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下面大量的人就变成了无用阶级
但这些无用阶级不可能真的无用的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
那会引爆人类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剧烈的阶级斗争
因此AI的出现有可能就在推动UBI必须得出现
所谓UBI就是普遍基本收入
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必须出现了
而UBI在AI的时代它是有可能出现的
而且这个UBI它可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OpenAI的奥特曼
他前一阵就提到过
说在未来应该每个人都有基本算力
你用这算力你是可以在里面你做点什么
或者把这算力你也可以交易出去
交易给别人
此时这个基本算力就相当于给你的一个UBI
然后你通过这个你是可以换得你别的收入的
而到了那一步
那就意味着不是一个
我们过去所想象的那种由政府来进行普遍兜底
建立一个无条件的福利国家
不是那样的一个大政府
而是由各种各样的大的企业
基于自己的新的运转 新的运行
它产生一系列新的东西
在AI当中产生这些新的可能性
咱们前面聊到政治跟经济空间不一致了
实际上我现在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
世界以某种方式再度中世纪化了
这个再中世纪化什么概念呢
我们看中世纪的时候
在欧洲那时遍地都是封建领主
然后领主和领主彼此之间PK打得一塌糊涂
但同时在领主这套政治系统之外
还有一整套的商业系统
而这套商业系统
是由遍及欧洲的那些商业网络所运转起来的
在里面都是商人在具体地活动
你们领主打你们的
我们商人做我们的
我们的这套商业网络跟你的政治网络
完全是不重合的
你们每个领主有自个儿的一小块政治空间
而我们的商业空间是一个遍及全欧的
如果你这领主把你的领地上的
或者你领地周边的那些商业网络节点
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的城市了
你要把它给搞得很惨的话
那大不了我们商人以后不从这儿走了
不从这儿走对你来说可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你跟别的领主打仗的时候
你是需要融资的
融资最简单的办法是找我来借钱
而别的领主仍然可以找商人去借钱
你却没有机会了
那你一定下次你就吃亏了
于是领主不得不节制他自个儿去搞商人的这种欲望
节制他的这个动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
就会形成在政治空间之外
平行的另外的一个商业空间开始浮现出来
而我们看今天政治空间跟经济空间不重合
实际上就正在表现出
在政治空间之外的一系列的商业空间
政治跟经济它的这种空间的不重合性
有可能使得越来越需要两种平行空间开始演化了
而这种平行空间演化出来之后
未来在经济空间里面
需要有一种商人的一种自治的逻辑
而这个自制逻辑里面
我之前有一本书《破茧》里面
我就做了一个假想
我说有可能在未来一系列的大的那种平台性的公司
像什么OpenAI、Google、字节
就是类似的
我们可以想象到的
实际上全世界加一块这种公司
两个手肯定数得过来了
这些公司有可能成为一个经济世界的参议院
然后所有的那些庞大的中小公司
它们构成经济世界的众议院
刚才咱们聊到了像苹果这种大公司
它跨国性的布局
更多的是那些中小企业
就它自身而言
它没有跨国布局
但是就它的商业活动而言
又完全是跨国式分布的
就比如我前面聊到OPPO
它在印尼有生产
然后它的供应商主体都还在国内
很可能那些供应商它一直就在国内了
它不会到印尼去布局
但是这些供应商它的销售网络
就全都穿透国界在运行了
有少部分的这种跨国公司在跨国的布局
穿透全球的这种网络
然后到处去以某种方式来套利
它们就是未来的参议院的成员
而更多的在这种跨国网络当中寻找生存机会
但是它自个儿的体量
又不足以进行一个跨国布局的小企业
它们也都是这个网络的成员的一部分
而且它们的这种活动
它们的运营空间平台
是由那些大的跨国公司所给搭建起来的
像刚才一鸣聊到果链
未来有可能特斯拉链
有可能比亚迪链
就是会出现一系列的链
那些链里面的小企业就是众议院的成员
然后参众两院它形成一种经济世界的运行逻辑
同时它会利用各个国家彼此之间的大的PK
就有点类似于中世纪的那些领主
彼此在PK的时候
领主他会需要找商人去借钱
以便我有能力继续跟你PK
从而领主不得不面对商人的时候得讲点理
然后商人也因为我有一个超级的网络
我有能力跟领主之间进行某种谈判
同时我也可以利用领主之间各种PK
我去寻找对我最有利的一种制度环境
我两边的来套利等等这些
就有点类似于一种新的中世纪化的一个状态
我想打捞一下前面我埋下的一个问题
刚才两位老师都把目光比较多地关注到了美国
因为毕竟这次川普是主权
但是回到中国
我想中国也在面临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那就是其实川普在和其他国家谈判
特别是像目前谈判进度最快的越南
当时是越共总书记苏林亲自打电话给川普
说我们要谈
最后进展很快
说一方面对等关税可以暂停
另一方面要求说越南跟美国达成实质的自由贸易
同时有一个重要的附加条件
就是越南要对中国这个关税壁垒给垒起来
所以某种意义上
其实川普是把关税的国境
从美国自身扩展到了这些国家的边境线上
扩展到越南、欧洲、日本对华的这样一个边境线上
川普这次掀的是全世界的桌子
中国也在尝试说能不能联合其他国家
它对维护既有的一个多边关系
能够对美国形成一个反制
但这里面有一个最麻烦的问题
就是刚才施老师在反复强调
中国的这个世界工厂地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
它一个国家的产量开足马力
可以供应全世界还绰绰有余
这也就意味着当美国把自己的关税壁垒
涌到中国边境线上之后
那中国的产品极有可能就没办法去销美国
那就以更便宜的价格去销往其他国家
这也就意味着像欧洲甚至向周边的印度这些国家
可能也会对中国的产品有一个担忧
认为中国过于便宜的产品对本国的产业有一个冲击
从而尽管不是有目的 有意愿的
但是不得不加入到对中国的这样一个关税围堵里面
那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更新的困局
那在这个意义上
中国的企业目前有没有破局的办法
首先中国跟美国现在的相互如此之高的关税
这个事本身就已经根本不是个经济行为了
它就是个政治行为
所以咱们这是在4月11号录这个播客
但有可能等到咱播客播出的时候
双方已经开始谈判了
因此我觉得咱不能把当下的这样的关税状态
视作一个给定的状态
到后来双方只能谈判
一直这么熬
一直这么搞
最后谁都熬不下去
其二 实际上在这场中美之间的博弈里面
那些第三方的国家
尤其是像越南这样的比较小的国家
它们是最难受的
因为它不得不面对美国的压力
同时如果它真的把美国的关税边境推进到了河内
那它又得面对中国的压力
因为中国跟越南都是RCEP国家
就是中国跟东盟之间的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那你是否就把这RCEP就作废了
如果作废
那就不只是中国跟越南之间的关系了
那是越南跟另外十个东盟国家以及中国之间的关系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多极了
并且如果越南真的
替美国把这个关税壁垒给住到了河内
那就意味着越南的那些组装厂
它从中国进口的中间品价格就会很高
从而它出口美国的产品也就没有竞争力了
到了这一步的话
在中国生产加上关税
跟在越南生产实际上出来的东西就是价格差不多了
那干嘛还要到越南去生产呢
所以越南它仍然是处在一个两边受气的一个状态
就是对好多小国都是这样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咱们4月11号所看到的这个状态
它只能是一个过渡状态
都谈不到过渡状态
因为过渡状态它多少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现在有可能我们早上看到一个新闻
到晚上就完全翻转了
超过一周以上就完全天翻地覆
就是面目全非了
所以我们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
然后以及我们看更底层的一个长效会起作用的结构
其中就包括几条
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
一个是我前面聊到的西方作为消费国
东方作为生产国
然后以及其他的资源国这样的一个大的结构
这是可预见未来没法变的
你未来你的关税
你贸易战等等
再怎么冲突
再怎么调整
它都要服从于底层的这个大的结构
否则的话你出来的新的这种政策方案
仍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再一个就是美国现在的这种财政成本
它巨大的压力
这个事也是得找到某种办法来解的
而且这个事不仅仅是美国的事
它是全世界的事
如果因为财政成本太高
最后美国引爆金融危机
那这样是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所以这是全世界的事
为了自己的利益
也需要去帮美国解这个套
当然这个套怎么解呢
接下来就是得去谈了
第三个
中国现在我们看到对全世界的顺差如此之大
2024年的时候达到1万亿美元
这在历史上也是从没出现过的如此之规模的
钱都被你赚了
那这个钱你也是赚不成的
因为别人家就没钱赚了
最后它已经没有能力来买你的东西了
再以及它用经济手段没有办法平衡的话
它一定会用政治手段
平衡不掉你
但是它会给你捣乱
而这种捣乱也会让你特别难受
所以伴随这些贸易战
伴随关税战
中国的企业被迫出海
而出海的这个过程
对于那些接收国而言
它的经济会获得一个新的成长的助力
而这种助力它是可以以某种方式
对冲掉中国的这种过度的顺差的
以这种对冲的方式让世界进入到某种再均衡
这是一个需要的状态
这也是对中国最有利的状态
如果这个再平衡不能够实现的话
最终中国会成为全世界的大的问题
那肯定未来中国就会遇到更多麻烦
所以我们在当下只能去寻找这种底层的结构
基于这个底层结构
我们无法判断未来什么样的能够成立
但我们可以判断
它们这种给出新的政策里面什么样的成立不了
其实中国的对很多企业主来说
它们其实之前或者早几年
也在尝试往越南或者墨西哥转移
那它实际上转移的结果好吗
这些国家比如像越南是不是已经饱和了
或者墨西哥它们的经营生产是不是还不太靠谱
就能不能承接得住这种转移
确实就是我前面谈到
如果中国的供应链往外转
咱用后台、中台、前台这个概念来说
现在出去的都是前台
中台还没出去
假设中台能出去
我前面就谈到
那就会导致当地的要素价格飙涨
而我2024年底到越南做了一番调研
同时也到泰国做了一番调研
发现当地要素价格都已经涨得很厉害了
泰国是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面地价翻倍了
然后墨西哥那边也是地价翻倍了
而越南这边在河内跟胡志明周边
它的工业用地的租金已经超过上海跟深圳了
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价格
而这仅仅是转了一点点前台的情况下
因为前台实际上现在大部分也都还在中国
只有一部分转到了那边
仅仅转了一点前台就已经这样
那么它就不可能有更多的中台转过去
它的这种要素价格完全是承受不住的
并且在越南我还注意到
它的土地价格的上涨比例
远远大于它的劳动价格的上涨比例
这意味着对于它本土资金而言
投资房地产变得越来越划算
这就会导致他的资本的一个特定的流向
而这种流向它会出现什么后果
实际上咱们过去这些年在中国是挺熟的
因此它能够往前发展到什么程度
是否能替代中国
我觉得替代不了
这是做不到的
那时间也差不多了
刚才两位老师都是
从比较长时段的底层结构的角度
去把当下这样一个乱局去做了一个深度的分析
我想最后问一下一鸣
因为您毕竟还是跟业界交往比较多
刚才施老师有一个强调说
之前我们制定政策的时候
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稳定的预估
对未来有个预期
现在看的话
可能这个预期是很快
甚至是以小时为单位计的
在这种状况下
您目前所接触到的这个业界的人来说
他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是在纯粹的观望
先按兵不动
还是说走一步看一步
还是说他们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计划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去看短期还是长期
短期来说
因为这次关税战来得非常急
所以大家都没有办法提前去应对
而且它加34%的时候
大家还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去降成本
或者说提高自动化率等等去应对
但是现在它加到了100%多
其实这已经不是企业本身能去应对的了
你再怎么降都不可能再有利润
所以短期来说国内的产能
大家都是把赶在关税生效之前的订单赶紧都发完
之后基本上都是按兵不动了
因为你一个产业链的这种转移
至少也得8到12个月才能真正的去做落地
但这个政策它几乎每天都在有新的变化
而那些已经去了东南亚的或者墨西哥的
因为它现在有90天的暂缓
所以相当于只加了10%
所以短期来说还算能正常运转
但要是从长期来说
其实就像之前施展老师说的那样
就未来的这个格局
它会变成多个双边的关系
所以这个时候做全球布局肯定会很重要
但是
就是你转口要去哪里转
去哪些新的地方
比如说像现在越南因为被盯上了
那是不是要去印尼看一看
因为印尼现在对美国的这个顺差还不算很大
去搏一个这种窗口期
但现在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对美顺差还不算太大的国家
估计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受益者
因为最近有很多人都准备去这些地方旅行
做一些先期的考察
但总的来说
关税战肯定是没有赢家的
就像之前橡树资本的霍华德·马克斯
他前段时间发了一个投资备忘录
他就是说现在正在进入一个无人知晓之境
就这个局势充满着大量前所未知的变量
它有可能是我们有生之年最大的一个经济变局
然后最近达利欧不是也在警告
就说重要的其实不是关税
而是旧秩序的崩溃
这个跟施老师我们之前聊的
很多底层的这种变局都非常相似
然后你看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
它的第一大重仓股是苹果
但是从去年一季度开始
它就大规模地在减仓苹果
因为像巴菲特这种体量的资金
不可能等到出事了再去减仓
而是要减在这个市场比较热的时候
这个应该也是它们对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预判
没错 我觉得一鸣刚才讲的这个
的确是我们当下需要面临的一个最严峻的问题
就是我们很多人其实从出生以来
就是处在一个二战后漫长和平期里面的人
大家都非常熟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