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时代制造业回流之后,发展中国家的路在何方

十年前,如果有人说
技术进步
会成为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
可能没有人会相信
但是当下,这一幕却正在发生
咱们这一代人有幸生活在工业化社会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时代
见证了像韩国、台湾
在短短两代人的时间内
迅速完成从农业文明
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实现了社会的繁荣与富裕
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
走向工业化就像真理一样
被视作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
然而,不幸的是
现在落后国家想要通过工业化
实现社会富裕的规律
已经失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
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未来再也没有赶上发达国家的可能
《纽约时报》对这个问题做了一篇报导
提到了孟加拉一个纺织厂的故事
工厂引入一条自动提花机生产线
一下子
就取代了3,000名纺织工人的工作
因为当地的纺织业自动化水平还不高
所以这3,000名工人
还能在其他生产线上找到工作
但是
自动化进程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一旦这种取代加速
那么未来几年
许多刚刚脱贫
现在每个月
也只能挣40-60美元的廉价工人
可能重新陷入贫困
这不仅是孟加拉一个国家面临的挑战
所有后发展国家
甚至包括像中国这样
在未来很多年
依然需要以制造业为支柱的国家
都面临类似的处境
根据调查公司牛津经济的研究
到2030年之前
全球预计有超过2,000万制造业岗位
会被自动化设备取代
对于中等技术工种而言
机器的效率大约是熟练工人的1.5倍
而在某些低技能岗位上
机器的效率甚至能提高上百倍
因此越是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
企业更新自动化设备的动力就越强
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
经济越落后
劳动力技术水平越低的地区
在技术进步的浪潮下
受到的冲击会越强烈
对于在低端岗位上被取代的工人来说
如果没有技能提升
他们只能继续在低技能岗位上
寻求就业

都是微乎其微
所以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
在外资纷纷撤离中国的时候
反而投资100亿欧元
在中国的湛江要新建一个生产基地
它甚至预测
到2030年
全世界化学品的2/3都会产自中国
同理还有锂电池、冶炼、造纸
这些行业
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流到发达国家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以自身的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机会
确实是一个很沉重的命题
但很不幸
这正是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
感谢观看,下期见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