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
隆裕太后代表清廷与南京国民政府达成了《清室优待条件》协议
主要内容如下:
大清皇帝退位后
尊号不废
中华民国以待各国君主之礼相待
清帝岁用400万两白银由民国政府拨发
清帝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等等
签约双方承诺优待条件“永不变更”
那么清帝按照协议退位后
国府是否兑现了之前的承诺呢?
现实的历史摆在面前,答案当然是
没有
除1912、1913两年
国民政府足额向逊位清帝支付了协议中的费用外
自1914年开始
清廷便没有再收到过足额优待费
且1914年中华民国将法定货币改为银元后
单方面将协议中的“白银”改为“银元”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水份很大
清朝时一两白银为37.3克
民国的一块银元27克,银占89%
实际含银量为24克
也就是说民国政府只更改了一个字
就将原先协议中的400万两白银变成了260万两白银
尽显耍赖本色
到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以《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取代原协议
废除宣统帝的皇帝尊号
把补助降为五十万元
还将溥仪赶出了皇宫……
当然历史学家、民间历史学家、各种学家们纷纷站出来替民国政府说话——
不是不想给,实在是没钱!
400万两是不是给多了?
难道不是因为清廷搞出一个张勋复辟,先违反了约定?
其实张勋复辟时溥仪只有十一岁
当然
如果非说清廷和溥仪有责任也完全成立
问题在于,签定合同的意义何在呢?
付不起就情有可原吗?
事后觉得太贵就能赖账?
难道“永不变更”四个大字纯粹是一个笑话?
其实您别说,还真的是一个笑话
中国历代王朝背信弃义的事不但没少干
因此而亡国的也不在少数
大家好,我是文婷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话说一千多年前的1005年
宋辽两国签订了《澶渊之盟》
正式成为兄弟之国
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
双方在协议中声明
子子孙孙都会守护这个约定
如果谁先违约——
“有渝此盟,不克享国
昭昭天鉴,当共殛之”
言犹在耳,到了宋徽宗时
宋人就把这份协议当成了废纸
且说宋徽宗此人,好大喜功
再加上他登基之后
政府的财政收入猛增,创下北宋之最
他渐渐就有了收复燕云,名垂青史
要当千古一帝的想法
其实财政收入猛增并非徽宗本人有多么雄才大略
而是祖宗遗泽,留下的财产丰厚;
且徽宗也搞了“把国企做大、做强”那一套
让政府短时间内迅速累积了财富
宋徽宗很快美梦成真
当看到辽国在金国面前溃不成军后
徽宗君臣立刻决定落井下石、背盟弃约
偷偷与金人签订了《海上之盟》
双方约定一起攻辽,灭辽后
宋国可以收回燕云十六州
为表示诚意
双方还约定不能单方面与辽国议和
不招降纳叛等细节
但《海上之盟》签订后
大宋君臣就开始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蛇形走位
将背信弃义、说话不算话,阴险狡诈
拿别人当大傻子发挥到了极致
最终导致亡国
首先,宋国没有按照约定出兵
大搞拖延战术,这是为什么呢?
并不是方腊起义削弱了宋兵的战斗能力
而是宋国君臣小算盘打得太精
想先观望观望
如果金国战事顺利还好说
要是不顺利怎么办?
再如果,金辽双方都元气大伤
那我们大宋的机会不就来了?
总之就是想把自己放在一个最有利的战略地位上
想不出血就坐收渔翁之利
金国人屡次派使者来催促
宋国君臣不断推诿
金国人一看,行
你不遵守协议不打是吧?
得嘞,我自己打
金国人独自开打,势如破竹
先后攻克中京、西京
辽国天祚帝流亡夹山
耶律淳自立为帝
徽宗君臣一下就急眼了
再不出手不要说吃肉,汤都喝不着了
于是赶紧先干了一件事
什么事呢?
就是派人去质问耶律淳
天祚帝还没死
你怎么敢自立为帝?
辽国人回:
你一个背后捅刀的小人也有脸问这样的问题?
宋人又回:既如此
那就是你自己作死,别怪我不义了
也就是说这时候宋国君臣还要抢占道德至高点
其虚伪的外交手段令人发指
有了“大义名份”后宋国集结十万大军攻打燕京
结果被辽国残兵打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宋军败退仅几个月后
金兵便轻松占领了燕京
狠狠打了宋国人的脸
直到这时金人对宋国还是非常友好
虽然凭一已之力就打下了辽国
但还是同意割让燕京等六地给宋
我大宋却不感念对方的慷慨善意
马上开始了另一波不守盟约的骚操作
他们数次违反约定,私下“招降纳叛”
不断鼓动其他州郡反金投宋并擅自吞并了金国的南京
之前答应给金国的粮食和钱也想尽办法拖延
一直不到位
金人认为宋人既无军事诚意
也无经济诚信
对所谓的“天朝上国”大失所望
除此之外
宋徽宗还偷偷和流亡的天祚帝联络
希望通过操纵辽国皇帝来获得政治上的利益……
一系列的小聪明耍下来
终于惹得金人大怒
1125年,金人南下攻宋
宋军不战而溃
金兵一口气打到了东京城外
宋徽宗惊骇万分赶紧传位给宋钦宗
两国谈判后
钦宗君臣答应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
金人如约退兵
可人家前脚刚一走
大宋立刻撕毁了之前的协议
拒绝割让三镇
还派军队去支援三镇,抵抗金兵
并又又又耍小聪明暗中联络金国的辽国降将
想要策反他们
辽人深恨宋人不讲信义
转身就把证据交给了金国
金人一次次被捅刀
终于彻底失去了耐心
他们再一次出兵南下
再一次打到了东京
这一次宋国答应割让全部黄河以北的土地
但狼来了喊得数次太多已经让金人明白
宋人是不可信任的对象
他们扶持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还在册立文书中对徽钦的背信弃义大加谴责
表明金国打宋国“并非贪土”
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华人男女
驱而北者
无虑十余万”,史称“靖康之变”
总结一下我大宋君臣的行为就是言而无信、贪图小利
明明自己不守信义还喜欢抢占道德至高点
签订好的协议只用来约束别人
自己却有成千上万的借口搞小动作
外交操作如同墙头草
哪边有利益就往哪边倒
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
一系列的风骚走位给了别人口实
如愿以偿受辱灭国
根据野史和话本小说记载
宋徽宗是李煜转世
说是有一天宋神宗偶然见到一幅画像
只见画中人仪表非凡
风流倜傥
赶忙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这人是谁?
左右答,南唐李煜
当夜,神宗在梦中再次与李煜相见
醒来后得知有皇子诞生
即后来的宋徽宗
宋明人编出这个故事
当然是想起个警示作用——
因果报应、循环不爽,你灭我的国
那就别怪我一报还一报
徽宗和李煜确实有点像
都是国破、被俘、受辱、身亡
且两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文艺青年
但和李煜不同
北宋灭国纯粹就是自己作的
要不是以上这一系列智熄操作
北宋历史很可能被改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弹指一挥间,就来了一千年后
且说此时是中共当政
因为搭上了全球化列车
狠狠的大赚特赚了一笔
有人说近二十年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二十年
此言不虚
和我大北宋的情况十分类似
今天中共政府的辉煌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祖宗遗泽
前几任政府因为加入世贸
完成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
累积了大量财富
二是依然在搞“把国企做大、做强”那一套
国家和政府财大气粗
可惜,中国在“大国崛起”后
又开始了一系列蛇形走位
把说话不算话、贪图小便宜、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拿别人当大傻子发挥到了极致
用近二十年时间
成功给全世界留下了“缺乏契约精神”的深刻印象
2019年,香港爆发大规模“反送中运动”
最多的时候有百万市民上街游行
强烈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
市民们认为这项草案严重威胁到了香港的司法独立
也让“一国两制”的原则受损
所谓“一国两制”是指中国政府承诺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是中英两国于1984年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中的重要条款
然而中国外交部对此却堂而皇之的公开表示
《中英联合声明》是历史文件
不再具有现实意义
也就是说
中国政府认为《中英联合声明》已经失效
各大媒体纷纷质问——中共承诺
价值几何?
像否定《中英联合声明》一样
中共政府对签订的众多国际条约、做出的承诺毫不在意
比如刚和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一转脸就在南海大规模填海造岛
军事化部署
再比如明明签署了很多国际环境协议
但执行时却一拖再拖
问就是情况复杂
做生意时
那颗喜欢耍小聪明的心总是按捺不住
2017年,北京提出一个“百日计划”
承诺进口美国牛肉
但随后却指定两家国有企业为唯一进口商
把美国牛肉的市场零售价搞得冲天高
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计划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中共政府没有完成入世承诺
毫不夸张的说
加入世贸是中国过去二十年来高速发展的奠基石
括弧,没有之一
但二十年过去了
中共政府不但没有完成当初的入世承诺
其中耍出来的小聪明
搞出来的小套路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
比如大搞拖延战术
就是兑现时间远远晚于承诺时间
原本答应3、5年完成的
搞到十几年后再完成
这十几年的时间差就能多占很多便宜
还有就是“耍赖”
明明开放了电信服务
但搞出一个不能跨越的高门槛
让你在理论上能做生意
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开展业务
再比如弄一个“双重标准”
旅行社业务确实对外开放
但要求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
而对内资就没有这么高的限制……如此种种
不一而足
问题是这样的小聪明耍得次数太多
别人以后还会跟你做生意吗?
短期来看确实耍了别人,占了便宜
挣到了钱
可长远来看
失去了所有的生意伙伴最后还不是得喝西北风?
郭嵩焘曾经用12个字归纳晚清外交:
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
因为愚蠢而蛮横,耍横不成就使诈
使诈失败再跪地求和
英国外交家托马斯·密迪乐在观察了太平天国运动后写有《中国人及其叛乱》一书
他在书中这样说:“一个缺乏契约和权利观念的社会
终将陷入混乱与崩溃”
可惜的是
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的中国学者就开心表示
什么叫双赢?
就是中国赢两次,共赢就是共产党赢
对于已经占到的便宜还在沾沾自喜、无法自拔
由此可见一千年过去了
中原王朝普遍缺乏契约精神的状况可以说没什么改善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问题呢?
回头再看,传统中国社会中
律法的作用非常边缘
一直是人治为主,法治为辅
大部分情况下,法律都是统治工具
而不是保障公平、权利的手段
久而久之
中原王朝就形成了重关系、轻制度的文化
中国人普遍对契约缺乏尊重
更喜欢用“灵活”的手法处理问题
无论如何
“诚信文化”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假如不能“言必行,行必果”
不要说一个国家
就是一个普通人也很难交到朋友
反观许多国家
他们对契约的尊重让人肃然起敬
据说台湾的清华大学直到前些年
每年还能收到庚子赔款的支票
德国偿还一战、二战债务延续了半个世纪
直到2010年才全部还清
契约精神对一个社会极其重要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清晰、公平、可预见的规则
避免了一个社会的无序竞争、互害、内卷和消耗性斗争
祝福中国
愿中国能够早日走出缺乏契约精神的怪圈
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
我是文婷,下次见!
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
郑重做出了很多承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