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看夸克说我是夸克
今天这期节目
咱们聊一个跟房子有关的新闻
先看视频
交房 警察到场好言相劝
其实说起来
这种事在中国也不算什么新闻了
随着近两年房价的断崖式下跌
因为自家楼盘降价
而跑去开发商那闹
要求退差价
甚至阻拦其他业主降价
卖房的案例比比皆是
而这次南京中海观江樾的事件
之所以引发关注 是因为两点:
一是这帮业主做得有点过了
比如组织起来二十四小时严防死守
堵门不让销售
带人看房 包括威胁要跳楼等等
第二点则是因为青天大老爷
最终给草民们做主了
经过一番所谓的维权
最终官方约谈并叫停了
开发商的降价行为 于是喜大普奔
对这些墙内的
常规操作本来是没什么可说的
但有位网友的提问
却让我产生了一个思考
他说为什么买A股跌到退市了
也没见
你们呼天抢地要求上市公司退差价
日本当初也经历了房价暴跌
有业主跑去搞什么维权吗?
他说的这两点确实有道理啊!
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这帮业主的行为都是站不住脚的
但更为吊诡的是
在相关事件的评论区里
却有大量的国人支持这种行为
而这似乎反映了
中国人的某种独特的集体心理
那么 到底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呢?
接下来咱们就聊聊这个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 还请订阅
我的频道 点赞、
转发或在评论区留言
记得将小铃铛调到黑色的全部
这样就不会错过的更新了
在开始讨论之前
我们得先搞清楚中海的
这帮业主具体都做了些什么
他们的行为到底是个什么性质
从目前媒体的报道来看
这些业主的行为
主要包括堵着售楼处
不让销售带客户看房、
威胁要跳楼 以及最核心的
阻止开发商降价卖房要求退差价
而这些行为已经明显触犯了法律
而不仅仅是道德
或者商业纠纷那么简单
首先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财产
和经营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
多个条款
开发商作为法人对其开发的商品房
享有合法的销售和定价权
其他业主对其购买的房产享有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其中也包括以何种价格出售
业主的集体阻挠行为
不仅直接侵犯了
开发商的合法经营权和销售权
也侵犯了其他希望降价出售房屋的
业主的权利
这个事哪怕你是个法盲也能想明白
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其他业主
我自己的房子
想卖多少钱不是我的自由吗?
你有什么权利拦着呢?
需要注意的是 不仅这帮业主没有
这个权利
中国的各级政府也没这个权利
所以 所谓的官方约谈叫停 本身
就是赤裸裸的违法
其次 堵门
威胁要跳楼的行为 可能涉嫌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扰乱公共秩序 对开发商
造成经济损失的
可能 还要附带民事赔偿
最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业主们的行为可能触犯了
第226条强迫交易罪 以及
第274条敲诈勒索罪
尤其是后者 因为索要金额巨大
每个业主要求的退款金额
可能都高达上百万
即便是未遂 在司法实践中
往往也会判处3到10年徒刑
我相信这些业主里肯定有法律相关
专业的从业者
他们不可能不清楚自己
这么做在法律上意味着什么
但他们还是做了
因为他们看准了一点
那就是对政府而言 法律
不过是一文不值的卫生纸
最重要的是维稳
而眼下的情形 打压开发商显然比打压
业主们更划算
当然 上面
这些只能说是业主们的
算计和小心思
依然解释不了他们
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
表面上看 这似乎就是一群人
担心自己资产缩水 不甘心亏本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
那就太小看这场闹剧
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
社会心理和体制问题了
这件事远远不是经济损失那么简单
它触及的是中国人
对于财富、
对未来 甚至是对自身命运的
根本性认知
要理解这种心态
我们得首先回顾一下过去的20年
那段房地产市场高歌猛进的时代
2000年初 我刚上大学那会儿
一个还在读博的师兄请我吃火锅
他也是我同一个高中老师的学生
那会儿在外面做兼职
帮诺基亚写了个小程序
赚了一万块钱
要知道
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
也就一千块钱左右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这位师兄当时的样子 特别搞笑
他把那厚厚的一摞钱
塞到了那个价值
二三十块钱的破钱包里
然后把快撑破的钱包对折
塞到了牛仔裤的侧兜里
由于钱包太鼓
以至于到了餐馆
落座的时候腰都弯不下来
还得先把钱包掏出来摆桌上
席间这个师兄吹了吹牛逼
畅想了一下毕业后的美好生活
当然 说了些什么早已经记不清了
我唯一记得的
就是他给我展示了一张
印刷精美的广告
是他那天刚刚看过的
一个楼盘的海报
上面是一套
400平米的大平层 写着CEO住宅
只为立志改变世界的人准备
那是我第一次在
房子的户型图上看到佣人房
这三个字
这就是那个年代 整个中关村
整个北京 乃至全中国 都弥漫着
这种昂扬向上的金钱的味道
房价每年创新高 但与此同时
年轻人们的薪水也是一年一变
我还记得我老婆刚毕业去某家互联网
公司实习的时候 工资才两千多
半年后 她跳到了一家竞对
工资翻了一倍
不止 涨到了6000
再过1年涨到了12000
到毕业第三年整的时候
她在新东家的年薪已经到了30万
她的同学也大都和她一样
如果毕业了2年
收入还没翻个三四倍
都被认为是混得差的
那些年 所有公司
都在发了疯的抢人
虽然房价涨的更快
但每个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
都无比乐观的觉得房子
早晚是买得起的
我们这代人可能是近70年
以来唯一一代曾经坚信
明天会更好的人
长久以来 中共一直在宣传
这样一个宏大叙事
中国一路高歌猛进
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也就是俗称的打鸡血
但严格说来 只有80后、
90后算是真正看到过一点苗头的
你像我们父母
那一辈人 属于是纯打鸡血
就是报纸上亩产万斤赶英超美
但现实是 吃个肉都得等一个月
衣服只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
尤其后来有机会走出国门了 一对比
就知道党
那些年是怎么胡说八道的
但8090后不同
他们是真的在市场上赚到过钱
或者至少身边的人赚到过钱的
当你看到自己的房产
在短短10年内
翻了十倍的时候
你很难不相信前途一片光明
这也是为什么
当初高晓松拍马屁的“国运论”
会那么流行的原因之一
而房价作为官方叙事中
国运最重要的象征性标志之一
则俨然成了一种信仰
那些年的中国人可以不信共产党
不信对领袖的各种吹捧
但极少有人不信
“北上广永远涨”这句话的
这是党给中国人塑造的集体
心理预期
而今天开发商的大幅降价
则给了这些业主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让他们从那种永远赢的虚妄幻想中
跌回了现实
我相信 他们也曾经是“中国只涨不跌”
经济神话的信仰者
其实纵观历史
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先例
二战前的日本人也都普遍相信过
政府的那套神国不败的宣传
随着日俄战争以后
日军在海外攻城略地 连战连捷
这种宣传俨然成了
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仰
融入了很多国民的血液之中
正因如此 在神话破灭
日本民众经历了信仰
崩塌的集体性失重
和意义感的丧失之后 出现了
大规模的自杀
这一点和今天南京业主们的心态
其实是高度相似的
信仰破产引发的是对于自身价值
以及未来预期的深度怀疑和恐慌
这远比单纯的经济损失更具摧毁性
它给人的感觉就是
如果这次我跌倒 就会成为永远的
输家 再也没机会爬起来了
而之所以90年代房地产泡沫
以后 日本人会更加的理性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即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那二三十年
日本政府也没有再进行
这种国运式的宣传
经济就是经济 而不是什么信仰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
说就算你说的有理
那为什么这些人只针对房价呢?
他们炒股亏钱
开拉面店赔得裤衩子都不剩了
也没见跑去闹
房子和那些投资有区别吗?
有
因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房子
不仅仅是钢筋水泥
它被赋予了远超投资
和居住属性的意义
它承载的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积蓄
无数个日夜的操劳 以及对阶级
跃升、子女教育、
安居乐业的所有梦想
在社会学中
房产往往被视为
社会地位、阶层认同的体现
尤其在中国 它更是和各种基本权利
比如子女入学、
医疗等深度捆绑的硬通货
而在包括日本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内
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你不买房、只租房 也能享受
所有的基本权利 和买房
没有任何区别
简单来说 普通
的投资只是锦上添花
赚到钱更好 亏了也是预期之中的
可以承受之重
但房子不同 它是一整个家族
最后的堡垒和尊严 是不容有失的
除此以外 南京业主们的
这种集体行动还揭示出了中国社会
一种独特的巨婴心态
以及由此产生的
对于政府角色不切实际的无限期待
举个例子
很多中国人都有一句口头禅
叫“国家会出手的”
虽然近年来这句话已经成了不少人
调侃小粉红的一个梗
但不可否认
确实相当多的中国人
从内心深处都有这种预期
那就是认为
在中国没有什么是政府不能管
不该管的
自己出事儿了 觉得有政府兜底
自己讨厌谁 就希望政府出面打压
这一点就属于上面所说的巨婴心态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 股票
也好 房产也罢
价格波动被视为是市场风险
投资者通常
要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
但在中国
由于房地产市场长期
受到政府的深度
干预和政策市的特点
许多民众在心理上
就形成了一个预期
即政府对房价有隐形的担保
他们认为
既然过去的房价上涨
有政府的推动和认可
甚至很多地方都把卖地当成了
主要收入来源
把房价抬高
那当房价下跌时
政府也有责任托底 或者救市
这种巨婴心态导致的结果就是业主们
不认可房价下跌是市场规律
而会外部归因
他们觉得是开发商恶意降价
或者即便意识到了是经济下行
但依然认为下行的原因
是美国搞贸易战打压
简单说 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
受到了侵害
但不会意识到这种侵害
来自于政府
反而相信政府
是帮自己解决
纠正问题的
青天大老爷
并最终选择了最具中国特色的方式
按照分配
事实上不仅是资产缩水
国人在很多场合
尤其人一扎堆
就容易表现出这种巨婴人格
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
中国游客在国外转机的时候
因为航班延误了集体唱国歌
这背后体现的都是
按闹分配的思维模式
那就是遇到问题时不想去具体分析
也不想通过正规渠道解决
而是预设自己被欺负了
同时还有一个救世主
只要自己跪下诚心祈祷
他就会出来帮自己主持正义
当然 我们也不能一味苛责
这些业主
觉得这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因为巨婴人格的养成
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
说到这儿
我突然想起个例子:上点年纪的朋友
可能都记得
1999年的春晚
黄宏曾经表演过一个小品叫“打气儿”
里面有一句很出名的台词
当时我就表了态
咱工人要替国家想
我不下岗谁下岗
我印象中那个
小品是黄宏
在中国大众心目中口碑崩坏的开始
就因为这句贱兮兮的台词
作为1998年朱镕基改革
和国企下岗潮的见证者
我当然知道这句谄媚的
我不下岗
谁下岗 背后
隐藏着多少家庭的血泪
就在黄宏的老家东北 有多少
下岗工人没能熬过这个春节?
有人在除夕夜吃完最后一顿
饺子以后 一家三口服下了老鼠药
还有一户家庭 夫妻下岗
生活艰辛
一天 读中学的儿子
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
必须穿运动鞋
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
吃饭期间
妻子就开始抱怨丈夫没本事
丈夫埋头吃饭 一语不发
妻子抱怨不止
丈夫突然放下碗筷 默默走向阳台
一跃而下
沈阳著名的铁西区
许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 生活
没有着落
妻子被迫去洗浴厂做皮肉生意
傍晚时分 丈夫用破自行车驮着妻子
送她入场
然后十几个大老爷们在外面吸闷烟
午夜下班再用车模磨子拖回去
沈阳当地人称之为“忍者神龟”
年轻时候的我
不太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走上绝路
因为在我看来
你们年纪轻轻 有手有脚
不过是失业而已 大不了换个地方
从头再来呗
但现在想起来 是我幼稚了
这些正是这个体制在无数中国人身上
刻下的印记
对一个典型的铁西区工人来说
他的一生可能是这样度过的
从小在厂里出生 父母
都是工人
小时候上的是厂里的子弟
幼儿园 吃的是厂里的食堂
大一点了 上的是
厂里的子弟小学 初中 中学毕业
直接就进了厂 接父母的班
他的妻子
可能也是厂里的职工 分的第一套房
是厂里的筒子楼
医疗有厂里的医务室 孩子
出生以后上的是
厂里的托儿所、幼儿园
对他来说
这个厂不仅是他的工作单位
而是他的全部社会关系、福利保障、
身份认同
甚至他生命意义的全部载体
他就像一个巨婴 从小到大
都在工厂这个大家长的襁褓里成长
所有的生存资料、社会资源
都由这个大家长来分配提供
他从未真正被要求过
为自己的人生
做出独立承担风险的决策
因为厂已经替他做好了所有的安排
所以当90年代末
那场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
和下岗潮席卷而来的时候
对这些工人而言 下岗
远远不只是失去一份工作那么简单
那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换个地方打工
或者创业
做个什么事儿就能解决的
他们没有市场经济的经验
没有多元化的就业技能
更没有在体制外
生存的心理准备和资源
他们就像一个被拔掉了奶嘴的巨婴
突然被抛进了
一个完全陌生的原始丛林
除了等死 还能做什么呢?
很多上了年纪的粉红
尽管有了一些阅历
见过了种种的社会不公
贪腐横行 草菅人命
也明确知道
这些都是体制这个利维坦造成的
却依然选择支持它 也是这个原因
因为你习惯了 离不开它
回到前面的话题
巨婴人格的人
当然有很多问题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
他们就应该为此承担所有的责任?
而那个有意打造了
这一切 给了你
不切实际的幻想
和预期的体制
反而可以完全免责呢?
事实上 我们如果要细究 中共
确实应该对房价的暴涨和崩盘负责
毕竟利用垄断地位抬高土地出让金
将一套房款的80%
都拿走的 是这个党
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把房地产市场
锤爆的是这个党的总书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业主们
找政府要说法 其实也没什么毛病
唯一不妥的是
你不应该欺软怕硬
去拿捏人家开发商
当然 不妥归不妥
你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毕竟
这个地方既不跟你讲法
也不跟你讲理
你又没法讲权
那可不就只能讲闹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节目了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
欢迎订阅我的频道
或者给我发邮件交流 咱们下期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