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85_无共识的量子竞赛_群雄逐鹿与争议中的微软(5)

它可能是进入到一个分界点了
比如说Willow芯片出来以后
它已经证明了其实只要加规模
这个路线它是可以进行下去的
很多时候可能就会变成一场从学界向工业界
加规模就能让它变得更大更好的
这样的一个临界点了
但是我知道其实学界同时也在讨论
非常多的前沿方向的可能性
所以我就很好奇
当您自己研究的领域站在了这样的一个
历史的交叉点的时候
您会怎么去考虑这两条方向
我随着年龄的增加
我就觉得都挺好的
学术的象牙塔
当然激动人心的前沿的发现
有很多智力上的挑战
满足你的好奇心
但是工业才真正能够服务于社会
创造社会价值
所以还是要学以致用
当然工业界离开了学术也很难有长远的发展
需要有这些基础科学的发展
才能够真正促进工业的革命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期播客
我们今天聊了很多量子计算的技术派别
包括它跟AI之间互相的关系
也是我们上一期的一个经典问题
你们觉得量子计算我们离实现真正可用的
能够完全纠错的量子计算
同时它的比特规模能够进入到
一个指数级增加的时间点还有多远?
我觉得首先第一点就是
应用的定义就比较广泛
像如果这个量子计算机本身
可以应用于先是学术界
然后让一些学者们先去在使用量子计算机的时候
在此基础之上去研究和理解一些量子现象
这本身也是其中的应用之一
所以这种应用其实已经是
谷歌、IBM和很多高校的合作中都已经体现出来了
我觉得这个是已经非常positive
大家已经看到了
而且他们的量子芯片
是完全用我们的经典计算机是没有办法去模拟的
所以它的先进性也是体现到的
如果我觉得对于商用或者跨领域的合作
甚至直接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应用的
首先它不是特别好估计
因为它是一个瞬间发生的事情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可行的技术路线的苗头
马上就在黎明的时候
问题就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把它扩展起来
把它真正地实现
剩下的就只有是工程上的技术的难题
所以说也有很大概率
可能不是说你看着有一个进度条
它慢慢的每天一点一点的从10%、20%
最终涨到100%
而是当你在前一天晚上睡觉
还是觉得量子计算机现在只有100个量子比特
什么也干不了
但是你明天早上起来Google就announce
OK 我们现在造好了
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可能会except
这是一个非常迅速发生的事情
就像ChatGPT被挂在网上让大家都能使用之前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但是当这个东西一旦open to everybody的时候
所有人都马上就知道
我们的生活被改变了
我个人觉得它的这个时间线是很难估计
而且可能最主要就是取决于几家头部的大公司
它们选择什么时候把这件事落地完成
以及我觉得可能作为其他的小公司
或者是学界的更重要的工作
就是因为量子技术是一个壁垒相对较高的一项技术
它需要很多的背景知识
让人们去理解它到底为我们做什么
所以作为科研工作者和一些小公司
可能可以致力于如何当这个技术真正的出现的时候
把它这个技术能够真正的让所有的其他行业的人
或者以及普通人去理解它到底在做什么
我们如何能从中受益
让大家去感受到这个量子计算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好处
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
所以是突飞猛进式的
我觉得量子计算能够落地
可能也得要个10年到15年
如果要大规模的比较有用的
可能也是在那个时候
但是目前我觉得在量子模拟方面
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量子化学
或者量子优化这些方面
它并不需要一个完全具有纠错能力的量子计算机
这个完全是目前已经蓬勃发展的
很多公司也开始在做这个事情
我们有可能有生之年打开宇宙的密码吗?
我对此充满期待
有可能吗?乐观跟保守地估计
我还是对未来比较乐观的
而且事实上我觉得
有生之年这个词的定义本身都有可能变化
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的时间?
我们现在也许都已经在一个临界点
人类文明可能即将迈入永生
当我们的医学足够发达以后
也有可能我们的寿命会得到很大的延长
所以我觉得还是很乐观的
有这个期待的
好 谢谢尤老师 谢谢万达
好的 谢谢
今天我们也算是继续在做的一期量子计算的科普
如果大家对这个领域感兴趣
也可以来跟我们留言
我们可以出更多的跟量子计算相关的节目
这就是我们的播客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来收听订阅我们
同时如果你是在用视频的渠道去听播客的话
大家可以在Youtube或者哔哩哔哩上
搜索“硅谷101播客”来找到我们
另外我们有一些播客部分的文字稿
会发表在硅谷101的微信公众号上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我是泓君 感谢大家的收听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