吧
但是如果这个跟他的价值不符的话
你不需要他自控
他也不会去做这件事
所以说很多时候高中生你像打游戏啊
包括现在一些小孩子说谎话呀等等
这些我认为都是在早期的时候
价值观没有树立清楚
所以我其实现在也在跟一些高中生
在做这种value的梳理
就是让他明白自己value是什么
什么是自己的top three value
前三的value绝对不可以退后的
不可以让步的
当你把这个value给它梳理清楚之后
发现很多孩子
其实很多的问题
都能够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
就是我从来不会给哦
这事你应该这么做
那事你应该那么做
我更多是反向从value开始做起
比如说最近我们有个小孩子
在学校里因为骂人这件事情
哈在他的学校里边被记了一过
哈这个学校是一个柏林学校
特别特别的严格
然后小孩子被记过之后就非常之生气
因为他觉得对方也骂他了
然后呢
我就跟这个孩子梳理了一下他的value
所以后来这个小孩子发现OK
这个事情其实不是因为别人骂我
我也骂他
所以这个事不公平
而是我说了这件事
我说的这些话本身是against我的value
因为他的value里面
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
叫做kind
就他把kind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
value
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是善良的
都应该是好的
都应该是kind
那么后来我们就说
那这个事情
其实是against他自己的value了
所以我没有be kind
而不是因为我很生气
因为他骂我
所以我骂他
然后校长罚我了
没有对吧
他觉得这个事情就从一个anger
从一个生气愤怒
最后转化为一个自省
我认为这个其实就是value
在整个这些孩子的人生中
扮演的一个重要的角色
就他不会去违背自己的价值观
当然价值观有可能会变
但是在这个阶段
他其实是通过value
来去指导这些孩子行为的
有意思
你们现在收集到的小朋友的价值观
都有哪些
第一个价值观
特别多的价值观是justice
公平对
这个就是从小孩子开始
就开始讲这个事情
可能是只是你们灌输给他们的
还是他们自己自发的
自发的
自发的对
我们其实会有一些设置的game
还有一些游戏
在这游戏当中他们会去选择
还有一些就是我们要去交换
比如说你要想选另外一个
你需要把你手里的哪一个价值观
给出来然后有的时候你会发现
他会给这给那个
但是很少有小孩就会把正义
这个价值观给出来
去交换别的这个部分的
所以这个是我发现比较多的
第二个就是政治
就是integrity
这个价值观也是非常多的
孩子天生
我觉得
他就会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事情
这些我觉得就是比较常见的两个
那么还有一些
就比如说有
一些稍微年纪大一点的
有体育的小孩子
他会选择resilience
consistency resilience
他会选择resilience坚持
这坚持不放弃是他的价值观
他会把这个作为他的一个价值观
来去保卫
所以我们后来最后做一个游戏
大家发现我所有价值观我都要要
一开始小孩有20多个
后来我们减到10个
后来我们要再放弃
最后我们只要求他只能有5个
其实最好我们有点说3个
但是小孩子说什么都不要放弃5个
所以每个小孩有自己的5个
他不断的在这个过程中
你可能这一次是这5个
下一次是另外这5个
但是在很多的变化过程中
你会发现有2到3个
他永远都是首先会选到的
你就明白哦
这是你的价值观
我觉得这个
其实下一步我们要考虑的是
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
所以我们希望让爸爸妈妈也明白
孩子价值观
同时
我们其实也要和大人一起形成align
这是统一啊这个价值观
因为特别有意思的是在高中阶段
我发现有很多时候的这种家庭矛盾
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
就是你的孩子价值观
和父母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对
这个太有意思了
你有研究过
美国以外的教育
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
我问这个问题
是因为其实刚刚我们有聊到藤校
他是可以接收这样一部分
软实力特别强
但是硬实力
他可能稍微有一点点瑕疵的
这样的一些小朋友的
但是比如说如果是在中国的高考
看分数的这种教育
体系下我是在想
家长们会不会更多的去选择
这样一种教育方式
所以其实我现在是想从全球来看看
看从你观察到
当然可能我们不能每个国家都了解
整个的一个趋势
在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我觉得如果要是看一下
比如说这种亚洲国家的话
大家其实还现在有一些比较大的
就业压力呀
升学压力呀
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讲的话
更多的家长已经开始觉醒
就是不要再卷了
所谓的躺平了对吧
所谓的放弃掉学区房
然后周游世界等等
我是看到有非常多的家长的觉醒
其实核心就是要问到一个问题
就是我们到底希望我们的孩子
过怎样的生活
或者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孩子
哈哈
我觉得
这个就是一个更深度的一个话题
去讨论了
但是从我的观察来讲
我认为在全球范围之内
不管在任何一个地方
我们可能希望的教育的本质是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并且找到他们将来喜欢的passion
找到他们的热情
对这个热情能够持续下去
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种动力
让他们有一个丰富的有purpose的
有意义的这种人生
我认为这是一个共性的东西
就是不管从欧洲到美国到亚洲
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这样子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趋势
可能会随着AI的加入
可能会更加的明显
比如现在就很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
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已经不行了
之前呢我们那些所谓的神
童可以啪背出来多少古诗的
可能就不再让你觉得值得荣耀了
那么与此同时的话呢
家长可能更注重这种兴趣的培养啊
体育的培养啊
所以你可以看到
现在在整个的范围之内
包括国际生
我们看到大量的体育生的这种出现
这个在之前是很少的
现在的体育生反而是很多的
而且也更多的亚裔家长
会开放式的对待
走纯体育路线
现在你可以看到大量会觉得体育生
甚至是冷门的体育
大家都愿意去让孩子尝试
其实也是一种趋势
哦对就你说到这个
让我想到了诺奖得主是乔治斯穆特
他其实是Berkeley的
一个研究天体物理学的教授
他的观点就是觉得
未来的大学教育里面
其实知识传授将会变得不再重要
他就觉得
通识教育的目的
其实是在于培养自由公民
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独立的生活方式
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对的
我觉得这个不光是大学了
连更小的一个学校
都已经其实是体现出来了
就比如说我们的学校
其实还加入了mindful的这些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