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91_小而美的机会来了_聊聊这轮AI Agent进化新范式(5)

但是都比较分散
那芳波呢
我觉得这两个月你们最大的变化
应该是你们Second Me的这个产品launch了
对 我最大的
关于整个这个agent主题的感受啊
我跟Kolento反而是有一点反着的
因为2025年年初的时候
大家觉得今年是the year of agent
然后虽然Manus发布了
虽然MCP也在变得越来越火
但是我现在反而认为
agent在2025年如果要破茧而出
成为一个真的大众型的
使用AI的一种方式
还是有很多很多
就是越做你会发现问题越多
你比如说大语言模型
今天你会认为就尤其在国内啊
像豆包这种
甚至我爸妈那样的人
他们都会去用
就它其实
已经变成一个通用的产品形态了
就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
但如果我们说agent
无论它是由一堆垂直的agent组成
还是说
有那么一两个大的通用agent组成
真的可以让普通人每天也去用agent
我觉得距离还蛮大的
而且很多问题的解决
可能它是一个行业性的解决啊
不是一个简单说
哪家公司开发了一个什么技术
它就可以解决
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
因为任何一个AI agent
它其实本质上它是在
桥接用户和环境中间的一个
你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转化器
它把用户的需求不断地挖掘出来
然后在环境当中不断地转化成行动
然后它在不断地进行
这个双向通道的沟通
其实环境测虽然今天有MCP
但其实MCP这个协议还非常的不完善
包括它的整个渗透率也非常低
它就像任何我们所谓的标准化协议
要去渗透一样
需要生态去配合的时候
你可能对它的预期
都是以年维度来计算的
而不是以月或者以周维度来计算的
那这是我的一个初步的判断
所以我觉得
这里面
有很长时间的生态的建设要去做
那么另外一个
就是你们刚才一直在提到的
关于AI到底怎么来问人
来获得更好的对你对你需求的捕捉
或对你偏好的捕捉
我们虽然发布了开源项目
现在大概一共有92K的star
也有很多很多社区里面的人
尝试在用我们这个东西
但我们发现它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就是在未来的这个世界里面
人如果真的要去用好agent这个工具
它自己就有得有一个很好的
输出的一个通道
理解
确实也是很根本的问题
简单一句话跟听众解释一下
这个MCP
应该就是多智能体协作的一套协议
对不对
也不是
MCP是一个AI的智能体
一个agent怎么样去访问其他的信息源
或者service的一个协议
它不是AI和AI之间的
是AI和一个服务之间的
你刚刚提到有一个细节点
就是你说MCP
它可能也是以年为单位去进化的
可不可以简单列举一下
就是你觉得它现在待进化的一些点
我觉得以年维度来进化
第一个点
还不是说
这个协议
到底有什么特别大的根本性的缺点
当然它有很多待提升的地方
最大的点是
当你说
我要这个行业愿意去拥抱这个协议
把我的数据开放出来的时候
其实很多很多的平台他是不乐意的
因为这数据或者说这个接口
本来在他们眼中
是一个能够他们商业化
整个依赖的一个基础
那今天我让别的agent
可以来通过一种MCP型的协议
来使用我的接口和数据
那里面的
比如说authentication的问题怎么解决
里面的数据隐私的问题怎么保护
最核心的是我把数据给你
我的商业化怎么保障
那这些问题
其实今天并没有一个行业的
标准去解哈
现在只是说我有了一个技术的通道
那在这种情况下
我觉得整个industry adoption
是一个以年为单位去走的一个过程
所以在我看来
今天的MCP
更多的
还是一种对于API的AI化的一个封窗
而没有到真正的AI native的
让AI能够通过这个MCP那扇门
进到对方的环境里面
去做自由的操作这样一个阶段
好的
那我们就先这样 谢谢大家
谢谢
OK谢谢
好的谢谢大家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节目
如果大家听到这里
还觉得不过瘾
可以持续的关注我们
我们接下来呢
还会推出一期AI agent使用体验的节目
而这期节目也很有意思
就是我们找了很多AI agent的资深用户
和搭建者
一边是用户的吐槽
一边是搭建者的回应
我们可以看一下
大家在具体使用上有哪些问题
好的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
欢迎在你所收听的音频渠道
来关注我们
比如说你可以在苹果播客
小宇宙 Spotify 喜马拉雅
蜻蜓FM 网易云音乐
QQ音乐上来订阅我们
那如果你是在用视频的渠道来听播客
可以在YouTube或者bilibili上
搜索硅谷101播客
来找到我们
我是泓君
感谢大家的收听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