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71_濒临破产的23andMe与基因检测行业的新旧交替(4)

有书可能还有电影吧
正在应该是正在拍的
我们回头可以查一下
对就是有这些
因为确实是非常经典的这种骗局
其实三样东西
那个技术也挺简单的
咱们不能说
一滴血没法去测所有的这个疾病
只是说当时在2003年
她创立这个公司的时候
那个时候其实技术是不够成熟的
但是uBiome这个公司呢
again又是一家硅谷的公司
哈哈这个公司
其实它最早期的创立的时候呢
它的技术其实是可行的
但是就是很遗憾
看到他并没有把这个技术
真的用到实处
就感觉他是做什么的
也是基因检测
嗯其实这个感觉
有点像我们说的
这种新一代的检测公司了
因为他们呢并不是说测所有的基因
他是收集病人的肠道微生物
然后通过肠道微生物的一些检测呢
去预测这个病人是不是有疾病
或者帮他诊断一些疾病
那这个过程呢
其实是比血液检测
可能是收集样本啊什么的更容易的
但是他这个公司
为什么现在特别引起轰动和关注呢
首先他融了很多钱
非常知名的投资人都在里面
这个我们就不用一一说了
基本上硅谷能够叫得上名的都在
甚至还有一些中国背景的投资人
除此之外呢
他一个跟23andMe啊
或者说其他检测公司不太一样的地方
就是
它成功的突破了一个支付的问题
就是它并不是直接to c
由消费者买单
他是跟医院合作
而且跟保险公司合作
他的这个模式呢
就是他发现一开始ToC赚不到钱
他就改成了to d和to i
就是to doctor to insurance company
最终他的这个费用呢
就是他的一个Kit
保险公司要支付594美金
你看还挺贵的
是非常贵
比这个23andMe还要贵
没错没错
这么看23andMe是非常非常良心的
对他这边呢
去检测以后呢
目前从他估值的顶峰到破产
其实也是挺快的
然后现在地方检察官调查呢
他从医疗保险公司骗保就高达3亿美元
他是怎么做到的
医保也不傻哈哈哈
是挺傻
我觉得
我觉得这里边有两个重点吧
他就是首先呢就是一个比较能忽悠
这两个创始人呢
其实还是挺厉害的背景
一个是斯坦福的毕业生
然后一个是UCSF毕业生
所以他们其实是技术背景是非常强的
然后他呢是忽悠医生呢
去购买他们这个粪便检测
和女性检测的这个产品
但是他返回给医生的信息和数据
是有造假的部分的
他实际的数据呢
其实跟疾病可能关系没有那么大
但是他为了让医生去相信的话
他就会编造一些结论
这个结论呢就会误导医生
然后医生就会开出一些处方呀
或者说怎么样的
所以说保险就会相信医生的嘛
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呢
相当于这个公司他是伪造了一些数据
通过伪造数据呢
他欺骗了两个对象
一个对象呢就是投资人
他就画的特别好看的数据
就是他测肠道微生物
可以跟疾病有联系等等
所以说投资人投他很多钱
这是他手里有的现金
另外一点呢
他欺骗呢就是医生和保险公司吧
那医生呢看到他描绘的这些数据
就会觉得说
那这是一个比较靠谱
或者说
比较代表新科技的一种检测方法
那医生就会支持他
去跟保险公司去谈判
于是保险公司呢
就会支付这个检测费用
就像我们现在去医院
有的时候那个血液的检测
其实保险公司都是包的
但是因为检测很多都是第三理解
对第三理解
所以其实
他的那些数据
是并没有对医生有帮助的
但是
他还是伪造了一些有帮助的部分数据
然后拿到了保险
对然后这样的话
医生去每一次给病人开一个处方说
哎你去做一下他们这个gut biome
他这个产品应该叫smart gut
做一下这个检测
那每一次保险公司都会给他594美金
去买他这个产品
当然这个是他直接的骗保
然后后面呢
如果说
他的信息误导了医生去做诊断的话
那误导了
诊断出来这个病也是被保险cover的话
那保险公司会有进一步的损失
嗯背后还损害了多少家庭
是的非常让人唏嘘
因为本身这两位的背景都是非常好的
然后现在就变成了这个诈骗犯
从网上新闻看说
如果被判有罪的话
二人合计坐牢时间可能长达1454年
就因为它里面涉及到很多很多的罪名
嗯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现的
又是一本书的素材
这个事情被发现
并不是突然一个事件发现的
在FBI对这个uBiome进行调查的时候
从他这个卷宗里面可以看到
采访了很多医生
医生就说
后来就越来越觉得
uBiome这边提供的这些数据
没有严肃的医疗建议
就是
或者说他的数据其实非常简陋的
后面甚至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
就像个问卷调查一样的几个答案
其次呢
他们的产品已经售卖了很多年
保险公司也支付了很多年
仍然没有得到FDA的认可
所以呢
医生对他的怀疑就越来越多了
那从用户角度来
说呢有一个用户就说
他本来是只是下单一个
因为他就是一个人
但是呢他就发现
公司给他寄了6套收集样本的东西
然后公司呢
还忽悠他说要收集多次样本
可以追踪不同的时间点啊等等等等
然后慢慢的他就比较好奇
他就去追踪这个事情
然后就发现
其实又把我们这公司
会把一个人的样本测出来以后
当成6个人
对当成6个人的去用
所以其实就是一些这个细节吧
就很多人都发现哎
有问题然后慢慢的才发现了
他并不是说有一次测错误
然后大家马上把这个事情叫停了
所以在大家发现去对他有质疑之后
很长一段时间
这公司仍然在继续运行
然后保险公司仍然在支付
然后这两个创始人仍然在忽悠
为什么医疗领域的骗局
他会一直这样层出不穷呢
这里边可能会有的原因我想到有两个
首先第一个呢
就是他有一个专业的壁垒
就像Theranos
比如说Elizabeth Holmes
还有这个uBiome的两个创始人
当他们以这种专业的背景
出去融资的时候
对于一些非专业领域的投资人
对对对
一些非专业领域的投资人
或者说一些政界名人
那些supporter
那些对他们的支持者来说
大家可能会更听信他讲的故事
因为他是专业人士
他可能是把专业的技术讲的很好
大家能理解
并且有很好的这个商业前景
那这个呢
大家就很容易去相信他
然后另外一点呢
就是医疗这个行业呢
它是一个高度
监管的这个行业
做药物研发是比较难造假的
因为FDA一直在盯着
但是在诊断哈检测啊这些领域
它其实造假的可能性更高
然后它又有保险支付的可能性
你知道这个医疗的cost
就是在美国费用是非常高的
虽然就是保险都可以去支付嘛
但是这里面有非常非常大的诱惑
如果说真的能做成
能把这个局做起来的话
它收入的规模是非常非常大的
所以整体来说
它现在整个在基因检测方向
政府的监管还是不太完善的
它就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市场鱼龙混杂
这我们很难去鉴别
对我觉得是有这个问题
所以你会看到
真正能够进入医院的检测公司
是非常少的
我们现在所有在医院里做的
基本上都是LabCorp或者是Quest
就是这些
他们医院长期合作的这些公司
这些公司
就已经是FDA重点关注对象了
很多这种出了问题的公司呢
更多就是我们说市场上的
就是医院以外的这些公司
那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基因检测公司呢
不排除可能这里有一个假的
那里有一个忽悠的这样子
那是不是
大家拿到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
如果有什么问题
不要马上怀疑自己
对再去医院做一份
对但是
其实医院并不会鼓励普通人想做就做
他一定是有一些医疗原因的
比如说备孕的人
或者说已经怀孕的
或者说小孩会去做这些
但是如果没有原因的话也做不了
对对
所以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市场的
gap对
所以我觉得这个基因技术的进步
还有大家对于基因这方面的
这个好奇心
驱使大家会很关注这些公司
而且很多投资者是非常感兴趣的
所以这些公司它就能成长起来吧
就它能存在
能诞生能存在

这个公司它的生命周期也是比较短的
不像23andMe啊什么这种
他们实际做事情的公司哈
做了20年了
这个uBiome这个公司2012年创立
2019年就已经申请破产保护了
在同一年
他们收到了18家保险机构发函
就来质疑他们的账单的可靠性
有一些公司呢
还要求该公司退还他的报销的费用
这个事情呢
其实是因为前面刚才提到了
有很多就是从用户端
然后从医生端对他们发生了质疑
所以保险公司呢就开始行动了
但是2019年的时候
这公司直接宣告破产了
那这个时候FBI就来了
FBI不会让他们这么轻松的
就逃避这件事情
然后呢
他们就突击查封了在旧金山的办公室
在办公室里面有大量的证据
证明他们伪造数据啊等等
再八卦一点呢
就是这两个创始人呢
在2019年公司宣告破产
并且被FBI查的这一年
他俩还结婚了
哈哈哈是对
所以也是一个非常让人唏嘘的故事
对这个故事还是挺让人唏嘘的
而且大家就是说又一次发生了
就是他的投资方
跟Theranos的投资方也比较像
包括A16Z等非常非常知名的投资人
而且这家公司还是YC的公司
你看这些很专业的投资人他
们在投资方面很专业的
但是在生命科学这个领域的话
我觉得门槛还是非常高
嗯对
我其实不太知道
就是如果是一个专业的
比如说有过生命科学背景的投资人
因为我相信A16Z那么大的机构
他们要去做生物医疗领域的投资
他的投资人肯定还是有相关的背景的
如果你的这个创始团队
你就抱着我要去作假的心态
我要去坑医生
他连医生都骗了吗
对骗医生骗保险公司骗投资人
是不是这个事情
他终究也是很难判断的
他最终其实还是取决于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然后你抱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在做事
就是大家投的时候
看到的是一些技术优势
但是最终还是走歪了嘛
没有走到正确的路上
是的其实这个uBiome这个公司
它的欺骗除了欺骗用户以外
它也是欺骗投资人
所以相当于它给投资人展示的数据
应该也是假的
他这个时候那句话叫什么
就怕流氓有文化
就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专业人士
所以他知道怎么去欺骗专业人士
就像现在有些学术期刊上的
这个学术造假一样
大家的造假都是非常专业的
嗯如果
比如说一个消费者要去做基因检测
你的建议是什么
我觉得做基因检测这个事情
还是有两种目的吧
一种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另外一种
真的是
想要更全面的去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有一类人呢
我们是比较建议去做基因检测的
比如说家里有非常清晰的某一种疾
病的患病史
尤其是肿瘤方面的癌症
因为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这个癌症早筛其实是医生非常推崇的
因为尤其是你的家族里面
有几个人得过某一个同类的癌症
癌症早筛就是基因检测吗
还是他是不一样
癌症早筛基因检测是其中一种
他会去看一下
你那个可能会促进癌症的tumor promoting的一些基因
但这种人呢
就是说做了这个基因检测以后
他如果有这个的话
他可能就会更勤的去体检啊
然后或者说去找医生
问一些专业的建议
所以说我觉得
这个是比较推荐去做基因检测的
还有最近大家可能会听到的
就是一些微生物的检测
比如说肠道微生物啊等等
那因为这个是跟日常生活比较相关的嘛
大家如果对这些比较好奇的话
我觉得还是可以检测的
对于家族史啊这些
我觉得就是个人的兴趣了
嗯对
你觉得生物学在这个世纪里面
最大的几个突破是什么
我觉得因为现在是2024年嘛
所以这个世纪相当于过了1/5
我觉得现在来看的话
对我来说觉得影响跟我们周围相关的
这个生物医药行业
生命科学领域最大的
可能是基因编辑技术
或者说基因测序
可能就是所有的这种基因技术吧
基因编辑技术确实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它几乎改变了
所有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思路
比如说
以前大家想要去做一个新的细胞系
或者新的动物模型
这个周期是非常非常长
非常昂贵的一件
事但是自从有了CRISPR嘛
就是你可以自己设计自己想要的模型
啊等等
除了这个以外
就CRISPR现在也被用于一些疾病的研究
它一方面呢可以用于科研
同时呢
它已经在生物医药这种药物研发啊
我们说的这个药物
就不仅仅是这种化学药物了
就是一些生物药
比如说Gene therapy
基因疗法啊
细胞疗法
那细细胞疗法呢
就是我们用细胞作为一个药物
那这些细胞
要想让它带上治病的效果呢
我们就是要给它工程化
就给它编辑一些功能进去
这个时候也用到了基因编辑的技术
所以说在每一个细分领域
甚至每一个环节都会用到这些技术上
你会感觉到就是无处不在
但是因为这些基因编辑的工具
我这里可能特指这个CRISPR
CRISPR-Cas9是对
就是CRISPR这个技术
它又powerful
而且又好用
又比较容易操作
所以真的就是比较革命化的一个
对我自己是觉得
整个基因编辑对现在科学的影响
可能都不亚于这一轮的人工智能
对对
我刚才不太敢说
就是因为我觉得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啊
就是我刚才说
精英编辑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是我个人的理解
就是我看到观察到感受到
或者说实际影响到我自己的工作的
这样事情
就是像这个iPhone的和人工智能啊等等
我觉得它跟CRISPR现在有个差距
就是我们现在更多看到的
是一个理论的进步
我们认为他能做ABC
但是他是不是能
真的做到ABC还有很大的距离
就是他现在并没有渗透到我们lifes cience做生命科学啊
生物医药的这个每一个环节
每一个领域
但是基因编辑这个事情的
他已经做到了
对要不要跟听众简单解释一下
基因编辑技术
可以的可以的
用白话来解释科学
我还是比较擅长的
哈哈对
我们刚才聊的这个基因编辑技术呢
就特指这个CRISPR技术
它也是获了诺奖
而且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华人科学家
张峰他就是代表人物嘛
简单来讲呢
这个基因编辑呢
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因为以前在CRISPR技术出现之前
有其他的编辑技术
但是呢它的过程会非常的冗长
它的编辑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失误误差
就编辑错了
这些呢在CRISPR来了之后呢
一大批就是老技术编辑的公司是真的死掉了
现在我们说不管是其他的人工智能啊
什么等等
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算法嘛
就有很多种
但是现在基因编辑呢
基本上都已经集中到了这个工具上
它这个工具它的原理呢
就是它在用的时候呢
大家可以想象有两个组份
其中一个组份呢是一把剪刀
就是用来剪开这个基因的
它是一个蛋白
就是我们说的这个CAS protein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