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83_妖股微策略_一个溢价增发的资本游戏(13)

对为什么黄金这个部分准备的这个体系一直没有报
很核心的原因是全球央行手里有3.3万吨的储备
随时作为救援
也就是说如果有任何一个黄金的售出者
就金融体系里面的一个player
它要么是一家投行
要么是一家黄金领域的这么一个利益相关者
如果他是裸空了黄金
他交割不了
那央行体系有3.3万吨是可以借给他的
是可以不违约的
其实在80年代的时候
法国曾经有过这样的破产事件
最后都是被央行借的黄金给救了
所以你可以看一看全球的存量
可能也就是差不多十几万吨
不到20万吨
我不知道我记得这个数字对不对
光在央行手上的储备就有三万多吨
所以这三万多吨储备是足以平息所有的恐慌的
因为一般来说市场不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一个短缺
所以只要央行能够随时借的出来
能够把这个交割能交上
那就问题不是很大
所以也会看到在类似一个大家要提货
要运到实物
要提到另外一个地方
类似一个大家要从比特币
从CEX提到链接上这么一个行为的时候
是有一个land of last resort
随时准备把那么多黄金随时借出来让大家去提的
所以只要你你不是全面挤兑
不是所有人都想提
你是部分的提
你是对抗不了这个3.3万吨的储备
当然如果我的这个说法
我们怀疑是对的
就是说央行手里其实也没有3.3万吨了
很多也借出去或者租赁出来去
不一定还回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
还是有相当多的存量
它是随时可以出借去打压这个市场
所以不会让你这个价格涨得过于离谱的
所以其实以前其实Crypto市场总有一些阴谋论
就是觉得说有的CEX可能他也是部分准备的
因为以前没有POR这一说
我们也不知道你到底这个Merkle树在哪儿
对吧
所以现在就确实比以前安全了很多
过去没有Merkle树
没有储备的时代
就有很多人就觉得你都是硬的数据砸盘
你可是其实不存在那么多BTC
甚至在行情比较清淡的时候
大家甚至怀疑有些CEX故意要砸盘
为什么
因为你缺BTC
你其实在裸空BTC
所以你必须要低位再买回来才能把这个账平了
就是在若干年前
大家都有这种怀疑
一直没有得到验证
但是我想说
在过去之这种怀疑可能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在今天你有了Merkle树
你有了储备证明
这么做的这个难度是越发加大了
当然你可以argue说Merkle树证明只是那个时点数据
可能过了那个时点我又可以
但是如果说这个部分数证明这个储备证明是每个月做一次
其实你互相挪拆东墙补金墙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所以我就想说这个时代确实是进步了很多
但是你想一想黄金市场存不存在储备证明和Merkle树证明存不存在
大家随时可以在链上查
很难的
这个很难
所以这也是我认为黄金市场最不透明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好的
太精彩了

这个很有意思
而且非常颠覆普通认知

那你觉得其他的加密货币有可行性吗
我觉得是有一定的可能
但是你要说做成一个像BTC这种有广泛共识的还是有难度的
因为其他的你基本上要考虑一个你的使用场景
还有你未来的发展空间
以及你的手续费
你的收入问题
大家会考虑这些问题
一旦考虑这些问题
那就意味着你要需要不断的增长下去
你就增长很重要对吧
BTC不太一样,BTC它是奔着数字黄金去的
所以它好像没有什么太多的现金流问题需要考虑
当然长期来说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个手续费的问题
就是能不能弥补这个矿工的成本的问题
所以BTC的商业的模式可能还需要再建立
到底是通过二层还是通过其他的模式
但是在目前来说
他好像不太需要考虑这个增长和现金流问题
这就意味着它的天花板可能比普通的类似科技股的这样的一些加密货币
可能他们的天花板要高很多
你不然的话
你像以太坊
以太坊你还面临索拉纳这样的一些竞争
所以以太网为什么这个周期就涨不动的一个很核心的原因是流量
还有注意力
还有手续费
很多都去索拉纳那边去了
当然也是Meme行情导致的那你以太坊就不能无限的涨到天上去
因为大家要看你的使用场景
要看你的手续费收入等等这些好像对BTC都不存在
所以我会觉得用的这些东西都是很基本的一些金融技巧
很简单很容易理解一些金融理论
但是这些东西你可以用在所有的标题上面
但是你能不能获得一个极大的成功
要取决于这个标的的天花板是不是足够的高
所以我会觉得你如果去囤积索拉纳
囤积其他的一些币
我觉得可能也会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但是可能很难取得像微策略这么大的一个成功
原因就是在于BTC的共识现在是比较强的
它是率先的进行了一个扩散
进行了一个扩圈
进行了一个mass所谓的mass adoption
剩下的你去囤积的话
更多的有点像科技股
这些科技股像索拉纳也好
ETH也好
是不是能再涨个十倍
100倍是不是能涨到苹果
facebook
因为达到这种增长程度
如果可以的话
那你可能也是你那个领域的一个微策略
这个我觉得倒是有可能
但是肯定就是说你要选择对的标题
选择这个标题
它是能持续增长
这个很重要的
但BTC好像不太需要考虑增长问题
我记得当时MicroStrategy的一个立足之本
就是因为比特币是有限供给的
并且它会不断的减半
但其他的加密货币如果实现不了这一点
我记得好像是不大可能能实现它这个玩法的
因为你永远需要跟总市场这个牌子做对抗
其实我会觉得你这个减半
还有或者什么之类的有限供应
你看模仿BTC的也很多
但是也没有多少能够存活下来
或者说能达到那个高度
市值往往都是它的百分之几
1%2%
对吧
所以其实你就会觉得说这个机制本身并不是最核心重要的
最核心重要的还是它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
无论它的蓄势是什么
最早中本聪想要它变成一个点对点的电子支付货币
那你现在显然来说已经偏离了中本聪的愿景
没有人用它来支付
可能也就是少数被swift制裁的
比如说像俄罗斯
他可能是选择用BTC支付
因为矿币是追踪不了
但是美元稳定币还是能够制裁你的
对吧
那也就是这种特殊情况大家会用BTC支付
否则绝大多数情况大家还是用美元稳定币
反而是泰达USDC实现了中本聪的早期愿景
对吧
那BTC更多的是走向了一个数字黄金的一个趋势
但是你就会发现大家都认可这个东西
这个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你就说我莱特币行不行
我BCH行不行
那我机制不是跟比特币一样吗
那为什么就不行呢
这个也很说明问题
对吧
所以这个也可以回答节点之前那个问题
问题就是说后来如果想要模仿微策略
他应该怎么做呢
那你可能你所有的后来者
你要么就做老二
你就像莱特币当时喊的比特金莱特银
那也非常成功
那你不然来的比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一个地位
所以他非常清楚的搞清楚了自己的一个定位
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跟随者
那你能有一个比特币的百分之几的市值
千分之几市值也不错了
这是一种
另外一种就是说那你要想后来去让你必须要用一些不一样的招数
你就不能跟他一样
你要跟他一样你就没有卖点了
所以大家肯定选择一个流动性最好的一个地方
你的这个新的股票可能流失性没那么好
承载不了那么多的资金
还有就是说在牛市的时候
你的溢价可能上不到那么高
你没有办法跑赢比特币太多
这也是个问题
所以其实就是Saylor一直在宣讲的
你看他的PPT
他永远会列了几张图
其中一张很重要的图就是他会告诉你说
我在牛市周期我跑赢了比特币多少
所以你即便是想买比特币的那些人
只要你不是要持币的人
你只是想要赚比特币的升值的钱的这些对冲机
你不应该买IBIT
你应该买MicroStrategy
应该买微策略
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说我会觉得这里面还是有马太效应的
大家会选择这个龙头去交易
它是已经变成了大家的买卖比特币的一个proxy的一个共识
它是一个最广泛的
最深的一个流动性最深的一个市场
最大的一个波动性在这个地方
所以后来者用同样的方式去模仿
我觉得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但是你要想获得他这么大的成功
我觉得是很难的
完全复制微策略的这个方式
可以做成一个类似莱特币那种东西
但是你要想做成一个能跟MicroStrategy比肩的东西
我觉得是挺难的
是未来的一个远期看啊
就是现在不是美国有想纳入国家战略储备
然后包括有些上市公司
像但那个微软好像暂时还没有新的动作
这个上市公司更加的把比特币纳入到资产负债表里面
就这个趋势
您觉得目前是处于一个什么状态
就是它是一个很初级的应用的状态
还是说到了一个爆发期的前夜
还是说可能今年能带动这个比特币本身又有一个大的涨幅
我觉得还是比较初级
因为微软当时在投票之前一周你就能判断
其实现在有很多研究工具
我还是鼓励大家多用GPT
groq deepseek就是很多的东西其实大家没有必要自己研究了
今天我讲了很多这些东西
我都是在手机上研究出来的
以前我必须要拿个电脑去做专门的研究
但是我现在因为我经常就到处移动
所以我就逼自己必须要学习一些新的研究工具生产工具
只要我在移动的过程当中
在手机上也能做研究
你比如说有些研究可以让GPT或者groq‚ deepseek让他去自己画图得出一个见解
包括MicroStrategy到底是怎么托管他的比特币的这个Arkham说的这些东西
这个其实大模型都可以搜出来给你
但有的时候不准
他跟事实之间偏差很大
对我同意我同意
所以你需要不断的校正
但是总的来说你其实可以prompt
你可以让他精准的让他给出数据来源
你要求他给数据来源
并且在不同的语种之间进行搜索
最后是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如果你他不给source的话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