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徐阶、高拱、张居正坐在一个小酒馆里喝酒聊天
旁边的跑堂大哥肯定听得云山雾罩
没办法
中国的知识分子另造了一套语言系统
好把高贵的自己和普通人区分开来
如果说他们把酒叫做杜康、醍醐、杯中物还算平常的话
那白堕、芳蚁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再如果张居正小肚子有点儿不舒服
他大概不会直接说
兄弟我去撇个大条
而是会用一些雅称或者别称来代替
比如净手、登东之类的
要是再矫情一点还会用“雪隐”
雪隐这个说法来自宋朝
里头有个小典故
说是宋代僧人窦明觉曾经在灵隐寺打扫厕所三年
并在此期间大彻大悟
由于他名号为“雪窦禅师”
又在灵隐寺悟道
所以世人把雪和隐合成一个词儿
并用这个雅到不着边儿的称呼作为洗手间的代名词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外加典故
小学没毕业还真搞不懂
据说
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在使用雪隐来称呼洗手间
不知道是否属实?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既好听又矫情
又非常有趣的隐晦的雅称与别称
栀子花开六瓣头,情哥郎约我黄昏头
日长遥遥难得过,双手扳窗看日头
大家最熟悉的雅称莫过于分桃、断袖、磨镜
女性之间的爱恋一般称为磨镜、磨豆腐
古人用铜镜
必须常常打磨抛光才能照出人影
所以磨镜既是名词也是动词
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还会发现
磨镜的意思非常有哲学意味——
一个人爱上的
是镜子中那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大话西游》里有一些隐晦的台词常常被人忽略
比如当吴孟达饰演的角色衣锦还乡时就对两位夫人说了句
“感谢娘子磨豆腐”来搞笑
春秋时期,弥子瑕是卫灵公的恋人
两人相亲相爱的时候
坐在一起愉快的吃桃子
你一口我一口
卫灵公很欢喜:“我觉得你对我是真爱
这么好吃的桃也愿意分我一半儿”
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
卫灵公移情别恋
又把这事当成了大罪
“太大胆了
咬过的桃儿竟然也敢拿给老子吃!”
后人用这个故事造了个成语“余桃啖君”
用来形容人的爱憎无常
想想,还真是有点伤感呢
汉哀帝刘欣早晨起床后
为了不把心爱的人吵醒
干脆用刀割断了衣袖
说到这儿必须插播一个八卦
西汉的十二个皇帝,十个有断袖之癖
刘邦的男朋友叫籍孺
这可是正史中记载的
说是英布造反的时候情况紧急
樊哙闯入刘邦的寝宫汇报工作
意外发现刘邦正躺在籍孺的大腿上休息
大家最熟悉的当然是汉武帝刘彻和绯闻男友李延年、韩嫣的故事
《史记》中说到李延年、韩嫣时
用了同一句话“常与上卧起”
就是经常和皇上一起起床
在古代皇宫中
太监和宫女因为寂寞常常形婚
称作对食或菜户
对食就是坐在一起吃饭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的菜户是朱由校的保姆客氏
而客氏原本是另一个大太监魏朝的菜户
两人为了客氏大打出手
最后由朱由校亲自裁决将客氏配给了魏忠贤
可见
皇宫深处的情感生活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在中国古代,爱情是件奢侈的事儿
结婚一般都是为了家族或者繁衍后代
青楼就成了男人们寻找爱情的去处
它还意外滋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大诗人、大词人
咱们之前曾经做过一期节目嫖经
专门讲述青楼里的恩怨情仇
《水浒传》里的王婆给西门庆总结的潘驴邓小闲
最早就出自这本书
除了青楼之外
妓院的称呼随着“品级”高低有所不同
比如晚清的风俗业,“书寓”等级最高
然后依次是长三、幺二、野鸡
“坡鞋”在六、七十年代是一种专门侮辱女性的称呼
它来自北京的八大胡同
女性在工作室外挑挂绣花鞋做为幌子
风吹日晒,绣花鞋渐渐有些破旧
遂有了“坡鞋”一词
彩旗、勾栏、教坊、窑姐、小班、鸨儿、粉头
听起来都不陌生
章回小说里常能见到
这些词各有各有的来源和故事
细讲的话就是一部中国女性血泪史
比如教坊原本是宫廷里的音乐机构
后来一些抄家官员、战俘、罪民的妻子家属甚至后代
都会被送进教坊
专门负责接待有品级的官员
教坊就变成了官办青楼
韩世忠的妻子
大名鼎鼎的梁红玉就出身教坊司
还有一些别称
曾经非常火爆但现在已经消失
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北京曾经流行一个词叫“大喇”
原本是指“旧社会”那些出卖色相的人
后来用作形容女性作风开放
还有一个词“条子”也非常有意思
条子在清代原本是风尘女的别称
《官场现形记》中写贾少爷问黄胖姑:近来有什么好条子没有
黄胖姑:有有有,明天我荐给你
但在今天条子则专指警察
如果有人能研究一下这个词在历史上的变迁
一定非常有趣
“流莺”一词用总在漂泊迁徙的小鸟形容女性
非常的贴切
流莺在香港称为企街,台湾为站壁
旧日广东人称失足女性为老举
或老举婆
据说是因为“举”字有“没收财货”的意思
因此“老举”就是形容手段老到的没收财货者
头几年,中国有部电视剧《如懿传》
在第一集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女主角青樱在三阿哥选福晋时为了自己不被选中
故意在众人面前出虚恭
出虚恭就是一种把不文雅的行为稍微文雅化的说法
当然这个情节引发了一波群嘲
在古代,不要说在皇帝面前出虚恭
就是不小心打个饱嗝也是大不敬
出恭是如厕最常见的别称
《大明王朝1566》中
徐阶为了表达不满
对着陈洪大喝一声
“来呀,老爷我要出恭”
明代的科举考场,考生要去方便
看场子的就会给他一个牌子
上面写着“出恭入敬”
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出门条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王敦出身士族,家境富裕
和襄城公主新婚之夜
第一次使用公主家的厕所时
顿时傻了眼
只见皇家的厕所富丽堂皇,流光溢彩
更让人惊奇的是
厕所里居然还放着一大箱干枣
于是索性把枣给吃了
王敦事后才得知
原来厕所里放的干枣不是用来吃的
是用来塞鼻子,防臭味的
更衣、净手、登东、东圊等也是方便的雅称
因为洗手间过去大都建在院子的东南角
所以才称作登东、东圊
“厕”这个字从非常早就开始用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来自《左传》
说是晋景公时,有个巫师对他说
你吃不到明年的新麦子了
意思就是你明年就得死
晋景公不信,表面上生活依旧
心里其实非常忌讳
后来,他果然患了重病
遍寻天下名医医治
好不容易熬到了新麦子下来的时候
晋景公心里高兴
立刻把那个巫师抓起来
以诅咒君主的罪名,将其杀掉泄愤
然后
他想要净个手再好好吃今年的新麦子
结果脚下一滑……掉到厕所里淹死了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
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
将食,张;
如厕,陷而卒
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
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六月这天,晋景公想尝新麦子
专门让厨师给他烹调
然后景公把桑田的巫师叫来
将煮好的新麦给他看
然后杀了他
要吃新麦的时候,景公肚子胀起来
走到厕所,跌入厕所里死去
有一个宦官当天早晨梦见背着晋景公升天
到了下午
他果然背着景公出厕所
于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这真是一个既悲又喜的人生悲喜剧
生老病死,吃喝拉撒都是人生大事
也难怪从古至今人们都爱在这上面大作文章
据说民国时
成都某寺庙的洗手间悬有一幅对联:
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
凭你齐天大圣,闯本所只宜屈膝躬腰
关于那件事的雅称则是非常之雅了
“行周公之礼”
据说是西周初年周公下达了一个规定
男女只有在结婚当夜才能行夫妻之事
故称“周公之礼”
敦伦,“敦”意为勉励,“伦”为伦常
敦伦即“敦睦夫妻之伦”
意思是夫妻之间亲善和睦
入巷一词来源于入港
多见于明清的话本小说
《红楼梦》《三言二拍》《金瓶梅》中均有这样的说法
《红楼梦》72回
写司棋与表兄弟相恋
“原来那司棋因从小儿和他姑表兄弟在一处顽笑起住时
小儿戏言
便都订下将来不娶不嫁……
二人便设法彼此里外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
今日趁乱方初次入港,虽未成双
却也海誓海盟”
云雨一词使用最多
楚怀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
女子临别时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来楚怀王在晨昏之际观巫山
果见云雨
还有一些说法
原本特指夫妻之间的事
比如“起腻”
到了现代则引申为两个人之间很喜欢呆在一起
鱼水、解佩、香草、芳泽、花蕊、琴弦、琼台、金光、尘柄等说法
都非常优美而形象
妻子出轨称“红杏出墙”
桃花、李花也很漂亮
为什么非得是杏花?
杏花到底犯了什么大罪?
李渔就煞有其事的做了一番考证:
“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
便结子累累
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
是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
予尝名为风流树”
这段话的意思是
种杏树却不结果子
就把女子的衣裙绑在杏树上
本来不结果的杏树马上就硕果累累了
可见,杏树还是很多情的
所以叫杏树为风流树
也可能是李渔的名声太大
到了清末
“红杏出墙”这个词的隐含意思从此就固定下来了
除了以上这些不好直接宣之于口的雅称、别称外
中文里还有许许多多的雅称非常优美
比如
山叫翠微,海叫沧渊
雨为灵泽,雪为寒酥
云是纤凝,风是扶摇
太阳是扶光,月亮是望舒
天空叫碧落,大地叫坤灵
香菜叫做满天星,柿子叫做凌霜侯
还有一些别称背后有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
围棋别称“手谈”
下围棋时双方都不用说话
仅靠手在棋盘上交流
以此观察对方的性格与心智
比说话更靠谱
行贿受贿叫暮夜金
汉代有个叫王密的人给赤泉侯杨震送礼
王密大半夜的扛着十斤黄金交给杨震
说这些金子您收着
反正大半夜的也不会有人看见
杨震说,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怎么可能没人知道呢?
后人就用暮夜金来比喻行贿受贿
所谓大俗即大雅
节目的最后就让我们用明代的山歌来结束本期的节目
“古人说话弗中听
那了一个娇娘祇许嫁一个人
若得武则天娘娘改子个本《大明律》,
世间啰敢捉奸情”
“姐儿生得有风情,枕头上相交弗老成
小阿姐儿好像五夏六月个星长脚花蚊子
咬住子情郎呜呜能”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是文婷
下次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