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62_清华姚班如何培养天才_给最有挑战性的问题和足够的自由度(4)

就比如说人类的智慧
其实就是语言对吧
你可以现在这么说
哈哈哈
你要是OpenAI早就知道这件事情的话
嗯对
但是在迷雾里面再往前走

我其实注意到你的整个经历啊
不管是在姚班
然后在微软研究院的实习
Mata的实习
包括你还去过头条
然后后来的OpenAI的工作经历
跟现在做清华叉院的助理教授的经历
我觉得你一直是在整个领域里面
跟最顶级的人才一起合作的
如果让你总结的话
就是你觉得非常顶级的人才
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特质呢
我知道这个问题也非常非常的大
或者说就是
你非常容易
被一些什么样的特质所打动跟吸引
我觉得说一些共性吧
因为我觉得不同人的风格
其实差别挺大的
这些聪明的学生
首先我觉得一个共性是
大家都会有很强的自驱力
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所有的所谓的成功也好
或者说你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好
其实就是在你到了大学之后
就没有人再会逼着你做什么事了
大部分的事情是你自己想去折腾
这个是个底线
你在到了社会上更明显
那学校里面还好一些
你还有成绩啊
甚至你在学术圈里面都还好一点
大家就是每年都会有paper啊
做research还比较regular
比较routine
但你到社会上的话
没有人会教你啊
所以最后所有的事情
是你自己想做一件事情
所以最后我会觉得
所有这些人都会有比较强的自驱力
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所以我会给大家的建议
还是看看自己想做什么
找一个自己适合的事情
并且你会愿意为他花很多时间的事情
嗯这是我的感觉
而且一般来说
你会发现你觉得最钦佩的这些人
他们都会对很多事有自己的看法
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那他追根到底是因为他自己愿意去想
有哪些是大家普遍认为都对
但是你有自己看法的事情
这可能是一个投资人
特别喜欢问的问题
就是我会觉得我自己看问题
我回顾我过去12年
因为我就后来
因为最近我们看了一些报道
我就特别想起很多人
想起我可能12年前
在硅谷遇到的一些事情
然后就会想
最近12年
我自己的很多观点会发生变化的
就随着你自己的认识
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我其实觉得不在乎对不对
关键是你自己也一定要有
不断的有自己的想法
并且会自己调整自己的想法
因为你就是会想的不对嘛
我20岁的时候为
凭什么能够看明白这个世界
为什么能看明白
Facebook未来会成为一家很伟大的公司
凭什么我能看出来就不对了
哈哈哈都是事后总结
这一定是你没有经历过
没有踩过坑
你凭什么会知道一个非共识的事情呢
只是我现在来看
会有一个小的经验
就是如果在一个时间点
所有人都觉得你是对的
那你可能再想想
哈哈哈哈对
就是一旦有个时间
你会觉得你说的所有话
别人都觉得好对啊
一般都
你再想想就是
尤其你还不是亲历者
你就再想想
对对
因为人是很容易在一个舒适圈里面的
就是你觉得自己说的很对
然后你朋友觉得你很对
这些人觉得你很对
你会觉得自己是对的
但往往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
都会有一些你没有看到的面
但是
由于你碰到的所有人都觉得你说的对
你可能就没有这个动力
再去寻找
到底他哪里是不是不对劲的地方
这是我的建议
就是第一件事就是
正面说就是永远不要too confident
一般都有点问题
第二件事情是
也不要太焦虑
因为反正你想的所有东西
都是有问题的哈哈
哈哈哈好
这两句总结很经典
对然后这第二件事情也是嘛
就是一般这些比较有自取力的人
还比较能折腾的人
一般心态都比较好
因为折腾等于受挫
折腾等于失败
因为你不折腾不会失败
就永远不会失败
对吧你只要做了
就有可能会失败
就会踩坑
就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
那一个人能一直折腾下来
一般都心态好一点
都比较好
哈哈哈他要么自己特别自洽
有可能比较淡然
都有可能
但一般心态比较好
所以我就说这是两面的
一个
就是能折腾的时候多折腾一点
其实人是怕的
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待太久了
你可能会丧失你的一些敏锐的感觉
就像我说的
很多人说你对的时候你可能有问题
第二件事情就是心态好一点
因为如果你要折腾的话
那你要折腾好久了啊
如果你天天心态不好
那就可能就熬到那个时候
对所以很多时候
考验的最后是大家的心力值

确实是这样
我得说的回到姚班这个事情啊
确实会给人挺多打击的
就印象特深刻
我那时候大一刚进学校的时候嘛
我那时候还是搞竞赛
我自己心里觉得
我这个人应该挺厉害的
去学校之后
我们当时做一门课的作业
记入门的作业
当时是一个美国来的老师
给我们的作业
做的巨难无比
我也其他有些课会比较划水嘛
我就在宿舍里天天就盯着题做
我就做一天做两天
还不会做
然后我就怎么办
我就上楼那时候脸皮比较厚
我就上楼敲我一个同学的门
他说他在打游戏
就叫他
我说你作业做了吗
他说没做
说你要不帮我看看这题怎么做
他人还很好
就他在那打CS
然后他还真能暂停
我也不知道他是队友怎么容忍他的
然后就说还好的我来帮你看看
然后他就你知道我做了两天的作业
他就说好的我帮你看看
然后就开始拿着这笔在那写
写吧写吧
就写完了
他说来这样拿走
然后我就
哈哈瞬间感受到了智商被碾压
对对对
真是好离谱
这好离谱
对就是这冲击是很大的
你会觉得自己怎么
我就说人和人的智商
真的就是跟动物差距还要大
就这种感觉

其实很多小孩进姚班的时候
会有这样的挫败感
所以我们也是
很多时候会希望能帮大家调整过来
因为这个路很长嘛
对吧
就是你回头看这些我们混的还不错的
其实都挺缺的
啊哈哈对对
对吧
然后我有一个现在五个同学的CMU
当faculty后来他去了那个沙特当faculty
跳槽了
他就天天在宿舍里用触摸板打dota
哎对对对
就很多这种
就是大家没有特别焦虑
然后我们的时候还天天踢球啊什么的
就是大家关系都挺好的
反而天天焦虑的人
一般坚持不到10年之后

说的特别好
由此我又衍生出来一个新问题啊
其实我注意到很多学校
他在培养人的时候
他在学术上是有一套培养方法的
就是你刚刚讲的很多事情
其实尤其是你步入社会之后
很多时候是心态
你觉得清华窑班
会注重对大家心态的培养吗
有这几方面
一个是姚先生自己的个人魅力
他确实会给我们很多high level的
比较大师的一些指导
这些话呢
我觉得
反正年轻的小孩肯定都听不懂啊
这肯定的很正常
因为我自己经历过这10年嘛
我就知道那个话
反正我现在看就会觉得
哎呀老板说的好对
但我放在10年前我不可能听懂的
甚至可能现在也没有完全听懂
也有可能
所以肯定是姚先生自己的个人魅力
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但我觉得更多的事情
还是学生自己相互之间的啊
我觉得总体来说
姚班大家这个相互互相帮助的气氛
还是不错的
尤其在比如说像我们班
或者像我们13级的那一届
比如说这一届刚毕业的零字班
其实都是整个班级氛围非常非常好的
好的班级大家会相互帮助
真的会不是大家独立作战的就是大家
我记得13级毕业的时候
特有经典的一个事
他们当时毕业的时候也要先送个礼物
是他们班里面发的论文
当时发了40多篇论文
那个班里面
然后好像大家他们画了下
他们那个CO also的图
就是他们
好像班级里面
两两之间都会合作过论文
关系会非常非常好啊
但不是每一届学生都这样了
就是
我只能说姚班有这样的一些传承
但是呢很多引导其实是潜移默化的
他也不是刻意的
像我们班这种关系特别好的
或者13级关系特别好的
可能也不是每一集都这样
这种化学反应的事情也不可控
尤其现在姚班有七八十个人了之后
其实不可控的因素会变得更大
那只能说
可能这就是我们这
代人想做的事情
我们就希望能让这些学生心态好一点
能够让他们更平和的去做
他们想做的事情
那可能是就我们这一代人的
回到学校之后的命题吧
所以每代人确实命题不一样
对特别好
特别好你要不要简单介绍一下
你现在自己的公司
边塞科技
是做什么的
对这是我们2023年的时候
从上海
就是姚先生在上海成立了一个研究院
叫上海骑士研究院
我们院的很多教授
会在上海骑士研究院有自己的项目
然后有自己的团队
研究院是一个NGO嘛
他会有一种更灵活的方式
开展科研项目
所以我们在上海就有一个自己的团队
然后我们做强化学习
大规模训练的一些方向在2023年
去年的时候呢
我们就因为整个大模型的浪潮吧
然后我们就孵化出来整个团队
从器质研究院孵化出来
成立一家公司的变色科技
然后在上海主要是做大模型agent
最早的时候做的一些电子表格助手
然后做过一些财会的助手
做过一些简历啊招聘的助手
很多这样的AI agent
这也是用AI来做一些自动化
和决策的相关的事情嘛
也跟我们自己做的研究
一直都比较相符
所以是这么一家
以强化学习和大模型技术为核心
然后做大模型智能体的这么一家公司
然后也是一个小团队吧
有没有什么我没有问到
但是你想补充的点
在早期的窑班招生
其实是以数学竞赛为主
因为窑班最早的时候
是以理论计算机科学为主
嘛所以他的很多选拔和招生
是比较偏向物理和数学的
所以我那一届计算机竞赛进入窑班呢
其实只有4个人
我们班30个人嘛
就只有4个人是计算机竞赛进校班的
然后因为我跟我室友是国家队嘛
然后任吴家俊是考进来的
还有另外一个同学
也是最后面试进来的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数学为主
因为总体的培养比较偏理论
大家觉得数学基础比较重要
然后慢慢慢慢开始
就随着人数比较多了
之后对我们现在七八十个人的话
基本上就招生命会比较广
30个人的时候其实竞争还挺激烈的
所以那时候我也是
因为我最后确实进了国家队
我在进入国家队之前
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进小班
但是你开始的时候是很想去的
是不是就已经有一个目标了
确实大家都想去
但是你你就很担心
最后你别真给我考数学
然后没考进
但是我后来发现
这帮小孩也都很聪明
他们一般保送了之后
就在家刷半年数学物理
然后考试都考得很好
也能气能进也能进

因为我现在我带的这个班里的学生
我就说你们当时怎么搞
他说就知道考物理和数学
我们在家就专门学了
学了半年哈哈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你觉得好的人才他是筛选出来的
还是培养出来的
当然我知道这两者都很重要
但是我更想知道
是这些人他本来就很聪明
还是说他可以以一种好的方式
把他培养的更好
我有一本书啊
叫做the greatest can not be planned
就是讲伟大的事情是不可能被计划的
所以我想说它确实是被培养出来的
但它不是被计划出来的
首先它需要选拔
因为我觉得
精英教育和普世教育是不太一样的
因为精英教育其实是蛮残酷的
精英教育我自己
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比如说本来我们是在高中的时候
我们做搞竞赛
然后你在全国搞竞赛
然后你到了摇摆
然后再到Berkeley
你每一次的这样的选拔和竞争
都是非常非常残酷的
所以选拔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
你如果希望最后培养的是最顶尖的人
他就是在竞争中产生的
其实企业也是
然后研究也是
人也是所以选拔是不可避免的
培养
要不要培养是需要的
比如说你需要给这些人足够的空间
然后呢
你也需要给他们足够的适度的压力
不能没有压力
还要给他们
让他们天上看
这个是培养的一部分
很重要对
培养是很重要的
因为在大家没有习惯于往上看的时候
你老师是需要做这样的引导
让大家能够去往天上看
但是这是培养和选拔
但他是不是可以确定
一定能够出来谁呢
不知道这个是不可预测的
你只能说按这么做
大概率10年之后应该会有人成功吧
但是会是谁呢
你不知道
所以选拔很重要
培养很重要
但是你也要做好
确实就有可能很多人就没有成功
比如说姚班
30多个人
像我们班
算是当老师非常非常高的一届了
我们可能就1/3的人在当教职
那剩下2/3个人呢
所以我就想说他是培养和选拔
但是没法被计划
说的非常好
非常好我觉得今天收获特别多
好谢谢吴老师
那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节目
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
欢迎在你所收听的音频渠道
来订阅我们
中国的听众可以通过小宇宙
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
网易云音乐来订阅我们
海外的听众可以通过苹果播客
还有Spotify来收听我们
当然
你也可以用YouTube搜索硅谷101播客
来找到我们
我是泓君
感谢大家的收听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