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58_走访锈带_美国大选的反直觉认知与不被看见的人(4)

我是两年前在那里换长途车
就在那换车
还在那里逗留了1个小时
还仔仔细细的把这个老的火车站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
确实是一座可以说是这个工业时代的余晖
因为他正好是在底特律和芝加哥的一个终点的位置
我们在那可以看到一块特别古老的站牌
大概就是说我去底特律150 miles
我去芝加哥150 miles 左右
中间是卡拉马祖
所以你可以想象这个地方作为一个物流中转的中心
在过去是多么发达的那我们今天过去拍那人又成为了一个新的意义上的物流中转中心
这个可以汉洋来说
它变成了homeless的中转中心
当地特别奇怪
就是他们你看那个里面的报纸和写的更容易
他们把homeless当成一个谜
就是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来的
但他们somehow把这些人设成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
就是怎么利用法
就是我也没这么明白
他意思是这些人还可以干些别的工作什么的
但实际上也没有干别的工作
但他就聚集了大量的homeless人
全部被他划了到这儿了
是因为有火车站
就是顺着火车来的对
当地还有一些政策可以给这些人地方住
所以他就把这些人顺着火车全划到自己这儿了
所以整个围着火车
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无家可归的人
明白
这不是跟旧金山的也有一点类似之处吗
旧金山大啊
就是有一些流浪汉利好的政策给他们建庇护所
对然后这就能够吸引他们
但关键是卡拉马祖他那地方
他现在也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儿
他不像以前
这还是挺繁荣的
他现在他属于middle of nowhere
但他还是把这些人划了到这儿
然后关于那个报纸特别气人
他说这些homeless为什么是homeless是个谜
你去找任何一个人聊一聊
你就知道这事儿不是个谜
但当地的记者的在那个报纸上面就说那些人是一群迷
我就感觉特别荒诞
这个事儿就你把他们当什么了
他们也是人
而且我不是说这些人是坏人
你会觉得危险
是因为有些人他可能会吸毒过量什么的
就是你觉得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
但大部分人就正常人在那
还有一些可能非法移民在那
就都是正常人
对吧
但就是那个地方
你到那发现整个广场
整个车站周围全是这些人的时候
甚至还有一个人骑过车来问重轻
就是问他那个Western University怎么走
然后有个大学重轻说不知道
然后那人下一句话是
那你要叶子吗
对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然后我看你们还去了芝加哥
底特律匹兹堡
其实这个也都是非常典型的
就是美国这些衰落的城市
我不知道你对这些城市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感触的瞬间
包括整个美国汽车工业
比如说福特
他现在他的那些已经没有利用的工厂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我觉得这样就是因为我还是个游客本质
所以我们不太能说一个特别大的说这地方这样我觉得很难
只能说我的微观视角
就从我的视角来看
我可以讲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就是在匹兹堡郊外
在郊外20分钟的有一个空地上面现在是个废弃的停车场
然后有一个巨大的球
像一个大的灯泡一样
我可以把照片放在showsnotes里面
那个球是个5万伏的
范达格拉夫加速器
现在我们应该叫做粒子对撞机
他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是修电器的财产
人们靠这个东西发现了油的光裂变
所以美国的电气工程学会把它评为电气工程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但是上世纪50年代有了更好的这个技术
这个东西就被废了
然后它一直躺在那儿
那东西20米高
躺下还有6米高
它就躺在那儿躺了70年
没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它体现了很多事情
就是我们有时候不太知道怎么讲自己的科技史
这玩意儿既没有新到能成为一个科技奇闻
又没有旧的变成一个文物
它就在这一躺躺了70年
纵然它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对吧
那底特律
匹兹堡和克里夫兰有个共同特点
就是它有大量的这些东西
海量的这种奇怪的但曾经非常重要的废墟
就在这几个城市的周边很近的地方
所以你一知道这个城市是在往里缩的
它逐渐的从外围往里缩缩
当趟的那一个地方
然后外围那些地方就变成空的了
所以有一个观点我挺同意的
他说美国的Hood这个问题
就是说那些贫民区的暴力什么的
不是犯罪分子攻占的这些地方
是他们自然的来到了这儿
因为这没有别人了
所以他们就过来了

然后直到今天像底特律
匹兹堡和克里夫兰
我觉得他还是以downtown为中心
和边上的一些suburban为聚合的一个城市
但原本大量的同样繁荣的东西就已经都消失了
所以所谓的复兴
尤其底特律特别明显
他那个所谓的复兴就是在当场最一小块的地方
就是底特律people mover
这名字特别有意思
叫people mover
那个东西是个免费的底特律的公共系统
免费
因为收费的时候没人做
所以后来彻底免费了
在那个里面在那个loop里面是比较繁华的
然后所谓的复兴
也就是那里面在复兴,但你往边上走
美国有个特别有名YouTuber叫Peter
然后他就拍底特律Hood里面的那个内容
然后他跟Hood去两年前拍的底特律的视频
里面讲的所有店铺都关门了
两年前到现在
两年前的视频
对当时还有点希望
感觉像现在所有店每一个店都关门了

因为我看纽约时报17年19年都还在去写美国工业城市的复兴
锈带的复兴
包括投资人也在往那边看产业这几年也不提了
就是感觉每一波复兴但是没兴起来

因为工业这个玩意儿
它绝对不是一环
绝对不是一个东西
它是一堆东西连到一起
就是从一群移民小镇
最后如何成长成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
这里边儿太多事儿了当你想复兴一个工业城市的时候
你很难说我靠一个生活方式品牌
比如底特律有一个叫SHINOLA的品牌
就专门做lifestyle的东西
现在做的还挺好的
就底特律本土做的
你知道你不能靠这一两个牌子让这个地方活回来
你所谓的复兴只不过是让这个地方看着好一点
让我们感觉好
但他是不是真的好呢
我表示怀疑
反正我之前有跟一些投资人聊过
就是他们去那边可能投资一些
比如说在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一些产
反正可能还有一些这样的人才跟大学在
但是我其实感觉到就跟你们那个感受很像
它也仅仅是仅限于downtown的非常小的一块
他对比如说我们这集播客里面会关注到的这个hood的区域
对一些稍微在主流世界之外的这样的一个人群
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关注度
这个里面我觉得就可以拿Hood做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Hood其实是中文可以翻译成贫民区
但这个翻译我觉得不太好是吧
或者低收入人群
低收入人群住的地方 低收入人群
对因为他们就不至于穷到没有住房
而且一般有车就是活着是没问题的
但他们收入不高
美国有大量的Hood
我相信如果你人在美国
你肯定知道你们这个地方是不是Hood
但为什么美国会有Hood出现
这个其实就跟美国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关系
就是他这个对低密度的渴求
以及对于高速公路穿插其间的追求
就导致美国郊区大house那个生活图景
你要是周末不能在自己家草坪上烧烤
你就不是中产阶级
所以它就建造了大量这种suburb
但是这个东西繁荣的时候是可行的
一旦不繁荣之后
因为它没有公共服务
没有公共设施
以及很难有很好的治安保障
当它一旦开始衰落之后
它就会快速的坍塌
然后可能有些就变成了废弃的地方
底特律有一大部分房都没人住
然后有一些地方就变成了Hood
变得反而很拥挤
但是住的人是每个人活的又都不好的这样的地方
这个直接的关系就是因为你没有工业了
因为工业是要带动一套产业的
拿芝加哥可以举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加里
那你北京如果这地方好
廊坊不可能跟着不好
是因为它有周边配套是能带动
但是今天的美国
因为它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
这些东西是不怎么带动其他地方的
甚至你一个街区的繁荣
尤其芝加哥非常明显
你一个街区的繁荣都不会负责到另外一个街区
更何况一个隔壁的城镇的
是吧
那你把这事儿连到一起之后
就会发现这个图景其实是一个很残忍的图景
就是当你没有工业
你的所有依靠工业生活的人
他们再也找不到下一份体面的工作
能给他们付稳定的薪水
为他们支付他们的保险
那他们只能逐渐沦落到变成Hood这样的状态
然后一代可能已经两代人了
在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希望
美国人自己都总聊这个事儿
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但似乎现在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法
但你现在剩下的产业是什么呢
是医疗产业
是这些有一些还有技术的
比如有些自动驾驶什么的,在卡耐基梅隆
还有这些东西
医疗产业可以雇佣大量的人
但是这个已经不是一个我们标准意义上的工作了
它更多类似于一个零工的升级版本
它其实是一个服务性产业 对 然后剩下那些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好是好
但是它能带动多少了

因为第三产业就是服务业
跟工业还是很不一样的
这里还有大部分的人口的就业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对我挺想了解Hood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就比如说他们平时看不看手机
或者说像美国竞选触达他们的一些渠道是什么
他们的衣食住行靠什么
就后来我在网上看一哥们儿
他取了个特别简单的定义方法
就是你如何判断自己是在Hood
还是在郊区
还是在乡村
就是你在自己家的前门廊随地大小便
如果没人在乎你
你就是在Hood里面
如果有人看到并报警
就在郊区里面
如果你在一个根本没有人看你的地方
就没有人来到这里
然后你就在乡村
我就一点儿都不夸张
你看有大量的视频去讲这个送货员在Hood的状态
或者说这个Hood里的人本身生活什么样
它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没有商业
因为它治安不好
所以很多商业机构就逐渐迁移走了
所以Hood里面有大量的
比如说你能看到它有那种带着巨大LED灯的支票兑换点
或者有卖酒的店
或者有那种加油站
但加油站不允许自助加油
只能你进去交钱
但是他没有别的商业了
甚至很多Hood里面你连杂货店都没有
所以Hood的人是生活在主流的商业社会之外的
就是我们中国的听众更熟悉的美国
他们活在这部分美国之外
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物价体系
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个是他们现在生活的状态
但这个对于我来说
我觉得这个是可能就是somehow是真正的文化壁垒
我们这套里面住到了三个Hood里面有的住了一两天
有的可能住的更久一些
但我依然没有办法很好地融入到里面跟他们聊去问这些事情
因为我意识到我在书上看到这些
我在视频里看到这些事情只是皮毛
他们真正心里想的和发生的事情
是我一个外人来到这儿
尤其肤色还不同
是没有办法直接去理解的

因为我知道你这一趟其实也在写一篇跟Temu相关的稿子
就是你觉得这些Hood里面的人
他们是Temu的一个典型的用户群体吗

这样再写一个题目的稿子
然后之后应该会发到晚点上面
所以大家也可以订阅晚点
然后来看到那篇稿子
说回到咱们这个话题上面
我觉得这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循环
首先Temu在美国的大部分的用户的平均收入是比亚马逊低的
因为你任何一个主打低价的产品一定会这样
然后我没有办法查到详细的数据
就是说Temu的用户百分之多少是在户的里面
因为Hood首先就没有个明确定义
但如果你就是把Temu的平均的用户收入和美国的对收入的定义标准放到一起的话
会发现它有大量的重合
大量的美国中低收入人群其实是Temu的主要用户
就是很容易理解
因为你这个Hood里面没有商业
你没有商业的话
那你怎么办
但他们还订快递
因为他又没有穷到买不起这个东西
没有住址
那我就Temu买
我就看着一个快递员在那个上面抱怨
他说 Temu Temu,Temu
我受够了Temu了
谁一天买19个东西
然后让我给他搬进去
装到一个大包裹里面
就把你们23个包裹能不能分成一个一个的
你们部分全合成一个
然后我把你们有49个包裹的东西放到门前
也被人偷了
你问我mr delivery
我的快递去哪儿了
被谁偷了
我也不知道是被谁偷了
你们都要把53个东西放到一起
他每次都加几个
每次都加一个
每次都加几个
因为那个时候Temu最开始是拿那个橙色包装做包装的
所以他一看就能看出来这个Temu
在抱怨这个事儿
因为在Hood里面很容易被偷的
这个东西就很容易丢快递
对不对
非常容易丢快递
所以所有的Hood里面买东西都会写个便签
就delivery notes
就是你告诉我我告诉你这个怎么放
你可以放到两个门夹着的地方
或者说放到后门
或者藏到灌木里边
但是你不要给我放前门
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人骂FedEx快递员骂了五分钟
就是说你们能不能做点工作
把那玩意给我放到灌木里头
不要放到我家门口
因为那个人他买了个电脑
然后就特别生气
但是我要不是今天早回来就没了
所以你收发室都不能放
因为你不能相信任何人
这就是他那个状态
但如果你反过来想
为什么他们需要Temu呢
或者说为什么他们需要这些
比如到时候税
到时候这样的廉价商店
这就是因为工业没了
他们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才需要从不远万里之外的中国买这种小商品白牌供应链的产品
然后直邮到美国给他们完全是一个
Hood里的人是收入来源是什么
零工
就是对很少有有正经工作的
他是什么样的零工呢
比如说或者送送外卖
或者也是送送快递
或者说
毒品非常大的一个量就在毒品上面
我没记错的话
美国应该一年有1500亿的消耗是消耗到毒品上的
然后还有就是救济
拿那个食品券,总体而言
你可以认为那种你想象中的体面的正经工作
大概率上不太会出现在里面
这个事儿是你再想象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尤其你走了这一趟之后
你看着美国最辉煌的工业的起点变成了一个Hood
Germantown就是个Hood
你再想想
我们在这儿也看到USPS就是美国邮政的快递
我就在想里边肯定有Temu的件
或者有来自中国速卖通的件儿给到他们
我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
但我其实心里五味杂陈
五味杂陈的点是
就是你
要意识到我们不是说咱产业不转移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