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驚心動魄的瞬間!鄧小平是怎樣搞掉華國鋒的?【文昭思緒飛揚420期】

放飛頭腦 思緒飛揚
朋友們好
在上個世紀80年代 有一句話
在中國大陸可以說是盡人皆知
叫做「你辦事 我放心 」
這是毛澤東在去世之前
寫的一張紙條
留給他欽定的繼承人華國鋒
也正是這張紙條
讓華國鋒成了繼毛之後
中共名正言順的一把手
但是毛的欽定接班人
為什麼又在短短的四年之後
就被鄧小平取代了呢
從1976年10月文革結束
到1980年9月份
華國鋒辭去國務院總理職務
由趙紫陽接替
他事實上失去了權力
前後還不到四年
鄧小平是如何從谷底走到了巔峰
而華國鋒又是如何從巔峰
跌落到了谷底呢
1977年、1978年和1979年
分別發生了三次重要的轉折
這三個重要的歷史瞬間 一念之差
歷史就會走向不一樣的未來
今天就讓我們來仔細聊一聊
這三個瞬間背後的故事
1976年3月8日
隨著呼嘯而來的轟鳴
一顆巨大的隕石火球
在中國吉林市的上空炸開了
炸出的碎片散落在了
500平方公里的城市和鄉鎮
其中有三個大的碎片
超過了100公斤重
被命名為吉林1號、吉林2號和吉林3號
這顆巨大的隕石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上空爆炸
卻沒有傷到一個人 傷到一頭牲畜
可以說是奇蹟
這個大新聞
讓媒體連續報導了好多天
消息傳到中南海
毛澤東卻被嚇壞了
他聽完機要女祕書
孟錦雲念完了新聞
默不作聲了半天
然後對孟錦雲沉重的拋下了一句話
天搖地動 天上掉下大石頭
那是要死人嘞
《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
趙雲死的時候
都掉過石頭 折過旗桿
讀書少的孟錦雲暗自稀奇
偉大的革命家
和唯物主義導師毛主席
怎麼突然封建迷信起來了呢
但是心裡生疑 嘴上卻不敢問
天降隕石的6個月之後
毛澤東的預感成真
他在中南海202號病房死去
他在去世之前 緊急做了一件事
就是把他認為
要推翻自己文革路線的鄧小平
給關了起來
但是毛澤東留有餘地
並沒有把鄧小平關進監獄
而是撤銷他一切職務之後
把他軟禁在了北京的家裡
這是鄧小平一生中
「三起三落」當中的第三次「落 」
也是他人生的最谷底
但是轉機正在醞釀中
驚雷就要炸響
1976年9月9日凌晨
毛澤東剛嚥氣
他最親密的機要女秘書張玉鳳
在病榻前哀嚎
主席啊 你老人家走了
我怎麼辦呢
江青在一邊親切的拍著她的肩膀說
小張 別怕 以後我來罩著你
張秘書聞言立刻停止了哀嚎
破涕為笑 很恭順的說
好的 江青同志
緊接著就聽到江青吩咐
從現在起主席的臥房和休息室
除你之外 誰也不許進去
你把留下來的所有文件都整理好
清點好 然後交給我
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
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 渾身冰涼
因為汪東興既是警衛幹部出身
又是毛的貼身親信
他經常擋江青的駕
阻止江青來糾纏毛澤東
江青也為此記恨上了他
認為在自己和毛的關係疏遠過程中
汪東興這個壞小子
起到了挑撥的作用
隨著毛澤東晚年健康的惡化
江青和汪東興之間的關係
也變得更為惡劣
江青懷疑汪東興
要利用自己是毛親信的地位
與她爭奪未來的領導權
汪東興深知江青對他的敵意
也深知 一旦江青拿到了權力
他不僅官職不保
很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
於是汪東興就很自覺的站在了
華國鋒和葉劍英這一邊
1976年10月6日
毛澤東死後二十多天
在華國鋒的批准下
汪東興指揮中央警衛團
在中南海懷仁堂
逮捕了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
以及毛澤東的侄子毛遠新
這起事件在黨史當中
被稱之為粉碎四人幫
又被稱之為懷仁堂政變
政變當晚 政治局全票通過
華國鋒成為了中央軍委主席
從而正式接過了
中共的全部最高權力
華國鋒立刻打出了「兩個凡事」的大旗
就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
我們都堅決擁護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們都始終不渝的遵循
而當時正處在被軟禁狀態下
靜觀時局變化的鄧小平
終於盼來了
他人生逆轉的第一個瞬間
新主登基
面對著文革留下的一堆爛攤子
又搞了宮廷政變 人心惶惶
正是「主少國疑」的關頭
那這種時候
新朝廷第一缺的是什麼呢
就是能夠穩定住局勢的人才
鄧小平在1976年的
「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運動中
被打倒之前
他是代替周恩來
主持國務院工作的副總理
鄧小平認為
現在自己鹹魚翻身的時機到了
新主肯定在抓緊時間
籌建新的領導班子
時機稍縱即逝
鄧小平選擇了主動表明心跡
剛剛全面接班的華國鋒
立刻收到了鄧小平的一封信
內容很激情澎湃
鄧小平讚揚比自己小17歲的華國鋒
是天選的無產階級領袖
自己的敬仰之情
如滔滔江水 綿延不絕
最後還情不自禁地
高呼了三聲「華主席萬歲 」
但華國鋒沒有立刻回復
幾個月之後
鄧小平又給華國鋒寫了第二封信
言辭懇切的表明
自己只要能在華主席身邊做一個小弟
打打下手 用敬仰的目光
看著華主席就心滿意足了
可華國鋒依舊沉默著
為什麼呢
因為他是以忠實貫徹毛澤東的遺志
來樹立自己在黨內權威的
毛澤東在去世之前
剛把鄧小平一擼到底
自己又打出了「兩個凡事」的旗幟
怎麼能剛一上台 就把被毛劃入
「永不敘用」名單的鄧小平
重新啟用呢
這不是違背了老人家的遺願嗎
但是華國鋒也沒有明確拒絕
因為鄧小平確實是一個辦事的人才
是自己急需的人
華國鋒因此處於左右為難之間
在這樣一個緊要關頭
華國鋒一念的偏差
就決定了鄧小平的人生結局
也許從此就game over了
在這個過程中
一個關鍵人物的出手相助至關重要
他就是葉劍英
葉劍英是逮捕四人幫聯盟當中的
重要一員 他軍中的威望
使他對華國鋒有著重大影響力
葉劍英挺鄧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
在1976年10月6日
中南海懷仁堂之變的第二天
政治局會議上
葉劍英就直言不諱的提出
鄧小平被打倒
就是四人幫炮製的冤案
既然四人幫現在已經伏法了
就應該給小平同志平反
讓他出來恢復工作了
當所有人把目光
投向華國鋒的時候
華國鋒的表達是慢慢來
不說行 也不說不行
在那之後的歷次政治局會議上
葉劍英都要推薦鄧小平
又不斷的強調當前工作的困難
非小平同志復出不可
突破發生在1977年3月的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這是逮捕四人幫 華國鋒掌權之後
第一次為挽救經濟而召開的中央會議
葉劍英和他聯合的
其他中共高層裡的務實派
終於在這次會議上取得了優勢
鄧小平復出的提議
終於獲得了接納
儘管會議還是維持著
華國鋒兩個凡事的旗幟
但為鄧小平的復出鋪平了道路
1977年7月
中共召開了第十屆三中全會
鄧小平終於正式復出
度過了他與華國鋒因緣的
第一個生死瞬間
鄧小平的復出頭銜包括了一大堆
有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
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務
軍委副主席這個職務
就是葉劍英提名鄧小平 拼死保舉的
葉劍英勸說華國鋒
一定要放手用人 用人不疑
有這樣的魄力
才能夠扭轉艱難的時局
這個理由打動了華國鋒
鄧小平拿到了一堆實權職務之後
就不再是生死
完全捏在別人手上的小卒了
從而有了博弈的本錢
於是他緊接著開展了下一步行動
1978年5月
中共中央黨校內部刊物上
登出了一篇石破天驚的文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篇文章是由鄧小平的支持者
胡耀邦親自審定的
三天內中國的所有重要官媒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解放軍日報》、《新華社》
一個不落的全體轉載
在全國引發了轟動
文章表面上討論的是真理標準
但實際針對的就是
華國鋒接班的尚方寶劍
「兩個凡是」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
我們都堅決擁護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文章背後的意思就是
既然實踐已經證明
毛主席的一些指揮是錯的
那麼「兩個凡是」那肯定也是錯的
但是缺乏文宣鬥爭經驗的
華國鋒和汪東興
此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直到幾天之後
鄧小平站出來發言
表示要撥亂反正
要實事求是的對待毛澤東思想
這個講話又得到了
葉劍英和李先念等人支持之後
華國鋒才回過神來
發現矛頭是對準自己的
趕緊組織寫手寫文章反擊
但是已經晚了
這時全中國的學術界、輿論界、媒體界
都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討論
到底什麼是真理標準
以鄧小平、胡耀邦為首的中共元老
形成了「求是派」
以華國鋒和汪東興為首
則形成了「凡是派」
兩派針鋒相對
但是 輿論聲浪一股腦的 支持「求是派」
與此同時 北京民間的西單民主牆運動
開始萌芽
民間風氣也有利於「求是派」
華國鋒在這一波輿論之戰中
徹底輸了
而鄧小平則是贏得了
知識分子的廣泛支持
他順理成章的開始著手
平反冤假錯案
讓胡耀邦出任中央組織部部長
專門處理文革時期的冤案
包括為淒慘死去的劉少奇
彭德懷平反
為著名作家老舍平反
以及為50多萬名右派知識分子平反
這個舉動更是為鄧小平
贏得了廣泛的人心
一些人甚至把他看成了
周公一樣的人物
在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的心中
此時已經沒有了華國鋒的容身之處
同時鄧小平也在中共元老當中
找到了一個最好的幫手 陳雲
陳雲早在1931年的
中共第六屆四中全會上
就當選了中央委員
他在延安時代
一直負責黨的組織工作
因此 在中共高層幹部裡面
有廣泛的人脈
1949年中共建政之初
中央領導人的排名為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
朱德、陳雲、林彪和鄧小平
可以看到陳雲的排名
僅在四巨頭毛、劉、周、朱之後
卻在林彪和鄧小平之前
陳雲很少直接出面參與政治鬥爭
所以儘管他的政治地位很高
卻能在毛澤東時代得以身免
同時也成為了
中共元老當中的隱身大佬
從真理標準的討論這個大突襲
打了華國鋒一個盲區
讓他不知所措
到陳雲復出 與鄧小平緊密聯盟
鄧小平的崛起之路
終於度過了第二個
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
從輿論上和組織上架空了華國鋒
華國鋒一開始被打懵了
然後他的軟弱和遲疑的性格
就顯露出來
在裹挾起來的輿論面前
他步步退卻
從而開始喪失主動
這一波變化發生在1978年12月的
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
陳雲在這次會上
成為了中紀委的第一書記
這次會議讓華國鋒的「兩個凡事」被推翻
奠定了改革開放的思路
鄧小平大獲全勝
有了陳雲這位大佬的相助
在文革期間被打倒的中共元老們
只要還在世的
他們的復位加速了
而在文革期間
被火速提拔上來的那些新貴官員們
則被一一清掃出局
華國鋒失去了側翼的支持
但是到這一步
鄧小平還沒有著急
把華國鋒給拉下來
在1979年 他又走出了第三步棋
1979年2月17日凌晨
集結在雲南和廣西的
中共解放軍炮兵群
開始對越南北部
比鄰中國的地區
發動了地毯式的炮擊
越南的重要城鎮
比如老街、芒街、諒山、孟康和高平
原本脆弱的城防
受到了炮火的重大打擊
幾乎全線癱瘓
炮擊停止後不久
大約6萬名中共解放軍
在26個缺口 越過邊界殺進越南
整個戰線長達1200公里
中共解放軍呈扇形深入越南
大約20公里的區域
在不到兩天時間裡
佔領了11個越南的邊境市鎮
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
讓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
中共官方的說辭是
中越戰爭是自衛反擊戰
同時是為了支援柬埔寨人民
反對越南侵略擴張的正義鬥爭
是為了打擊越南的反動氣焰
牽制越南的侵略行動
爭取我國邊境的和平穩定
但問題是越南軍隊打的是柬埔寨
當時對中國的邊境沒有任何想法
這場中越戰爭
就是鄧小平一手主導的
他說蘇聯是大霸 越南是小霸
必須要急於懲罰
所以中國就出兵了
其實鄧小平還有一個
沒說出口的理由
就是要為與美國交好 表達誠意
鄧小平在1979年1月28日至2月上旬
剛剛以國務院副總理
和政協主席的身份
訪問了美國與日本
他和卡特總統與日本首相
都握手言歡
中越戰爭是在2月17號打響的
差不多是鄧小平一回國
就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軍事行動
打越南是為了與蘇聯集團明確割席
向美國和西方世界獻上投名狀
但是問題來了
請問誰來擔任戰爭的實際總指揮呢
軍委主席華國鋒從來沒有帶過兵
軍委副主席葉劍英
雖然位列十大元帥
但是他是搞情報出身
並沒有實戰經驗
所以在當時的中央軍委副主席當中
只有鄧小平在內戰期間
與劉伯承搭檔過
有實際指揮戰役的經驗
被稱為「劉鄧」
於是順理成章的
軍權就落到了中央軍委副主席
兼總參謀長的鄧小平身上
多說一句 這場仗其實打得很糟糕
雖然開始中共解放軍
趁著越南主要兵力
都在柬埔寨的時機
成功佔領了越南的11個邊境城鎮
但是越南北部的地方部隊和民兵
立刻組織起來了10萬人的反擊兵力
在短短幾天內
中共官兵就傷亡了2萬餘人
而且國際社會
對中共解放軍的印象也相當不好
根據海外媒體的戰地報導
解放軍所造成的
越南邊民的無辜傷亡也非常大
這場戰爭招來了國際社會
多數國家的譴責
就在聯合國安理會開會
準備要阻止戰爭繼續的時候
中共突然宣布撤軍了
於是這場戰爭莫名其妙的開始
又在11天之後 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
讓幾萬中國軍人喪生
又讓中共在國際社會
多了一份好戰的名聲
也讓越南從此對中國
懷有長期的敵意
唯一的受益人就是鄧小平
在戰爭之後
他辭去了總參謀長的職務
表示自己並不眷戀軍權
但是他把自己的舊部
中越戰爭的前線指揮官之一 楊得志
推上了總參謀長的位置
從此鄧小平牢牢地握住了軍權
經過中越戰爭
鄧小平終於完成了
他崛起逆襲之路的第三個
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
名正言順地抽掉了華國鋒的
最後一根支柱
也是最關鍵的一根 軍權
鄧小平既有宣傳出來的戰勝之名
又被美國和日本視為
可以合作的中共領導人
又拿到了軍權 又有行政權力
又有中共元老和知識分子的廣泛支持
那剩下就只是見機而作的問題
華國鋒是用一根手指都可以推倒的了
由於國際和國內環境的轉變
華國鋒的知識和經驗
明顯已經不適應再擔任
國務院總理的要求了
既然鄧小平已經接管了中美外交
也接管了經濟工作
於是在1980年9月份
華國鋒順理成章的辭去了
國務院總理之職
1980年1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進一步認為
他所提出的「兩個凡是」觀點
是完全錯誤的
標誌著華國鋒的權力基礎
被徹底打垮
收官時刻也終於到來了
1981年6月
華國鋒在中共中央第十一屆六中全會上
辭去了中共中央主席
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
在1982年召開的中共十二大上
華國鋒只保留了
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
連政治局都沒有進
從此徹底下野
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華國鋒是一個不攻於心計
又沒有強烈權力慾的人
下台之後的他
一直不謀求集結勢力反撲
在華國鋒中南海歲月的最後兩年中
陳雲代表鄧小平的意思
多次勸他讓賢
也確實對華國鋒的選擇
起到了一定作用
看到大勢已去的華國鋒
對權力鬥爭心灰意冷
既然你們願意幹就去幹唄
他就選擇了淡然退出
鄧小平也一直避免出現文革末期
高層圖窮匕首現那種動盪
一看華國鋒沒有野心
也就任他自生自滅了
華國鋒雖然在中共十二大上
退出了權力中樞的中央政治局
但是作為安慰獎
他擔任中央委員會委員
一直到中共的十五大
最後於2008年去世
而鄧小平則是如願以償
在中共第十一屆六中全會上
正式接任了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從此以後他緊握兵符
一直到六四以後交給江澤民
鄧小平的逆襲之路
是一場延續了近四年之久的政變
儘管有幾個驚心動魄的瞬間
但是最終實現了軟性政變
鄧小平自己經歷了三起三落
不想高層再流血
給中共帶來顛覆性的危險
華國鋒呢恰好又是一個
鬥爭欲不強的人 他也可以退讓
正因為這兩個人的因緣際會
是他們倆對上了
換個別人還不行
從而使得這場政變
就成了共產黨歷史上
少有的不流血的
又沒人進監獄的政變
那麼好 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
謝謝大家
如果您覺得今天的話題
或者咱們這個頻道有意思的話
就請訂個閱 關個注
下回更新不迷路
散會
最後剪輯師小謝拍了個案
主席這個位置
老實人怎麼能坐得住呢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