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76_Spacex的商业版图与太空经济的崛起(4)

不一定是太空的创新的技术
反而是一些医疗相关的一些技术
或者是生物本身相关的技术
就是你哪怕是一个农作物
你要去生长
然后环境不一样了
它还能不能生长

其实最最明确的一个就是辐射问题
你怎么样可有耐辐射的种子
有耐辐射的胚胎
耐辐射的各种各样的一些应用
所以这些其实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可能没有像马斯克
对于很快到达火星
这个想法有那么乐观
但是
我可能觉得大家的初衷的想法不一样
我其实可能更期待的是
一个非常蓬勃发展的太空经济
而且
通过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太空生态
无论是从它的各种样的应用的创新
去反哺地球
让地球上的人
地球上的产业发展得更好
马斯克当然
他的愿景
真的是
希望人类成为一个多星球的族群
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愿景
只是说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简单
单纯的只是一个火箭卫星
航天飞船的一个问题
你想去太空吗
我当然想去啊
你想去月球还是火星
还是哪里
都想去啊
都想去就是如果这个造出来了
有机会我当然会去
有机会你会
去你觉得第几次是安全的
我觉得第前几次可能也轮不到我
哈哈哈
成本还比较高
那现在已经好几人上去了
当然这是有一个个人小小的期望
就是希望我们在有生之年
可以去看到他
对然后你之前讲到
就是你学材料也是因为你很小的时候
你想去坐太空电梯
是的
这个太空电梯是一个怎么样的想象
其实你知道吗
这点我就真的是觉得啊
流浪地球他们的整个的设计
还有包括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的
当时我看流浪地球2里面
他不是有这个太空电梯的一个设计吗
我当时看的特别激动
就好我的朋友不能理解
我当时怎么就是看的那么说的
有点哈哈哈
真的很激动
嗯我我下次把这个带给郭帆导演
我们正在约采访
啊是吗
对我跟他还聊过一次
但是就不是直接认识在Zoom上
其实这一点我想到
我就要提一下那个流浪地球
尤其流浪地球2
他们真的是在背后花了很多功夫
去仔细的研究这些技术细节
我当时看电影
看到这一段就非常的兴奋
非常感动
我朋友不能理解
你怎么这么感动
我说真的
他那一幕拍整个他的太空电梯
他的细节设计
包括他的这个冷却
每一层搭建
跟我小时候想的一模一样
我当时小的时候
是看到一个科幻行业的一个杂志
上面第一个标题就是说太空电梯
那我为什么学材料呢
当时讲说啊
如果想建太空电梯
那就需要用到地球上最坚硬的材料
那理论上最坚硬的材料呢
其中一种就是碳纳米管啊
所以其实当时真的看到是觉得哇
这个东西
是有人在这样的一个影像呈现中
做的非常直观出来
就你觉得它是非常科学的
它是非常科学的
它做了很多的功课的
能具体讲一下它怎么科学吗
就是那个
包括它整个电梯的结构的一个设计
嗯好包括它
它的电梯是什么样
我相信它是一个四方形的
它就是一个柱状型的
其实我当时包括
他每一层怎么样去加速
每一层到多少重力
然后你这个重力加速度大概要多少
还有包括他加速过程中的话
你要去怎么样冷却降温的体系
还有小的机械的
这方面的一些小的设计
我看了我都觉得哇
这个设计的很好啊
他们应该是在背后
有咨询一些专业领域的人士
去进行这个设计
他不是说像你看有些电影
觉得就是画着看着很炫酷就可以
他整个后面
还是有很多工业设计的考量的
所以那个时候
其实是点燃了你想学材料的想法
那那其实倒也没有
我看到那本杂志的时候
岁数还非常小
但是当时就觉得说啊
宇宙电梯
现在有宇宙电梯了吗
啊当然还没有
还没有哈哈哈
但是就是真的到去选专业的时候
就小时候那个想法
突然间就到了我的脑海里
觉得哎
那就可以去学个材料
包括最早做研究
也做了好一段时间的碳纳米管
但是当开始做研究做碳纳米管
发现哇
这个理论和实际实验还差得很多
碳纳米管虽然理
论上是很坚硬的材料
你在很多实验中
烧出来就是一堆粉末啊
所以火啊
不是不是
是因为它这个纯度问题
还有就是工业制造和实际商业制造
和你的理论研究
它还是差异比较大的
材料领域就是这点比较复杂
在理论层面上
晶体架构你可以有很多非常好的结果
但实际上要去做工业化铺设也很难
我当时在斯坦福
还做了很多锂电池的研究嘛
还有太阳能电池
当时我们有隔壁一个实验室
他们当时太阳能Multi Junction Solar的转化效能
是世界纪录,40%多
比那种单晶就是Thin-film
我们薄膜的太阳能板的转化效能
要高几倍
但是成本非常高
现在只能说在一些非常深领域
地球静止卫星上面的话
一些小的一些卫星层面上的应用
因为它的转化效能很高
这个当然扯远了
我觉得这个非常好
就是这个
其实是
我对你整个投太空领域的一个疑问
比如说我们刚刚其实聊到了
我们在太空中去制药
我觉得这一类的科技
它应该是探索在非常前沿的一个科技
包括在利用这个太空的环境
去合成燃料
我能想象中
首先
这个科研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跟精力
其次它的结果可能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就像你说的
理论是一回事
然后你真的在实践中
你会发现它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后我们再把它应用到商业中
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没有理论和实验
还有包括商业应用
在地球上是周期很长的
对我们为
什么要挪到太空工厂去做
就是它可能会让这个周期变短
对它即使它的周期
比在地球上缩短了90%
它还是一个长周期
它还是一个长周期
而且他还依赖于整个太空产业
就一整个产业的崛起
他其实并不是说
我只用这个事情做成了就行了
我还必须要spacex频繁的往天上发
火箭的成本要降低
他的卫星降成本要降低
对而且他补给成本要降低
他不能只有SpaceX一个客户
他可能需要有很多客户
因为像你刚刚说的
用人工智能去调节卫星
我当时想到的就是说这个事情
可能其他的公司愿意给他钱
但是如果SpaceX这个需求很大的话
我相信马斯克他是会自己做的
他们自己在做Starlink
自己有这一套系统
所以像这类公司
它其实服务的是除了SpaceX之外的客户
所以SpaceX它的好处是
它很多东西内部解决了
但是像我刚才提到的
我们今年投的这个
用太空里面的资源去产生
像水还有其他的一些燃料
这个公司的创始人
就是SpaceX出来的团队
他们之所以要做
就是因为SpaceX不计划自己做
所以其实很多公司发展到后面的话
你会发现
他会把一些核心的东西抓到手里
就为什么他们会自己去做
这个卫星的交通管理
因为这个涉及到卫星数据
数据是最核心的
但是呢除了数据之外
其他一些基础设施他自己也可以做
但自己做了之后
到底成本是不是可以最大的优化
这是一个问题
能让第三方去做的话呢
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方式
第三方做可能成本可以降得更低
它的灵活度也比较大
对所以我现在其实整体的一个问题
还是说太空领域
它是一个比较垄断型的领域
在商业层面
可能SpaceX
现在还有Blue Origin啊
当然这两个公司
它的差距是在越来越大
然后在其他领域
可能就它很多
是国家层面上的一些合作
我觉得短期是这样的
比较垄断的领域是基础设施的
比如说火箭发射卫星制造
这些基础设施的比较垄断
因为他的前期投入大
制造
卫星制造其实也相对比较垄断
其实你要成本一降下来
谁会去买贵的卫星
都还是希望是便宜的卫星
而且是质量高的卫星
但是等到你最基础的这一层
发射卫星搭建好了之后的话呢
会有各种各样的一个应用
那应用层面的话
这些就是各样的公司
都有机会在支持这些应用里面的
这叫infrastructure
你就把它想象成我们现在
比如说在美国
你说云服务是不是就是垄断的
这几家大垄断对吧
但是在云服务之上的话
叫cloud infrastructure
是不是要和各种各样不同的公司去做
cloud infrastructure之间层面上
是不是还有一些什么网络安全啊
数据隐私安全啊
一些相关的领域的发展
这些也有各种各样的公司去做
在这个上面再去建应用
所以是一样的
其实一样的思维理念
最基础的
你说在这边的半导体行业做芯片

你很难说有什么小公司去和英伟达
AMD去竞争
但在他这上面层面
整个生态会有很大的创新机会
所以现在SpaceX可能承担的一个角色
就是有点像我刚才提到的
像英伟达AMD啊
或者说这样大的cloud provider
在地球上的一个位置
还有包括你说的国家
当然国家和民用它是两个领域
国家是包括军方
应用的话呢
它是自己的一个体系
还有自己的一个优先级
到底要应用哪样的技术
但是好处是
现在你会发现
各国政府其实在太空领域创新
给的订单
还有包括尤其是在美国
他给的一些各种各样的项目
的资金支持
是非常巨大的
从去年到今年跳了一个很大的数量级
所以这个层面上
相当于帮助了很多企业
在初始阶段
就可以更快地获得市场验证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的话呢
其实之前为什么你会发现有种感觉
说太空领域就是国家的游戏
因为它的成本太高了
对我觉得早前是这样的是的
但是现在的话
SpaceX它是一个民营企业呀
然后有更多的
我们投的企业也都是民营企业呀
它也不是只服务一些国家订单
它有很多的是民间订单
包括另外一点就是我还想提到
以前我们想不到一些应用
是因为我们没有渠道
去接触到这些卫星数据
如果现在卫星数据变得又便宜又好用
那当然就会有需求
民间的需求蓬勃成长起来的话呢
也会有更多的这种私营企业公司
到太空的
一个经济生态里面去
包括你说像NASA
和私营企业的一个关系
在未来我们还是非常需要向NASA
NASA它是非常擅长
非常基础这些基础设施的搭建
包括空间站这些
你还是要考NASA
基础的一些硬件的搭设
包括你我们刚才提到的监管问题
还是要考NASA
但是在NASA之上就可以有像SpaceX
Blue Origin这样的公司
持续的去搭载新的应用
当然我觉得你提到Blue Origin
我觉得他和SpaceX没法竞争
哈哈哈这个
确实两者的技术差异差的太大了
之所以他还在游戏里面
主要还是因为从政府的角度待
也不希望只有一家企业
希望有竞争
是的是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还一直在扶植
波音的一个原因
但是我觉得
Blue Origin和SpaceX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嗯对
Blue Origin
是贝佐斯建立的一家火箭公司
回到我刚刚的这个问题啊
太空领域我觉得可能跟科技领域一样
就是它可能有一些马上可以商业化的
就像你说用卫星地图去找矿
他已经有上千万美元的订单了
啊我不知道
他没有订单
他用卫星去找矿的那家公司
他是另外一个商业模式
他自己拥有那个矿
哦他找到他就把那块地买下来了
然后就去自己挖
挖出来的矿
他现在拥有赞比亚最大的铜矿
那这个价值连城

所以我说他不是一般的这种商业模式
所以他没有拿太多VC的钱
他拿了很多亿万富翁的钱
什么Eric Smith啊
就是硅谷这些亿万富翁
都给他投了资
他们就变成了新型的矿主
他们还是家里有矿的
一家科技企业
还真是家里有矿的是对
那你怎么去区分太空领域的公司
他哪些可以快速的
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
可以通过快速的自己造血来活下去
哪些领域
就比如说
他在解决一个巨大的科学上的难题
他必须有一个大的技术突破之后
才可以但是这个技术突破
它是一个非常大的未知数
对是的
其实你这点问的非常非常好
因为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崛起
就包括我们现在讲人工智能
你不能够一以概之的说啊
所有AI的东西都可以投
都是好方向
其实很多方向
它不一定能够那么快进入商业化
整个太空经济领域也是一样
我们像5月份发的那个行业报告
其实大家感兴趣
其实就在我们的官网上
我们是有一个公开版本
你就会发现
我们其实单独列了说
哪部分现在是可以去考虑的机会
哪些是比较有挑战的去考虑的机会
那比较有挑战
就像你说的
他可能还是需要进一步的
大的技术的创新
包括我们提到的一些能源的问题
包括一些医疗的创新
去保证这个愿景或这个应用
它是有可能发展下去的
那有些其他方向的话呢
可能有一个巨大驱动力就是Starship
Starship它解决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就是成本问题
就如果说有一些应用
它之前没有发生的原因
是因为卫星的发射成本过高
卫星数据
的成本过高
那这个问题可能在接下来三五年
可以很快的解决
那这些应用就可以快速的
蓬勃的成长起来
那这些公司
可能它的应用就是建立在说
如果你给我一组非常高质量的卫星
数据
是这个领域的关于这个应用的数据
我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
我就可以把它做出来
那它的发展速度就很快
但是如果说
就像我刚才提到那个太空工厂
当然他们做的方向我非常喜欢
但我有没有投这家公司
就是因为他还有long way to go
就你是可以发展
你发现有更好的蛋白质晶体的融合
不同密度的材料的融合度
但融合之后的话
你带回来
你还是要明确
到底合成的这个蛋白质它有哪些应用
它是哪个酶吗
它是哪个生物酶可以去应用呢
它的商业场景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还需要进步的一个探索
所以我觉得各种行业的创新
都是融合发展的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
我不希望大家现在把很多领域的创新
筛开来看
就像有些时候创业或做投资觉得啊
你是投哪个领域
你是只投AI吗
你是只投医疗吗
你是只投
其实是工作在一起是的
要从一个不同的维度
去看另一个维度的创业
或者说其实这三者是融在一起的
你像我们投的领域
医疗企业及人工智能和工业自动化
我从15年开始就投这三个方向
也会有人问我说啊
这三个方向这么不一样
怎么看
但是你看我们今天聊到的这些领域
它既是太空行业的
工业自动化它既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它又有一些医疗层面上的一些愿景
和整合的可能性
所以在未来的话呢
我觉得这种跨学科的机会会非常多
这个是我们如果要去判断
说这个方向回答你的问题
值不值得在短期去投资
或者去做创新的话
你不能只从一个领域要去看
你要从多领域去看
嗯对
因为今天
我们其实也提到了很多创业公司
抛开SpaceX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