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
欢迎收听硅谷101
我是泓君
之前我们的播客聊了USDT的稳定币
随着美国开始积极制定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像PayPal
它们也开始发行了自己的稳定币
或者像Mastercard
它们让稳定币接入了自己的网络
最近Visa也开始与美国的稳定币发行商Circle合作
允许USDC的稳定币
在Visa的支付网络上进行结算与试点
同时它也准备跟更多加密货币公司合作
推出它的加密货币借记卡与信用卡
而且就在3月24号
也就是我们这期播客播出来的前几天
也有消息传出OpenAI的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
参与的加密货币公司World Network
也正在与Visa进行稳定币的钱包的合作
在未来的3到5年之内
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主流的金融机构
尤其是商业银行
都会依托自己传统的业务生态来发行合规的稳定币
这个趋势就非常像六七十年代的时候
美国一夜之间出现了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信用卡公司
大家都在利用自己的信用来发行新的结算工具
如果我们把时间稍稍往回拨一点
其实在2019年
整个硅谷声势最大的案例就是Facebook
它要野心勃勃地去发行
全球一揽子货币的合规的稳定币
当时这个项目的关注度和声势都不亚于今天的AI
但是这群理想主义者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今稳定币的市场硝烟再起
以Visa为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巨头
它们如果跟区块链正面交锋会发生什么
我们说要知道未来
可能得先了解现有的整个的金融体系
是如何一步一步建造起来的
这期节目我们就从Visa的崛起开始说起
今天跟我在一起的嘉宾是
PlatON的创始人孙立林
Hello 孙总你好
泓君好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孙总您要不要先跟我们的听众朋友们
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
好的
我自己的背景
我是因缘际会在2005年的时候
当时在一家咨询公司做了移动支付的研究项目
认识了一批当时最早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到了2007年
我也很有幸举家从北京搬到上海
加入了中国银联的战略部
从此以后就开始了18年的支付行业的从业过程
2013年的时候
我当时正在负责一家银联的子公司
那个年代比较大的交易所叫比特币中国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比特币中国的创始人Bobby Lee
是我的老朋友
他来找我接入支付通道
我从那一天开始知道了比特币
开始了解这件事情
逐步地开始把blockchain这个底层技术
对于支付行业的变革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
当成了我们的使命和梦想
所以一直在这个领域努力
我知道您对Visa的历史也是了解得非常清楚
您可不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
Visa它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然后您从它的成长经历中
学到的最重要的几点是什么
我因为是2007年加入银联战略部的时候
就非常有幸地参与了Visa内部文档的翻译和分析
所以我们也在当时很认真地学习了
作为我们的老师到底是怎么走出这条路的
这本书并没有对外公开出版
叫《理念的力量》
Visa的源头如果溯源的话
推荐大家去了解一下BOA(美国银行)的历史
美国银行的创始人是一个意大利的被领养的孤儿
叫Giannini
他最早起家的时候
是在北加州给葡萄种植的农民提供小额贷款
他当时喊出来的商业口号
和后来的马云没有任何区别
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借的钱
大概就是这意思
然后他抓住了机会
又去了南加州
就是好莱坞
赶上了好莱坞整个起家的过程
虽然中间遭遇了各种波折
但他的银行就越做越大
直到后来美国银行
成为当时美国各个信用卡业务发行的银行里面
做的最大最好的
它有一套独立的系统
但是他也非常有胸怀的
是把整个业务开放给各家银行一起来做
这就是Visa的前身
Visa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了
当时他们选择了参与Visa的
其中的西雅图的一个城市商业银行的中级主管
这个人就叫Dee Hock
也就是后来Visa创始的第一任总裁
Dee Hock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直到今天的Visa还有他的纪念日
所以是他开创性地提出了
Visa赖以成功的所有的秘诀
来自于并且仅来自于它的社区
也就是银行的网络
Visa发展到今天的大概全球有22,000多家银行
形成了一个全球巨大的一个银行卡支付网络
和相应的资金池
所以在他整个成长的过程当中
给出了很多创新
大家今天熟悉的POS机
实际上是当年在他支持的Verifone这家公司
推出的这样的一个机具
因为最早是要压卡的
但是后来有了POS 机来受理这个消费
包括签名的机制
都是他们当时一点点探索出来的那一代人
以及Visa也是最早在全球
为了支持当时的美国人走出去旅游
所以他们在全球各地到以色列
到加勒比海来建立数据中心
你也可以说它是最早的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服务公司
它带动了很多创新
所以你可以理解Visa的整个成长
其实也是顺应了二战以后婴儿潮一代
或者说是中产阶级兴起的整个过程
带来的巨大的创新
实际上也延续到了今天的区块链行业
其实Visa它们在2023年
也积极支持在Ethereum(以太坊)
和Solana(索拉纳)上发行USDC
支持这个网络是指可以把它接入吗
对对对 Visa来启动了这样一个实验
并且它其实在2022年就在部分地区
推出了一个Crypto Partnerships(加密合作伙伴关系)计划
跟各家交易所在合规的情况下
还有各个钱包来探索怎么能够
把Crypto(加密货币)接入Visa的这个网络
它其实一直在做工作
有意思
而且我相信在未来的整个游戏规则里
仍然是以Visa、万事达为代表的
全球支付清算网络来主导新兴的游戏规则
因为它们并不是一个大家看起来的独立的公司
比如说大家习惯理解的苹果、三星是竞争且独立的
或者是英伟达一骑绝尘走在前面
不是的
Visa的背后就是全球2万家银行的利益共同体
它所制定的游戏规则和业务规则
代表了全球商业银行基本的共同利益
如果我们相信未来是百舸争流 百花齐放
所有的商业银行都会发行自己的稳定币
那么Visa一定是这些银行类金融机构
发行稳定币的最大的利益代表
你是说假设现在还是市场上的这些稳定币公司
但是可能在背后提供技术支持的
也可能是这些传统的金融机构
对 可能大家想不到在2020年到2021年的时候
实际上Circle当时在寻求卖给Visa
我个人观点
如果不是Circle它和它的投资人希望独立上市
因为当时有一波所谓的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的热潮
实际上对于USDC这个稳定币品类
成长为全球的主要的稳定币
拥有更大甚至最大的市场份额来说
当时被Visa收购掉是它最好的选择
这样它才有可能在这个有22000家银行
构成的巨大的利益网络
和资金池里面得到最广泛的使用
但是即使Visa它拥有这22000家网络
它就能代表这22000家网络吗
如果大家选择是不是接收稳定币
那是不是还是要一家一家的去谈呢
当然每家银行都会发行自己的稳定币
就好比今天每家银行都会发行自己的银行卡
所以你注意到没
如果你用的是Visa的银行卡
开头是四字头
如果是万事达的开头是五字头
就是卡BIN号
实际上就是Visa这个网络
为不同的银行间支付清算的交收
提供了一个高速公路和公共的标准
这是它的定位
未来的稳定币
就像你说的
世界上如果只有一家银行就不需要Visa
如果只有两家也不需要Visa
如果有三家也不需要Visa
但是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
三生万物
到第四家的时候你会发现
四家银行彼此实现全联通
那数据然后你需要画六根线
但是如果中间有个Visa就只要四根线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2万家银行会怎么办
这个场景挺有意思的
也就是说全球的金融机构当然有各自的利益
有local的
有global的
有不同的竞争
但是它们仍然有公共和基础的利益
这就我们过去把它叫联网通用
因为没有一家银行可以覆盖所有的用户和商户
但是它都希望它的卡会被这个POS机所受理
所以大家就出现了公共利益
这个时候Visa、万事达的利益就出现了
当然顺着刚才的话题很有意思
就是说是不是到了四家以后
可能需要一个类似于中央对手方
一个中央机构来做清算交收
从算法上来说是有利的
但是如果这个数字超过了1000家、2000家以后
它还是更有利的吗
可能不是
这就是区块链技术慢慢带来的价值
就是仍然需要点对点的对等网络
来给这种中心化的网络做一个有效的补充
因为如果还是都通过Visa来转接的话
它的效率某种程度上也会下降
它一定会或者是不得不在未来去引入
Public chain(公有链)或者是区块链这种方式
来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
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利益的银行联合体之间
来采取新的交收的方法和共和制度的合作的方法
这件事情我觉得也一定会出现
比如说JP Morgan会拉一个自己的联盟
做一条自己的链
Citi(花旗)也会这样做
BOA(美国银行)也会这样做
大家先竞争
打来打去
用不同的联盟链或者公链
或者是叫许可链没关系
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大家又开始互联互通了
因为虽然有竞争
但是仍然有共同利益
互相要接收对方的钱
还包括外汇的问题等等
都需要一个金融基础设施
来处理这些交收的复杂的问题
听下来我觉得区块链技术现在它有一点
是跟Visa在整个运行的中心化网络并行的一套技术
它有可能是替代Visa的
也就是说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变革的机会中
Visa它可能是危险的
我觉得恰恰相反
没有一个技术可以颠覆一个这样的网络
而是网络会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
来维系这个网络成员的利益
当然不排除你说的会出现新的机构
比如说在这个时代
万事达也许比Visa做得好
它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
但是因为基于全球由美国来主导的金融秩序来看
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
都没有可能再诞生类似于Visa、万事达这样的巨头
而美国之内基于分工和历史原因也不太可能了
因为它的这种robustness
就是它的鲁棒性或者健壮性
其实是依赖于这个网络的复杂程度
网络的复杂程度越高
它就鲁棒性越强
就越健壮
很难突破这个范围
比如说中国银联拥有的成员机构数
可能连它的1/10都没有
差距是很大的
您觉得Visa崛起
它是依赖于背后的整个社区
除了这22000家银行
就是它是怎么把这个社区给紧密团结起来的
为什么是它能做到有这个社区?
这就是历史决定的
包括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商
经常会想象的是说
我通过技术创新
或者我通过对合规的突破
我就可以打破一个旧世界
建设一个新世界
但其实世界运行的规则还不是这样的
Visa所谓的这个社区
其实就是它的成员机构
就是这两万多家银行
这两万多家银行为什么依赖于它呢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
在西欧历史上的封建属性极强的行业工会
无论是裁缝还是铁匠、银匠
还是某一种伐木工人
都有自己的行业工会
基于这种封建契约
大家达成了不同层次的共识和业务规则
比如说关于向商户收多少手续费
是商户收还是用户收
不同的卡BIN收多少钱
不同的商户收多少钱
然后在我们彼此之间
发卡行收单行之间怎么分配
出了什么样的风险
由谁哪个角色来赔付的
这些事情都是在行会
或者工会这个领域里边争吵博弈讨论出来的
当这个网络越来越强的时候
这个规则的惯性就越来越强
以至于全球新兴市场的玩家
不论是当年的微信支付宝
还是一件新兴的Stripe
或者是其它的Revolut这样的钱包或是支付机构
你都不得不去服从这样的规则
打个比方今天支付宝出海以后
也做了自己的品牌叫Alipay+
它通过资金杠杆来试图挑战世界秩序规则
它们曾经在东南亚各国
都收购或者投资了主要的钱包
无论是菲律宾的GCash
还是当时印度的Paytm
还有泰国
它们收购了很多公司 很多钱包
花了很多钱
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
基于国家政策的考虑
很多它都从收购公司里退出
甚至从这个市场也离开
它需要通过钱包间来组建一个新的网络
这件事情的难度挑战
实际上是跟国家秩序之间的关系是很大的
所以刚才咱们提到一个问题
今天有很多Crypto的机构
或者新兴的组织在发行所谓的U卡
就是银行卡
实际上它都需要找到传统的金融机构
有坐席的机构来做它的sponsor
本质就是Visa和万事达要给它卡BIN
它拿到这个卡BIN入网到Visa、万事达
才能把它用起来
对我印象中其实在2019年的时候
市场上也有一个非常火的稳定币的创业项目
就是Facebook它发起的Libra
它当时是宣称要以联盟链的方式
许可链的方式搭建一揽子的稳定币
可能它不仅仅是对标美元
还有对标欧元
同时它也联合了市场上非常多大的金融机构
像Visa、Mastercard还有PayPal、eBay
都是它们的创始人员
但是这个项目最后失败了
为什么呢
当时我们曾经也报名了
但是其实都挺难的
就是我们当时想做它在亚洲的清算节点
主要还是合规的考虑
当时在美国监管机构有两个类似稳定币
一个就是Libra
一个是JPM Coin
一个代表了传统的金融机构
一个则代表了新兴的互联网
或者新兴的Crypto Native原生的势力
想进军金融市场
历史特别有趣
因为泓君你特别了解TMT行业
这件事情特别像在电信运营商领域里
发生的成年往事
就是当年以Intel和摩托罗拉为代表的IT厂商
和电信厂商创造了一个骨干网的标准叫WiMAX
试图挑战由传统的电信运营商组建的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这个联盟
但是你也知道结果Intel WiMAX这个联盟失败了
从历史当中消失掉了
最后还是由当时看起来特别保守缓慢的
GSMU这个联盟的2G到2.5G到3G的标准
变成了后面的长期引进计划
在金融领域发生的事情是一样的
因为Libra当时请了非常棒的人
就是David Marcus
我其实很早就认识他
但是他是这个行业里比我资深得多的前辈了
从支付的创业者到后面做到了PayPal的CEO
实际上我关注到他
也就是他离开PayPal CEO这个岗位
你要知道当时PayPal在eBay
整个上市公司里贡献的利润已经超过一半了
是非常有权利的
可是他居然加入了Facebook
成为了Facebook支付团队也就上百人的一个head
我当时也很好奇他为什么做这个选择
但是后来我意识到我们俩走的是一条路
实际上就是我们认为
在过去互联网时代走出来的钱不是真的钱
你其实都是在银行间晚上清算的时候
轧差才做的结算
实际上你没有付出钱
你用的是假的钱
所以当时我们都想探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