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我是安争鸣
欢迎回到读书时间
对于独裁者这个词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很多收看我节目的小伙伴
可能自己就生活在独裁国家里
每天一打开电视机
都是同一个身影在晃来晃去
20世纪绝对是一个独裁者的世纪
整个人类历史上最邪恶的独裁者
基本上全都集中在20世纪了
他们制造出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争
种族灭绝式大屠杀
还有夺走数千万人生命的大饥荒
以及惨无人道的大规模迫害运动
古代的那些暴君
撑死也就杀个几十万人
跟20世纪的这些独裁者相比
真的是弱爆了
所以单从罪恶的角度来讲
20世纪的独裁者们
是不是后无来者咱不知道
但肯定是前无古人
经常有小伙伴跟我说
民主有民主的优势
独裁有独裁的优势
让我不要总是怀着那么大的偏见
去看待独裁体制
确实哈这么一看
至少是从这个犯罪的效率来讲
这个独裁体制的优越性
肯定是要甩民主制几条大街的
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小说
讲的就是一个20世纪的独裁者的故事
小说名叫《公羊的节日》
作者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而这本小说的主角
就是统治多米尼加共和国长达30年的
拉斐尔·特鲁希略
多米尼加只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的
小小的岛国而已
20世纪上半叶的总人口也就几百万
而这个特鲁希略呢
跟20世纪其他那些大国的独裁者相比
也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他实在是太典型了
可谓典中典
如果你也正生活在一个独裁国家的话
那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
绝对会一边读一边疯狂的带入
一边读一边不停的拍大腿
“哎呀这不就那谁吗”
那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公羊的节日》吧
在走进这本小说之前呢
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
这本小说的历史背景
和很多其他拉美国家一样
多米尼加最初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但是19世纪
拉美不是掀起了一股
民族独立的浪潮吗
于是这个多米尼加
也就和其他的拉美国家一样
赶上这波浪潮
独立建国了
但是多米尼加独立之后
政局却一直不稳定
常年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
没有一个人能领导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建立起稳定的秩序
所以是战乱不断
为此多米尼加试图加入美联邦
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一劳永逸
但是呢
却遭到了美国参议院的投票反对
最后加入美国失败
于是多米尼加
就又回到了那个群雄割据的混乱状态
但是呢虽然加入美国失败了
但美国呢
也并没有打算对多米尼加的状况坐视不管
毕竟这个拉美曾经是欧洲的殖民地嘛
如果自己坐视不管的话
被欧洲逐渐渗透那就不好了
于是美国大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你们不是群雄割据吗
不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
能够组建起一个有效的
控制局面的政府吗
哎那我给你扶持一个强人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控制住局面不就行了吗
就这样亲美派的巴斯克斯
当选了多米尼加总统
巴斯克斯在位的6年期间
确实控制住了多米尼加的局势
使国家实现了和平与发展
看起来这个美国大葱的策略还是不错的哈
但是很快
这一果实就被掌握军权的特鲁希略窃取了
军事强人特鲁希略
使用暴力胁迫其他竞选者
于是呢得以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
以等额选举的方式当选多米尼加总统
就这样 1930年5月
特鲁希略长达30年的独裁统治开始了
直到1961年5月30日
才在美国中情局策划的一场刺杀中遇刺身亡
而《公羊的节日》这本小说
就是围绕1961年
特鲁希略遇刺事件展开的
小说共分为三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特鲁希略的视角
展现了这位绰号公羊的独裁者
是如何掌控国家、掌控人心的
第二条线索呢
则是刺杀特鲁希略的7人刺杀小队
展现了被特鲁希略独裁扭曲的这些人
内心的挣扎与恐惧
第三条线索
则是在特鲁希略遇刺的30年之后
前总统内阁成员的女儿乌拉尼亚
通过回忆
展现特鲁希略给这个国家带来的伤痛
以及他的死亡
如何改变了多米尼加社会的政治格局
通过这三条线索
作者为我们塑造出了一大群
生活在特鲁希略时代的人物的群像
而其中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人物
肯定就是特鲁希略本人了
那么这个独裁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独裁者呀
往往都极度的自恋
特鲁希略自然也不例外
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首都
自封大元帅
国家的大恩人
人民的大救星
在全国各地树立自己的雕像
几乎人人家里都挂着他的肖像
“特鲁希略万岁”的口号更是到处都是
而且呢他还强行把自己跟国家绑定
使人们相信他就是国家的化身
背叛他就等于背叛国家啊
多么熟悉的配方
当然了独裁者独裁者嘛
他身上最显著的特征
肯定还是痴迷于控制
而这个特鲁希略呢
正是一个控制欲强到走火入魔的人
他对国家机器的掌控极端彻底
权力不仅渗透到了政府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还通过对国民经济的掌控
通过警察系统和情报系统
通过媒体宣传
触及到了整个国家
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甚至是人们的内心深处
也就是说呀
就连人们的认知和思想
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同时呢特鲁希略这个人
还有着强烈的色情偏执
和对男性阳刚之气的焦虑
他把自己的性能力
视为自己统治力的延伸
因此他特别喜欢睡自己
部下们的妻子和女儿
通过这种形式
来对部下们进行忠诚度测试
来确认自己对他们的掌控
确认他们臣服于自己
从而强化自己的控制感
部长的太太和女儿们
基本上都被他强暴过
就比如可怜的外交部长
“他不停的上下飞机
跑遍南美洲的首都
服从一道道在每个机场下达给他的
刻不容缓的命令
让他继续在那里歇斯底里的奔波
用那些空洞无物的说辞
折磨南美洲各国的政府首脑
其实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不让这位外交部长回特鲁希略城
以便元首可以从容不迫的
在部长夫人身上打炮”
由于部下们谁也没有能力反抗
他就只能不断的内化这种羞辱
最后完全变成一条没有尊严的走狗
而这种“羞辱即臣服”的逻辑
正是特鲁希略的独裁体制
得以运作的机制
但是
当一个人的权利来源于支配与侮辱时
他早晚也会被这种权利反噬的
小说是从特鲁希略最后的岁月开始讲起的
所以我们一上来就看到
晚年的特鲁希略
一直被阳痿和腹泻困扰
每次肛门一紧
就要低头看看自己的裤裆
检查一下有没有失禁
所以他羞辱别人的同时
也在感受着自己身体的衰败
而这对他来说都意味着权力的下滑
所以他就只能利用女人
只能通过不断的征服女人
来确认自己尚未衰老
当然了特鲁希略的独裁统治
之所以能持续几十年
靠的肯定不是他一个人
还有利益共同体
和沉默的大多数组成的共谋体系
而这一共谋体系
当然是靠恐惧来维持的
但它的形成
则植根于人性中的软弱、功利、习惯与羞耻
特鲁希略的那些核心幕僚
肯定不是单纯的受害者
他们都是能从特鲁希略的独裁统治中
获得利益与特权的人
所以他们肯定是主动参与
甚至设计暴力机器的
就比如内政部长奥古斯丁
也就是小说三条故事线的叙述者之一
乌拉尼亚的父亲
他就是主动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献给元首
以换取政治资本
通过这种极端的自我羞辱
来向权力献媚
又比如情报头目阿布雷乌
他坏事做尽
但是呢却不觉得自己在犯罪
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份工作
当然了这些官僚在为虎作伥的同时
自己也成了羞辱及忠诚体制的囚徒
所以即使一直被羞辱
也无法抽身
这也是他们不得不内化羞辱的原因
在特鲁希略的独裁体制中
权力结构呈金字塔形
每一个下级都对上级绝对忠诚
同时呢又在更下层的人身上施加羞辱
就像书中写的那样
“羞辱他人就是在证明自己尚未被羞辱”
特鲁希略的每一个追随者
都在试图通过贬低别人
来确认自己仍然属于被特鲁希略信任者的行列
而这种扭曲的心理机制
正是独裁体制最稳定的基础
另一面在官僚们为虎作猖
维系金字塔稳定的时候
多米尼加人民则充当着沉默的大多数
小说里的每个人
几乎都刻意的对政治避而不谈
即使是在家庭
这么一个极其私密的空间中
大家也都是互相用暗语
或者是转移话题焦点的这种方式
来回避“国家”呀
“总统”呀这些词汇
这种长期的集体恐惧
就造成了一种高度自我审查的氛围
以至于特鲁希略倒台的30年之后
乌拉尼亚从美国回到多米尼加的时候
跟自己的亲戚们
谈论起过去那段岁月的时候
亲戚们还是会含糊其辞的说
“那时候大家都一样
闭上嘴低着头
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而这样的国民性
恰恰是培育独裁者的温床
就像乌拉尼亚吐槽的那样
“这几百万多米尼加人
被专制宣传所蒙蔽
又缺乏信息来源
又被思想教育和封闭隔绝
弄得头脑简单
人们完全被剥夺了自由思想自主意识
甚至好奇心
人们一感到恐惧
就逆来顺受
最后导致对特鲁希略的个人崇拜
事实上人们一方面怕他
另一方面又敬爱他
如同儿子既怕专制的老子
但又爱他一样
因为儿子心里信服
无论父亲如何拳打脚踢
他都是为了我们好呀”
当然了普通人
在这种高强度的洗脑
和铁拳的威压之下
呈现出这种状态也不足为奇
真正让乌拉尼亚想不明白的是
为什么连多米尼加的那些知识分子
也能够忍受这一切
“多米尼加的知识分子
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那些智囊
那些大律师、著名医生、高级工程师
那些毕业于美国和欧洲最好大学的高级人才
他们敏锐、有文化、有经验
会读书、会思考
自以为有高级的幽默感、有鉴赏力
办事认真
居然能够忍受如此野蛮的侮辱”
不过我觉得我能回答乌拉尼亚的这个问题
我能明白多米尼加的这些知识分子
为什么也会这个样
因为独裁者不傻
他知道怎么样分配社会资源
才能更高效的实现社会控制
那就是
把最多的资源用来镇压内部的反抗
也就是集举国之力
来镇压这些异见分子
就像特鲁希略的部下上校说的那样
“只要内部敌人软弱无力
团结不起来
外部敌人的事就无关紧要
让美国叫喊吧
让美洲国家组织跺脚去吧
让委内瑞拉和哥斯达黎加狂吠吧
这无损咱们一根毫毛
恰恰相反
外部敌人越叫嚣
反而可以让多米尼加人
更紧密的团结在元首周围
像只铁拳一样”
而“内部的敌人”
指的不就是这些
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吗
所以说不是他们能够忍受
而是举国的资源都在用来镇压他们
用来对付他们
所以知识分子其实是最无力的阶层
所以我们看到
最后行动起来、组织起来
去刺杀特鲁希略的
并不是知识分子领导的革命组织
而是一个由体制内官僚
组成的7人刺杀小队
书中最令人唏嘘的一条故事线
就是七人刺杀小队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一样
这七人刺杀小队并不是一群理想主义
为了天下大义的革命者
他们其实是由军官警官
乃至特工组成的
被特鲁希略亲手提拔
曾经深受元首信任的忠诚的走狗
他们都曾经深陷体制之中
直到自己挨了铁拳
才终于醒悟过来
但因为他们就身在体制之内
退也无路可退
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美国CIA支持了他们的行动
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武器和弹药
然后呢他们经过数月的谋划
最终选定了这个特鲁希略
回到自己乡间别墅的一段隐蔽的公路
作为埋伏地点
然后就在1961年5月30日的那个深夜
当特鲁希略乘坐凯迪拉克外出时
他们设下了路障
用子弹将车扫成了筛子
然后一个人冲上前去
近距离开枪击毙了特鲁希略
然而独裁者虽然死了
独裁政权却没有立刻崩溃
行动小组呢既没有控制局势
也没能发动军队起义
他们原本以为
只要元首一死
军方肯定就会立刻趁机起事啊
但是没想到
将领们一个个全都在观望或者装死
一些原本承诺会支援他们帮助他们的人
甚至开始出卖他们
开始通风报信
于是这个7人刺杀小队
最后除了一人侥幸逃脱之外
另外6个人全部被逮捕后折磨致死
从这也能看出
这个独裁
他绝对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种体制
所以独裁者的死亡
并不意味着独裁体制的终结
特鲁希略的秘密警察还在运作
人们也不敢上街庆祝
反而陷入更深的恐慌之中
心想谁会是下一个特鲁希略呢
直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多米尼加的政治气氛才开始出现变化
随着特鲁希略的弟弟携带家眷离开多米尼加
政府宣布实行政治大赦
把政治犯们都放了出来
人们逐渐不再恐惧
或者更确切的说
是逐渐破除了对大救星的迷信
反对特鲁希略主义的声音
宣传和行动越来越多
革命党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团体已经在市中心设立了联络站
然而这真的是传说中的happy ending吗
小说的最后
刺杀者们终于从反贼变成了烈士
唯一幸存下来的安东尼奥
穿上了笔挺的西装
来到了国家宫
新总统像接见英雄一样拥抱了他
记者们的快门也按个不停
而这个新总统
正是在之后22年内
7次成为国家元首的巴拉格尔
而且后来的多米尼加
正如乌拉尼亚吐槽的那样
“由于后来的政府搞得乌七八糟
今天有很多多米尼加人
都在怀念特鲁希略时代
人们已经忘记了
那个时代种种滥用职权、
暗杀迫害、贪污腐败、特工横行
封闭隔绝、恐惧焦虑的现象
而把恐怖变成了神话
说那时候人人有工作
社会上也没有这么多犯法的事情
确实
那时候大概没有这么多盗贼入室作案
也没有这么多光天化日之下
就抢劫行人钱包、手表和首饰的家伙
但是那个时候有杀人、
拷打、刑讯和迫害失踪等好多事情”
然而历史的记忆是很容易被篡改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某些土地上
独裁总会卷土重来的原因
说实话
这本小说的叙事手法我非常的不喜欢
因为这种多线、多时空、多角度叙事的方法
有点太刻意、太生硬了
这本小说其实是一本故事性很强的小说
剧情冲突很强的小说
并不是那种偏向于意识流的小说
所以这种叙事手法
就特别影响人的阅读体验
读者总是刚刚代入进剧情
然后又被强迫抽离出来
所以我是觉得
这种写作手法用在这本小说上
实在是不怎么高明
但是这本小说对人物的塑造
尤其是对不同处境下的人物心理的刻画
还有一些话外音吐槽
真的是非常的精彩
能够让很多人像照镜子一样反思自身
反思自己的国家
当然了还是那句老话
以上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解读
都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欢迎大家跟我有不同的解读
不同的观点也欢迎
你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在评论区
好那以上呢
就是本期视频的所有内容了
非常感谢大家的收看
阅读丰富人生
我是安争鸣
我们下期再见吧拜拜
发表回复