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许家印落幕(下)|许家印|恒大|暴雷|房地产|三条红线|赌徒|王局拍案20231007

今天我们接着来聊恒大许家印覆亡的故事
恒大的暴雷始于两年前的9月份
这一年的9月12日在深圳恒大总部门前
一下子涌来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几百名来要账的人
这些人都是恒大财富下面的投资人
恒大财富的前身叫恒大金服
它成立于2015年的11月份
当时全国各地都在搞金融创新
涌现出来了一大批所谓的P2P平台
恒大就此成立了恒大金服
我想恒大是这么想的
因为它平时有大量的融资需求
要么上股市融资,要么上银行融资
那如果自己融资岂不是更方便吗
还少了中间环节,还不需要抵押
所以就成立了一个自己的融资平台,就是恒大金服
恒大金服成立之后就发行自己的理财产品
这些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在年化5%到10%之间
在全国众多的P2P平台中间也算是比较高的
应该说许老板在融资的过程中间
在融资利息方面,他从来不是一个特别介意的人
我查过,他最高的融资利息高达25%
15%的也有很多款产品
我就经常在想
我说这25%的收益率,什么样的生意模式才能维系啊
我估计大概可能就只有贩D
一般是不可能维持这么高的收益率的
你想想,你付完利息之后你还得自己挣钱吧
所以许家印只要能融到资,他是不在乎融资成本的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高利息的诱惑之下
全国各地的人在恒大金服的平台上
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数额一直比较高
截止到2021年的时候,这个平台的存量资金有400亿
2018年的时候全国各地有很多金融产品就暴雷了
P2P平台都暴雷了
监管部门就要求P2P产品纷纷下架
这个时候恒大就把自己的恒大金服改名叫做恒大财富
其实还是在继续发行理财产品
而且恒大财富的理财产品
跟其他的P2P平台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它有很多自己的员工购买
恒大平时要求自己的中层干部
要包销多大额度的恒大财富的理财产品
那么这些恒大的中层干部
就会让自己的手下跟着他一起去买这些理财产品
那很多恒大自己的员工也在想
因为恒大金服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高
所以有些人甚至是抵押了自己的房产从银行贷款
然后购买恒大理财的产品
还有恒大的那些供应商
你比如说你帮恒大盖楼的
那盖完楼之后你要结算利润吧
恒大就要求这些供应商购买恒大的理财产品
所以恒大的理财产品中间有众多恒大产业链上的人
那么到了2021年9月8日这一天
恒大突然宣布所有恒大财富下面的理财产品延期兑付
这一下你想想,恒大自己的员工
也包括那些社会上的投资者一下就慌了神了
所以他们就都赶到深圳总部来找恒大要钱
甚至那一天有很多恒大自己的员工
是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去要钱
你想想,你如果是贷了款买了这些理财产品
如果这些钱没办法兑付的话
那我估计自己就倾家荡产了
你帮恒大打工的这些年的所有的钱,可能就打了水漂
“恒大还钱…”
“特警比人还多”
其实恒大当时融资不仅仅有恒大金服这么一个平台
恒大在2015年左右实际上是做了很多金融的举动
比如说它入主了沈阳的一家银行叫盛京银行
它控股了盛京银行36%的股份之后
用盛京银行给恒大自己大概融资了一千亿以上的资金
同时又成立了恒大人寿
其实恒大人寿也是它融资的一个重要的通道
那很多人就要问了
这许家印许老板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资金饥渴症”
他到底要融多少钱呢
他融这些钱到底要做什么呢
“目前,恒大已进入多元加规模加品牌的发展战略阶段”
“并正在实施夯实基础多元发展的第七个三年计划”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
“恒大20年所取得的成就”
“无不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全社会的支持”
这里就要讲一个背景
恒大在2016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这一年恒大登顶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老大
资产规模也达到了1万亿以上
而许家印也成了中国的首富
这个时候许家印就开始膨胀了
因为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每一次自己的冒险,每一次自己的铤而走险
都证明自己走对了
你想想他用这么高的杠杆,这么高的资产负债率
但是创造了自己的一个商业帝国
所以许家印的胆子越来越大
这一年实际上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
不仅仅做地产了,他还要做一个商业帝国
这个时候他首先做的一笔投资就是开发新能源汽车
因为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
全国最热的风投投资的领域是什么
就是新能源汽车
中国一夜之间涌现了一二十家新能源汽车的企业
许家印就开始杀入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他在上海买了一家电子厂,要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车
“非常大,然后关的时候也很方便,摁一下”
“老板给大家说两句话好不好”
“好…”
“漂亮,真漂亮”
同时还有比如说恒大冰泉、恒大人寿
恒大畜牧、恒大乳业等等
它构建了一个除了房地产之外庞大的商业帝国
所有这些产业都需要钱
尤其是像新能源汽车
那王传福搞新能源汽车人家搞了多少年
人家搞了一二十年
深耕电池这个行业
经过缓慢的积累才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
但是你许家印没有能怎么办
他就只能靠买买买
“我们这不叫弯道超车,我们这纯属于换道超车”
“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恒大新能源汽车”
“打造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那意思就是说“我有钱”
“我买到足够的电池,我买到整车集成技术”
“我就可以造车了”
那就需要大量的钱呐
你包括他的恒大冰泉
那其实也是砸钱砸出来的一个产品
所以恒大非常非常需要钱
它就开始搞金融
搞金融的目的是什么呢
搞金融的目的就是能够源源不断地给恒大集团来输血
这就是恒大在2015年,2016年
拼命地患上了“资金饥渴症”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但是说句实话,你融的这些钱你是要付利息的
我刚才讲了,恒大的融资成本非常之高
2016年的时候恒大花了年薪1,500万
请了一个经济学家叫任泽平
到自己的集团里头任首席经济学家
任泽平是个学者
他在恒大内部看了一下报表之后
他就觉得这资产负债率实在是太高了
他在2018年的时候就跟集团的总部提出来
说这么高的资产负债率非常非常危险
有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
“因为我是研究宏观经济的”
“我就想去一家地产公司看地产是真正的怎么干的”
“就是抱着学习了解的这个目的”
“去了以后一看资产负债表,负债率好高的”
“因为我是学者,我还不是企业家”
“因为企业家肯定赌性会比学者更大”
“学者一般会更谨慎”
“后来我一看这资产负债表,觉得蛮高的”
“所以后来国家不是提房住不炒吗”
“我一开始就写报告”
“写了以后就在大会上被批评”
“说格局不够之类的”
“我最早是做过谏言的”
2015年的时候恒大的负债只有差不多6,000亿的水平
但是到了2017年的时候
就一下子跃升到了1.17万亿的水平
这些钱有人统计,恒大每天要还3个亿的利息
那你怎么办
所以恒大也需要钱去平衡自己的现金流
要保证自己不会陷入到流动性危机
这个时候恒大想到了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在境外发债
恒大从2015年左右开始在境外发债
陆陆续续在境外一共发债了1,400亿人民币
第二个方式,它实际上就是想通过
回到A股上市的方式来融资
因为在股票市场上融资其实利息是最低的
这个成本是最低的
你比如说你发行可转债
可转债的利息就可以忽略不计
你甚至你可以增资,你可以配股
这些就完全没有成本了
我给你的是股权稀释
所以恒大过去在香港上市之后
由于香港市场一直有人做空恒大的股票
恒大的估值非常低,只有500亿左右
所以它耿耿于怀想要回到内地去上市
但是内地对房地产企业上市限制非常多
于是它就瞄准了深圳的一家国有房地产公司叫深深房
它想通过重组的方式转道,完成A股的上市
应该说这个想法是挺好的
许家印这个人从2015、2016年开始
也特别擅长资本市场的运作
他为了搞深深房的重组
他就引进了1,300亿的战略投资
通过自己的股票让出了36%左右的股权融资1300亿
而且这1,300亿他还跟对方签了一个对赌协议
这个对赌协议就规定了
在2021年1月31日之前
也就是这四年的时间必须完成重组上市
如果不能完成重组上市
这1,300亿他必须回购回去
同时还要给这些投资方137亿的利息
同时又承诺了连续4年的利息加起来不低于800亿
而且每年分红的比例也不能低于68%
应该说这是一场豪赌
你想,当时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
你一旦要是重组不成功
你需要把这全部回购回去之后
你还要付对方那么高的利息
应该说这个过程你也可以看出来许家印赌徒的本色
但是没想到它跟深深房之间的重组过程异常不顺利
为什么
一方面就是因为深深房是国企
国企跟民营企业进行重组就涉及到众多的法律问题
不好处理,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
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了
这些年你可以看一下
房地产企业上市的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那就是因为房地产本身这些企业上市融资
让中国的政策监管层越来越警惕
尤其是恒大这样的一个企业
长期以来以高负债高杠杆的方式来高速扩张式的发展
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一些注意
一旦要同意它这种重组上市
那你相当于就认可它这种发展模式了吗
在2020年的8月份
市场上突然就流行了一段
以恒大自己给政府部门发的一个信
这封信就说
“恒大现在欠的钱已经非常多了”
“已经欠了好像七八千亿人民币了”
“如果要是不能重组成功的话”
“有可能导致整个恒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的断裂”
很多市场人士都分析
这个文件就是恒大炮制出来之后
来给有关部门进行“逼宫”的
那意思就是说,你要是同意我重组上市了
那我有活路,大家都有活路
如果我要是S了
你想这给社会上要造成多大的社会动荡
恒大当时看到这些文件之后赶紧出来辟谣
说不是我们搞的,跟我们都没关系
但很多人都说就是恒大自己搞的
但尽管用这种手段
其实恒大最终跟深深房之间的重组也没有成功
在这一年的11月份双方就同时宣布
持续了4年的恒大与深深房的重组以失败而告终
但其实深深房的重组对恒大本身
并没有造成一个特别大的伤害
因为这1,300亿他原先承诺回购的,他并没有回购
要说许家印许老板还是挺有本事的
他就说服这1,300亿的战略投资者认了
你就变成我恒大的这个股份了
基本上就没有退出的
所以许家印等于还是把这1,300亿拿到自己集团里来使用了
所以很多人分析恒大事后的覆亡
跟深深房之间的重组失败有关
我不这么看
其实你看,它在深深房重组之前
那1,300亿它已经拿到手了
拿到手之后重组失败之后也没退回去
而且它即便上市成功之后
它其实也很难再通过A股进行融资了
现在对房地产市场的这种监管
所以恒大的失败
不是因为它跟深深房之间重组失败导致的
其根本的原因
是恒大自己的这种经营模式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风险
这个巨大的风险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
2020年,三条红线政策的出台
大家都知道
习近平在2018年的时候提过一句话叫做“房住不炒”
他就认为房地产市场近些年比较疯狂的发展方式
其实不太健康,老百姓住不起房
住不起房他就不生孩子不结婚
不结婚就导致中国的现在生育率这么低
大家都觉得内卷,所以就提出来房住不炒的概念
房住不炒的概念实际上对房地产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讯号
到了2020年的时候
监管部门就提出来所谓的三条红线,四档管理
这所谓的三条红线就是讲
你的资产负债率不能高于70%
净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100%
然后你的短期债必须大于1%
如果你这3条都违反的话
你就不能搞有息贷款了
说白了,银行就不给你贷款了
但是这三条如果对照下来你会发现
恒大地产这三条全部触雷了
也就是说,恒大每一条都超过了这三条标准
在这个所谓的三条红线公布的时候
恒大自己的净资产负债率高到什么程度呢
大概在150%左右,那你想想,太疯狂了
那也就意味着在三条红线公布之后
恒大在银行再也拿不到一分钱贷款了
那对于一个房地产企业来说
拿不到银行的贷款基本就等于S
而且恒大此前那么多融资的那些钱
每天要付3亿的利息的钱
都依赖于一个什么样的条件
就是源源不断地有资金补充进来之后
能够让它维系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一旦没有钱进来的话
你要变卖自己的资产,比如说他买的那个地
它可能是100亿买过来的
它要卖的话可能就只能卖30亿,50亿,除非你自己开发
它又不愿意这么做
所以它如果要是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来滚雪球的话
它是一分钟都停不下来的,否则就会S掉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它这个模式还依赖于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不断地上涨
因为你这么高的利息收入,你源源不断地开发房地产
如果要是有所谓的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
你就可以存活下去
但是正好在2020年的时候赶上中国的疫情
也赶上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的
第二轮房价下跌的一个下行周期
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恒大终于绷不住了
所以恒大的S实际上不是因为深深房重组失败导致的
而是因为它这个模式自身所蕴藏的巨大的风险
再加上2016年之后恒大这种无序扩张导致的
到了2021年8月份的时候,广发银行首先嗅到了不对
就宣布对恒大的一笔一点几个亿的资产率先进行了冻结
市场的讯号就传递出来了
到了9月份的时候
恒大自己就没有能力再兑付自己恒大理财的产品了
恒大理财整个规模就只有400亿
但是它因为都面对普通的中小投资者
它非常容易危害社会稳定
所以这些人到了深圳一闹
导致恒大马上这个问题就传遍全国了
恒大在两年前的9月13日
它就宣布一个兑付方案
说每个月给兑8,000块钱
用一年的时间把10万块钱以下的小客户的钱先兑完
然后实际上这8,000块钱它也没兑现
很快就改成2,000,后来2,000又改成200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恒大所有的兑付的预期都落空了
他又给一些投资者说“你们可以买我们恒大的房子”
总而言之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
恒大竭尽自己所有的努力只还了70亿
他现在关于恒大财富下面的这些
未兑付的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的钱
存量资金还超过300亿
恒大在今年9月份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
在9月份的时候
警方就宣布一下子抓了恒大高层十几个高管
包括恒大理财的负责人叫杜亮
还有许家印自己的二儿子
许家印也终于被监视居住了
“大家注意看,这可不是什么自然湖泊”
“也不是什么自然河流”
“而是一个恒大工地”
“现如今只是挖了基坑,锈迹斑斑”
“但是基坑这个地方现如今积满了水”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恒大给业主们修的人工湖”
“毕竟恒大一直以来都非常擅长修建人工湖”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曾经承诺的配套”
“大家再看一下,这是一些已经封顶房子的地下室”
“灯是亮着的”
“因为工地并没有完全停工”
“一直以来也有几个人”
“很少的几个人干活吧”
“但是不得不说”
“业主们看了之后真的是内心拔凉拔凉的”
“自己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的房子”
“地基竟然泡在水里边”
最后我来讲一讲许家印覆亡的我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许家印的覆亡是中共整这些民营企业家
搞公司合营,什么国进民退
我个人觉得这件事情跟这个关系还真就不大
你要说国进民退的话
房地产企业里面民营企业多了
那为什么没有整其他人呢
本质上来讲,实际上这件事情不是中共整这些民营企业家
而是像许家印这种赌徒式的做法本身
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和金融风险
你想想最新的财报显示
许家印在过去这两年他的亏损额高达多少
高达8,000亿元人民币
他的负债总额已经高达15,000亿人民币左右
已经超过了广东省的GDP
那已经比那个朝鲜的GDP高10倍了
你想想就许家印一家企业
他亏损的这个钱我估计金家王朝赚10年都赚不过来
那他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亏损
就是因为他赌徒式的这种经营方式
许家印的这种经营模式是不可维系的
他近乎于庞氏骗局
他之所以能够维系20年
是因为他恰好赶上了中国房地产高歌猛进
房价平均飙涨10倍的时代
所以他不停地用高利息融资,用高杠杆经营
他还能活下来,而且他活得还不错
一个人的成功会反复说服自己
因为他过去的成功就可以证明他将来的成功
但实际上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
不是因为他对了
是因为他赶上了时代的风口
在过去的十年所有做房地产的企业都大赚特赚
只不过许老板的野心更大,他的胆子更大
他敢铤而走险
敢用高杠杆高负债高利息的方式去做房地产
结果他侥幸成功了
他认为他一定会在其他领域内也成功
所以他2016年的时候他就开始疯狂扩张
搞这种所谓的新能源汽车
他一个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就亏损了1,000亿人民币
那恒大冰泉的项目也亏损了上百亿
也就说这套逻辑
实际上在房地产之外的所有的领域都不成立
而房地产领域也仅仅在过去20年高歌猛进的时代
还可能让他存活
但是这种现象怎么可能一直持续呢
我们想一想中国的这种房价可能一直上涨吗
可能平均每隔20年涨10倍吗
不可能
也许未来的20年中国的房价就维持这个水平
甚至有可能还继续下行
那么在这样一个下行市场的房地产里面
这种高负债高杠杆的房地产企业一定会死掉
只不过许家印死掉涉及的社会面可太大了
因为他留下了差不多
全国各地有几百万套的这种烂尾楼
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这些政府都在帮他收拾烂摊子
比如说把他这个项目让别的房地产公司来接手
接手完之后把房子盖起来
因为如果这些房子不盖起来
也就意味着几百万个家庭都要倾家荡产
“只要我讲真话”
“这次许家印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你们就可以看到”
“许家印总部39亿的自身资本”
“贷款可以做到2万亿,相当于去年GDP的2%”
“这才一家,几家呢”
“还有李家张家王家刘家”
“王八家的乌七八糟的一大堆人”
“你说这就是中国式的金融”
“我们向美国学的时候”
“可能有的标点符号没有看到、学好”
当然这里头我个人认为
各地政府的监管责任也跑不掉
你比如说中国的法律规定
你这个预付款,就老百姓买房子的预付款进来之后
你进入到共管账户那只有30%的比例
其它这个钱按道理来讲企业也应该用于这个地产项目
但是你去看许家印所谓的商业帝国里
他大量的项目之间来回腾挪辗转那个钱
所以他把这个钱拿走了之后,不在这个项目中间运用了
最终才导致这些项目烂尾
那这个责任是谁的
那就是地方政府的
地方政府没有尽到监管责任
当然了,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许家印是许家印的责任
许家印这种赌徒式的做法
其实他自己的责任是跑不掉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对他来讲
他未来最好的结局就是到秦城监狱度过自己的下半生了
但最后我还要讲
许家印你也不要认为他只是赌徒
这些年恒大集团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就是它的现金分红率
一直在所有的房地产企业中间是最高的
别人差不多只有30%、20%左右
他每年的现金派息率平均在68%
由此许家印家族大概分到了500亿人民币
其实这不合逻辑,为什么
因为你一方面在市场上
你又超过10%,15%的利息去融资
另外一方面你企业的利润你又派息出去了
这在逻辑上没法解释
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许家印家族分到了500亿人民币
而他现在跟自己的太太也已经离婚了
他的大儿子也已经跑到加拿大去了
据说在过去的两年
许家印曾经想通过珠海的海关闯关去澳门,没有成功
事实上这两年他已经被边控了
我相信他逃不掉了
许家印的故事是过去中国房地产狂飙突进的20年的缩影
同时也是中国草根草莽企业家
这种类似于赌徒的方式
利用中国整个监管市场不规范
这样的一个类似于上海滩的故事
他的倒掉也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也希望通过他的倒掉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能够逐渐地健康地发展起来
好,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家注意看这可不是什么自然湖泊”
“也不是什么自然河流”
“而是一个恒大工地”
“现如今只是挖了基坑,锈迹斑斑”
“但是基坑这个地方现如今积满了水”
字幕:乔碧萝 塔塔 zaole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