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的第一台设备是DK two
就是当时的这个
Oculus Developer kit的第二个版本
我其实在那个时候
我认为他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所以Oculus包括Meta收购他以后
这一系列的动作
我觉得就是在引领着人类的科技
走向未来
这样的一件事
其实算起来差不多
他收购Oculus也正正好今年是第十年
哈这次发布会最后结束的时候
我发了一个
因为他也做了一个总结嘛
就是他发布会上做了一个总结
一共有四篇图
第一篇是Oculus Quest 3S
第二篇是它的手机应用端的Llama的AI
第三个是它的Ray-Ban眼镜儿
也是带AI的一些功能的
这样的一个发布
最后就是Orion的产品
我觉得这四篇
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故事
第一篇实际上是在总结过去的十年
Meta用了10年的时间
把一个VR的设备做到了这么小
这么简单
这么快速
你说Quest 3S
对 3S
并且这么便宜
他只要299美元啊
对 299的是不送游戏的对吧
299美元这是几乎每一个美国家庭
包括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家庭
可能都容易消费得起
或者容易做决策的一个电子设备
对对标游戏机
对它就像一个switch一样
并且它有一个2,000万到3,000万之间的
一个巨大的生态
也是这些年
我们这些开发者在这上面能赚到钱
能生存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平台
也是世界上目前上最好的
MR XR的内容平台
这就是一个生态
随着相对更便宜的经济版的
Quest的的发布
它可能会拥有更多更多的用户
让这个生态和这个平台变得更大
而后面AI Ray-Ban
还有这个Orion
代表了接下来十年
整件事情的发展方向
Meta有没有能力做一个像Vision Pro一样
一个VST的这样的一个设备呢
它实际上也是有的
它可能没有办法做到
像Vision Pro那么极致
但是他告诉所有的用户一个事
我只需要用300美元
我就可以有这个3,000美元的设备
大概70%甚至80%的体验
加上我的AI
你可以戴着这个眼镜出去
通过录制空间视频
通过你的创作
你可以为他再填充内容
用这个Ray-Ban的设备
然后有AI
AI逐渐的随着芯片的提升可以本地化
你可以在这件事情里面有更多的用处
而下一代的设备是什么
就是这个Orion
你将几乎可以全天候的使用
这样的设备
不管是你在外面在走路的时候
在开车的时候
还是你回到了家里需要去娱乐的时候
这都是你的一个集成化的一个设备
所以我觉得除了可能以后
到睡觉的时候
你可能都可以一直带着人
他的以后的迭代的产品
所以是不是他的使用场景
可能会比手机更广
我觉得是这样
嗯而且
Meta在过去有能力把VR设备的价格
做到现在这样的一个程度
对我们最早的VR设备
可能要将近一万多块钱
几千人民币的样子
到现在它只需要2,000人民币上下的
这样的一个价格
那么欧润现在可能它没有公布价格
但是我们知道成本是很高的
但是它逐步逐步的往下做
我觉得一定有希望能达成的
并且能有Orion这样的产品
实际上也是过去10年对系统对硬件
对整个整合
包括它的生产能力
还有供应链的
这样的一个整体的一个提升
所以
Meta现在应该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
最有科技含量的公司之一
我觉得它非常好的
去挑战了苹果在科技界的地位
我想补充一下啊
就是我很赞同大象的说法
那在这个基础上呢
其实我要从两从策略的角度
因为我以前曾经在埃森哲做战略顾问
我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个事
先从市场战略的角度
就是其实苹果也在做这事
只是谁先说了
谁先大声的说
而且还敢拿出来
我觉得梅塔很聪明的是
在这个时间点拿出来了
然后苹果再拿出来
他想拿出来的时候
一定要比现在的东西好
很多他才会拿出来这个
就让他这件事情的发布
可能还要再晚一年的两年
所以我觉得没他占到一个制高点了
所有在后面的都是追我的
所以他在市场营销上面
我觉得有一个所谓的
市场先知的占有地位
这是第一个事
第二个事呢
就是刚刚大象说到了这几个步骤
其实我把它认为叫做
它有两个很重要的抓手
一个是VR的内容
另外一个其实很重要
这是个AI眼镜
现在这个瑞本这个AI眼镜
其实是一个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
一个很重要的试验田
为什么呢
当你有了镜头
在这个Ray-Ban上面
然后我又知道你的行为的时候
将来2030年之后
要推出这个所谓的AR眼镜
其实就要集合了现在的VR内容
以及AI眼镜
你的所有行为
你去哪里
你干什么
你做什么
你有什么需求
这个太厉害了
我拿了这个设备
去探索后面的使用场景
它是有数据支撑的
而不是自己在实验室里面拍脑袋说
哎这个好那个好
我觉得这个数据
是苹果很难马上也拿到
为什么因为Apple Vision Pro用户量少又贵
然后使用场景
也没有像AI眼镜那么丰富
然后它上面又没有游戏
呃我觉得缺了这两条腿的话
可能它这个内容发展
还有生态发展的过程其实是很辛苦的
其实苹果曾经做过一件事
在手机上AR kit
对吧AR kit其实是锻炼了很多好的内容
这个AR kit其实给它带来在vision Pro发布
的时候其实很好的积累
可是我觉得这个Meta更胜一招
他有左手有右手
有AR眼镜
有VR眼镜
那我觉得这个内容生态使用习惯
对他来讲
他就有很明确很好的资产能够去放
在将来他要退出这上面
我就从战略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看法
嗯对
我觉得讲的非常好
我印象中
当时苹果发布Vision Pro的时候
整个业界都非常非常的欢呼
然后觉得啊
为什么Pro是一个非常创新性的产品
因为它把整个VR的那种交互
跟用户的那种沉浸感
包括产品的设计都做到了一个极致
但是它客单价非常贵啊
3,000多美元
3,599美元
对非常贵的一款产品
然后其实在苹果发布的时候
我记得当时大家对Mate的VR
是有所嘲讽在里面的
哈哈对
那从今天来看
你们看到这款AR眼镜的感受
跟对比Vision Pro的发布
哪个更胜一筹
我就着刚才那个话题再讲一点点
然后交给猛哥
其实刚才我到后面
我也想再说一下关于苹果的这个事
因为Meta的十年的总结
对XR的一个理解就是
MR的设备不局限于VR
把价格做的非常低
299美元
而苹果其实交了这件事的另外一个答案
就是一个极高的价格
极致的体验
给用户一个答卷
Vision Pro到目前为止
依然是我使用过在Mr这件事情上面
最好的产品
没有之一
他的清晰度
他的交互的可用性
他的体验感受
包括他带着你可
以走出去
在街上行走
你不用担心你可能视场角的缺失
导致你遇到什么被绊倒啊
或者撞到东西
就这样的体验
是确实Meta相对来说比他还差一点
但是这两个答卷都是让用户满意的
因为你有买vision Pro的钱
可能你的奶奶都可以用到Quest 3
你可以买7台Quest 3
而Quest 3S你可以买11台
你的太奶奶也可以用上
哈哈哈
可以送朋友了
对然后
所以我觉得他们两家都在做一件事情
就是告诉用户未来是什么样的
那么Meta在这件事情上面
又出了一个新招
就是Orion
但是接下来
可能我们就要讨论一个
业界争执了很长时间的话题
那到底应该是用VST方案
还是用OST方案
这个问题我想也不好给
猛哥可以谈一谈
猛哥怎么看VST or OST
首先还是再稍微解释一下OST的话
就是Optical
就是直接可以看到外面世界啊
然后将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
进行一个贴合
这么一个状态
VST呢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Vision Pro
还有包括Quest
它是先通过摄像头
将这个视野进行捕捉
然后再重新在你的眼前进行展现
我关注用户的体验
在我看来这两个是
随着技术发展
我自己认为OST会是更真实
更友好的一个体验
然后VST
是在我们受物理
工程等所有限制工程中的
一个非常极致
且巧妙的一个中间状态
这是从最大的角度去看
但是切到细分呢
又有些不同
比如说VST比如我们说Vision Pro Quest
它就是能够做最好的沉浸感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对虚拟世界的体验
你想穿入到另外一个时间胶囊里面
你想和苏格拉底在那对话
go for VST that’s the best
你去尝试一下穿越到平行宇宙里面
作为一个超级英雄去拯救世界
你需要将你和这世界进行一些区分
但如果我们讨论每日平时的佩戴和生活
讨论你在开车
你去跟宝宝在互动
那我们希望这个事情就是
你能够更加和真实世界连接度更高的
当然你也希望它是美的轻便的
所以这个it’s very likely
它就走到了一个OST路线
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很兴奋
在过去两天我又要重复那句话了
这个哈哈哈
哇他从未来带过来了
我还开玩笑说哇
扎哥这个40岁大寿
有个非常漂亮的里程碑
it’s beautiful
非常同意啊
我我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事啊
刚刚讲到是光学透视还是电子透视
其实我有一个观点是大家忘了
每次我戴着VR眼镜的时候
外面的人是看不到我的
他不知道我在看什么
他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他看不到我眼睛
我觉得光学透视这件事
不单单是带的人可以很快的看到外面
而且呢旁边的人
假如我想要让别人看到
我是不是看着他眼睛对他说话
苹果现在用的这个方法
其实是很不是很舒服
效果太重了是吗
因为他在前面又放了一点
是他那个叫做什么Eyesight是吧
对对这个Eyesight
就是苹果的这个方式
是它在前面再放一个电子屏幕啊
这个电子屏幕看起来有3D的样子
然后把我的眼睛模拟出来
所以呢我戴的眼镜的时候
你是可以看到我眼睛在看你的
可那个是假眼睛
那其实就就有一个很恐怖啊
这个硬件上面怎么长了个眼睛呢
这种恐怖谷效应
其实是很糟糕的一个体验
可是我觉得苹果看到这个需求了
因为在社交上我在跟你聊天
我不看着你
你想想我现在跟你说话的时候
我就戴了一个大眼镜对不对
虽然我里面看得到你
可是你不知道我在看你啊
这是最惨的
所以我觉得OST这件事情
从社交的需求来看是一个终极状态啊
因为你假如这个是所谓的VST
电子透视的话
那你再怎么样
外面还有另外一个电子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
嗯嗯
对你自己对这个问题有答案吗
就是你们都站在了OST和Orion的角度
这个时候我其实应该唱一唱反调
我个人觉得有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在虚拟世界
就是VST的这个方向吧
或者说你带着一个极致
更极致的XR设备的时候
你为什么还要出门呢
如果它里面的虚拟社交
已经做到和真实世界无异
那你为什么要离开你的house
为什么要离开你的家
这我得吐槽
我觉得出门还是很重要
至少在我们这个年代里面
你跟别人握个手
去吃到好吃的东西
去闻到外面像在弯曲单的草的那种
味道我觉这件事情
虽然可以用电子的方法来感受
可是我觉得至少我觉得在短期之内
不是2030年2040年可以看到的
可是30年出来了之后
我觉得那个要出门这件事还是需要的
我当然希望很懒的就躺在床上
那可能就最后是脑插管了OK
那可能更方便了啊
可是我觉得在我们说未来20年吧
20年之内我觉得还是要出门的啊
这个吐槽一下啊
对因为你是个标准的艺人
而我是一个在i e之间来回切换的人
所以用我这个i 我把i人这个领了
我觉得为什么要出门
这个倒挺简单的
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
是几亿年进化过来
然后它就是为你的活动
为你在人群中社交而设计的
当你一直在家里的时候
就是身体跟精神就会出现问题
嗯你也可以选择出门的时候
不带任何电子设备啊
也可以对
我可以非常纯粹的
所以就说把它切分成两个场景
就是一个出门不带手机
现在你就受不了了
哈哈哈
如果如果我能
如果我能集中的带着头衔
把所有的一些社交的需求
一些工作的需求
甚至一些娱乐的需求
在一个集中的地方
在我家里解决
然后我摘下头衔以后
我去亲近大自然
我去拥抱我的家人
我觉得这也是个很好
这也是一个场景
可能是两类人对对
不要再拥抱家人
哈哈哈
对在拥抱家人的时候
我们可以放下任何的电子设备
我们只是去享受一个晚餐
而我去工作
我去需要高效的时候完
全可以通过XR的设备
嗯出门的时候需要找路导航
然后联系人
看看他同事到了没有
就是
我觉得这些都需要电子设备来做到
呃你可以打萝卜快跑吗
哈哈哈
看到今天特斯拉股价涨的很好
哈哈哈
对对
我觉得今天大家在说这个观点的时候
可能也跟大家各自做的
这个游戏的类型
是有关系的
比如说如果你是做这种3A级游戏的
当然我们是希望用户
他能够更沉浸的
在这个纯VR的设备里玩的
但是比如说有很多的APP
其实大家不需要这种沉浸感
就是它的眼镜
只要解决它是一块屏幕
就是它可以看到手机屏幕
它可以导航
它可以有一个评价
或者关键的信息出来
我觉得就可以了
就是在AI的声音之外
有这么一块屏幕就可以了
不好意思
我还是忍不住想要补充一下啊
就是张猛说很嗨
我也很嗨
我这么说啊
2013年的时候买到Oculus的DK two的时候
我也很嗨
所以我15年就把原来工作辞了
然后就又跳进来
这是一个大坑
说实在的啊
我们现在还好啊
还是坑不是粉啊
可是我得说啊
就是已经十年了啊
2024年的今天
我们看到Orion的这个嗨啊
我自己又告诉我自己
不要又自己骗自己了
为什么 2030年出来的时候
我个人认为 2030年的出来时候
那个价格啊
可能比现在苹果的vision Pro还贵
假如你把智能手机
当成所谓的Orion的形态的话
那智能手机也走了5年
2030年的5年就2035年
而这个技术是更难的
不是这么简单的
你们觉得这个技术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价格重量
其实他现在号称100克以下
我觉得还有可能
材料学的博士能够讲更多
啊
对对那大家都非常期待
材料学博士
来从材料的角度
跟我们分析一下碳化硅
因为我是看见扎克伯格在采访中
也提到了
碳化硅
它其实是一种军方的管制型材料
所以呢它的眼镜只能在美国生产的
这会加大它的制造成本
其实我很想知道这个AR眼镜
它在技术上
它相对于其他的公司
哪怕是其他美国的公司
我们说像苹果这样的公司
它真正的壁垒是什么
是它对这个材料的发明还是什么
就是好抄吗
简单来说
呃作为一个博士
这个话题我没有研究过
所以我只能代表我现在的一个预测
首先碳化硅它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
百年或者甚至更高
所以我理解
这更多是一个需求驱动的一个生产
就像iPhone刚刚问世的时候
大家需要一个触屏
且透视度非常好的
那是到康宁
本来那个玻璃是为监狱准备的
就是能看得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