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63_与大疆Pocket首任产品经理聊聊_如何从无到有定义一款硬件产品_(4)

它真的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
其实 Sensor 的这个感光效率还不错,但是夜间它真实能被你捕捉,可用的光子其实就那么少
如果你一直在这条固有的思维上面去做创新,去做迭代优化的话
那么很可能就变成一个卷sensor、卷对焦、卷镜头这么一个游戏
如果你跳出这个框架,然后你让这些生成式的信息对你来说更有意义的话
甚至可能将来我随便脑暴随便说不代表未来的方向,就是可能你都不需要去那里
但是未来有这么一个世界,你只需要留下它的坐标,你可以诞生它的一年四季
然后你可以把你的各种亲朋好友的信息加入进去,你可以创造出这些信息,有趣的这些瞬间
我是比较看好这种方向的,它能突破光学没有摩尔定律这个枷锁
刚刚你其实你提到了,你觉得视频的门槛会高很多,比纯粹的拍照而言,可能是视频的你指的是你要导出来
然后你的编辑的门槛
其实这里面如果加入 AI 生成,甚至它一键帮你发布的话
它也是可以去突破一个,比如说至少是一个相机的卖点的
对,我曾经在买 pocket 2 的时候着重地尝试了
无论是大疆的 APP 也好,还是别家的 APP 也好,就是自动帮你剪视频的功能
当时感觉还是有点差强人意,剪出来的东西让我觉得不是特别的想要反复去观看
对,我不知道这几年在这个技术上有没有什么改进
我自己也认为如果剪视频的事情能够被自动化,可能这个领域会有更大的颠覆 我指的是质量很高的自动化
是的,有AI这个变量之后,这些事情其实会被迎刃而起
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我知道 AI 和算法在摄像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防抖算法
我们之前聊了很多稳定器,聊了很多云台
我们知道机械的云台在现在比算法还是有非常多的优势的
嗯,放眼未来十年,你觉得有一天我们会用算法防抖来取代机械云台吗
我自己作为一个拍视频的从业者,天天举着大疆的如影3
特别的沉,特别希望有一天我能够真正的手持拍摄,你觉得会有这样的一天吗
我觉得肯定会有的,此时此刻机械云台还没有完全的被取代掉
还是说它在场景上面有一些先天的优势
然后这些优势会被一些算法、一些算力、一些 AI 的方式去突破掉等,真正的比如说全景相机
它做算法的裁切,它的角度就很可能比这个机械云台还要更广一些,因为它已经没什么死角了
在解决了这个夜间画质的这些问题,然后通过 AI 来查漏补缺之后,可能会有这么一天
而站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律,机械云它从主流的摄影设备里面退出历史舞台,我觉得也是个必然现象
因为机械云它天生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然后它的可靠性就没有那么高
你比较少能看到机械云台像 Go Pro 一样飞天遁地,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上面来说,更简单的东西永远是更可靠的
我是比较看好这个方向
明白,我觉得您说得非常有道理
用 pocket 3 我会非常的小心,因为感觉这个云台一不小心摔一下可能就用不了了
没有办法像 Go Pro 这样,或者像大疆的 Action 这样去随心所欲地用
它,在坚固程度上会有些差距
对,其实刚刚你也提到 AI 了,然后我还有几个跟最近的 AI 硬件产品相关的问题
因为其实马上我们也会做一期跟 Meta 智能眼镜相关的解读
那其实我自己也非常想让您从产品人的角度去看一下,现在市面上什么是承载 AI的智能硬件产品
在硅谷很火的,有Humane 的 AI Pin,然后还有Rabbit,
还有 Meta 的Meta Ray-Ban 的智能眼镜 你能不能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给我们分析一下,你怎么看这三个产品
怎么说呢
这三个产品里面我目前唯一购买且我比较看好的是 Meta Ray-Ban
我已经用脚投票了,本质上还是我觉得它有它很清晰的场景
它在一些运动穿戴的影像记录上有非常先天的优势
还是回到刚才我说的先拍得到再拍得好
拍得到的前提是这个设备跟人足够的贴近
在你需要使用的时候,它就在你的手边
pocket 可能戴在这个口袋里
Meta Ray-Ban戴在脸上,用户都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及时立刻马上实时的能开始影像创作
对于这个新鲜感的保留便捷程度的提升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而且 Meta 跟 pocket 都是这种体积小巧,然后能非常容易融入在拍摄环境里面的设备
它天然的不会有很强的侵入感,无论是拍摄对象和被拍摄对象都会非常的自在
然后他们也有相同的一些困惑,正得益于他们这个小小的体积
那么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所用 可能在这些拍摄的隐私上面可能需要有一些机制去设计
总体来说在拍摄这个角度上面,它是 Meta Ray-Ban非常大的一个功能点
我至少目前用起来 虽然它画质确实也比较差强人意
它的色彩调校也不是很对我的胃口,但是我非常理解它
它和 pocket 的一样,都是第一代的时候,做了很多创新的事情,但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产品
所以 Meta Ray-Ban在影像拍摄角度是我比较看好的
而在 AI 这块更多的还是我在国内的这个使用环境 它会受到一些,因为它没有本地的这些非常强大的模型算力
所以它会有这个数据传输的这个过程
而怎么去消解等待的时间,保证这个模型传输的止痛率,让你的问题可以更快地被拆解
逻辑推演,然后给你反馈回来,这是将来需要去优化的一些部分
尤其是在国内的这些网络环境和这个特殊的场景底下
总体来说我会比较看好 Meta Ray-Ban这个产品
而且 Meta Ray-Ban 我觉得它好的一个点 它既是 Meta 又是Ray-Ban
就是说它既是一个有 AI native 的一个大团队所做出来的比较一流的非常可用的一个大模型
然后它又是一个传统眼镜厂商带来的这么一套实体的外观产品得到过市场的验证,且有品牌的加成
用户买起来的时候得益于他们,我觉得比较激进的商业的策略
我相信他们可能现在销售这么一台299美金起的这个Mata Ray-Ban很可能是不赚钱要赔掉一部分的
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们还在坚持这个事情,我觉得这也是比较宝贵、比较长期主义的
像AI Pin 跟Rabbit,天然我觉得这些 AI 硬件回到产品策略上
我觉得还是可能需要他们躲得离手机远一些
他们在场景上面贴的手机太近的话
很有可能会被手机这么已经有先发优势且各方面很齐整的六边形选手去替代掉
其实在用户的使用场景里,同一个需求只需要一个设备来完成就好了
不一定非要去单独买一个 可能算力没那么好,然后交互没那么顺畅的一个 AI 屏或者是一个Rabbit
在这个角度上面他们也会碰到一些刚才我说到的资源错位的问题
这些小的 Startup的团队 他的开发资源和 Meta 这种巨头相比
我相信能提供的弹药是不一样充足的,所以其实我不是特别看好那两个方向
嗯,所以其实你是非常看好眼镜这个形态的
我觉得作为产品经营的角度,我更看好 Meta 和Ray-Ban 的强联合
不一定是眼镜这个形态,我觉得想做好一个事情,想做好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它是要脚踏实地切身的去提供一些用户价值的
而不是把用户的胃口吊得很高,但是最后交给他们一个不达标
让他们非常失落失望的产品,并承受一定量的经济损失,这对整个的资源也是一些浪费
我觉得这个是应该比较极力去避免的事情
对,所以我其实觉得 AI Pin 跟 Rabbit 他们的产品设计有一点太超前了
但是比如说 Meta Ray-Ban 我觉得它的点还是挺多的 首先就像你说的
它是 Meta 跟 Ray-Ban 的联合,它是一个好看的太阳眼镜
其次是刚刚你提到了它可以是一个拍视频的设备
同时我觉得它可以是一个听音频、听播客甚至是接电话的一个设备,那我仅仅用它来替代耳机可能都是一个选择
其实这个事情不难理解,其实我在做 pocket 的早期的时候也面临过一些类似的重大决策
要不要做过于超前的
不是过于超前的问题,就是这个产品究竟是什么
你去怎么定位它
pocket以它来举例子,它是一个手机的配件,还是一个有独立自主权的拍摄设备
脱离了手机也能用,我觉得这个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当时在我有限的 sense 和一些 input 底下我是做的选择,我选择躲得离手机远一点
核心是因为一个是面临刚才说到的跟手机这些大厂资源的错配的竞争场景上面可能不占优
而且他们已经有先发优势,每个人都有一个手机
而且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点在于我认为一个没有独立自主权的一个设备
它真的永远都只能是一个硬件 他是没有话语权和主动性的
他只能去做那些可能是像手机这样的设备做不了看不上的事情 然后他会丧失很多的主动性
所以这是为什么 我要在 pocket 上面要加一块屏幕,要让他能够独立拍摄
要让他能够独立记录这些事情,你不依赖手机,也要让他在这个工作流里能干得很好
即使是一个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屏幕,但是总比没有好
有就代表有主权
而像比如说 Rabbit 这种产品,它其实能提供的价值真的手机都能提供,哪怕是像它这种小方盒子的形态
带一块时而触屏,时而有按钮的这个物理按键的这种交互
都是现在这些小折叠的这些手机所能够提供到的
而手机上面的传感器的数量、算力都比这些现在所谓的这些 AI 硬件要更完善、更全面
所以说我天然觉得这些硬件选方向的时候可能应该躲得离手机尽量远一些,而找准自己本身的一些价值和定位
嗯,好的,对,讲得非常好,非常感谢 Matt 的精彩分享
那今天我们也聊到了一些新的智能硬件的产品思路还有想法,那我在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预告
就我知道现在整个 Meta Ray-Ban的智能眼镜,它的销量也是非常的火
而且这款产品火了之后又掀起了一股创业浪潮,接下来我们就会跟大家特别的聊一期
关于 Meta Ray-Ban的智能眼镜,他们整个的产品设计,还有为什么能够火
请大家持续地关注我们
好了,那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节目,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你所收听的音频渠道来订阅
我们中国的听众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QQ 音乐、蜻蜓FM、荔枝 FM 来收听订阅
海外的听众可以通过苹果播客 Spotify 可以在 YouTube 上搜索硅谷 101 播客来收听订阅,我们感谢大家的收听,谢谢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