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71_濒临破产的23andMe与基因检测行业的新旧交替(2)

就是它的产品力其实没有那么强
它可能花了大量的费用去扩展客户
然后讲这样的故事
但是可能在产品上角度来讲的话
由于它并不是一个纯医疗的这种
它没有这个能力
去把这个所有的几百个基因
全部检测一遍
这样给大家的反馈
经常就会有人说拿到这个数据以后
然后呢
所以他更多的还是就像一个玩具
他不是一个
就是为了非常专业的好奇心
对不是一个特别专业的事情

因为我看见现在的很多基因检测公司
比如说像有一个叫做SelfDecode的
他们就说
他们的基因检测其实就比23andMe
它的数据范围会深100倍嘛
所以新一类的公司
包括你说一些专业的相关靶点的
测垂直领域的公司
他应该是能测的范围还蛮深的
对就是这个产品的形态吧
就是我觉得现在更新一代的公司
可能大家就是比较专注
比较垂直
在某一个疾病领域
或者说某一种类型
比如说他专门就是测的肠道微生物的
进行检测
或者专门测的是跟某一个癌症相关的
大肠癌的基因检测
它就会把这个做的非常的垂直
而且它可以利用起来很多这种数据库
但是23andMe它更提倡的是一个所有的基因
它全测
可能就是让人感觉有点业余吧
对23andMe给我的印象
还有这样一个印象
就是我感觉
他其实在跟资本市场
去讲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并不是靠卖基因检测赚钱的公司
我们有了很多人的基因检测的数据库
这些DNA的数据库
这些数据的价值是非常独特的
他可能是想学互联网的搜索模式
就是我们提供服务
可以是低价甚至是免费的
但是我怎么样去用这个数据赚钱
但我看他具体也没有玩出来什么
反而是因为这个模式
就是因为他最近有几次黑客事件
跟数据泄露事件嘛
就比如说2023年
他是泄露了
大概有690万客户的一些敏感信息
导致他自己还陷入了官司
支付了3,000万美元的可解金
而且这个事情一来
我觉得对他们公司跟消费者的信任
之间的冲击力
是非常大的
就相当于彻底摧毁了
大家对这个公司的信任
就更不想去了
是的
其实他在最开始每一轮融资的时候
都会讲这个数据的故事
其实
我们在这里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投资人
也会说啊
这个公司最重要最值钱的是他的数据
他的数据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对其实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
嗯有的时候也会想
就是问这个投资人他
是有很多数据
但这些数据怎么去变现呢
就是因为我们知道
这个数据是不可以随便商用的
理论上23andMe声称呢
它的80%的用户都是有同意
可以把数据去用于研究啊
或者是用于其他的一些用途的
那这个数据包括什么呢
除了说这些个人信息以外呢
就是它的这些生物数据
这些生物数据呢
在以前可能在我们还没有这么多
各种各样的技术之前
比如说80年代90年代的话
大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
但是现在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23andMe被黑客黑了以后呢
大家就开始想
这个黑客为什么要去黑他这种数据
其实这个有些使用场景啊
就比如说这些数据
首先它可以卖给一些保险公司
我也是后来看了一些报导和资料以后
才想到的
我就想啊
还能这么玩呢
就比如说这些保险公司呢
它会通过这个信息呢
看到每一个人患病的一些风险
那这个时候呢
如果你买了这保险
但是你最后真的患了这个病
他就可能拒绝你的理赔
因为说你本身就是自带的这种病
而不是一个突发的
比如说像一些重疾险
其实他只保一些unexpected
就比如说一些保险
其实他都会让你填一些既往的病史
还有一些家族的遗传的风险
尤其比如说像高血压呀
高血脂啊
还有这些心脏病啊等等
你可能当时没有填
但是其实你的家族里面是有这个信息
但有可能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个信息
是吧我们不去测的话就不知道
对对
所以这个是一个比较负面的一种作用
当然还有一种作用呢
就是
它是可以帮助一些有这种坏心思的人
去骗保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坏心思
骗保是什么情况
这个骗保的话
可就跟刚才描述的是一种相反的情况
就是一些不法分子
他会知道有一些人
他有这些疾病的风险
而且是风险比较高的
那这时候他可以专门去买这个保险
那这个时候保险公司没有这个信息
但是这些骗保的人有这个信息
那他得了病以后
他就可以骗取高昂的保费
除此之外呢
还有一些
因为我们现在是有很多都是这个
我们叫biometric的一些生物识别的
你说指纹识别
比如说像指纹识别
对虹膜识别
对现在呢
更多的设备是这些
但是我们可能就看有些电影里面啊
其实它是有跟基因相关的
或者说未来它会有跟基因相关的
这种识别
其实更准确的吧
因为有时候看那电影里面
不是他拿个胶带去把那个指纹粘下来
就可以去复制
但是基因的信息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现在的基数
我们认为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但是如果说有人去复制了
这个基因的信息的话
他就可以去盗取很多东西
但是我觉得现在基因的识别
还没有上规模吗
对当然这是一个风险吧
那我其实还在想
除了保险公司的场景以外
还有哪些场景
这些DNA的数据是非常值钱的
对然后还有的话就是一些商业价值
现在看到这些基因的数据
很多这种临床数据啊
或者测序的数据
很多
医药公司是用来帮助他们去做研发
等等当然这些的话
就是如果说他的数据来源是合法的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因为它确实可以加速
我们整个药物研发的进程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就这个数据呢
如果是合法的途径
比如说医院
它管理是非常非常严格的
而且举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中国人在中国测的数据
是不允许到国外去的
我们这个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包括我们这种生物样本
比如说从23andMe这里的是唾液的样本
现在23andMe手里
就有几千万人的唾液样本
这就是生物样本
那这个样本如果是被窃取的话
肯定也是非常危险的
就像国内之前有过一个很大的案件
就是有人把医院里面的血样
偷偷拿出来
然后卖给了国外的公司
那这个人就是最终被判刑
是非常严重的
他就属于涉及危害国家安全这样子
这个血样卖给国外的公司
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呢
他拿到这个以后
其实目前呢
他真正用来商用的是比较少的
但是
这个可能涉及到一些跟安全相关的
比如说生物武器
嗯所以整体上来说就是几件事
一个是用户增长有限
然后成本还是很高
然后数据泄露
我看他们管理层最近也很动荡
对毕竟现在的这个公司
市值已经低的非常低了
而且也收到了退市的风险警告
所以
公司现在肯定是一个不太健康的状态
而且这些都是恶性循环吧
就是越是业务做的不好
高管也动荡
然后业务就会越来越差
嗯那你觉得除了像23andMe
还有一些
刚刚我们其实你有提到Ancestry
还有My heritage
有这样的一些老牌的基因检测公司
他们是否也会面临一些同样的挑战呢
其实我觉得行业带来的挑战
或者用户增长挑战是普遍存在的
但是我们会看到
刚刚提到的这两家公司
比如说像Ancestry
它可能现在比23andMe更要健康
为什么呢
因为Ancestry这家公司呢
它本身是一个关注追溯你的祖先
然后你的家族历史等等
所以说它的用户在早期积累的时候
就已经是非常感兴趣这个方面的人
他有大量的用户积累
然后他才引进了基因测序的技术
去帮助他的用户去理解他的祖先啊
还有他的整个家族史的发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
在Ancestry的产品里面
它的这些用户需求
不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
而是已经存在的
然后它现在整个的数据库
其实比团队虽然蜜还要大
可能是两倍于团队虽然蜜
它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经营数据库之一
2015年的时候呢
它的收入其实就已经突破了10亿美元
我们知道他的宣传
蜜的融资金额可能是十几亿
但是2015年的时候呢
其实他的收入就突破了10亿美元
而且其中8亿美元是会员订阅
就是subscription
那我们知道
会员订阅这件事情就会发生
这种重复的付费
这也是23andMe始终无法能够越过的一个山丘
但是呢Ancestry这家公司在很早的时候
就通过这个会员订阅
已经实现了非常高的一个收入
嗯我们在聊
新旧基因检测公司的整个话题
以前啊
我花一点点时间跟大家讲一下
为什么我现在突然想到了
要做这个选题
大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
我看了一本书叫做超越百岁
它其实也是一本
最近在整个生物医学圈非常有名的书
其实它里面就提到了
三代医疗的这样的一个概念
就是医学1.0、2.0、3.0
医学1.0基本上是以希伯克为代表的
他其实就是直接观察得出结论
举个例子
比如说以前发现在医院里
医生早上检测完尸体
下午去接生
就发现新生妈妈的死亡比例非常高
然后大家当时比如说你基于直接观察
知道啊这两者之间可能不太对
但是大家也不道为什么
就只能观察成
可能会走向一个迷信的那一端
然后后来发现了细菌
就知道哦
检测完尸体
要洗手才能去做接生的这件事情
其实
这就是慢慢的把这个医学1.0向2.0再引
直到青霉素的发明
他才是医学2.0
真正的一个规则的改变者
所以其实在整个医学2.0时代
我觉得人类还是取得了很多的进步的
比如说
我们通过疫苗快消灭了小儿麻痹症
饼干也可以治疗了
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但是整体来说
医学2.0的表现是它在治疗癌症
方向就是这些长期类的疾病
表现还不是很好
因为它其实是
帮助人去延缓死亡的
最近呢我就观察到作者
他是提出了医学3.0的理论
整个医学3.0就是说
我们的目标其实是要维持我们的寿命
还有生活质量
所以呢我们其实是有办法通过运动
还有营养饮食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来达到这样的目标的
然后呢他还在那本书里面
其实有讲到这个四大骑士类疾病啊
就是像心脏病癌症糖尿病
还有神经性退性疾病
比如说像阿兹海默症这样的疾病
这四大疾病
其实是人类死亡的排名靠前的几大类
吗引起我关注的是
它的所有的这些预测跟数据
它都不是凭空发挥的
而是
它是监测到了一些具体的健康的指标
比如说它在讲到心脏病的时候
它提出了一个基因叫做ApoB
他就发现
ApoB它其实比简单的
我们现在常规体检的这个坏胆固醇
它是跟整个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更高
更能去预测这些指标的
然后我就发现
比如说
你现在去跟医院去做一个常规的体检
他的这个体检里面
其实是并没有包含这些指标的
因为硅谷一直以来关于健康啊
养生方向
抗衰方向一直是走的非常前沿的
所以我是查到了一些公司啊
就比如说硅谷的很多公司
包括一些新的级检测公司
像InsideTracker这些公司
它是可以检测ApoB的这个指标的
在查整个资料的过程中
我就发现
其实基于大家对细分市场
对抗衰对长寿的这样的一些需求
整个硅谷的基因检测它是
在一个全面爆发的状态是
出现了还蛮多这样的新公司的
是的我觉得刚刚说的这个
从1.0到了2.0就是一种进步吧
其实像刚刚提到的
早期的时候大家都是这种经验科学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得到数据的手段
可能就是用双眼观察
然后做一些这种感官上的记录
到了后来呢
就有了更多的手段
刚刚提到跟这个心血管疾病相关的
比如说坏蛋蚊虫啊等等
那也是因为可能很多个decade
就是几十年前现代医学发展以后
大家抽血
然后去检查血液里面的一些蛋白啊
脂质啊等等
这些生物分子
通过它的含量跟疾病联系起来
其实也是一种观察
只不过是多了血液检查了这一步
那到现在呢
其实我们刚才说的
让ApoB是作为一个代表啊
就是它作为一种基因
然后我们也把这个基因的表达量
跟疾病去结合起来了
等于说
我们是一直都在用新产生的数据类型
跟我们实际人体表现出来的疾病
去做一个关联
然后再不断的学习这个规律
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来
什么样的基因
可以引导向什么样的疾病
其实我觉得从这样看的话
真正在发展的还是这个检测的技术
还有科学观察的一些手段
对对对对对
你说的很对
那在23andMe之后
你觉得出现了哪些新的基因检测公司
23andMe是2006年建立的
也是快18年过去了
对整个浪潮已经变化好几次了

你要不要讲一下新一代的这些公司
他们的一些特征是什么样子
嗯对
有几个大的节点
整个行业
23andMe创立的时候确实比较早
是2006年的时候
那个时候早到我们
可能还没有进入到生物医药领域
还在上学
那那个时候呢
我觉得23andMe
它整个是以一个互联网形式
来运营一个生物技术的产品
它是依托于他们当时有的一些技术
比如说刚刚提到的二代测序啊等等
但是后面它的主要工作
我觉得不是在尝试更多技术啊
或者说测序仪的突破
它更多的是想办法运营这个产品
想办法做出这种to c的
一些商业的结果
那现在呢
我们看到现在可能更健康的
或者更新的
这公司呢
我觉得是有两个特点啊
一个是有的基因测序公司呢
他们是依托于
或者说他们开发了自己的测序技术
有更好更高效的测试技术
比如说湾区的另外一家公司叫10X
就是10X Genomics
这家公司呢
其实是非常知名的一个公司
10X Genomics这家公司呢
一开始也是靠融资融了过亿的美金
它成立于2012年
相当于是晚于23andMe
但是他们呢
有一个革命性的DNA测序技术
可以加快整个基因组的测序
而且它的收入增长是特别特别快的
就它并不是说大家去把基因给到它
它单个单个的去给你测序
它可能是卖的这个Kit
然后呢这个Kit是可以用来去测序的
它更多针对的客户呢
其实就是科研机构
还有其他的基因检
测公司因为它有非常好的技术
有两种技术
一个是可以测试DNA短序列的
叫linked raise
还有一种
是对单细胞RNA进行测序的一些技术
所以这两种技术呢
大家听起来就会觉得它好像更高端
更复杂一点
就是它并没有直接说
这个技术是用来跟某种疾病联系的
因为它可以做所有的这种测序
这个场景是非常广的
它可以跟很多科研实验室去合作
然后跟很多公司去合作
它每测一次它是直接收费的
所以说一个是service based
然后是这种试剂耗材类的销售
然后还有它设备的销售
所以它的这个商业模式呢
跟直接ToC
做成一个互联网消费的
这个产品是不一样的
市场规模也更大
嗯所以听起来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